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农田区地下水氮污染和氮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董悦安
沈照理
钟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9-204,共6页
为研究不同条件下农田区氮污染和氮转化的过程及结果 ,进行了 4个土柱的模拟实验 .模拟菜田施肥 (化肥 )残存量对地下水氮污染的实验表明 ,土柱中所施化肥残存量的 72 .0 8%和4 7.4 4 %随下渗水流出 .模拟非均质包气带结构对地下水氮污...
为研究不同条件下农田区氮污染和氮转化的过程及结果 ,进行了 4个土柱的模拟实验 .模拟菜田施肥 (化肥 )残存量对地下水氮污染的实验表明 ,土柱中所施化肥残存量的 72 .0 8%和4 7.4 4 %随下渗水流出 .模拟非均质包气带结构对地下水氮污染去除的实验表明 ,装有 4层粘性土夹层的砂柱对硝酸根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 85.69% (以蒸馏水混合液注入 )和 32 .4 8% (以地下水混合液注入 ) ,而没有粘性土夹层的砂柱对硝酸根离子的去除率则分别为 38.2 5% (以蒸馏水混合液注入 )和 2 8.92 % (以地下水混合液注入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污染
施肥
包气带结构
农田区地下水
氮转化
砂柱模拟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滨海咸水储层微纳米颗粒形貌特征对其运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玖辰
王昌凤
+1 位作者
朱龙虎
刘雪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70-2278,共9页
通过一维水平砂柱试验,结合多孔介质传质理论,从孔隙尺度探索含水层中微纳米颗粒形貌特征与其释放、运移、沉积过程的内在关联,揭示颗粒重组的力学诱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渗流溶液水动力作用与物化性质相同,并且含水介质机械组成相...
通过一维水平砂柱试验,结合多孔介质传质理论,从孔隙尺度探索含水层中微纳米颗粒形貌特征与其释放、运移、沉积过程的内在关联,揭示颗粒重组的力学诱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渗流溶液水动力作用与物化性质相同,并且含水介质机械组成相近的条件下,球形硅微粉释放率最高,试验过程中累计释放颗粒质量达93.74 mg;咸水层原砂释放率最低,仅为0.62%。依据试验结果,利用双沉积位动力学模型进行反演,计算得到咸水层原砂在受运移距离控制点位沉积系数最大,高于人工制备砂样2个量级。结合电镜扫描与颗粒表面ζ电位测试结果,基于颗粒受力平衡分析,渗流剪切应力与颗粒法向截面面积成正比;同时伴随微纳米颗粒形貌、构成的变化,扩散双电层排斥力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球状硅微粉颗粒通常以单体形式脱离多孔介质表面;片状次生黏土矿物颗粒多以大体积粒团形式释放,出现再次沉积或被孔喉捕获的机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层
微纳米颗粒
形貌特征
运移
砂柱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水分吸渗特征与水力学参数
被引量:
2
3
作者
阮晓晗
白一茹
+2 位作者
王幼奇
高小龙
钟艳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6-154,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水分吸渗特征及其水力学参数的变化,为恢复压砂地产能、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及制定合理灌溉制度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宁夏中卫市不同种植年限(2,5,10,20,30和40 a)压砂地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维水平土...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水分吸渗特征及其水力学参数的变化,为恢复压砂地产能、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及制定合理灌溉制度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宁夏中卫市不同种植年限(2,5,10,20,30和40 a)压砂地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维水平土柱吸渗试验,分析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湿润锋深度运移过程和累积入渗量变化规律,采用Philip和Green-Ampt模型中吸渗率(S)、土壤水分扩散率(D)等参数分析土壤吸渗特征;采用Brooks-Corey模型计算土壤水分进气吸力(h_(d))和水吸力(h)等水力学参数,进一步推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反演土壤饱和扩散率(D_(s))和非饱和扩散率(D)。【结果】相同吸渗时间下,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湿润锋深度、累积入渗量均呈减小趋势。随种植年限的增加,Philip模型中的S和Green-Ampt模型中的D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Brooks-Corey模型中,与种植2 a压砂地相比,种植5,10,20,30和40 a压砂地土壤水分的h_(d)分别减小了1.22%,42.81%,46.37%,55.94%和64.97%,D_(s)分别减小了27.83%,68.54%,85.40%,90.57%和93.15%。在相同土壤含水率下,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h和D均呈减小趋势。【结论】在水分吸渗过程中,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压砂地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及持水能力均明显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砂地土壤
种植年限
水力学参数
一维水平土柱吸渗试验
水分特征曲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田区地下水氮污染和氮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董悦安
沈照理
钟佐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科学系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9-20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92 32 0 40 )
文摘
为研究不同条件下农田区氮污染和氮转化的过程及结果 ,进行了 4个土柱的模拟实验 .模拟菜田施肥 (化肥 )残存量对地下水氮污染的实验表明 ,土柱中所施化肥残存量的 72 .0 8%和4 7.4 4 %随下渗水流出 .模拟非均质包气带结构对地下水氮污染去除的实验表明 ,装有 4层粘性土夹层的砂柱对硝酸根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 85.69% (以蒸馏水混合液注入 )和 32 .4 8% (以地下水混合液注入 ) ,而没有粘性土夹层的砂柱对硝酸根离子的去除率则分别为 38.2 5% (以蒸馏水混合液注入 )和 2 8.92 % (以地下水混合液注入 ) .
关键词
氮污染
施肥
包气带结构
农田区地下水
氮转化
砂柱模拟试验
Keywords
nitrogen
poll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chemical
fertilizer
sand
column
experiments
removal
rate
of
nitrate
分类号
X1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5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滨海咸水储层微纳米颗粒形貌特征对其运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玖辰
王昌凤
朱龙虎
刘雪玲
机构
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天津大学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70-227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402228
No.41304061)
+1 种基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研项目(No.2016-K1-022
No.2014-R1-012)~~
文摘
通过一维水平砂柱试验,结合多孔介质传质理论,从孔隙尺度探索含水层中微纳米颗粒形貌特征与其释放、运移、沉积过程的内在关联,揭示颗粒重组的力学诱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渗流溶液水动力作用与物化性质相同,并且含水介质机械组成相近的条件下,球形硅微粉释放率最高,试验过程中累计释放颗粒质量达93.74 mg;咸水层原砂释放率最低,仅为0.62%。依据试验结果,利用双沉积位动力学模型进行反演,计算得到咸水层原砂在受运移距离控制点位沉积系数最大,高于人工制备砂样2个量级。结合电镜扫描与颗粒表面ζ电位测试结果,基于颗粒受力平衡分析,渗流剪切应力与颗粒法向截面面积成正比;同时伴随微纳米颗粒形貌、构成的变化,扩散双电层排斥力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球状硅微粉颗粒通常以单体形式脱离多孔介质表面;片状次生黏土矿物颗粒多以大体积粒团形式释放,出现再次沉积或被孔喉捕获的机率提高。
关键词
咸水层
微纳米颗粒
形貌特征
运移
砂柱试验
Keywords
brackish
aquifer
micro-nano
particles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transportation
sand
column
experi
ment
分类号
TU43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水分吸渗特征与水力学参数
被引量:
2
3
作者
阮晓晗
白一茹
王幼奇
高小龙
钟艳霞
机构
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6-15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67003,41761049)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AAC03049)
+1 种基金
宁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18YFC1802906)。
文摘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水分吸渗特征及其水力学参数的变化,为恢复压砂地产能、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及制定合理灌溉制度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宁夏中卫市不同种植年限(2,5,10,20,30和40 a)压砂地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维水平土柱吸渗试验,分析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湿润锋深度运移过程和累积入渗量变化规律,采用Philip和Green-Ampt模型中吸渗率(S)、土壤水分扩散率(D)等参数分析土壤吸渗特征;采用Brooks-Corey模型计算土壤水分进气吸力(h_(d))和水吸力(h)等水力学参数,进一步推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反演土壤饱和扩散率(D_(s))和非饱和扩散率(D)。【结果】相同吸渗时间下,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湿润锋深度、累积入渗量均呈减小趋势。随种植年限的增加,Philip模型中的S和Green-Ampt模型中的D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Brooks-Corey模型中,与种植2 a压砂地相比,种植5,10,20,30和40 a压砂地土壤水分的h_(d)分别减小了1.22%,42.81%,46.37%,55.94%和64.97%,D_(s)分别减小了27.83%,68.54%,85.40%,90.57%和93.15%。在相同土壤含水率下,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h和D均呈减小趋势。【结论】在水分吸渗过程中,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压砂地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及持水能力均明显减低。
关键词
压砂地土壤
种植年限
水力学参数
一维水平土柱吸渗试验
水分特征曲线
Keywords
gravel-
sand
mulched
fields
soil
planting
years
hydraulic
parameters
one
dimensional
horizontal
soil
column
absorption
experi
ment
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农田区地下水氮污染和氮转化的实验研究
董悦安
沈照理
钟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滨海咸水储层微纳米颗粒形貌特征对其运移行为的影响
马玖辰
王昌凤
朱龙虎
刘雪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水分吸渗特征与水力学参数
阮晓晗
白一茹
王幼奇
高小龙
钟艳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