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减贫效应——基于PSM-DID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柳清瑞 刘淑娜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46,共9页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养老金作为农村老年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缓解农村老年贫困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对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在收入、健康和心理三个维度的减贫效应进行了测度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一是农...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养老金作为农村老年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缓解农村老年贫困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对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在收入、健康和心理三个维度的减贫效应进行了测度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一是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在收入维度能够降低老年人口的贫困率,而对健康和心理两个维度的影响效应相对较小,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村老年人口的沮丧感;二是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减贫效应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异质性,健康状况较差或者独居的老年群体的收入减贫效应较为显著.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实现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与精准扶贫政策梯度衔接并提高减贫效应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本养老保险 减贫效应 PSM-DID模型
下载PDF
基金积累制应用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昌平 谢婷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31,共6页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各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实践经验以及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制度的特点业已证明,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采取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模式作为主导模式。本文运用精算方法,构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各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实践经验以及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制度的特点业已证明,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采取基金积累制个人账户模式作为主导模式。本文运用精算方法,构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精算模型,测算出几种不同利率和投资收益率组合下各参保年龄的趸缴和年缴纯保费;通过分析个人账户养老金收入替代率的敏感性,找出替代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个人账户待遇给付方案,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 基金积累制 个人账户
下载PDF
农村养老保险能改善老年家庭贫困脆弱性吗?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修华 章豪 《会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109,共18页
社会养老保险是应对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贫困问题的核心制度安排。文章基于2011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微观数据,运用PSM-DID模型,实证检验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养老保险... 社会养老保险是应对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贫困问题的核心制度安排。文章基于2011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微观数据,运用PSM-DID模型,实证检验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养老保险可促进金融资产与耐用消费品资产的累积,发挥减贫效应,但其抑制了农村老年家庭土地资产的减贫作用,未能影响到生产性资产的减贫作用;养老保险强化了教育人力资本降低贫困脆弱性的作用,但其通过减轻医疗支出负担、提高老人健康人力资本而改善家庭贫困脆弱性的效果不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农村养老保险对人口结构最完善的联合家庭减贫效果最有效,空巢老年家庭次之;相较于中低龄老人家庭,养老保险改善高龄老人家庭贫困的效果不佳;家庭人均消费水平越高,农村养老保险的减贫效应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 老年贫困 贫困脆弱性 物质性资产 人力资本
原文传递
新时代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曹均学 彭维聪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91-96,共6页
随着我国农村老龄人口规模的扩大,家庭养老功能和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但现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仍存在保障水平低,法律体系和制度不健全,养老金管理不恰当,投资方式单一等问题。只有建... 随着我国农村老龄人口规模的扩大,家庭养老功能和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但现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仍存在保障水平低,法律体系和制度不健全,养老金管理不恰当,投资方式单一等问题。只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突出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健全农村养老保障法律体系和制度,提高养老基金统筹层次,优化基金管理体制等措施,才能构建切合国情的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障 制度 对策
下载PDF
对“新农保”政策的评估与建议——基于“第三条道路”理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綦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5-68,共4页
社会养老保险长时间只局限在城镇居民,如今对于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开始有了新的进展——"新农保"政策。目前此项政策还处在试点阶段,对于这样一个只在局部区域试行展开的政策,实践之同时亦需要在理论层面对其进行评估,以使... 社会养老保险长时间只局限在城镇居民,如今对于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开始有了新的进展——"新农保"政策。目前此项政策还处在试点阶段,对于这样一个只在局部区域试行展开的政策,实践之同时亦需要在理论层面对其进行评估,以使其能够更好更顺利的实行并推广。"第三条路"理论核心是强调变革与创新,恰适用于分析"新农保"政策的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新农保"政策在目标的设定上符合积极福利路线,政策内容中体现出了"第三条道路"所持的公平、公正的理念和对风险管理的意识,对于政策今后的前瞻性评估,"新农保"在宣传、工作人员培训以及操作程序所遵循原则方面还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保 第三条道路 农村养老
下载PDF
东北三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中的难点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兰晓红 王丹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8-189,共2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农村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农村传统的土地养老、家庭养老面临严峻挑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转变农村养老方式、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作为一项规模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其运行... 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农村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农村传统的土地养老、家庭养老面临严峻挑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转变农村养老方式、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作为一项规模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其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或难点。本文选取农村人口比重较大的东北三省,意在分析"新农保"进展的基础上,总结目前东北3省在推行"新农保"过程中存在的难点,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保 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养老
下载PDF
论社会参与农村养老保障建设的理论认识 被引量:2
7
作者 曾易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77-80,共4页
客观认识社会参与农村养老保障,不仅要了解社会保障的活动性质、体系构成、参与主体和资金筹集方式,还要把握农村养老保障品自身的特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多元化参与主体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强调协调互动及责任共担、责任分担机... 客观认识社会参与农村养老保障,不仅要了解社会保障的活动性质、体系构成、参与主体和资金筹集方式,还要把握农村养老保障品自身的特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多元化参与主体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强调协调互动及责任共担、责任分担机制的形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导思想,同时遵循普遍性、权利性和多样性等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参与 农村养老保障 理论认识
下载PDF
制度建设与财政支持:后危机时代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碎片化”转为“体系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苑梅 《当代经济管理》 2012年第5期60-64,共5页
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马车。通过分析后危机时代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碎片化制度"及其危害,提出政府从财政角度——财政补贴、财政转移支付、财政引导机制、财政预算和财政监... 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马车。通过分析后危机时代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碎片化制度"及其危害,提出政府从财政角度——财政补贴、财政转移支付、财政引导机制、财政预算和财政监督逐步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碎片化"转为"体系化",增强农村居民消费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建设 财政支持 后危机时代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下载PDF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行政人才培养问题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楚廷勇 《长春大学学报》 2010年第7期27-29,32,共4页
我国现行农村养老保险行政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和发展。通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行政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完善培训机构设置,制定周密完整的培训计划,完善培训实施体制,使... 我国现行农村养老保险行政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和发展。通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行政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完善培训机构设置,制定周密完整的培训计划,完善培训实施体制,使用网络化、电教化培训方法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 行政体制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化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以辽宁为例
10
作者 苑梅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92-96,共5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居民消费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后危机时代的"碎片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削弱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从而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也影响到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居民消费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后危机时代的"碎片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削弱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从而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也影响到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政府从财政政策角度———财政补贴、财政转移支付、财政引导机制、财政专户管理和财政监督———逐步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碎片化"转为"体系化",增强农村居民消费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体系化 财政政策
下载PDF
农村养老保险责任金核算方法探讨
11
作者 邓大松 谢圣远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34,共5页
当前农村养老保险管理体制难以理顺的最主要原因是其责任金计提方法有误 ,从而造成其数额不准确。据此 ,在作出若干假设和介绍现存农村养老保险业务流程和责任金核算方法的基础上 。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 责任金 核算
下载PDF
新农保的政策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省市农户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42
12
作者 柳清瑞 闫琳琳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6-73,共8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在逐步扩大覆盖面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农民对新农保的政策满意度。这既关系到新农保制度的运行效果,也关系到新农保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依据全国20省市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在逐步扩大覆盖面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农民对新农保的政策满意度。这既关系到新农保制度的运行效果,也关系到新农保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依据全国20省市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对新农保的政策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农保的政策满意度主要受政策信任程度、政策了解程度及缴费给付水平三个变量的影响,且它们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次序性。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新农保政策满意度的相关政策建议,以实现新农保制度的有效性及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保 满意度 因子分析 二元离散选择模型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主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吴玉锋 《保险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1-67,共7页
本文采用2010年对1 595个农民的调查数据,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主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信任度对其参保行为有显著性影响,农民的信任度越高,其参保的可能性就越高;农民对制度的满意度... 本文采用2010年对1 595个农民的调查数据,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主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信任度对其参保行为有显著性影响,农民的信任度越高,其参保的可能性就越高;农民对制度的满意度对其参保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农民对制度的了解对其参保有促进作用,农民对制度越了解,越倾向于参保;此外,年龄越大,农民越可能参保,而地区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意度 信任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参保行为
原文传递
社会养老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 被引量:23
14
作者 任勤 黄洁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9-120,共12页
我国老龄社会呈现出"未富先老"、家庭养老功能衰弱,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城乡差距明显的特征,本文利用CHARLS 2010—2012年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探讨了社会养老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收入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显... 我国老龄社会呈现出"未富先老"、家庭养老功能衰弱,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城乡差距明显的特征,本文利用CHARLS 2010—2012年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探讨了社会养老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收入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显著,尤其对农村老年人的影响大于对城市老年人的影响;国家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镇报销水平较高的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的作用较显著。为了实现全社会健康老龄化,我国应加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是提高农村老年人稳定而独立的总体收入;二是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三是提高农村新农合的覆盖率和报销比例;四是推进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养老 老年人健康 城乡差异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原文传递
新农保个人账户财政补贴激励效应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金刚 柳清瑞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100,共9页
新农保试点的跟踪调查数据显示,与"一刀切"财政补贴方式相比,"差别化"财政补贴方式并未能比"一刀切"补贴方式更有效激励参保农民提高缴费档次选择,试点地区的多数参保农民都选择了个人账户最低缴费档次... 新农保试点的跟踪调查数据显示,与"一刀切"财政补贴方式相比,"差别化"财政补贴方式并未能比"一刀切"补贴方式更有效激励参保农民提高缴费档次选择,试点地区的多数参保农民都选择了个人账户最低缴费档次。本文利用引入新农保制度和政策信任程度的代际交叠模型,分析了个人账户"差别化"财政补贴提高参保缴费档次选择的激励效应及实现条件,并使用有序Probit模型和辽宁省调研数据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差别化"财政补贴方式的激励效应以参保农民对新农保制度的信任程度和财政补贴的边际补贴水平为条件,只有在较高的政策信任程度或较高的边际补贴水平条件下,"差别化"财政补贴方式才可能有效激励参保农民提高缴费档次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保 个人账户 政策信任 补贴激励
下载PDF
“新农保”如何影响农村居民消费——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23
16
作者 范辰辰 李文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65,130,共11页
以山东省135个县(市、区)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系统分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刺激效应,对其影响机制的... 以山东省135个县(市、区)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系统分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刺激效应,对其影响机制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新农保主要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来增加消费,对其消费能力并无显著影响。新农保的政策效果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试点的第二年,但随着新农保政策运行时间的增加,新农保缴费与收益的关系日渐明确,其对农村居民消费意愿的刺激作用逐渐消失。区域分样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试点主要对社会养老基础薄弱的内陆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保 农村居民消费 双重差分估计
原文传递
新农保补贴激励、政策认知与个人账户缴费档次选择——基于东北三省数据的有序Probit模型估计 被引量:20
17
作者 金刚 柳清瑞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6,13,共9页
根据新农保试点的跟踪调查结果,大多数参保农民都选择了最低的个人账户缴费档次。分析了个人账户财政补贴激励和政策认知程度对农民参保缴费档次选择的影响,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东北地区调查样本数据对此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在较高的... 根据新农保试点的跟踪调查结果,大多数参保农民都选择了最低的个人账户缴费档次。分析了个人账户财政补贴激励和政策认知程度对农民参保缴费档次选择的影响,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东北地区调查样本数据对此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在较高的政策认知条件下,"差别化"财政补贴方式比"一刀切"方式显著提高参保农民的缴费档次选择。其政策含义是在提高农民对新农保的政策认知程度基础上,依据个人账户的不同缴费档次建立多缴多补的"差别化"财政补贴激励机制,以引导农民自发选择较高缴费档次,从而提高新农保替代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保 政策认知 补贴激励 缴费档次
下载PDF
政府行为对农民参保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新农保试点的调查 被引量:18
18
作者 罗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在对新农保试点调查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新农保试点中的农民参保选择和政府行为的关系。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反映政府行为中制度设计层面的制度满意度与养老金水平、反映财政支持情况的各级政府补贴和反映政策执行情... 在对新农保试点调查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新农保试点中的农民参保选择和政府行为的关系。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反映政府行为中制度设计层面的制度满意度与养老金水平、反映财政支持情况的各级政府补贴和反映政策执行情况的政策了解度等变量,对参保选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影响关系,个体因素中的年龄、性别对于参保缴费选择也具有显著性影响。此结果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需要进一步完善筹资机制、加强组织实施工作和提升农民的参保意识,以推进新农保试点顺利扩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行为 参保选择 新农保
下载PDF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激励因素分析——基于广东省佛山市的调查 被引量:15
19
作者 顾文静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6-90,104,共6页
文章以佛山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和实施状况为例,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保激励因素为研究对象,描述了佛山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上的激励体现,检验了制度实施中的参保激励性效果,分析了影响农村人口参保的主要因素... 文章以佛山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和实施状况为例,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保激励因素为研究对象,描述了佛山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上的激励体现,检验了制度实施中的参保激励性效果,分析了影响农村人口参保的主要因素,指出制度管理和制度收益才是激励农村人口持续参保的关键因素。文章还检验了农村人口和家庭特征在持续参保意愿上的差异性,发现只有收入因素才是引起参保持续意愿差异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参保激励因素 持续参保意愿
下载PDF
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谭中和 《社会保障研究》 2011年第2期16-21,共6页
随着新农保试点的扩大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尤其是解决农民工交替参加城乡养老后的权益保护问题,日益成为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新农保和城镇养老制度体系分析,... 随着新农保试点的扩大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尤其是解决农民工交替参加城乡养老后的权益保护问题,日益成为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新农保和城镇养老制度体系分析,以及城乡养老关系转移接续现状研究,提出了采取"折算年限"、"补差"或"分段计算"方法解决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案,并就具体实施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养老保险关系 转移接续 新农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