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化瘀通络方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纪志华 贾丙申 +3 位作者 周立义 付昆 孟志斌 于鹏 《中药药理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8-181,共4页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通络方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均于内固定术后2周内进行旋股内、外侧动脉...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通络方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均于内固定术后2周内进行旋股内、外侧动脉介入术,术后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活血化瘀通络方,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清骨形成蛋白2(BMP2)、骨钙素(BG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皮素(ET)水平,分析两组血浆黏度(ηp)、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沉降率(ESR)等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评价两组疼痛度、关节功能,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BMP2(23.10±1.54)μg/L、BGP(38.20±1.11)pg/ml、TGF-β1(31.29±1.35)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ET水平(50.28±1.10)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血ηp(1.02±0.21)mP a·s、HCT(25.10±1.24)%、ESR(12.19±0.14)mm/h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1.23±0.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89.45±1.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8.89%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活血化瘀通络方可有效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改善其骨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疼痛度,促进机体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通络方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