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桩海地区沙一、沙二段成藏模式 被引量:4
1
作者 单体珍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5-48,共4页
在桩海地区基本构造特征、地层特征、沉积体系和储层特征等分析基础上,对沙一、沙二段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构造背景、断层、沉积相带是该区隐蔽油气藏成藏的主控因素,沉积体系对该区储层的展布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影响了... 在桩海地区基本构造特征、地层特征、沉积体系和储层特征等分析基础上,对沙一、沙二段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构造背景、断层、沉积相带是该区隐蔽油气藏成藏的主控因素,沉积体系对该区储层的展布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影响了该区油气藏的分布,并据此建立了油气的成藏模式,对该区下一步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控制因素 成藏模式 油藏类型 桩海地区 沙一段 沙二段
下载PDF
元坝西部地区须二下亚段致密砂岩储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凡睿 刘力辉 +2 位作者 石文斌 张国常 曾韬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9,共7页
川北元坝西部地区须家河组二段下亚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但由于埋深大,压实强烈,岩石致密,有效储层预测难度大。针对上述难点,采用了"相控储层预测"研究思路:首先通过岩石物理分析优选出预... 川北元坝西部地区须家河组二段下亚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但由于埋深大,压实强烈,岩石致密,有效储层预测难度大。针对上述难点,采用了"相控储层预测"研究思路:首先通过岩石物理分析优选出预测岩性的敏感地震属性,应用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获得叠前S属性表征的目的层地震地貌图,预测河道砂岩分布;然后借助地震物相研究方法,通过坐标旋转由叠前近、远角度射线弹性阻抗反演结果得到地震物相体,预测须二下亚段致密砂岩有效储层分布。建议井位的钻探结果表明,储层预测精度高,预测方法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西部 须二下亚段 致密砂岩 地震物相 储层预测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陆相页岩油气勘查突破及意义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兴友 刘卫彬 +2 位作者 陈珊 白静 李耀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20,共9页
松辽盆地自下而上发育下白垩统断陷层和上白垩统凹陷层双层结构,其中沙河子组二段和青山口组一段分别是断陷层和凹陷层的重要的页岩富集层系。为查明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梨树断陷页岩油气资源潜力,围绕关键地质和工程问题,系统开展... 松辽盆地自下而上发育下白垩统断陷层和上白垩统凹陷层双层结构,其中沙河子组二段和青山口组一段分别是断陷层和凹陷层的重要的页岩富集层系。为查明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梨树断陷页岩油气资源潜力,围绕关键地质和工程问题,系统开展古环境恢复、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储层精细评价、参数井钻探和地层含油气性测试等工作,部署实施的吉页油1HF和吉梨页油1井分别获高产工业油流和气流,实现了松辽盆地南部陆相页岩油气勘查突破。研究结果表明:(1)长岭凹陷青一段发育陆相高TOC深水层理型和陆相中—高TOC半深水纹层型页岩,其中层理型页岩有机质丰度高、总含油量高,储集空间以层理缝为主,纹层型页岩有机质丰度中等,可动油含量高,储集空间以粒间孔隙为主;(2)梨树断陷沙二段发育一套富钙质、富硅质、富凝灰质的混积页岩,其沉积受控于火山活动、咸化湖盆、层序有序叠置等多重地质事件,该套页岩具有较好的生烃、储集、保存和压裂条件。(3)长岭凹陷青一段实施的吉页油1HF井水平井,首次实施超临界CO_(2)+高黏液造缝复合储层压裂后,获得16.4m^(3)/d的高产页岩油流;梨树断陷沙二段吉梨页油1井,用超临界CO_(2)+N_(2)拌注增能体积压裂后,获得7.6×10^(4)m^(3)/d的高产页岩气流。结论认为,松辽盆地陆相页岩油和页岩气调查的突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助力“碳中和”具有双重意义,创新形成的超临界CO_(2)高效开发页岩油气与碳地质封存联用技术为实现“增产+去碳”双重目标提供了新思路、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陆相页岩油气 青山口组一段 沙河子组二段 超临界CO_(2)复合压裂 碳中和意义
下载PDF
陆相湖盆页岩岩相分类方案及其意义——以沧东凹陷孔二段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存飞 黄文俊 +5 位作者 杜争利 韩文中 詹远 时战楠 周健 宋梅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87-3300,共14页
与常规碎屑岩相比,页岩具有矿物组成复杂、颗粒细小、富含有机质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岩心描述和普通薄片鉴定的准确性受到很大限制,传统的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法需进行改进以满足页岩岩相划分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需要。首先,分析页岩岩... 与常规碎屑岩相比,页岩具有矿物组成复杂、颗粒细小、富含有机质和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岩心描述和普通薄片鉴定的准确性受到很大限制,传统的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法需进行改进以满足页岩岩相划分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需要。首先,分析页岩岩相划分的难点,确定特殊组分和粒度对页岩岩性的影响;其次,通过对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矿物组分的X射线衍射、有机碳质量分数w(TOC)测试,提出考虑有机质体积分数、基于岩石无机矿物的“五组分三端元”岩相划分方案;最后,在岩相划分的基础上,剖析该页岩岩相划分方案的地质与工程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主要表现出多种矿物混积的特点,可划分为4个大类岩相和21个小类岩相。该页岩岩相划分方案对岩石组分真实体积进行归一化处理,以长英质矿物、灰云质矿物和黏土矿物作为三角图分类三端元,并结合方沸石和有机质体积分数来划分页岩岩相,能够体现页岩组构的分布规律、指示页岩的沉积环境和表征页岩的脆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东凹陷 孔二段 页岩岩相 五组分三端元 体积归一化 脆性评价
下载PDF
松辽盆地陆相页岩油地质工程一体化高效勘查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卫彬 徐兴友 +2 位作者 陈珊 白静 李耀华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3-190,共18页
我国陆相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但页岩储层具有高黏土矿物含量、强非均质性、低地层能量的特点,严重制约着我国陆相页岩油的高效勘查.围绕甜点优选、水平井钻探、体积压裂、试油求产等关键环节,综合利用吉页油1HF井系统取心、测井、录井... 我国陆相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但页岩储层具有高黏土矿物含量、强非均质性、低地层能量的特点,严重制约着我国陆相页岩油的高效勘查.围绕甜点优选、水平井钻探、体积压裂、试油求产等关键环节,综合利用吉页油1HF井系统取心、测井、录井及分析测试资料,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创新攻关.结果表明,松辽盆地青一段页岩可划分为高TOC层理型黏土质页岩和中TOC纹层型长英质页岩两种岩相类型,前者以地质甜点为主,后者以工程甜点为主;建立地质工程一体化双甜点评价标准,提出“钻砂压页”的水平井设计理念,优选出1.94 m厚的双甜点目标靶层,采用三维地球物理-地质工程一体化的超薄目标靶层导向技术,实现超薄目标靶层水平钻进1252 m,钻遇率100%的技术突破;依据超临界CO_(2)的破岩、溶蚀、驱油、增能4大优势,创新形成超临界CO_(2)+大型水力携砂复合压裂工艺及控压蓄能返排技术,实现了吉页油1HF井陆相页岩地层的大型体积改造,并获得16.4 m^(3)/d高产稳产页岩油突破,形成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方法、技术、工艺及参数体系,对松辽盆地及同类型的陆相页岩油高效勘探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油 松辽盆地 青一段 地质工程一体化 水平井导向 超临界CO_(2)复合压裂 石油地质学
原文传递
雄黄主要成分As_(2)S_(2)通过“ANP32A-INHAT-H3乙酰化”轴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6
作者 孙杰杰 张素峰 +1 位作者 王曼曼 李庆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86-92,共7页
目的探究雄黄主要成分二硫化二砷(As_(2)S_(2))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作用及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方法采用CCK-8、平板克隆形成和细胞划痕实验探究As_(2)S_(2)对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及TNBC细胞增殖... 目的探究雄黄主要成分二硫化二砷(As_(2)S_(2))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作用及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方法采用CCK-8、平板克隆形成和细胞划痕实验探究As_(2)S_(2)对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及TNB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4D-label 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挖掘As_(2)S_(2)抗TNBC的潜在干预靶点酸性核磷蛋白家族成员32A(acidic nuclear phosphoprotein family member 32A,ANP32A);慢病毒感染法构建ANP32A过表达敲低细胞株,探究潜在靶点ANP32A对As_(2)S_(2)抗TNBC作用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 blot实验探究As_(2)S_(2)是否通过ANP32A调控TNBC细胞H3乙酰化。结果As_(2)S_(2)对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影响甚微,但显著抑制TNBC细胞增殖和迁移,且呈剂量依赖性;4D-lable 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促癌因子ANP32A被As_(2)S_(2)显著下调,且ANP32A表达影响As_(2)S_(2)在TNBC中的抗增殖和迁移效果。As_(2)S_(2)能下调ANP32A的蛋白水平,抑制乙酰转移酶抑制剂复合物亚基的招募,增加H3乙酰化水平。结论As_(2)S_(2)通过下调ANP32A蛋白调控TNBC细胞中H3乙酰化,抑制TNBC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二硫化二砷 酸性核磷蛋白家族成员32A H3乙酰化 表观遗传 三阴性乳腺癌
下载PDF
海陆过渡相不同页岩岩相的岩石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峻杰 吴建军 +3 位作者 熊健 李兵 刘向君 梁利喜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90,共8页
针对海陆过渡相不同页岩岩相岩石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特征认识不足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二叠系山西组山_(2)^(3)亚段井下岩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页岩岩相的力学特性差异较大,在单轴压缩实验下,硅质页岩... 针对海陆过渡相不同页岩岩相岩石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特征认识不足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二叠系山西组山_(2)^(3)亚段井下岩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页岩岩相的力学特性差异较大,在单轴压缩实验下,硅质页岩相、黏土质页岩相抗压强度平均值分别为58.5、17.9 MPa;在单轴压缩条件下不同页岩岩相均有较强的脆性且为劈裂破坏,随围压增大,塑性增强且转变为剪切破坏,硅质页岩相破坏最严重;不同页岩岩相在峰值强度点处的能量参数有较大差异且受围压的影响程度不同,单轴压缩条件下硅质页岩相、黏土质页岩相、混合质页岩相的平均总能量分别为0.071、0.016、0.044 J/cm^(3)。研究成果对海陆过渡相页岩储层井壁稳定和压裂优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过渡相 山西组山_(2)^(3)亚段 页岩 岩石力学特性 能量演化特征
下载PDF
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四段下亚段油气成藏过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肖肖 隋风贵 +1 位作者 王学军 李宇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16-318,共3页
近年来,随着深层油气勘探的推进,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油气勘探逐渐从浅层转向3000 m以下的深层。民丰地区沙四段下亚段地层埋深较大(多数>4000 m),主要由膏盐岩、含膏盐质泥岩、纯泥岩以及被季节性洪水搬运而来并沉积的大套砂砾岩组成... 近年来,随着深层油气勘探的推进,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油气勘探逐渐从浅层转向3000 m以下的深层。民丰地区沙四段下亚段地层埋深较大(多数>4000 m),主要由膏盐岩、含膏盐质泥岩、纯泥岩以及被季节性洪水搬运而来并沉积的大套砂砾岩组成。丰深斜11、丰深1和丰深斜101等井在沙四段下亚段砂砾岩储层产出了大量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沙四段下亚段 油气来源 成藏期 成藏过程
下载PDF
Distribution of shallow water delta sand bodies and the genesis of thick layer sand bodies of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Longdong Area, Ordos Basin
9
作者 LIU Hanlin QIU Zhen +5 位作者 XU Liming WANG Fengqin TONG Qiang LIN Jiahao YIN Shuai WANG Wenqi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1年第1期123-135,共13页
Based on the cores from 47 wells and logging data of 130 wells,the main types of sand bodies in the shallow water delta of the Chang 8_(2) sub-member in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Longdong Area,Ordos Basin were c... Based on the cores from 47 wells and logging data of 130 wells,the main types of sand bodies in the shallow water delta of the Chang 8_(2) sub-member in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Longdong Area,Ordos Basin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bodies more than 20 m thick were identified,and the genetic types of the thick sand bodies were sorted out.In this region,thick-bed sand bodi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according to the shape and position:type 1 is the sand body in wide strip and is distributed between the average high water mark and the average low water mark;type 2 is distribu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average low water mark and is in irregular lump shape.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volume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s and the change rule of accommodation space,the genetic models of two types of thick-bed sand bodies in the Chang 8_(2) sub-member are superimposed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bodies in high accommodation space and superimposed composite sand bodies in low accommodation sp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os Basin Longdong area shallow delta sand body distribution sand body genetic typ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Chang 8_(2)sub-membe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