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伤椎和跨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中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许勇 官众 +2 位作者 李永霞 陈锋 任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23-1828,共6页
背景:跨伤椎螺钉置入固定容易出现椎体骨小梁不能完全恢复,影响脊柱矢状位力学稳定。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的抗屈力、抗扭转力明显增加,增加了椎体在屈曲、后伸、旋转等各种活动的承载负荷,可更好地维持伤椎稳定性,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背景:跨伤椎螺钉置入固定容易出现椎体骨小梁不能完全恢复,影响脊柱矢状位力学稳定。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的抗屈力、抗扭转力明显增加,增加了椎体在屈曲、后伸、旋转等各种活动的承载负荷,可更好地维持伤椎稳定性,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条件。目的:对比经伤椎和跨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早中期随访结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胸腰段椎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案分为跨伤椎组、经伤椎组。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卧床时间及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皮下血肿发生情况,对比2组术前及术后6,12个月随访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及后凸Cobb角。结果与结论:①经伤椎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跨伤椎组、术中出血量大于跨伤椎组,但术后卧床时间比跨伤椎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术前及术后2周随访:2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术后6,12个月随访:经伤椎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跨伤椎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大于跨伤椎组,后凸Cobb角小于跨伤椎组,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跨伤椎组术后1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30%)高于经伤椎组(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⑤提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仅能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及后凸Cobb角,恢复椎体的生理高度及曲度,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置钉 内固定 伤椎高度 后凸Cobb角 并发症
下载PDF
脊柱机器人与传统透视辅助下微创经皮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对比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田野 张嘉男 +4 位作者 陈浩 丁柯元 刘团江 黄大耿 郝定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比较脊柱机器人辅助和传统透视辅助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植钉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单节段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 目的比较脊柱机器人辅助和传统透视辅助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植钉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单节段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脊柱机器人辅助经皮复位内固定组,28例)和B组(传统透视辅助经皮复位内固定组,30例)。两组患者均无神经症状,不合并其他骨折和脏器损伤。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骨折AO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及术前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植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参考Neo等的方法评估植入椎弓根螺钉的精确性。结果A组植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少于B组,手术费用高于B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2个月。A、B组术后精确植钉百分率分别为93.75%(150/160)和84.71%(144/1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0,P=0.008)。除A组发生术后切口浅部感染1例,经换药后切口愈合外,两组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5,P=0.547)。两组术后各时间点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机器人和传统透视辅助下经皮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机器人 透视 经皮复位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植钉 准确性
原文传递
椎弓根螺钉置钉法和常规置钉法在骨盆骨折外固定术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锋 汪国栋 +3 位作者 刘曦明 蔡贤华 童飞飞 孟乘飞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0-416,共7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置钉法在骨盆外固定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5月我院采用外固定手术治疗的63例闭合性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23-67岁。根据外固定架置钉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置钉法在骨盆外固定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5月我院采用外固定手术治疗的63例闭合性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23-67岁。根据外固定架置钉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椎弓根螺钉置钉法,36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1型11例,B2型7例,B3型7例,C1型5例,c2型3例,C3型3例;常规组(不建立进钉通道,直接拧入螺钉,27例),按Tile分型:B1型9例,B2型7例,B3型4例,C1型4例,C2型2例,C3型1例,均采用骨盆外固定架行前路外固定手术,或联合后路内固定。统计手术置钉时间、置钉穿透率、术中透视次数、术后螺钉松动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根据Me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利用Cole等的方法评价骨盆功能。结果观察组和常规组获随访(14.7±3.2)个月和(13.8±3.1)个月。观察组和常规组分别置钉190枚和138枚,置钉时间分别为(18.8±4.1)min和(22.6±5.4)min,螺钉穿透率分别为1.6%和8.7%,术中透视次数分别为(1.6±0.8)次和(2.2±0.9)次,术后螺钉松动率分别为1.6%和6.5%,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位优良率为89%和85%,末次随访时功能评分为(35.6±3.0)分和(34.8±3.9)分(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3例股外侧皮神经麻痹,无伤口感染;常规组术后出现1例伤口感染及3例股外侧皮神经麻痹。结论椎弓根螺钉置钉法及常规置钉法行骨盆外固定均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但椎弓根螺钉置钉法可缩短置钉时间、提高置钉准确性、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螺钉松动的发生,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骨盆外固定置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外固定器 置钉法
原文传递
机器人系统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褚晓东 张华 《医学综述》 2014年第8期1448-1450,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系统在普外科、妇科、骨科、神经外科等医学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脊柱外科中更加突出。机器人系统由机械臂、影像系统及操作系统等组成,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它是微创化、智能化、替代化、自动化的体现,具有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系统在普外科、妇科、骨科、神经外科等医学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脊柱外科中更加突出。机器人系统由机械臂、影像系统及操作系统等组成,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它是微创化、智能化、替代化、自动化的体现,具有精度高、准确度好、不易疲劳等优点。该文对国内外各种类型脊柱外科机器人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优缺点、远程遥控技术应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脊柱手术 螺钉置入术
下载PDF
载距突螺钉固定跟骨骨折恒定骨折块的植入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振辉 赵成礼 +4 位作者 陈亦飞 李楠 张弢 辛景义 马信龙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1-586,共6页
目的探讨跟骨载距突(sustentaculum tali,ST)解剖特点及跟骨后距下关节面ST螺钉固定恒定骨折块(constant fragment,CF)的安全入口位置和植入方向。方法从2016年1月—4月收治并行足踝CT扫描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中,纳入33例符合选择标准... 目的探讨跟骨载距突(sustentaculum tali,ST)解剖特点及跟骨后距下关节面ST螺钉固定恒定骨折块(constant fragment,CF)的安全入口位置和植入方向。方法从2016年1月—4月收治并行足踝CT扫描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中,纳入33例符合选择标准的患者资料。男18例,女15例;年龄18~60岁,中位年龄41.0岁。骨折侧别:左侧16例,右侧17例。将CT扫描原始数据导入Mimics 17.0软件,建立跟骨三维模型;测量ST上缘长度、下缘长度、中线长度及高度、ST中线与足底水平面成角,ST螺钉入口(P’点)位置、植入角度相关参数以及ST螺钉长度。比较不同性别及侧别间各测量参数的差异。结果跟骨ST上缘长度为(16.60±2.23)mm、下缘长度(20.65±2.90)mm、中线长度(20.56±2.62)mm、中线高度(9.61±1.36)mm,ST中线与足底水平面成角(23.43±3.36)°。P’点至跗骨窦最低点垂直距离为(3.09±1.65)mm、水平距离为(14.29±2.75)mm,P’点至距骨外侧突顶点距离、后距下关节面软骨下骨距离以及跟骰关节面水平距离分别为(11.41±3.22)、(6.59±2.22)、(34.58±3.75)mm。ST螺钉与足底平面成角(–1.17±2.07)°、前倾角(16.18±2.05)°。ST螺钉长度为(41.64±3.09)mm。其中,男性ST上缘长度、下缘长度、中线长度和高度,P’点至距骨外侧突顶点距离、后距下关节面软骨下骨距离、跟骰关节面水平距离,ST螺钉前倾角及长度,均显著大于女性(P<0.05)。以上测量参数左右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复位后采用经跗骨窦最低点平行足底后方约14 mm、上方约3 mm确定入口,男性前倾约17°、女性前倾约15°植入ST螺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恒定骨折块 载距突 螺钉植入 入口
原文传递
基于虚拟和仿真技术的载距突精准置钉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冰 朱爱祥 +6 位作者 乔风雷 史册 杨春 史航 盛亚超 朱大伟 朱裕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0-617,共8页
目的:探讨虚拟和仿真技术辅助载距突精准置钉设计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骨科收治的68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资料,按照载距突置钉的不同设计方... 目的:探讨虚拟和仿真技术辅助载距突精准置钉设计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骨科收治的68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资料,按照载距突置钉的不同设计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42足),男24例,女14例;年龄(39.3±8.8)岁。观察组30例(33足),男17例,女13例;年龄(42.0±7.6)岁。对照组用患者X线片和MSCT扫描图像设计置钉方案并置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正常或受伤程度较轻一侧足踝MSCT数据构建Mimics模型做虚拟置钉,并在3D打印模型上模拟置钉,然后设计置钉方案并置钉。分别比较各组置钉参数与实际值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间载距突平均置钉数、螺钉分布、准确率、置钉用时和术后1年足功能Maryland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设计置钉参数和实际值分别为:上斜角17.7°±3.2°和15.1°±5.9°,后斜角20.3°±2.1°和16.2°±6.8°,钉道长(47.9±3.8)mm和(45.4±4.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设计置钉参数和实际值分别为:上斜角16.5°±3.5和°17.1°±3.9°,后斜角20.9°±4.3°和19.6°±3.8°,钉道长(48.1±3.1)mm和(47.3±3.8)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载距突置钉数(1.6±0.5)枚/足多于对照组(1.2±0.4)枚/足,每组置入2枚螺钉比率60.6%(20/33)高于对照组16.7%(7/42),置钉准确率94.3%(50/53)高于对照组77.6%(38/49),每钉置入用时(9.6±3.9)min少于对照组(13.2±4.7)min,每足置钉用时(15.6±4.8)min少于对照组(20.5±3.8)min,术后1年足功能Maryland评分(94.2±6.5)分高于对照组(89.7±6.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的虚拟和仿真设计用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有助于制定载距突个案化精准置钉方案,增加置钉数,提高置钉质量,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计算机辅助设计 载距突 置钉
原文传递
肌间隙入路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7
作者 袁利杰 屈路强 夏聪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9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17年1月—2019年10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Wiltse入路组和常规入路组各50例。Wiltse入... 目的探讨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17年1月—2019年10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Wiltse入路组和常规入路组各50例。Wiltse入路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18~60岁,平均42.2岁;高处坠落伤19例,道路交通伤25例,砸伤6例。常规入路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8~60岁,平均41.5岁;高处坠落伤17例,道路交通伤28例,砸伤5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康复指标、手术效果、恢复情况及术后切口浅表感染、腰背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Wiltse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入路组[(119.8±8.3)mL vs.(192.2±10.5)mL、(90.7±6.4)min vs.(119.1±8.7)min、(11.8±1.6)d vs.(15.1±2.0)d,P<0.05]。Wiltse入路组术前、术后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5.5±1.8)mm、(26.1±3.0)mm,常规入路组分别为(15.2±1.1)mm、(25.3±3.1)mm,两组术后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提高(P<0.05);Wiltse入路组术前、术后12个月矢状位椎体Cobb角分别为(23.2±2.5)°、(5.9±0.7)°,常规入路组分别为(22.7±3.3)°、(6.3±1.0)°,两组术后12个月矢状位椎体Cobb角度较术前均降低(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矢状位椎体Cobb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术前、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分别为(40.7±5.2)分、(5.0±0.8)分,常规入路组分别为(39.8±6.4)分、(5.2±0.7)分,两组术后6个月ODI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0.05),且术后6个月ODI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入路组(2%vs.16%,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中实施Wiltse入路椎弓根置钉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其解剖结构及脊柱功能恢复效果与常规入路治疗相当,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 置钉
下载PDF
载距突螺钉导向器在跟骨载距突螺钉置钉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小平 胡世锵 +4 位作者 陈路遥 黄俭 吴玮伟 韦展图 屠玉民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年第6期514-518,共5页
背景: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时准确置入载距突螺钉可获得最佳固定效果。但由于跟骨复杂的解剖特点和术中有限的X线透视效果,完成载距突螺钉的准确置钉工作难度极大。而准确置入载距突螺钉的方法仍存较大争议。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 背景: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时准确置入载距突螺钉可获得最佳固定效果。但由于跟骨复杂的解剖特点和术中有限的X线透视效果,完成载距突螺钉的准确置钉工作难度极大。而准确置入载距突螺钉的方法仍存较大争议。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时使用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辅助载距突螺钉的准确置钉效果。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42例(48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例,男35例,女7例;年龄15-67岁,平均38.9岁。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22足,Ⅲ型19足,Ⅳ型7足。所有手术均采用跟骨外侧入路,术中使用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辅助置入跟骨载距突螺钉。术后复查X线与CT,验证螺钉置入载距突的准确性。结果:42例患者术后随访7-28个月,平均17.4个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21足,良19足,可8足,差0足;术后Maryland足部评分平均为87.8分,优良率83.3%。共置入53枚载距突螺钉。1枚螺钉从跟骨后关节面内下方露出部分螺纹,1枚螺钉从载距突前方穿出,1枚螺钉穿出载距突关节面进入距跟中关节,1枚螺钉远端一半螺纹在载距突下方露出,余49枚螺钉位于载距突内;螺钉置入精确率为92.5%(49/53)。结论: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能辅助术者从跟骨外侧入路准确完成载距突螺钉置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载距突 关节内骨折 置钉 导向器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文创 李勇 +3 位作者 鲁尧 张梅刃 陈海云 余照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5833-5838,共6页
背景:寰枢椎脱位因手术难度极高、风险极大,曾被国际骨科界视为“手术禁区”。然而,随着骨科智能数字化的迅速发展,机器人辅助导航置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显著降低了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但是将该技术应用于治疗寰... 背景:寰枢椎脱位因手术难度极高、风险极大,曾被国际骨科界视为“手术禁区”。然而,随着骨科智能数字化的迅速发展,机器人辅助导航置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显著降低了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但是将该技术应用于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报道较少。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于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在机器人辅助导航下行C1-C2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5例寰枢椎脱位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手术时间、颈部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关注有无脑脊液漏、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术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收集术前及末次随访颈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脊椎损伤学会脊髓损伤分级、日本骨科协会颈椎评分及影像学指标,并评估置钉准确率。结果与结论:①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且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②5例患者共置入20枚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A类螺钉9枚,B类螺钉10枚,C类螺钉1枚,置钉准确率为95%;③末次随访时,目测类比评分为(0.80±0.71)分,较术前(4.00±2.83)分明显下降;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为(14.80±0.84)分,较术前(8.00±0.71)分明显升高;而寰齿前间隙由术前(7.86±3.25)mm减小至(2.82±0.93)mm,寰枢椎管储备间隙由术前(6.74±1.99)mm增大至(12.10±3.51)mm,延髓颈髓角由术前(133.32±13.55)˚增大至(153.44±9.53)°,斜坡椎管角由术前(128.02±9.92)˚增大至(143.25±12.99)˚;以上末次随访指标结果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④术后影像学随访提示所有患者植骨区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或拔出等情况出现;⑤提示该方法可以避免依赖医生的经验和手感,保证上颈椎螺钉置钉的准确性,降低手术风险,并在中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导航 寰枢椎脱位 椎弓根螺钉 置钉 准确性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导航下骶髂螺钉置入的准确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辉 王春丽 +5 位作者 范立真 杨玉平 张金龙 张辉 刘杰 台会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45-3849,共5页
背景:骨科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有相关报道证明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众多优点,但其置钉准确性暂时尚无明确报道。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下骶髂螺钉置入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创伤外科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 背景:骨科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有相关报道证明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众多优点,但其置钉准确性暂时尚无明确报道。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下骶髂螺钉置入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创伤外科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骶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共计131例,其中S_(1)螺钉131枚,S_(2)螺钉46枚,合计螺钉177枚。按照是否行机器人辅助分为2组,观察组63例行机器人辅助导航下置入骶髂螺钉,男36例、女27例,年龄19-72岁,平均(45.3±17.6)岁,其中单纯S_(1)螺钉固定39例、S_(1)S_(2)螺钉均固定24例,合计骶髂螺钉数目87枚;对照组68例行C臂透视下徒手置入骶髂螺钉,男41例、女27例,年龄23-67岁,平均(42.6±21.3)岁,其中单纯S_(1)螺钉固定46例、S_(1)S_(2)螺钉均固定22例,合计骶髂螺钉数目90枚。术后CT扫描,依据SMITH等方法评估S_(1)螺钉数、S_(2)螺钉数、总螺钉数等级并计算置钉准确率。结果与结论:①观察组S_(1)螺钉准确置钉62枚(62/63),准确率为98%;S_(2)螺钉准确置钉24枚(24/24),准确率100%;总螺钉数准确置钉86枚(86/87),准确率99%;②对照组S_(1)螺钉准确置钉58枚(58/68),准确率85%,S_(2)螺钉准确置钉19枚(19/22),准确率86%;总螺钉数准确置钉77枚(77/90),准确率86%;③两组患者S_(1)螺钉准确率、S_(2)螺钉准确率、总螺钉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机器人辅助导航下置入骶髂螺钉比C臂透视下徒手置钉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但仍有着较低的置钉失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 骶髂螺钉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 骶骨骨折 置钉 准确率 骨盆后环
下载PDF
一种新型颈椎椎弓根置钉定位器的研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必文 袁锋伟 谭文甫 《医疗装备》 2006年第1期14-16,共3页
介绍一种可三维调节的颈椎椎弓根置钉定位器,该装置作为钻模应用于颈椎椎弓根的钻孔定位,实现个体化置钉。给出了设计原理、使用方法,推导出椎弓根术前影像学数据与定位器钻套调整角的关系,并编制了计算应用软件。进行了功能评价和误差... 介绍一种可三维调节的颈椎椎弓根置钉定位器,该装置作为钻模应用于颈椎椎弓根的钻孔定位,实现个体化置钉。给出了设计原理、使用方法,推导出椎弓根术前影像学数据与定位器钻套调整角的关系,并编制了计算应用软件。进行了功能评价和误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弓根螺钉 置钉 定位器
下载PDF
下颈椎后路椎弓根钉置钉:人工智能发展将如何提高治疗效果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路 唐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4-479,共6页
背景:下颈椎椎弓根钉因具有优良的生物力学优势而广泛用于创伤、肿瘤及畸形导致的多种颈椎疾病。如何提高置钉准确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一直是下颈椎椎弓根钉技术研究的热点。目的: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近年国内外有关下颈椎椎弓根钉... 背景:下颈椎椎弓根钉因具有优良的生物力学优势而广泛用于创伤、肿瘤及畸形导致的多种颈椎疾病。如何提高置钉准确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一直是下颈椎椎弓根钉技术研究的热点。目的: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近年国内外有关下颈椎椎弓根钉技术的相关解剖形态学特点、下颈椎后路椎弓根钉生物力学特点及其置钉技术的研究,分析各置钉技术的优点与不足。方法:分别以"cervical,pedicle"及"颈椎,椎弓根"为检索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及CNKI、万方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近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文献52篇,其中中文文献22篇,英文文献30篇。结果与结论:(1)对于椎弓根的皮质厚度与强度而言,内侧壁均高于外侧壁;从C3-C7椎弓根的外展角逐渐减小,而椎弓根的形态则类似于长圆形;椎弓根上缘距其上位神经根从C3-C7逐渐增大,椎弓根下缘距其下位神经根从C3-C7逐渐减小,而椎弓根前外侧壁紧贴椎动脉,椎弓根前内侧壁紧贴硬膜外窦;(2)椎弓根的上、下、外侧三侧壁的突破力均小于内侧壁;在抗拔出力方面,直接拔出力椎弓根钉优于椎间孔钉与侧块螺钉,疲劳拔出力椎弓根钉与椎间孔钉优于侧块螺钉;(3)目前下颈椎后路椎弓根钉置钉技术主要包括徒手置钉、计算机导航辅助置钉、3D打印导板辅助置钉、手术机器人辅助置钉等,但各种技术流派均有一定不足,今后一段时间内徒手置钉技术仍将是下颈椎椎弓根钉置钉技术的主流,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和配套人工智能辅助科技设备的完善,人工智能辅助置钉技术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植入物 下颈椎 椎弓根螺钉 解剖 生物力学 置钉 3D打印技术 综述
下载PDF
透视引导与机器人辅助椎弓根置钉效果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阳阳 车先达 +2 位作者 韩鹏飞 梁斌 李鹏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6-452,共7页
背景:传统透视引导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螺钉置入准确度不高,容易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为了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提高手术成功率,机器人辅助技术应运而生。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机器人辅助与透视引导椎弓根置钉效果的差异。方法:检索包括2008... 背景:传统透视引导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螺钉置入准确度不高,容易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为了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提高手术成功率,机器人辅助技术应运而生。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机器人辅助与透视引导椎弓根置钉效果的差异。方法:检索包括2008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机器人辅助与透视引导成人椎弓根置钉的临床对照研究,数据库包括Embase、PubMed、Central、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等数据库,中文关键词为"机器人辅助,透视引导,传统徒手,椎弓根螺钉",英文关键词为"robot assisted,fluoroscopy guided,conventional,freehand,pedicle screw"。提取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依据以上检索策略,共检索到1 615篇相关文献,并最终将13篇文献纳入;②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机器人辅助组的置钉精准度优于透视引导组[95%CI(1.55,4.06),P=0.000 2],而透视引导组术中辐射强度少于机器人辅助组[95%CI(0.42,0.82),P <0.001],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③但是机器人辅助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95%CI(0.23,4.65),P=0.96]及翻修例数[95%CI(0.03,3.17),P=0.33]与透视引导组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中透视时间2组相当[95%CI(-38.55,78.26),P=0.51];2组术后发生背部疼痛[95%CI(-0.58,0.38),P=0.68]、腿部疼痛评分[95%CI(-0.20,0.19),P=0.94]及手术时间[95%CI(-6.33,53.02),P=0.12]也相当,其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④提示与透视引导相比,机器人辅助成人椎弓根螺钉置入时具有更高的置钉精准度,尤其是在经皮条件下;不可避免的其术中辐射强度也较传统透视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 透视引导 椎弓根螺钉 置钉 辐射 翻修 Meta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有限元法预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螺钉置入位置对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季兴华 魏金政 +1 位作者 郝帅 邢泽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777-4782,共6页
背景: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过程中,螺钉放置角度会影响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目的:有限元分析法预测不同螺钉放置角度对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过程中内固定系统应力的影响,寻找螺钉最佳放置角度。方法:采用三维重建法建立颈椎力学模... 背景: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过程中,螺钉放置角度会影响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目的:有限元分析法预测不同螺钉放置角度对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过程中内固定系统应力的影响,寻找螺钉最佳放置角度。方法:采用三维重建法建立颈椎力学模型,模拟颈椎侧弯、直立和前屈等3种不同的工况。在SolidWorks 2017软件中,建立颈椎前路钢板和螺钉模型,根据螺钉的不同放置角度建模,a为内侧偏移,b为理想位置,c为外侧偏移,d为向下偏移,e为向上偏移。观察不同螺钉放置角度下内固定的应力分布,并记录其应力和位移。结果与结论:①构建全颈椎及前路钢板置入后的有限元模型,在相同工况下,钢板上螺钉的不同置入角度对脊柱生物力学改变无明显差别;②但微观数值显示,在侧弯工况下,向外偏移(c)螺钉位置的抗侧弯性能最好;在直立工况下,向下偏移(d)螺钉承载效果最好;在反屈工况下,向外偏移(c)螺钉抗屈效果最好;③在不同的运动工况下,内固定装置的固定效果是相对稳定的;当螺钉向内侧、外侧、向下或向上放置时,3种工况下的内固定效果相差10%,但位移变化较小;这说明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同时满足承重、抗弯、抗屈的最佳螺钉位置是不存在的;④提示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中钢板螺钉的置入方向对颈椎的力学稳定性影响不大;在颈椎侧屈、直立、前屈运动时,不同方向的螺钉角度对颈椎内固定装置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因此在临床手术中无需刻意追求螺钉的置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 椎体融合 生物力学 有限元法 内固定 螺钉放置
下载PDF
第2骶椎骶髂螺钉固定骶骨骨盆的优势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钢 杨强 +1 位作者 郝永宏 邓树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395-3400,共6页
背景:在脊柱畸形、肿瘤等的外科治疗中,实现腰骶交界处牢固稳定的固定是手术中的重要操作,且具有相对较大的挑战,术后并发症(如假关节、内固定失败和松动)的发生率较高。骶骨中骨组织的机械强度低,腰椎和骨盆中的较大负荷导致内固定拔... 背景:在脊柱畸形、肿瘤等的外科治疗中,实现腰骶交界处牢固稳定的固定是手术中的重要操作,且具有相对较大的挑战,术后并发症(如假关节、内固定失败和松动)的发生率较高。骶骨中骨组织的机械强度低,腰椎和骨盆中的较大负荷导致内固定拔出的风险增高,进一步导致内固定松动。虽然存在一些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案,但技术的复杂性经常导致不满意的临床结果。目的:概述关于骶骨骨盆固定技术以及第2骶椎(S2)骶髂螺钉临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中2005至2020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骶髂螺钉,S2AI,髂骨螺钉,骶骨骨盆固定,S2 alar iliac screw,Iliac screw,sacropelvic fixation,alar iliac screw"。查阅相关文章,最终共纳入43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在脊柱长节段固定的下端增加了骶骨骨盆固定,如髂骨和S_2骶髂螺钉,以解决上述相关并发症;②S2骶髂螺钉置入技术在稳定骶髂关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其独特的置钉方式,可避免螺钉脱位,减轻术后骶髂关节疼痛,降低了再次手术的风险;③S2骶髂螺钉作为脊柱骨盆固定的新兴技术,有着多方面的优势及临床意义,但由于骶髂关节复杂多样的结构及患者个体差异,使S_2骶髂螺钉的临床应用仍存在着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骶椎骶髂螺钉 髂骨钉 置钉 徒手 导航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寰枢椎置钉的临床分析
16
作者 陈磊 朱斌 +4 位作者 次仁伦珠 钟华璋 王涛 田大胜 荆珏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寰枢椎置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到2022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3例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D打印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2.87±16.97)岁...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寰枢椎置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到2022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3例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D打印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2.87±16.97)岁;对照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3.39±13.59)岁。3D打印组进行3D打印模型的制作、模型研读、模型模拟制作钉道、预制好理想钉道的模型术中参考置钉;对照组根据术者经验常规徒手置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住院天数、置钉准确性Kawaguchi分级、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32.88±7.15)个月。3D打印组手术时间(131.07±28.65)min,短于对照组的(168.11±61.7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透视次数(9.80±2.21)次,少于对照组的(14.00±3.3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术后3 d VAS评分(2.84±1.04)分,较对照组的(3.37±1.26)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置钉60枚,Kawaguchi分级0级56枚,优良率93.33%;对照组置钉72枚,Kawaguchi分级0级57枚,优良率79.17%;3D打印组置钉准确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相关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辅助寰枢椎置钉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螺钉的置入精度,减少潜在的神经血管损伤风险,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融合 寰枢椎骨折 寰枢椎不稳 3D打印 螺钉置入
下载PDF
寰枢椎脱位手术中置钉技术应用进展
17
作者 李楚加 王佳璐 黄菊英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5期142-147,共6页
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寰枢椎脱位的手术中置钉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文整理了寰枢椎脱位近十年常用的重要置钉技术,分为徒手置钉技术和新型机器人置钉技术,并介绍了徒手置钉技术及机器人置钉技术的置钉原理及常用设备,分别... 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寰枢椎脱位的手术中置钉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文整理了寰枢椎脱位近十年常用的重要置钉技术,分为徒手置钉技术和新型机器人置钉技术,并介绍了徒手置钉技术及机器人置钉技术的置钉原理及常用设备,分别阐述其优缺点,最后进行整理比较和总结归纳,并提出目前临床及研究领域置钉技术所面临的局限,以促进置钉技术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置钉 克氏针 手术导航 手术机器人
下载PDF
经前路枕颈融合术斜坡置钉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季伟 赵浩增 +4 位作者 王向阳 徐华梓 池永龙 林焱 黄其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92-796,共5页
目的:探讨经前路枕颈融合术斜坡置钉的影像学参数。方法:2006年5月~2011年4月在我院行颅颈区多层螺旋CT扫描的患者中,排除:(1)〈20岁;(2)术后CT扫描;(3)枕颈部解剖异常,如先天性颅寰枕融合、颅底凹陷等;(4)肿瘤、外伤... 目的:探讨经前路枕颈融合术斜坡置钉的影像学参数。方法:2006年5月~2011年4月在我院行颅颈区多层螺旋CT扫描的患者中,排除:(1)〈20岁;(2)术后CT扫描;(3)枕颈部解剖异常,如先天性颅寰枕融合、颅底凹陷等;(4)肿瘤、外伤或感染患者。共有30例患者人选,男19例,女11例,年龄20—64岁,平均38.8岁。将30例患者的颅颈区CT扫描原始数据输入MXV工作站,进行多平面二维重建(MPR),重建好的图像保存于PACS系统并进行分析测量:在矢状位上确定颅底斜坡最佳进钉点A2再作水平线即为A线,斜坡最高点水平线即为C线.两线中点等距水平线即为B线,三线上分别有3个相距为3.5mm(即Zephir钢板螺钉孔直径)的进钉点,A线3个点作为最佳进钉点,B线3个点为候选进钉点,C线3个点为极限进钉点;在其矢状位图像上测量每个进钉点分别以水平角度(HA)、垂直角度(VA)以及极限向上倾斜角度(LA)进钉的安全角度和螺钉长度范围.并测量颅颈区内固定钢板或钛笼所需的折弯角度。结果:斜坡置钉相对安全的进钉范围呈一个不规则的梯形区域,在分别以A、B和C线的点为进钉点、以最佳进钉角度(VA)进钉时,平均钉道长度为(7.57±1.38)mm、(10.13±2.46)mm和(15.60±3.12)mm,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过重建矢状位图像测量斜坡螺钉结果显示,29例患者在B线达到了VA,13例在C1和C2达到VA,12例在C3达到VA,其中1例在C1达到VA而在C2和C3处未达到,1例在C1和C2处达到但C3处未达到VA。矢状位图像测量中最佳进钉点、候补进钉点及极限进钉点的最大安全进钉角度分别为130.19°±8.00°、125.230±13.24。和85.72°±24.33°,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内固定钢板或者钛笼所需的折弯角度为121.36°-140.18°(130.19°±8.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融合 CT扫描 螺钉固定 前路手术
下载PDF
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赖必华 吴建斌 +1 位作者 叶宏 罗森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9期805-809,共5页
目的:探讨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的技巧并评价其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对11例患者置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2~63岁,平均48.... 目的:探讨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的技巧并评价其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结合钉道内壁探查法对11例患者置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2~63岁,平均48.1岁;脊髓型颈椎病4例,颈椎骨折脱位4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1例,寰枢椎骨折脱位2例。术前CT测量出目标椎弓根直径、理想进钉点及矢状面夹角和横断面内倾角。术中使用自行设计带角度仪导向器严格控制进钉角度,结合探查钉道内壁作为安全置钉标志。术后观察患者有无脊髓及椎动脉损伤表现,复查CT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并将螺钉准确性进行分级,计算螺钉优良率。结果:11例患者共置入71枚下颈椎弓根螺钉,均未出现手术所导致的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症状,亦无椎动脉损伤症状。术后CT评估螺钉位置并进行分级:0级52枚,1级13枚,2级4枚,3级2枚。螺钉位置良好率91%。6枚误置螺钉,内壁穿破4枚,2枚穿破外壁。结论:钉道内壁探查法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安全可靠,但有一定的学习曲线。术中探查出钉道内壁及使用角度仪导向器控制进钉角度是置钉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 螺钉置入 导向器 钉道内壁探查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中导针定位椎体螺钉置入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山 李祥志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中椎体螺钉置入时应用克氏针定位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 2013年6月—2016年6月隆昌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53例无神经系统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单节段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16例;年龄33~61...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中椎体螺钉置入时应用克氏针定位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 2013年6月—2016年6月隆昌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53例无神经系统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单节段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16例;年龄33~61岁,平均40. 6岁。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为45%~73%(平均58. 6%),Cobb角为15°~34°(平均23. 7°),平均术前负荷分配分类法评分为4. 8。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中克氏针定位组(28例)和非定位组(25例)。术后采用CT评估螺钉相对于椎弓根的位置并分级(0级,无螺钉穿孔; 1级,穿孔<2mm; 2级,穿孔≥2mm但<4mm; 3级,穿孔≥4mm),并评估患者手术部位疼痛情况、Oswestry残疾指数、局部后凸角等临床结果。结果在克氏针定位组患者中,222枚椎弓根螺钉置入中194枚(87. 4%)为0级,22枚(9. 9%)为1级,6枚(2. 7%)为2级。在非定位组患者中,193枚椎弓根螺钉置入中152枚(78. 8%)为0级,27枚(14. 0%)为1级,14枚(7. 2%)为2级。克氏针定位组和非定位组的穿孔率分别为2. 7%和7. 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克氏针定位组手术时间(252. 60±14. 62) min,非定位组(210. 82±16. 16) 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克氏针定位组术前局部后凸角为(24. 97±2. 33)°,非定位组为(25. 33±1. 55)°(P=0. 867)。克氏针定位组后凸角术后即刻为(1. 71±0. 49)°,末次随访时为(3. 38±0. 44)°。非定位组后凸角术后即刻为(2. 22±0. 71)°,末次随访时为(4. 59±0. 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3)。末次随访时,克氏针定位组手术部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为(1. 18±0. 25)分,显著低于非定位组(1. 64±0. 42)分(P=0. 038)。结论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中椎体螺钉置入术中应用克氏针定位有效降低了穿孔率,避免术中错位的螺钉所致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体螺钉 导针定位 螺钉置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