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罗芳 鲍宏礼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63-1266,共4页
采用超越函数代表农业生产函数,从理论上推导了农业机械对劳动力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以湖北省为例,实证分析了农业产出对劳动力和机械的弹性、半弹性,计算了近30年湖北省农业机械对劳动力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据此分析了农业机械与劳动力的... 采用超越函数代表农业生产函数,从理论上推导了农业机械对劳动力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以湖北省为例,实证分析了农业产出对劳动力和机械的弹性、半弹性,计算了近30年湖北省农业机械对劳动力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据此分析了农业机械与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同时,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边际技术替代率
下载PDF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崔玉玲 李录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6182-6184,共3页
基于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特点,利用1997-2006年10年的最新统计数据,从经济因素、农村状况、农民自身素质以及城市状况这4个角度出发,选取其中可能影响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并结合推拉理... 基于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特点,利用1997-2006年10年的最新统计数据,从经济因素、农村状况、农民自身素质以及城市状况这4个角度出发,选取其中可能影响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并结合推拉理论,从而找出影响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显著性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推拉理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城市扩张、土地财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来自中国281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8
3
作者 曾龙 杨建坤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32,共19页
本文系统分析城市扩张、土地财政依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制,并针对中国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GMM估计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考察城市扩张和土地财政依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市扩张对农村剩余劳... 本文系统分析城市扩张、土地财政依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制,并针对中国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GMM估计和面板门槛效应模型,考察城市扩张和土地财政依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市扩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主要呈现推动作用,且可能表现出倒U型趋势。以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工资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城市扩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土地财政依赖则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且城市扩张与土地财政依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同时,城市扩张与土地财政依赖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在与土地财政互动的过程中,城市扩张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用被不断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土地财政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工资水平 门槛模型
下载PDF
土地财政、住房价格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勇刚 周经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86,共9页
城乡之间劳动力合理流动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利用1999—2013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财政和住房价格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促进... 城乡之间劳动力合理流动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利用1999—2013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财政和住房价格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财政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倒U型的动态影响效应,而房价则抑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并且房价部分中介了土地财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财政和房价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和阶段异质性,土地财政显著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但对东部地区影响不显著,2004年以后,随着土地财政收入的快速增加,土地财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大幅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住房价格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的关联性研究——基于辽宁的实证调研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新仓 于立秋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2-115,共4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具有关联性,两者的良性互动能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文章基于辽宁的实证调研,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实地调查与个别访谈法,提出引入市场机制,健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具有关联性,两者的良性互动能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文章基于辽宁的实证调研,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实地调查与个别访谈法,提出引入市场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推进辽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的良性互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土地流转 对策建议 辽宁省
原文传递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6
6
作者 文飞人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9期356-357,共2页
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定义、现状及特点,总结了其对农村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就其影响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定义 现状 特点 经济影响 对策
下载PDF
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与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陆远权 杨丹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836-840,共5页
运用定性与定量、综合与比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进行推论,测算出重庆市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量,在分析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流向与趋势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 重庆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动力机制 特征分析
下载PDF
我国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朱玉雯 尹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11279-11280,11282,共3页
在分析影响农民收入水平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寻找出衡量其原因的评价指标,并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定量分析了农民收入水平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农民收入水平 回归模型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产业结构 农产品市场
下载PDF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马鹏超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2-66,共5页
本文基于1996-2015年的数据探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过程中,本文以经典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村剩余... 本文基于1996-2015年的数据探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过程中,本文以经典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业的土地流转,加速了农业的机械化生产,以及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根据所得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发挥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经济增长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社会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行 张立玮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64-67,共4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成为"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成为城镇中的农民工,他们是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重要贡献者,但目前却无法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福利和保障,这反映出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机制...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成为"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成为城镇中的农民工,他们是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重要贡献者,但目前却无法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福利和保障,这反映出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机制的滞后,从而带来了诸如影响社会稳定、不利于建立城乡统一和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等问题。因此,应从建立多层次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扩大资金来源、加大政府投入、加强相关法律与制度的建设与监督等方面着手,以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转移社会保障运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农”问题 劳动力转移 社会保障机制
下载PDF
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脱贫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海霞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7-121,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各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山西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的任务要比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更为艰巨。特殊的资源优势和特定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山西省对三次产业的重视程度大不相同,长期的轻农业行为使得...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各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山西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的任务要比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更为艰巨。特殊的资源优势和特定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山西省对三次产业的重视程度大不相同,长期的轻农业行为使得贫困人口主要存在于广大农村。户籍制度的改革必将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破除阻碍农业劳动力流动的藩篱,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民收入而减少贫困程度,为农民脱贫致富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农村剩余劳动力 脱贫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的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耦合协调度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慧佳 张敏 +1 位作者 丁敬磊 林洪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3-338,共6页
【目的】为丰富剩余劳动力转移理念,完善新疆劳动力转移政策,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同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熵值赋权法和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法,对新疆1997~2011年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结果】从熵值赋权法结果来... 【目的】为丰富剩余劳动力转移理念,完善新疆劳动力转移政策,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同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熵值赋权法和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法,对新疆1997~2011年相关数据进行研究。【结果】从熵值赋权法结果来看,农村恩格尔系数、城镇化率、文盲率和教育财政支出4个序参量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较显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下3个一层指标系统(经济因素系统、社会因素系统和劳动力因素系统)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但耦合度指数较低,临近失调,且协调度长期处于衰退状态,3个一层指标系统中生产力因素对整体耦合协调度影响最大。【建议】应建立高效、平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当地就业规模、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以加快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影响因素 熵值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建议 新疆
下载PDF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开红 《中国劳动》 2016年第3X期20-23,共4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农村劳动力逐渐表现为供给过剩,加之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现象的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陆续由农村向城市、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文章从实证的角度证实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农村劳动力逐渐表现为供给过剩,加之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现象的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陆续由农村向城市、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文章从实证的角度证实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促进措施,以期进一步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经济增长 VAR VECM 实证研究
原文传递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结构特征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丽辉 李允婧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9-22,共4页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区域结构呈现出转移比重逐年上升,受到各城市产业布局的影响,省内外就业趋于平衡等特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就业中存在速度慢、就业空间不足、转移能力弱、创业措施不完备等问题。为此,建议进一步加...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区域结构呈现出转移比重逐年上升,受到各城市产业布局的影响,省内外就业趋于平衡等特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就业中存在速度慢、就业空间不足、转移能力弱、创业措施不完备等问题。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陕西省城市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发展县域经济,在县乡建立农民工创业园区和农民工生活园区,有计划地实施并村计划等,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农村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劳务外包发展前景与对策——重庆市垫江县劳务外包调研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元和 《西部论坛》 2011年第6期72-77,共6页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代理商的积极作用,重庆市垫江县劳务外包迅速兴起。垫江县的劳务外包通过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企业外包业务,开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离土不离乡"的新模式,开辟了一条发展县域经济,尤其是县域工业经...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代理商的积极作用,重庆市垫江县劳务外包迅速兴起。垫江县的劳务外包通过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企业外包业务,开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离土不离乡"的新模式,开辟了一条发展县域经济,尤其是县域工业经济的新路。垫江县的劳务外包还处于业务外包的低级阶段,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劳务外包,另一方面应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升级,积极发展生产外包和物流外包。垫江县要对业务外包进行长期的科学规划;建立完善业务外包信息网络平台;制定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乡、镇、村级建立比较集中的、有固定场所的劳务加工点,并鼓励农民购买机器设备、建立微型家庭工厂,促进劳务外包的升级发展;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励、扶持代理商,并加强对代理商、村长及农民的相关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外包 劳务外包 生产外包 物流外包 业务外包代理商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离土不离乡 县域经济 农民增收
下载PDF
广东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及转移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世豪 万春红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4,共6页
文章基于中心—外围模型中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分析了调查问卷中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并深入分析了广东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农村劳动力空间流动的理论机制,提出了促进广东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合理转移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富余劳动力 中心-外围模型 劳动力转移 对策
原文传递
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亭亭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20-27,共8页
本文测算了浙江省1978-2015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变动趋势,并运用总量生产函数,通过分解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了各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应,及劳动力转移对总量劳动生产率和产出增长率的贡献。研究发现:(1)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来看,浙... 本文测算了浙江省1978-2015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变动趋势,并运用总量生产函数,通过分解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了各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应,及劳动力转移对总量劳动生产率和产出增长率的贡献。研究发现:(1)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来看,浙江省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进程均快于全国水平;(2)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总量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为14.83%,其中劳动力再配置的贡献率为22.36%;(3)分阶段来看,农业与非农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越快,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应越显著;劳动力转移的质量也影响其再配置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再配置效应
下载PDF
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英华 张二勋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1年第2期64-67,共4页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山东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比较庞大,转移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最后从5个方面提出加快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问题 对策 山东省
下载PDF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正反“拉力”与“推力”研究——对宽甸满族自治县“入户调查”资料的分析与思考
19
作者 林珏 《西部论坛》 2014年第5期1-12,共12页
通过对宽甸满族自治县的入户调查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从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但是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正反两个方向的四种动力:城市不仅存在吸引农民入城务工的"拉力",也存在将外来务工者推回... 通过对宽甸满族自治县的入户调查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从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但是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正反两个方向的四种动力:城市不仅存在吸引农民入城务工的"拉力",也存在将外来务工者推回农村的"推力";而农村不仅存在将剩余劳动力推往城市的"推力",也存在将外出务工者拽回来的"拉力"。正是在正反"拉力"与"推力"的综合作用下,部分农民选择了"离土不离乡"或"离—返交替"的半农半工模式。因此,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拉住"劳动力,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农民选择适合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多元化和逐步有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务输出 离土不离乡(镇) 离—返交替 半农半工 小城镇建设 农村经济 打短工 农民工返乡
下载PDF
土地资本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当前货币经济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靳卫萍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63,共5页
在货币经济中,土地具有货币特性而非实物的资本。从国际经验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名义经济增长率之间具有极其明显的相关性。土地流转或货币化有利于中国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尤其是在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宏观经济... 在货币经济中,土地具有货币特性而非实物的资本。从国际经验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名义经济增长率之间具有极其明显的相关性。土地流转或货币化有利于中国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尤其是在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土地货币化将增加可抵押资产的数量,从而有利于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名义经济增长率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顺应经济周期自然规律、收入分配比例的调整和实施倾向于增加普通消费品等的产业政策是实现这一过程的保障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本 货币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货币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