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选本批评看宋初与梁代后期的文学共性及意义——基于《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的重诗分析
1
作者 何水英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9-123,共5页
《文苑英华》历来被认为是续《文选》而来,其与《玉台新咏》的关系极少被关注。《文苑英华》与《玉台新咏》重合诗歌87首,这透露出宋初与梁代后期的三个文学共性:其一,对艳诗"吟咏性情"功能的认可;其二,对梁代永明体诗人与宫... 《文苑英华》历来被认为是续《文选》而来,其与《玉台新咏》的关系极少被关注。《文苑英华》与《玉台新咏》重合诗歌87首,这透露出宋初与梁代后期的三个文学共性:其一,对艳诗"吟咏性情"功能的认可;其二,对梁代永明体诗人与宫体诗人态度的相似性;其三,文辞尚丽的相类性。此外,《玉台新咏》在编纂体例上对《文苑英华》也有影响。从选本批评角度对宋初与梁代后期的文学共性进行探讨,可以更具体地了解分体编录型文学总集在宋初的演变特点,也能更清晰地认识宋初的文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苑英华》 《玉台新咏》 重诗 文学共性 意义
下载PDF
深州张又新事略及其诗校释
2
作者 郭殿忱 《衡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13-116,共4页
中唐才子张又新,深州陆泽人。曾祖鷟,被誉为“青钱万选”之大儒;父荐,终官工部侍郎,出使吐蕃时,于吊祭使任上殉职。他本人屡试屡中榜首,时人称为“张三头”。然其人品,被诟“为性倾邪”;官品,贬称“谄事宰相”,被“指为鹰犬”。《唐诗... 中唐才子张又新,深州陆泽人。曾祖鷟,被誉为“青钱万选”之大儒;父荐,终官工部侍郎,出使吐蕃时,于吊祭使任上殉职。他本人屡试屡中榜首,时人称为“张三头”。然其人品,被诟“为性倾邪”;官品,贬称“谄事宰相”,被“指为鹰犬”。《唐诗纪事》收录其诗多首,其中三首被清代修纂《全唐诗》的词臣选作与崔护、李群玉的重出诗。今试予厘清并校释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又新 重出诗 深州 衡水
下载PDF
从西游同韵诗看耶律楚材、丘处机的文化情怀与审美追求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素敏 《阴山学刊》 2019年第5期28-32,39,共6页
蒙元之初,契丹青年才俊耶律楚材和耄耋之年的全真教主丘处机因“扈从征讨”“西行觐见”之故,在西域丝路上相识、相知、诗文唱和,留下了为数颇多的同韵诗作。其中,“以天下生民为己任”的政治理想、“四海皆弟兄”“高吟待升平”的悲悯... 蒙元之初,契丹青年才俊耶律楚材和耄耋之年的全真教主丘处机因“扈从征讨”“西行觐见”之故,在西域丝路上相识、相知、诗文唱和,留下了为数颇多的同韵诗作。其中,“以天下生民为己任”的政治理想、“四海皆弟兄”“高吟待升平”的悲悯情怀、“老氏之道养性,释氏之道修心”的审美趣味是二人诗作的共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同韵诗 文化情怀 审美追求 耶律楚材 丘处机
下载PDF
谈莱辛的“诗画异质”与中国的“诗画一律”
4
作者 李博昊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78-81,共4页
德国莱辛的"诗画异质"理论曾在文学艺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打破了在其之前占统治地位的"诗画一致"说,推动了欧洲文学艺术研究的发展和繁荣。但与之不同的是,中国有着一以贯之的"诗画一律"思想。东西方... 德国莱辛的"诗画异质"理论曾在文学艺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打破了在其之前占统治地位的"诗画一致"说,推动了欧洲文学艺术研究的发展和繁荣。但与之不同的是,中国有着一以贯之的"诗画一律"思想。东西方这种艺术观念的差异不仅仅是因研究对象的不同所导致的文学艺术表层的差异,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异质所形成的逻辑推演、语言文字、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差别才是导致艺术不同特质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异质 诗画一律 表层原因 深层因素
下载PDF
争奇尚巧 推陈出新——齐梁同题诗赋的创作倾向
5
作者 王文亚 程小娟 《柳州师专学报》 2010年第6期46-49,共4页
齐梁时期出现了大量同题诗赋,这些作品在创作上有着争奇尚巧、推陈出新的倾向。这种创作倾向与内心炫学逞才的心理息息相关的,同时也对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齐梁时代 同题诗赋 创作倾向
下载PDF
曹丕和曹植同题共作赋的比较
6
作者 陈秋邑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1-7,共7页
曹丕的现存赋作28篇,曹植的现存赋作47篇,在整个建安的赋创作中从数量、质量上都是很高的。曹植更是以《洛神赋》而享誉千古,赋在其文学创作中占有了极大的分量。二曹赋的不同的风格特点和艺术特色在他们的同题共作赋中是表现的最为突... 曹丕的现存赋作28篇,曹植的现存赋作47篇,在整个建安的赋创作中从数量、质量上都是很高的。曹植更是以《洛神赋》而享誉千古,赋在其文学创作中占有了极大的分量。二曹赋的不同的风格特点和艺术特色在他们的同题共作赋中是表现的最为突出也最为淋漓尽致的,但似未曾引起人们的足够的重视与讨论。本文拟将从文学本位出发,具体分析二人的同题共作赋,希求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和发掘二曹的文学成就具有新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丕 曹植 同题共作赋 艺术特色
下载PDF
《诗经》中《扬之水》同名诗探析
7
作者 牛志强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02-105,共4页
《诗经》"风"诗中三首《扬之水》同名诗以相似曲调演绎了三种爱情形态。水之动态兴象和整齐的形式及简净有力的语言使其独具美感。文章辨析诗旨并比较《王风·扬之水》《郑风·扬之水》及《唐风·扬之水》三者的... 《诗经》"风"诗中三首《扬之水》同名诗以相似曲调演绎了三种爱情形态。水之动态兴象和整齐的形式及简净有力的语言使其独具美感。文章辨析诗旨并比较《王风·扬之水》《郑风·扬之水》及《唐风·扬之水》三者的起兴、意象及诗体韵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之水 同名诗 起兴 韵律
下载PDF
六朝同题诗、赋现象之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江菲菲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79-81,85,共4页
六朝文学活动中存在着颇为特殊的同题诗、赋创作现象。同题诗、赋创作兴起于建安,经过两晋的快速发展,至南朝时达到鼎盛。同题创作形式推动了诗与赋的发展,扩大了诗的描写范围,促使赋在篇幅上逐渐缩小,出现了诗、赋在咏物题材上的同咏现... 六朝文学活动中存在着颇为特殊的同题诗、赋创作现象。同题诗、赋创作兴起于建安,经过两晋的快速发展,至南朝时达到鼎盛。同题创作形式推动了诗与赋的发展,扩大了诗的描写范围,促使赋在篇幅上逐渐缩小,出现了诗、赋在咏物题材上的同咏现象,推动了这一时期咏物文学的发展。至于同题诗赋现象的出现原因,应与当时频繁的文学集团活动关系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题诗 同题赋 文学集团活动
下载PDF
艺术审美解读的意味空间——接受美学与阐释学述论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木函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67-69,共3页
阐释学与接受美学在不断发展。德国学者伽达默尔和美国学者赫施与传统阐释学相悖的观念,为接受美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概念包含着两极:一极是审美价值未定性的文本;另一极是解读者的解读。而解读中接受的过程又... 阐释学与接受美学在不断发展。德国学者伽达默尔和美国学者赫施与传统阐释学相悖的观念,为接受美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概念包含着两极:一极是审美价值未定性的文本;另一极是解读者的解读。而解读中接受的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诗与体验永不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价值 含义与意义 诗与体验永不相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