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腘窝处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用于糖尿病足(DF)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择期行DF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NB)组和传统硬膜外阻滞(EA)组,各30例。NB组经超声引导下在腘窝处阻滞坐骨神经,并在收肌管水平阻滞...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腘窝处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用于糖尿病足(DF)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择期行DF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NB)组和传统硬膜外阻滞(EA)组,各30例。NB组经超声引导下在腘窝处阻滞坐骨神经,并在收肌管水平阻滞隐神经;EA组行L3-4间隙硬膜外阻滞。2组的局麻药均为2%利多卡因5 m L+0.75%罗哌卡因10 m L,分3次给药,共计15 m L。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压及心率(HR)变化,术后24 h内疼痛数字模拟评分(NRS)。结果:2组均无麻醉失败病例,组间优良率、感觉与运动起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B组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比EA组长(P<0.05),膝关节和髋关节未被阻滞,而EA组双侧膝关节和髋关节均被阻滞;NB组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麻醉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组麻醉后15、30 min的SBP、DBP和HR低于麻醉前(P<0.05);NB组术后24 h NRS显著低于E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腘窝处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应用于DF手术,麻醉效果确切,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具有循环稳定和减轻术后疼痛的优点。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隐神经阻滞组...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隐神经阻滞组+全身麻醉)、B组(股神经阻滞组+全身麻醉)和C组(单纯全身麻醉组),每组40例。比较三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S躁动量表和Ramsay镇静量表评分、术后恢复及镇痛情况。结果A、B组术后6、12、24、48 h VAS静态评分和动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12、24、48 h膝关节活动度大于B组和C组[(74.8±8.1)°比(68.4±8.2)°和(63.2±7.0)°、(77.4±10.9)°比(73.0±10.0)°和(68.6±8.3)°、(82.6±10.4)°比(77.4±9.6)°和(73.2±8.3)°、(91.8±6.1)°比(86.8±6.6)°和(82.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6、12、24、48 h RS躁动量表评分和Ramsay镇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首次下床时间短于B组[(20.9±3.0)h比(27.4±3.5)h],行走距离长于B组[(7.1±1.6)m比(5.2±1.3)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单侧TAK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可促进定向力及膝关节活动恢复。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在拇外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就诊的35例拇外翻需要手术治疗且不需要大腿止血带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试验组(n=18)与对照组(n=17)。对照组采用椎管内麻醉(脊麻),试验组采用超...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在拇外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就诊的35例拇外翻需要手术治疗且不需要大腿止血带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试验组(n=18)与对照组(n=17)。对照组采用椎管内麻醉(脊麻),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观察2组患者麻醉的阻滞时间,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前、术中、术毕Bromage及VAS评分;术者及患者的主观满意度;记录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麻醉阻滞时间,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在阻滞后10 min T1,阻滞后20 min T2,阻滞后30 min T3,手术开始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前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T5的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能够满足拇外翻手术的需求,对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腘窝处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用于糖尿病足(DF)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择期行DF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NB)组和传统硬膜外阻滞(EA)组,各30例。NB组经超声引导下在腘窝处阻滞坐骨神经,并在收肌管水平阻滞隐神经;EA组行L3-4间隙硬膜外阻滞。2组的局麻药均为2%利多卡因5 m L+0.75%罗哌卡因10 m L,分3次给药,共计15 m L。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压及心率(HR)变化,术后24 h内疼痛数字模拟评分(NRS)。结果:2组均无麻醉失败病例,组间优良率、感觉与运动起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B组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比EA组长(P<0.05),膝关节和髋关节未被阻滞,而EA组双侧膝关节和髋关节均被阻滞;NB组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麻醉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组麻醉后15、30 min的SBP、DBP和HR低于麻醉前(P<0.05);NB组术后24 h NRS显著低于E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腘窝处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应用于DF手术,麻醉效果确切,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具有循环稳定和减轻术后疼痛的优点。
文摘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10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隐神经阻滞组+全身麻醉)、B组(股神经阻滞组+全身麻醉)和C组(单纯全身麻醉组),每组40例。比较三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S躁动量表和Ramsay镇静量表评分、术后恢复及镇痛情况。结果A、B组术后6、12、24、48 h VAS静态评分和动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12、24、48 h膝关节活动度大于B组和C组[(74.8±8.1)°比(68.4±8.2)°和(63.2±7.0)°、(77.4±10.9)°比(73.0±10.0)°和(68.6±8.3)°、(82.6±10.4)°比(77.4±9.6)°和(73.2±8.3)°、(91.8±6.1)°比(86.8±6.6)°和(82.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6、12、24、48 h RS躁动量表评分和Ramsay镇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首次下床时间短于B组[(20.9±3.0)h比(27.4±3.5)h],行走距离长于B组[(7.1±1.6)m比(5.2±1.3)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单侧TAK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可促进定向力及膝关节活动恢复。
文摘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在拇外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就诊的35例拇外翻需要手术治疗且不需要大腿止血带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试验组(n=18)与对照组(n=17)。对照组采用椎管内麻醉(脊麻),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观察2组患者麻醉的阻滞时间,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前、术中、术毕Bromage及VAS评分;术者及患者的主观满意度;记录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麻醉阻滞时间,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在阻滞后10 min T1,阻滞后20 min T2,阻滞后30 min T3,手术开始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前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T5的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能够满足拇外翻手术的需求,对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