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直井筒井液携砂流动规律研究及其在油井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明忠 王卫阳 赵国景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5-392,共8页
借助自建的实验装置 ,研究了油井出砂砂粒在流体中的沉降规律 ,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井液携砂能力计算模型 ,然后将这一研究结果与常规有杆泵抽油井生产参数设计方法相结合 ,提出了有杆泵抽油系统在携砂生产条件下的参数设计方法 .
关键词 垂直井筒 井液携砂 流动规律 油井生产 有杆泵生产系统设计 固液两相流 砂粒沉降 砂岩油藏开采
下载PDF
螺杆泵在稠油出砂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田荣恩 黄建民 +2 位作者 杨玉考 刘洪仓 杨全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5-38,共4页
东辛油田营十三断块东二段由于油稠、出砂、粘土膨胀堵塞油层等原因,于1987年新钻的12口油井,有11口投产不成功。曾采取压裂、酸化、防砂和防粘土膨胀等多项新工艺措施,均无效果。1994年对该断块油井采取二次射孔、不洗... 东辛油田营十三断块东二段由于油稠、出砂、粘土膨胀堵塞油层等原因,于1987年新钻的12口油井,有11口投产不成功。曾采取压裂、酸化、防砂和防粘土膨胀等多项新工艺措施,均无效果。1994年对该断块油井采取二次射孔、不洗井方法,并运用螺杆泵举升重油新工艺配合金属棉、陶瓷防砂管防砂新技术,使长期停产的营十三断块东二段的6口油井恢复了正常生产,日产油量由原来的1.6吨增加到51吨,检泵周期由原来的30天延长到135天,截至1994年底,累计增产原油6418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出砂 抽油井 螺杆泵
下载PDF
稠油油井出砂实时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高国旺 李利品 宋汐瑾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58,78,共4页
在油井出砂监测系统中,出砂信号检测传感器为其关键技术之一.提出采用PVDF压电薄膜为敏感材料,设计了缠绕型的出砂信号检测传感器.给出了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信号处理原理.传感器应用在稠油油井出砂模拟系统中,识别出了砂粒对管壁... 在油井出砂监测系统中,出砂信号检测传感器为其关键技术之一.提出采用PVDF压电薄膜为敏感材料,设计了缠绕型的出砂信号检测传感器.给出了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信号处理原理.传感器应用在稠油油井出砂模拟系统中,识别出了砂粒对管壁碰撞后产生的声波信号,从而验证了该新型传感器工作的有效性,且其具有易于安装、灵敏度高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由该传感器检测流体中的含砂量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井出砂 压电薄膜 传感器 出砂量
下载PDF
港西油田出砂油井砂粒自由沉降速度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岐清 陈锐 +1 位作者 李少甫 孙福山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8-21,共4页
为提高出砂油井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设计参数的合理性,有效防止出砂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砂粒沉积,避免油井出现砂卡、砂埋现象。以砂粒水动力学为依据,通过室内实验分析,建立了砂粒等价水动力粒径与筛析粒径直线关系式,并根据砂... 为提高出砂油井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设计参数的合理性,有效防止出砂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砂粒沉积,避免油井出现砂卡、砂埋现象。以砂粒水动力学为依据,通过室内实验分析,建立了砂粒等价水动力粒径与筛析粒径直线关系式,并根据砂粒自由沉降规律,分析出了不同颗粒直径砂粒在井筒中的自由沉降速度,然后对比井筒混合液向上流速,判断出油井是否会出现沉砂。结果表明:建立的砂粒自由沉降速度模型可用于直井、斜井和水平井的砂粒自由沉降速度分析,能为港西油田出砂油井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砂油井 等价水动力粒径 自由沉降速度
下载PDF
防砂与分注一体化工艺技术研究
5
作者 刘双亮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12期40-40,共1页
针对水井出砂,辽河油田目前采用笼统注水和油套分注方式,分注级别低,测调成功率低,无法满足现场需求。为此开展了出砂井分注技术研究,提出防砂与分注一体化管柱,通过机械分层防砂管柱将砂挡在分注管柱之外,实现分层注水和测调。
关键词 水井出砂 笼统注水 油套分注 出砂井分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