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卫星网络信道接入策略 被引量:7
1
作者 肖楠 梁俊 +3 位作者 张衡阳 王轶 尹译 刘玉磊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9-595,共7页
针对可用无线信道资源紧张与固定信道分配方式导致卫星网络信道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卫星网络信道接入策略。卫星用户以分时多址(TDMA)方式接入卫星信道,认知用户通过频谱感知发现卫星网络闲置信道资源,并以S-ALOH... 针对可用无线信道资源紧张与固定信道分配方式导致卫星网络信道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卫星网络信道接入策略。卫星用户以分时多址(TDMA)方式接入卫星信道,认知用户通过频谱感知发现卫星网络闲置信道资源,并以S-ALOHA方式接入信道。通过建立基于频谱感知与具有捕获效应的认知用户信道接入模型,分析认知用户最佳频谱感知时间,推导干扰信号在相干叠加与非相干叠加条件下的卫星网络吞吐率性能,并对影响网络吞吐率的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信道接入策略能够在不明显降低高负载时卫星网络吞吐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低负载条件下的卫星网络吞吐率,且干扰信号相干叠加比非相干叠加对网络吞吐率性能的提升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网络 信道接入 认知无线电 捕获效应 吞吐率
下载PDF
基于相关的SFFT的卫星信号捕获算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卢丹 李雅丽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27-1233,共7页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接收机中,常用的捕获方法有时域串行捕获方法、基于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的并行频率捕获方法和基于FFT的并行码相位捕获方法,但在某些应用场景下,会对卫星信号的捕获速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给出...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接收机中,常用的捕获方法有时域串行捕获方法、基于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的并行频率捕获方法和基于FFT的并行码相位捕获方法,但在某些应用场景下,会对卫星信号的捕获速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给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的SFFT(Spa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的卫星信号快速捕获算法。该算法结合卫星信号伪随机码的强自相关性的特性,将原有的SFFT的幅度估值去掉,利用时域串行的捕获方法,将SFFT算法中输出的大值坐标点对应的本地伪码与接收卫星信号做相关,进而捕获卫星信号。通过实验对算法进行验证,并与已有的卫星信号捕获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运用于卫星信号捕获中,并且该算法的运算量要比传统捕获算法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信号 稀疏快速傅里叶变换 快速捕获 降采样
下载PDF
基于导频辅助的高动态信号捕获技术研究
3
作者 廖必燚 王永 +2 位作者 孔宪仁 丁国栋 戚耀文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12期251-256,279,共7页
针对卫星-高动态终端相对移动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高,造成多普勒频移跨度大、变化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导频辅助的高动态突发信号捕获技术;对卫星-终端通信链路的信道特性进行了研究,该技术采取基于FFT算法、频偏预补偿的对抗措施,构建... 针对卫星-高动态终端相对移动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高,造成多普勒频移跨度大、变化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导频辅助的高动态突发信号捕获技术;对卫星-终端通信链路的信道特性进行了研究,该技术采取基于FFT算法、频偏预补偿的对抗措施,构建了链路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多普勒频移补偿信道模型;并设计了多帧头同步、导频辅助的新型架构,有效降低了低信噪比下帧传输的错误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达到1×10-5误码率指标时接收灵敏度提高了3 dB左右,满足高动态终端接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动态 突发通信 卫星捕获 FFT 导频辅助
下载PDF
新旧体制兼容的卫导信号捕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麻军伟 王刚 时永刚 《现代导航》 2017年第3期182-187,共6页
以BOC调制方式为基础的新体制信号在现代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已展开应用,相较传统BPSK调制,新体制信号在提高导航性能的同时也带来捕获模糊度。文中针对信号新旧信号的捕获问题,分析了BOC调制方式及其信号特性,介绍了一种兼容新旧体制... 以BOC调制方式为基础的新体制信号在现代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已展开应用,相较传统BPSK调制,新体制信号在提高导航性能的同时也带来捕获模糊度。文中针对信号新旧信号的捕获问题,分析了BOC调制方式及其信号特性,介绍了一种兼容新旧体制信号的快速捕获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捕获模糊度和兼容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BOC 调制 信号捕获
下载PDF
一种卫星网络仿真器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刁龙龙 黄金锋 彭伟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7年第2期47-49,55,共4页
卫星网络是网络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为了对卫星网络的协议和应用程序进行调试、验证和性能评估,需要提供可靠的实验环境。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低负载、可扩展的卫星网络链路仿真器SNE。本文介绍了SNE的体系结构和设计方案,并针对... 卫星网络是网络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为了对卫星网络的协议和应用程序进行调试、验证和性能评估,需要提供可靠的实验环境。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低负载、可扩展的卫星网络链路仿真器SNE。本文介绍了SNE的体系结构和设计方案,并针对卫星网络特点讨论了仿真器的功能和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网络 网络仿真 报文截获 时间戳
下载PDF
基于高速ADC和FPGA的IR-UWB相干接收机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侯春宇 郭丽莉 熊蔚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3-607,共5页
为了探索超宽带(UWB)技术的空间应用,设计了一款脉冲无线超宽带(IR-UWB)的全数字化相干接收机。本系统利用高速采样芯片ADC08D1000对IR-UWB信号进行双通道交织采样,接下来利用Xilinx FPGA对采样数据进行降速处理。按照二分搜索、相干捕... 为了探索超宽带(UWB)技术的空间应用,设计了一款脉冲无线超宽带(IR-UWB)的全数字化相干接收机。本系统利用高速采样芯片ADC08D1000对IR-UWB信号进行双通道交织采样,接下来利用Xilinx FPGA对采样数据进行降速处理。按照二分搜索、相干捕获、脉冲跟踪的方案进行接收系统设计,并对该接收机进行了实际测试。最终实现了1 ns脉宽的IR-UWB信号的正确接收和1 Mb/s码速率的OOK编码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高速采样 脉冲超宽带 二分搜索 相干捕获 脉冲跟踪
下载PDF
风云二号卫星的跟踪方法建模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庆硕 汪智刚 岳江水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3年第10期42-45,共4页
风云二号卫星在空间定位后,需计算出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天线对卫星的方位、俯仰和极化角度。本文描述卫星与地面站的相对位置关系计算跟踪角度的原理,为了快速准确地找到卫星,可以利用天线运行角度规律仿真,建立天线跟踪模型,并把理论... 风云二号卫星在空间定位后,需计算出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天线对卫星的方位、俯仰和极化角度。本文描述卫星与地面站的相对位置关系计算跟踪角度的原理,为了快速准确地找到卫星,可以利用天线运行角度规律仿真,建立天线跟踪模型,并把理论模型应用于卫星跟踪实践,应用螺旋扫描跟踪方法在工程实践中成功快速捕获风云二号新卫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扫描 卫星捕获 跟踪角度计算 天线跟踪
下载PDF
北斗/惯导深组合系统捕获与环路控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焕浩 曾庆化 +1 位作者 孟骞 冯绍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77-81,共5页
为适应我国对北斗卫星日益广泛的应用和用户对于高精度、强干扰能力下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北斗/惯导深组合系统捕获与环路控制方案;通过6 ms并行码相位搜索捕获方法成功捕获卫星,同时利用惯导与接收机环路的高度耦合机制实现载波环和... 为适应我国对北斗卫星日益广泛的应用和用户对于高精度、强干扰能力下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北斗/惯导深组合系统捕获与环路控制方案;通过6 ms并行码相位搜索捕获方法成功捕获卫星,同时利用惯导与接收机环路的高度耦合机制实现载波环和码环的控制;通过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成功实现北斗卫星信号的捕获与接收机环路控制,且跟踪性能优于传统接收机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 深组合系统 捕获 环路控制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跳频通信系统的多维信号检测方法
9
作者 刘会红 陈敬乔 +1 位作者 潘申富 姚舒予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69-1874,共6页
跳频信号中心频率的伪随机跳变,使跳频信号的检测比常规非跳频信号要困难很多。针对跳频通信系统中的自动对星问题,提出了适用于跳频通信系统的检测算法,解决了跳频同步前由于信号时断时续导致的自动对星难题。采用时域分析、频域分析... 跳频信号中心频率的伪随机跳变,使跳频信号的检测比常规非跳频信号要困难很多。针对跳频通信系统中的自动对星问题,提出了适用于跳频通信系统的检测算法,解决了跳频同步前由于信号时断时续导致的自动对星难题。采用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带宽检测和功率检测等多维域分析方法,对跳频信号进行了不同维度的累积和分析,达到了对跳频信号精确捕获的目标,并通过多跳平均完成功率估计。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在5 dB时信号检测概率大于80%,10 dB时信号检测概率大于98%;检测概率变化带来的功率波动小于0.1 dB,满足低信噪比工作需求;功率估计精度高,波动在0.5 dB左右,估计误差小于2.6%,可为天线跟踪提供可靠的功率估计值。提出的方法运算量适中,门限易于选择,能适应低信噪比环境,且具有稳定可靠、检测准确度高和功率估计精度高的优良性能,可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跳频 对星 信号检测 多维域 捕获 功率估计
下载PDF
基于密度聚类的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自动捕获方法
10
作者 刘伦燕 周艳 唐丽毅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3年第2期95-100,共6页
在外界射频信号、导航接收机混频处理噪声的影响下,为了有效捕获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信息,提出基于密度聚类的北斗导航弱信号自动捕获方法.使用密度聚类得到BDS信号来源的聚类中心,结合聚类中心设计卫星波束方向,约束卫星导航信号接收范... 在外界射频信号、导航接收机混频处理噪声的影响下,为了有效捕获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信息,提出基于密度聚类的北斗导航弱信号自动捕获方法.使用密度聚类得到BDS信号来源的聚类中心,结合聚类中心设计卫星波束方向,约束卫星导航信号接收范围,抵御干扰信号的空域干扰;通过基于小波阈值方法去除波束抗干扰作用下导航信号的噪声信息;采用相关函数模值计算方法计算去噪后导航信号和已知弱信号之间相关性,相关性大于门限值时说明去噪后导航信号为弱信号.实验结果表明,在外界射频信号和混频器干扰下,此方法具备自动捕获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聚类 北斗卫星 导航 弱信号 自动捕获 波束抗干扰
下载PDF
基于“伽利略”卫星的嵌入式导航系统设计
11
作者 莫绍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1-164,共4页
在现有海上船舶卫星导航系统中,GPS,GALILEO及北斗卫星相互补充,已形成成熟的导航应用。本文重点研究GALILEO卫星信号在其导航应用中的捕获及处理技术,针对GALILEO采取新的信号调制方式,传统信号接收及调解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导航系统的... 在现有海上船舶卫星导航系统中,GPS,GALILEO及北斗卫星相互补充,已形成成熟的导航应用。本文重点研究GALILEO卫星信号在其导航应用中的捕获及处理技术,针对GALILEO采取新的信号调制方式,传统信号接收及调解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导航系统的性能要求,提出一种新的BPSK双通道信号捕获及调解技术,同时设计基于新方法的嵌入式导航系统。通过对GALILEO E1实时信号的测试,表明此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利略卫星 信号捕获 BPSK
下载PDF
一种柔性捕获锁紧装置设计及仿真分析
12
作者 贺超 吴臣 谭庆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2年第12期31-33,共3页
为实现对空间故障卫星的救援,设计了一种可实现对目标卫星柔性捕获和刚性锁紧的模块化捕获锁紧装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先采用蜗轮蜗杆大减速比机构实现下压锁紧组件对不同直径目标卫星法兰的最大面积贴合,再采用带弹簧连杆的四连杆机... 为实现对空间故障卫星的救援,设计了一种可实现对目标卫星柔性捕获和刚性锁紧的模块化捕获锁紧装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先采用蜗轮蜗杆大减速比机构实现下压锁紧组件对不同直径目标卫星法兰的最大面积贴合,再采用带弹簧连杆的四连杆机构,实现对目标卫星法兰的柔性锁紧。基于原理分析,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装置的详细三维结构,并使用多刚体动力仿真软件验证关键动作原理。结果表明,此方案能满足设计要求,具备进一步实施工程实践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柔性抓捕 法兰 刚体动力学
下载PDF
一种模块化可更换抓捕装置设计
13
作者 高艳慧 谭庆 +2 位作者 蔺相飞 信义兵 万志恒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2年第10期98-100,共3页
为实现对国际通用且尺寸不同规格卫星的捕获和救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可更换抓捕装置。在完成总体方案设计后,利用UG软件对系统方案进行工程细化,装置总体质量仅为1.4 kg。在建立三维模型后,利用多刚体动力学仿真软... 为实现对国际通用且尺寸不同规格卫星的捕获和救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可更换抓捕装置。在完成总体方案设计后,利用UG软件对系统方案进行工程细化,装置总体质量仅为1.4 kg。在建立三维模型后,利用多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搭建了装置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机构全运动过程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够满足在一个动力驱动的情况下实现对目标卫星法兰的归正和下压,能够自适应抱合不同直径的卫星法兰,能够可靠锁紧卫星法兰。总体来说,提出的方案具有质量轻、体积小、动作可靠、结构简单等特点,具备工程实践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抓捕 法兰 刚体动力学
下载PDF
空间绳系机器人抓捕非合作目标的质量特性参数辨识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帆 黄攀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0-639,共10页
针对空间绳系机器人抓捕非合作目标/空间垃圾后需要对其进行回收/拖曳的精确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抓捕后保持阶段的振动特性辨识目标参数的方法。首先,根据质量特性参数辨识的需要,推导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不同于以往将本体卫星和... 针对空间绳系机器人抓捕非合作目标/空间垃圾后需要对其进行回收/拖曳的精确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抓捕后保持阶段的振动特性辨识目标参数的方法。首先,根据质量特性参数辨识的需要,推导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不同于以往将本体卫星和被抓捕目标简化为质点的动力学模型,本文针对任意的目标抓捕位置,在考虑重力梯度影响的基础上,利用拉格朗日法获得系统各广义坐标的动力学公式。然后,分析非合作目标和系绳在后抓捕保持阶段的姿态运动。最后,在非合作目标与本体卫星没有任何信息交互的情况下,利用后抓捕阶段目标卫星和系绳特有的振动,并使用具有鲁棒性可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提出了包括转动惯量和质心到任意抓捕点距离在内的质量特性参数辨识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绳系机器人 动力学建模 非合作目标 抓捕后保持阶段 参数辨识
下载PDF
基于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卫星定位技术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鹏飞 陈高峰 +3 位作者 李小娟 汪大宝 刘宁 王慧聪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70,共7页
对北斗三号体制下的传输链路、接收门限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捕获算法采用4次非相干累加,可以使捕获灵敏度达到-130 dBm,同时实现定位时间小于5 min的综合较优结果。接着以低轨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为例,利用STK建模进行全轨道周期仿真,结果显... 对北斗三号体制下的传输链路、接收门限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捕获算法采用4次非相干累加,可以使捕获灵敏度达到-130 dBm,同时实现定位时间小于5 min的综合较优结果。接着以低轨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为例,利用STK建模进行全轨道周期仿真,结果显示全程收星数超过4颗,定位精度达到2.59 m,速度误差为0.00378 m/s。2020年底北斗三号导航系统部署完成后,首次完成在轨卫星定位测试,实际收星数大于或等于6颗,定位精度达到2.77 m,速度误差0.006 m/s,仿真和测试结果的一致性良好。该研究成果可作为后续在轨航天器使用北斗三号系统实现定位需求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导航系统 非相干累加 捕获灵敏度 定位精度 在轨验证
下载PDF
GNSS星间测控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越 洪家财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23期117-122,共6页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GNSS)功能的发展,GNSS系统的测控难度也随之加大。通过介绍GPS、北斗(Beidou)、格洛纳斯(GLONASS)、伽利略(Galileo)四大导航系统星间测控技术的发展和演变,对比分析了不同星间测控体制的优缺点、各个系统的...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GNSS)功能的发展,GNSS系统的测控难度也随之加大。通过介绍GPS、北斗(Beidou)、格洛纳斯(GLONASS)、伽利略(Galileo)四大导航系统星间测控技术的发展和演变,对比分析了不同星间测控体制的优缺点、各个系统的优势、不足与发展趋势,介绍了星间测控的方法与几项关键技术,如星间链路技术、星间链路动态捕获和跟踪技术以及星间相对测量技术,并总结了相关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最终认为GPS系统星间测控技术发展最为成熟,我国北斗系统紧随其后并形成自己的系统特色,GLONASS和Galileo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自主导航 星间测控 星间链路 捕获跟踪 相对状态测量
下载PDF
刚性包带式星箭连接装置解锁分离过程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欣 朱仕尧 +3 位作者 刘观日 于兵 唐科 雷勇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0-156,共7页
刚性包带式星箭连接装置能够为重型运载火箭提供更高的星箭连接承载能力,但对其分离释放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尚未深入。该研究建立刚性包带式星箭连接装置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模型,采用显式动力学仿真法分析了包带接头分离速度、分离冲击响应... 刚性包带式星箭连接装置能够为重型运载火箭提供更高的星箭连接承载能力,但对其分离释放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尚未深入。该研究建立刚性包带式星箭连接装置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模型,采用显式动力学仿真法分析了包带接头分离速度、分离冲击响应和捕获运动规律,研究解锁时间和预紧力等因素对分离与捕获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延长解锁时间和减小预紧力会导致包带接头分离速度降低,卫星冲击载荷减小,与捕获器接触时长增加,与脱离端框时间延后,甚至可以改变包带分离运动规律,引起卫星倾斜分离,在工程应用中应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包带 星箭连接装置 缓释分离 捕获 预紧力
下载PDF
自由翻滚故障卫星外包络抓捕及抓捕路径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冲 袁建平 +1 位作者 万文娅 崔尧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0-151,共12页
自由翻滚故障卫星抓捕是航天器在轨服务及空间碎片清理的基础。由于难以确定固定抓捕点及目标运动参数不确定,传统机械臂抓捕方法无法适用类似自由翻滚故障卫星的空间非合作目标。提出一种具有鲁棒性的外包络抓捕方法及抓捕路径优化方... 自由翻滚故障卫星抓捕是航天器在轨服务及空间碎片清理的基础。由于难以确定固定抓捕点及目标运动参数不确定,传统机械臂抓捕方法无法适用类似自由翻滚故障卫星的空间非合作目标。提出一种具有鲁棒性的外包络抓捕方法及抓捕路径优化方案。外包络抓捕方式能够适用于自由翻滚故障卫星抓捕问题,其特点在于,第一,由抓捕末端执行器构成的抓捕包络可以包络空间目标,约束其运动并最终实现抓捕,因此不需要固定抓捕点;第二,末端执行器构成的抓捕包络,能够约束故障卫星运动,而两者之间的摩擦可以有效消除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最终成功抓捕翻滚目标。进一步,针对外包络抓捕方法,提出了一种最小燃料消耗及最小抓捕扰动的机械臂抓捕路径。为验证外包络抓捕方法的有效性,构建旋转立方星抓捕地面实验,并利用数值仿真验证外包络抓捕机械臂最优路径规划,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卫星 外包络抓捕 最优轨迹规划 运动外包络 抓捕外包络
原文传递
中低轨道卫星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洁 汤国建 《上海航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30,共7页
针对中低轨道卫星,对平面内卫星半长轴a、偏心率e和近地点幅角ω联合调整,以及平面外轨道倾角调整等进行了理论推导。用a,e,ω联合修正法对初始轨道捕获、轨道保持和轨道倾角调整进行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用a,e,ω同时修正可实现高精度... 针对中低轨道卫星,对平面内卫星半长轴a、偏心率e和近地点幅角ω联合调整,以及平面外轨道倾角调整等进行了理论推导。用a,e,ω联合修正法对初始轨道捕获、轨道保持和轨道倾角调整进行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用a,e,ω同时修正可实现高精度的平面内轨道调整。另外,平面外倾角调整应尽可能在近地点和远地点完成,以使对升交点赤经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轨道卫星 轨道控制 轨道捕获 轨道保持 倾角调整 仿真
下载PDF
北斗卫星船载导航信号并行捕获算法
20
作者 石默然 许承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38,共5页
信号捕获作为实现北斗卫星船载导航的第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为此研究基于北斗卫星船载导航信号并行捕获算法,在短时间内捕获卫星信号,为船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建立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模型,依据模型生成的北斗卫星导航信号... 信号捕获作为实现北斗卫星船载导航的第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为此研究基于北斗卫星船载导航信号并行捕获算法,在短时间内捕获卫星信号,为船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建立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模型,依据模型生成的北斗卫星导航信号,采用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算法以及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算法,通过并行频率搜索和并行码相位搜索分别将伪随机码相位、载波频移的二维搜索变成一维进行并行搜索,获取北斗卫星信号的伪随机码和载波频移,实现北斗卫星船载导航信号并行捕获。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成功地捕获船载导航信号,并且捕获耗时短;对船载导航信号的载波频率估计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 信号导航模型 伪随机码 船载导航信号 FFT算法 并行捕获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