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辽西凸起北段锦州20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17
1
作者 田德瑞 吴奎 +2 位作者 张如才 潘文静 王鑫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0-417,共8页
辽西凸起是渤海海域辽东湾地区目前勘探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通过对辽西凸起北段锦州20油田沙河街组和东营组原油地球化学分析,明确了该区原油的物性、族组分、成熟度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辽西凸起是渤海海域辽东湾地区目前勘探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通过对辽西凸起北段锦州20油田沙河街组和东营组原油地球化学分析,明确了该区原油的物性、族组分、成熟度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辽西凸起北段锦州20油田沙河街组和东营组的原油均属于低硫、轻质低成熟原油,饱和烃色谱完整,显示未遭受明显生物降解。原油母质为混合型,并且沙河街组原油陆源有机质输入较少,东营组原油陆源有机质输入较多,原油母质形成于还原—弱还原条件下的微咸水或咸水沉积环境。沙河街组原油主要来源于辽西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和沙河街组一段烃源岩;东营组原油具有双洼混源的特征,主要来源于辽西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和辽中凹陷东营组三段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烃色谱 原油 生物标志物 油源对比 锦州20油田 辽西凸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巴彦呼舒凹陷西部陡坡带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5-600,共6页
巴彦呼舒凹陷西部陡坡带原油的族组分、饱和烃色谱特征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资料的分析表明,西部陡坡带原油类型分为稠油和正常油;沉积环境为缺氧的咸水或者半咸水湖泊强还原环境;饱和烃色谱分布完整,未遭受生物降解;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 巴彦呼舒凹陷西部陡坡带原油的族组分、饱和烃色谱特征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资料的分析表明,西部陡坡带原油类型分为稠油和正常油;沉积环境为缺氧的咸水或者半咸水湖泊强还原环境;饱和烃色谱分布完整,未遭受生物降解;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组成都比较轻,δ13 C值在-32‰左右;原油中含有伽马蜡烷、β-胡萝卜烷;三环萜烷含量较低,五环萜烷的含量较高;均以ααα-构型规则甾烷为主,且C29甾烷的含量最高。油源对比表明,西部陡坡带南屯组和铜钵庙组的成熟原油来源于凹陷南屯组成熟源岩,南屯组低熟原油主要来自于本地区南屯组低成熟的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呼舒凹陷 稠油 饱和烃色谱 生物标志物特征 油源对比
下载PDF
云南保山盆地生物气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沈忠民 印大彬 +1 位作者 刘四兵 罗小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对保山盆地气源岩有机质饱和烃色谱、三环萜烷、四环萜烷、五环三萜烷及甾烷分布特征的研究,发现气源岩有机质碳数分布存在比较明显的奇碳优势,结合Ro数据,认为该区气源岩成熟度很低;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中的三环萜烷、四环萜... 通过对保山盆地气源岩有机质饱和烃色谱、三环萜烷、四环萜烷、五环三萜烷及甾烷分布特征的研究,发现气源岩有机质碳数分布存在比较明显的奇碳优势,结合Ro数据,认为该区气源岩成熟度很低;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中的三环萜烷、四环萜烷含量低,五环三萜烷中有含量十分丰富的生物藿烷,表明源岩成熟度低;还检测出与细菌作用有关的C3 0-藿烯,并通过C30-藿烯的含量初步确定研究区1.2 km左右深度为细菌活动的死亡深度;C27、C28、C29规则甾烷具有C29>C27>C28的分布特征,为不对称"V"字形与反"L"字形,表现了陆源有机质输入为主的特征;甾/萜比值小,表明细菌对有机质的改造比较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山盆地 饱和烃色谱 甾烷 萜烷 C30-藿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