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论庄子的人性素朴论与德行修养观
被引量:
8
1
作者
萧汉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庄子的人性素朴论是其德行修养观的基石。养中说是其居乱世的权宜之计,而修德乃至于达道才是其德行修养观的目标。修德的途径是坐忘,达道的具体表现是成为能够“适己之适”的真实的人。只有这样的真人,才能达与道德之境而游于无何有之乡。
关键词
庄子
人性
修德
养中
真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论庄子的人性素朴论与德行修养观
被引量:
8
1
作者
萧汉明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文摘
庄子的人性素朴论是其德行修养观的基石。养中说是其居乱世的权宜之计,而修德乃至于达道才是其德行修养观的目标。修德的途径是坐忘,达道的具体表现是成为能够“适己之适”的真实的人。只有这样的真人,才能达与道德之境而游于无何有之乡。
关键词
庄子
人性
修德
养中
真人
Keywords
Chuang-tzu's
theory
of
man's
nature
cultivating
virtues
keeping
middle
(yangxhong)
saint
(
zhenren
)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论庄子的人性素朴论与德行修养观
萧汉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