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灾风险评估与调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
作者 金菊良 宋占智 +3 位作者 崔毅 周玉良 蒋尚明 何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8-412,共15页
旱灾风险评估与调控能揭示旱灾风险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机制,是旱灾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可为制定旱灾风险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本文系统论述了旱灾风险的基本概念、识别、评估和调控4方面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阐... 旱灾风险评估与调控能揭示旱灾风险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机制,是旱灾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可为制定旱灾风险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本文系统论述了旱灾风险的基本概念、识别、评估和调控4方面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旱灾风险及旱灾风险系统的定义,归纳了旱灾风险评估的3类主要方法,简述了旱灾风险调控的主要内容,并探讨了未来旱灾风险评估与调控关键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风险系统 旱灾风险识别 旱灾风险评估 旱灾风险调控 情景模拟分析 链式传递
原文传递
2030年京津冀及周边城市群PM_(2.5)污染控制路径 被引量:6
2
作者 束韫 李海生 +6 位作者 张文杰 王洪昌 田刚 朱金伟 于瑞 杨添棋 龙红艳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9-448,共10页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明显,空气质量也随之大幅改善.然而,部分重点区域如京津冀及周边城市群(“2+26”城市)PM_(2.5)年均浓度依然较高,远超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35μg/m^(3)).为实现该目标值,利用...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明显,空气质量也随之大幅改善.然而,部分重点区域如京津冀及周边城市群(“2+26”城市)PM_(2.5)年均浓度依然较高,远超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35μg/m^(3)).为实现该目标值,利用京津冀温室气体-空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综合评估模型(greenhouse gas-air pollution interactions and synergies,GAINS-JJJ),模拟预测了2030年不同政策情景下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分别量化了结构调整与末端控制(BAT)政策对不同污染物减排的贡献,为“2+26”城市制定空气质量改善路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017—2030年,由于一系列结构调整政策,如煤改清洁能源、淘汰落后产能(如钢铁、水泥、焦化等)、氮肥减量施用和高挥发有机溶剂替代等措施的实施,以及末端控制政策,如钢铁、水泥与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重型柴油车与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标准升级,标准化规模养殖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技术的推广,“2+26”城市的PM_(2.5)年均浓度值达到34μg/m^(3),实现了“美丽中国”的目标要求.(2)2030年结构调整情景下,一次PM_(2.5)、SO_(2)、NO_(x)、NH_(3)与NMVOCs(非甲烷类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相比2017年分别下降了31%、44%、31%、5%和11%;结构调整+末端控制情景下,各项污染物的排放量减排比例分别达到75%、69%、77%、32%与52%.(3)末端控制政策对一次PM_(2.5)、NO_(x)、NH_(3)和NMVOCs减排的贡献要大于结构调整政策的贡献;而针对SO_(2)的减排,结构调整政策则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研究显示,在2030年之前,“2+26”城市的末端控制政策仍具有较大的污染减排潜力,而针对SO_(2)的控制则应将重点从过去的末端减排转向前端的结构性调整措施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_(2.5))污染 “2+26”城市 情景分析 减排潜力 模拟分析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的武汉城市圈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斌 李璐 +2 位作者 夏秋月 李嘉成 董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7-386,393,共11页
为探究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以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在分析和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对武汉城市圈39个区县的食物供给服务、碳储量服务和生境质量服务进行了评估,探究其时空演变特征和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 为探究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以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在分析和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对武汉城市圈39个区县的食物供给服务、碳储量服务和生境质量服务进行了评估,探究其时空演变特征和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2005—2018年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不断增加,而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持续减少。2035年综合发展情景下耕地减少趋势得到缓解,林地面积有所增加,建设用地实现有序扩张。(2)武汉城市圈食物供给服务持续提高,碳储量服务不断下降,生境质量总体上也呈下降趋势。多重服务重要区识别表明,各年份中度重要区域面积最大,而极其重要区域面积最小。(3)相关系数法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法均表明多尺度下不同情景的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协同关系是一致的,但程度有所区别。由此可得,区域3种生态系统服务间以权衡关系为主,且不同情景下权衡/协同关系的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与协同 武汉城市圈 情景模拟分析
下载PDF
不同政策情景下农业土地利用效应模拟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朝旭 刘黎明 +2 位作者 付永虎 卓东 袁承程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4-491,共8页
农业土地利用政策的实施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农业生产方式和发展路径。构建了一个土地利用政策效应的多准则分析框架,并以上海市淀山湖地区作为案例区,从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情景分析方法,采用Techno GIN... 农业土地利用政策的实施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农业生产方式和发展路径。构建了一个土地利用政策效应的多准则分析框架,并以上海市淀山湖地区作为案例区,从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情景分析方法,采用Techno GIN模型作为评价工具,分别对基础情景、基准情景和3种不同政策干预情景下的农业土地利用效应进行了模拟和评价。结果显示,测土配方施肥政策使农民提高了施肥的钾氮比,同时对提高水稻产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氮的总投入量及淋失量的降低作用较为微弱。而精细养分管理技术在使投入的钾氮比更为合理的同时,也降低了氮的总投入量及淋失量,但过多的劳动力投入需求限制了这一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劳动力使用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外出就业机会。该研究的方法框架可为评估和预判不同农业政策的土地利用效应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农业 土地利用效应 政策效应 情景分析 模拟分析
下载PDF
我国居民居住碳排放系统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庞婕 焦建玲 李兰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0-265,276,共7页
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居民居住碳排放的人口-经济-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地理气候、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等因素,选取辽宁、青海、北京、甘肃、江苏、湖南、广东、广西和云南9省市,分析了不同发展情景下未来我国居住碳排放... 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居民居住碳排放的人口-经济-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地理气候、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等因素,选取辽宁、青海、北京、甘肃、江苏、湖南、广东、广西和云南9省市,分析了不同发展情景下未来我国居住碳排放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未来5年我国北方居住碳强度明显高于南方,其中辽宁、青海和甘肃3省的居住碳强度处于全国前列。在维持情景下,只有辽宁省呈增长趋势;在规划和政策情景下,各省居住碳强度均有所下降;但总体上辽宁省由增变减,广东省由减变增,其余各省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碳排放 系统动力学 发展情景 模拟分析
下载PDF
基于Matlab与STK互联的直升机作战场景建模及仿真分析
6
作者 刘大伟 孙强 +1 位作者 辛冀 朱建军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89,共6页
针对STK软件是实现作战场景3维可视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以美军陆海空联合行动营救人质的作战场景为例,运用Matlab编程实现基于STK的军用直升机作战场景的自动化建模。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地形模块和可访问性工具对作战任务期间通信信号进... 针对STK软件是实现作战场景3维可视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以美军陆海空联合行动营救人质的作战场景为例,运用Matlab编程实现基于STK的军用直升机作战场景的自动化建模。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地形模块和可访问性工具对作战任务期间通信信号进行仿真分析,利用雷达模型分析了电子干扰机对敌方通信干扰效果,验证了整个作战场景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场景建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场景 STK 仿真分析 战场通信 电子干扰
下载PDF
高工作绩效员工为何也会遭遇领导排斥:影响机制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梦楚 陈志霞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6,共11页
本文从系统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下属高工作绩效情境下领导排斥行为的结构性原因及其影响机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拟实验的优势,仿真模拟不同情境下领导排斥行为的动态发展趋势,直观揭示领导者个体因素、人际互动因素及组织因... 本文从系统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下属高工作绩效情境下领导排斥行为的结构性原因及其影响机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拟实验的优势,仿真模拟不同情境下领导排斥行为的动态发展趋势,直观揭示领导者个体因素、人际互动因素及组织因素对领导排斥的不同影响作用。仿真结果表明,领导低权力感知是促使领导者早期产生排斥行为的重要因素;领导高敌意归因偏差是加剧领导排斥行为持续恶化的关键因素;低质量领导—部属交换关系对领导排斥加速恶化起到催化作用;组织差序氛围的降低有助于缓和低质量领导—部属交换关系对领导排斥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从特定视角揭示了领导排斥行为的形成动因,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领导排斥这种人际偏差行为的发生和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排斥 下属高工作绩效情境 影响机制 系统动力学模型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基于识别诊断-情景分析的道路立交改造研究
8
作者 隽海民 钟绍鹏 +1 位作者 侯文博 高影 《交通与运输》 2022年第3期1-5,共5页
由于对发展预期研判的误差以及建设能力、城市空间条件限制等诸多因素影响,早年建成的部分立交工程出现老旧、容量不足以及交通组织不合理等问题,亟待实施系统改造。首先,依托分类交通数据分析及现场踏查,综合多要素精准识别拥堵问题及... 由于对发展预期研判的误差以及建设能力、城市空间条件限制等诸多因素影响,早年建成的部分立交工程出现老旧、容量不足以及交通组织不合理等问题,亟待实施系统改造。首先,依托分类交通数据分析及现场踏查,综合多要素精准识别拥堵问题及成因;其次,从区域路网关系入手,对研判问题提出各类改造方案,结合改造目标进行方案的组合设计;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以减少延误为主要优化目标,再现不同组合优化方案的实施效果并提出推荐方案,可为类似道路立交改造决策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立交 识别诊断-情景分析 综合识别诊断 仿真分析 目标导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