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阴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卢艳 刘钗娥 +1 位作者 姚德生 潘忠勉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12-517,共6页
目的探讨外阴浸润癌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外阴癌患者。其中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共20例;开放组行开放性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共20例。两组患者均同时行根治性... 目的探讨外阴浸润癌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外阴癌患者。其中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共20例;开放组行开放性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共20例。两组患者均同时行根治性局部外阴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为(311.80±17.71)分钟,长于开放组的(206.90±12.95)分钟(P<0.01)。腹腔镜组淋巴结切除时间长于开放组,分别为(181.00±11.04)分钟和(91.50±5.47)分钟(P<0.01)。淋巴结清扫出血量腹腔镜组少于开放组,分别为(16.25±2.26)m L和(66.75±10.23)m 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术中总出血量、左右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数目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住院天数腹腔镜组短于开放组,分别为(15.15±1.04)天和(21.50±2.61)天,而腹股沟区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淋巴相关并发症腹腔镜组均少于开放组(均P<0.01)。术后观察随访0.5-5年,两组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病死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外阴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的,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并不增加术后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肿瘤/外科学 腹股沟/外科学 淋巴结切除术/方法 腹腔镜检查 隐静脉/外科学 预后
下载PDF
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配合
2
作者 赵友娟 《临床护理杂志》 2006年第5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静脉曲张/外科学 隐静脉/外科学
下载PDF
麻醉止血纱布血管床填塞联合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6
3
作者 程向琴 王志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7期1624-1625,共2页
大隐静脉曲张为临床常见病,约有109/6~159/6的成年男子和20%~25%成年女性会出现有症状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是其根本的治疗方法。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切口大、创伤大、疤痕明显[1-2]。而改良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 大隐静脉曲张为临床常见病,约有109/6~159/6的成年男子和20%~25%成年女性会出现有症状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是其根本的治疗方法。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切口大、创伤大、疤痕明显[1-2]。而改良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加点状抽剥术(Muller术)手术刨口小、美观,且治疗效果确切,硬件要求低、费用低,手术技术简单安全,尤其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但该手术方式(Muller术)存在剥脱静脉主干时因其弹性差易拉断,致抽剥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 大隐静脉曲张 带药纱布 血管床填塞 护理
下载PDF
侵犯肾静脉的Castleman病误诊临床分析
4
作者 王永顺 刘乃青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3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CD)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收治的1例CD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女性因发现腹腔占位10余天入院。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肿瘤标志物等未见异常。全腹部强化CT检查考...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CD)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收治的1例CD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女性因发现腹腔占位10余天入院。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肿瘤标志物等未见异常。全腹部强化CT检查考虑畸胎瘤可能性大,腹膜后多发增大淋巴结。经多学科专家会诊后,行腹膜后病灶切除术、部分肾静脉切除术、肾静脉-下腔静脉自体大隐静脉搭桥术治疗,术后病理示CD,治愈出院。结论部分CD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易误诊。临床鉴别CD与其他腹腔肿瘤时,应行多学科会诊并重视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仔细询问病史及查体,认真鉴别诊断,以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误诊 畸胎瘤 多学科联合 部分肾静脉切除术 肾静脉-下腔静脉自体大隐静脉搭桥术 病理检查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白巨军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23期89-91,共3页
目的 分析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11月于阳泉煤业集团第三医院行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硬膜外阻滞,观察组行改... 目的 分析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11月于阳泉煤业集团第三医院行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硬膜外阻滞,观察组行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成时间、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感觉阻滞完成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临床麻醉优良率为98.00%,对照组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1.0101,P>0.05);两组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4%(P<0.05).结论 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应用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其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 改良髂筋膜间隙 胭窝坐骨神经阻滞 联合应用
原文传递
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与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袁其金 《辽宁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10-12,共3页
目的探索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与激光治疗在大隐静脉曲张中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在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随机抽取出2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入到传统组(大隐静脉传统剥脱... 目的探索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与激光治疗在大隐静脉曲张中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在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随机抽取出2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入到传统组(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治疗)和激光组(腔内激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值。结果激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传统组患者更短,且激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P<0.05;术后1d、3d的VAS评分上,激光组患者比传统组更低,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低于传统组的50.0%,P<0.05。结论腔内激光治疗用于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中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术后基本无切口,能满足患者的美观需求,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 激光 大隐静脉曲张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培勇 覃文 +1 位作者 孙丽娜 钱立友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5期99-100,109,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大隐静脉闭合术+双下肢硬化...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大隐静脉闭合术+双下肢硬化剂注射+下肢曲张静脉点状抽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VC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闭合术+双下肢硬化剂注射+下肢曲张静脉点状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优于传统手术,能显著改善病情,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闭合术 双下肢硬化剂注射 下肢曲张静脉点状抽剥术
下载PDF
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影像学分型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硕 慈红波 +5 位作者 朱兵 方青波 田广磊 朱峰 任昊 戈小虎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影像学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84例患者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 84例患者影像资料示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分为髂股... 目的初步探讨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影像学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84例患者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 84例患者影像资料示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分为髂股型(15例)、股腘型(4例)、膝下型(28例)。54例行血管重建术分别为13例行自体大隐静脉搭桥术、4例行球囊血管扩张联合支架置入术、14例行球囊扩张联合置管溶栓术、23例动脉切开取栓术联合干细胞移植术。围手术期2例行膝上截肢术,3例行膝下截肢术,11例行截趾术。随访时间3~40个月,平均(16±12)个月。总体手术成功率70.4%,术后6个月通畅率50%(24/48),12个月通畅率64.6%(31/48)。结论对于有良好远端流出道的患者,首选自体大隐静脉搭桥术,无良好远端流出道的患者可选择球囊扩张术,疗效尚可。对于慢性患者急性血栓形成的患者动脉切开取栓联合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动脉切开 干细胞移植 大隐静脉搭桥术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用于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比较分析
9
作者 熊婷婷 姚毅真 金玲艳 《农垦医学》 2017年第5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择期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资料,其中全身麻醉(G组)84例,蛛网膜下腔阻滞(S组)8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停留时间(手术室周转)、住院时间及术...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择期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资料,其中全身麻醉(G组)84例,蛛网膜下腔阻滞(S组)8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停留时间(手术室周转)、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室停留时间G组为(72.81±22.67)分钟,S组为(78.98±24.67)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7);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G组为(2.68±1.55)天,S组为(2.32±0.84)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5)。结论:全身麻醉可作为大隐静脉曲张手术较好的麻醉选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蛛网膜下腔阻滞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
下载PDF
阿司匹林片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雷勇 赵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218-2220,共3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片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3例大隐静脉曲张术后下肢D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100 mg,qd,口服;试验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片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3例大隐静脉曲张术后下肢D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100 mg,qd,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地奥司明片每次450 mg,bid。2组患者均治疗15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活性时间(APTT),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 95%(34例/42例)和58. 54%(24例/4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TT分别为(15. 22±3. 12)和(11. 68±2. 36) s,PT分别为(15. 20±2. 41)和(10. 84±2. 21) s,APTT分别为(33. 23±3. 84)和(29. 38±3. 96)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组患者发生出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胃肠道反应、凝血抑制和出血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 14%和21. 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阿司匹林片剂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后下肢DVT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片 地奥司明片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安全性评价
原文传递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茹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探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择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的84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经围术期常规护理,比较2... 目的探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择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的84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经围术期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护理后,观察组皮下血肿消失时间,溃疡面消失时间,小腿麻木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的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除术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护理
下载PDF
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护理在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邢雪琳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1期180-182,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护理在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摸球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护理在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摸球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CD-RISC、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心理护理可提高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CD-RISC评分、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森塔尔效应 心理护理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 负性情绪 心理弹性量表 SF-36评分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去氨加压素对大隐静脉曲张围手术期出血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宇翔 朱珊 +8 位作者 郑月宏 梅家才 于敏 汪涛 韩冰 刘强 曹广信 刘昌伟 陈跃鑫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9期682-686,共5页
目的评价大隐静脉曲张围手术期应用去氨加压素(DDAVP)对围手术期出血和血栓形成风险的影响。方法本项前瞻性随机试验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6个医学中心接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166例患者,随机分为去氨加压素治疗组(n=81)和空白... 目的评价大隐静脉曲张围手术期应用去氨加压素(DDAVP)对围手术期出血和血栓形成风险的影响。方法本项前瞻性随机试验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6个医学中心接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166例患者,随机分为去氨加压素治疗组(n=81)和空白对照组(n=85)。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SC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imer)、vWF因子、术后肢体疲斑面积、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事件以及是否有大出血事件等指标。实验数据采用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治疗组术后瘀斑面积[1.92(0.42,10.83)cm^2]显著低于对照组[6.00(1.82,19.60)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AVP在老年人群(≥60岁)中能有效较少大面积瘀斑的出现。对照组观察到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事件,治疗组未见。两组术后Hb、PLT、ALT、SCr、PT、D-dimer,vWF因子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使用DDAVP可有效减少大隐静脉曲张围手术期瘀斑面积,且不增加术后出血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氨加压素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 围手术期 出血 血栓形成
下载PDF
下肢不同抬高角度对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患者下肢肿胀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4
作者 徐丽君 阮雅萍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2450-2453,共4页
目的 探讨下肢不同抬高角度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术后下肢肿胀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3组患者下肢... 目的 探讨下肢不同抬高角度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术后下肢肿胀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3组患者下肢分别抬高15°、30°和45°,均行大隐静脉曲张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下肢周长、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效果、睡眠质量、舒适度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3组患者术后1 h的下肢周长均长于术前(P<0.05),术后8 h、12 h和24 h的下肢周长均短于术前(P<0.05);B组和C组术后4 h、8 h、12 h和24 h的下肢周长均短于A组(P<0.05)。3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低于术前(P<0.05),A组和C组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高于B组(P<0.05)。术后3个月,B组和C组的皮肤颜色改善分别为86.67%和90.00%,高于A组的60.00%;B组和C组的残余静脉团块评分分别为(0.40±0.09)分和(0.41±0.10)分,低于A组的(0.66±0.12)分(P<0.05)。3组患者术后24 h的PSQI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A组和B组的PSQI评分低于C组;3组患者术后24 h的GCQ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A组和B组的GCQ评分高于C组(P<0.05)。B组和C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和3.33%,低于A组的33.33%(P<0.05)。结论 大隐静脉曲张术围手术期下肢抬高30°,可提高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舒适度,减轻下肢肿胀,提高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和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血流动力学 大隐静脉曲张术 下肢肿胀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跌打化瘀散预防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俊莉 罗真春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5085-5087,共3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跌打化瘀散预防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0例拟行大隐静脉曲张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第二天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早饭后服用,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跌打化瘀散预防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0例拟行大隐静脉曲张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第二天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早饭后服用,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第二天加用跌打化瘀散2 g,于足部及患肢非手术部位热敷。两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深静脉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深静脉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PT、APTT、Fg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跌打化瘀散较单用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栓的形成,抑制凝血,且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跌打化瘀散 大隐静脉曲张术 深静脉栓
原文传递
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术在静脉曲张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苟小军 王凤珍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7年第3期756-758,共3页
目的对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定西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术治疗,对... 目的对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定西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快、更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术治疗静脉曲张,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对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均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术 静脉曲张 术中出血量 并发症
下载PDF
遗存坐骨动脉并发急性下肢缺血的诊治体会
17
作者 成伟 吴章敏 陈忠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7期826-830,共5页
目的:阐述遗存坐骨动脉的解剖,以及并发急性下肢缺血时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在术后诊断为左侧股动脉的解剖学变异-坐骨动脉的遗存。分别为患者行动脉切开取栓、自体大隐静脉原位移植、静脉属支... 目的:阐述遗存坐骨动脉的解剖,以及并发急性下肢缺血时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在术后诊断为左侧股动脉的解剖学变异-坐骨动脉的遗存。分别为患者行动脉切开取栓、自体大隐静脉原位移植、静脉属支结扎及支架置入术。结果:患者在经过四次手术治疗后,静息痛消失,皮肤温度和颜色均恢复正常,术后随访5年,复查结果满意。结论:遗存坐骨动脉是罕见的解剖学变异,并发急性下肢缺血时,急诊手术探查取栓是保存患者肢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存坐骨动脉 急性下肢缺血 切开取栓 大隐静脉原位移植 解剖学
下载PDF
微创大隐静脉获取技术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18
作者 佟宏峰 甄文俊 +5 位作者 马玉健 王怀斌 吴青峻 黄文 谭洁 王永忠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大隐静脉的获取技术及相关问题。方法应用VasoViewR5内镜血管采集系统获取大隐静脉,观察30例患者在获取前、获取中及获取后动脉血气变化,尤其是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变化。分析获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观察术中、术后相关并... 目的探讨微创大隐静脉的获取技术及相关问题。方法应用VasoViewR5内镜血管采集系统获取大隐静脉,观察30例患者在获取前、获取中及获取后动脉血气变化,尤其是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变化。分析获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观察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大腿部片状瘀斑1例,大隐静脉分支粗大者电凝后分支出血1例,下腹部皮下气肿1例,1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及慢性呼吸衰竭者术中PCO2>60mmHg,其余患者均无二氧化碳潴留;无高碳酸血症和气体栓塞发生,无伤口感染及皮下血肿形成。大隐静脉获取时间为21~55min,平均37min。获取大隐静脉前、获取中及获取后动脉血pH值分别为7.44±0.10、7.35±0.11和7.35±0.13;PCO2分别为(34.8±3.63)、(47.8±17.1)和(45.6±10.1)mmHg;氧分压、氧含量、氧饱和度和剩余碱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内镜血管采集系统获取大隐静脉方法实用、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 微创伤 内镜 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分析
19
作者 周德 《辽宁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254-255,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同期收治的5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同期收治的5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小切口点式抽剥术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资料。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12个月未见曲张静脉复发。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术是一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疗效肯定,并发症较少,适于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剥脱术 微创外科
原文传递
静脉曲张患者行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分析
20
作者 柯永国 关国清 黄成聪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0期64-67,共4页
目的探索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对于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莆田华侨医院就诊的60例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伴剥脱术,观察组予... 目的探索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对于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莆田华侨医院就诊的60例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伴剥脱术,观察组予以改良术式。分别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围术期指标、临床指标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总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6.67%vs 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5,P<0.05);围术期指标对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量表(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分数低于观察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Questionnaire,CIVIQ-14)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曲张患者接受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具有更高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该术式并发症发生率低,利于病情好转,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