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1961—2100年SPI和SPEI的云南省干旱特征评估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小刚 冷险险 +3 位作者 孙光照 彭有亮 黄一峰 杨启良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6-245,299,共11页
干旱是一个缓慢发展持续时间长的极端气候事件,而气候变化对干旱的影响尤为显著,评估气候变化对云南省干旱特征的影响尤为重要。使用多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了云南省的干旱状况,运用非超越概率和... 干旱是一个缓慢发展持续时间长的极端气候事件,而气候变化对干旱的影响尤为显著,评估气候变化对云南省干旱特征的影响尤为重要。使用多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了云南省的干旱状况,运用非超越概率和游程理论分别分析了SPI和SPEI的季节性变化和研究区域内的干旱特征。结果表明:1961—1995年冬季SPEI(1)小于等于-1. 0的非超越概率为5. 2%,但在2066—2100年增加到18. 4%; SPEI(6)小于等于-1. 0的非超越概率从4. 4%增加到21. 4%,SPEI(24)从7. 0%增加到25. 7%。表明由于气候变化,未来有可能发生严重干旱,且中长期干旱比短期干旱更严重。气候变化在1961—1995年和2066—2100年的冬季和夏季造成严重干旱,且中长期干旱严重程度在整个冬季和夏季尤为明显。将SPI和SPEI的时间序列应用于游程理论,发现1961—1995年SPEI(1)的干旱烈度为28. 3,到2066—2100年达到60. 9,表明气候变化使未来干旱加剧。本研究结果对云南省干旱预测、评估及其风险管理和应用决策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同时可为未来旱作农业生态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标准化降水指标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标 非超越概率 游程理论 云南省
下载PDF
关中地区水文、气象干旱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蔡明科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37,共5页
从周期更替、丰枯转移入手,探求水文、气象干旱发生的起讫时刻、延续时间、影响深度;划分水文、气象干旱级别,应用负轮理论、游程理论,分析丰枯转移概率及连续丰、枯年的分布特点;引入马尔可夫平稳概率研究干旱发生的自然属性,以干旱强... 从周期更替、丰枯转移入手,探求水文、气象干旱发生的起讫时刻、延续时间、影响深度;划分水文、气象干旱级别,应用负轮理论、游程理论,分析丰枯转移概率及连续丰、枯年的分布特点;引入马尔可夫平稳概率研究干旱发生的自然属性,以干旱强度、干旱周期、丰枯转移概率等指标,全面刻画本地区水文气象干旱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水文干旱 气象干旱 丰枯转移 干旱强度 干旱周期 降水量 周期更替
下载PDF
江汉平原四湖流域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吴启侠 朱建强 耿显波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8年第2期146-150,共5页
通过对四湖流域5个试验站1958-2000年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四湖流域降水特征。结果表明,四湖流域降水在区内差异不明显,但降水量年际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间标准差、变异系数分别为204.9、0.19,春、夏两季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70.49%... 通过对四湖流域5个试验站1958-2000年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四湖流域降水特征。结果表明,四湖流域降水在区内差异不明显,但降水量年际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间标准差、变异系数分别为204.9、0.19,春、夏两季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70.49%。采用Z指数法分析该区域多年降水旱涝情况,结果表明出现雨涝和干旱年的概率相当(分别为25.58%、27.91%);采用降水量模比差积曲线法及游程理论分析四湖流域降水多年丰枯变化趋势和连丰、连枯情况,结果表明四湖流域多年降水存在3个明显的连丰时段、5个明显的连枯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特征 游程理论 初步分析 四湖流域
下载PDF
松花江流域哈尔滨站降雨径流历史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宋小燕 穆兴民 +2 位作者 高鹏 王飞 王双银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2期46-51,共6页
降雨径流是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外营力,研究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深入认识水土流失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松花江流域哈尔滨站1909—2005年(缺1943—1952年)长序列观测资料,运用游程理论、Mann-Ken-dall检验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对... 降雨径流是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外营力,研究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深入认识水土流失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松花江流域哈尔滨站1909—2005年(缺1943—1952年)长序列观测资料,运用游程理论、Mann-Ken-dall检验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对松花江流域哈尔滨站的面平均降雨量、径流深年际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7 a来,松花江流域哈尔滨站多年平均面雨量501.7 mm、径流深106.3 mm;面平均降雨量及径流深的正游程平均长度分别为1.7 a和2.1 a,均小于其负游程平均长度2.0 a和2.7 a,整体上降雨、径流更容易出现连枯年份;面平均降雨量和径流深无显著的趋势性变化,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均可分为3个丰水段、1个平水段和3个枯水段;受人类活动影响的降雨与径流关系可分为1909—1915年、1916—1927年、1928—1978年和1979—2005年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径流 游程理论 Mann-Kendall检验法 松花江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爱静 姚文锋 吴智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86,93,共7页
为了揭示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的可能影响,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Markov过程和游程理论对丹江口水库实际入库径流序列的趋势性和丰枯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 为了揭示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的可能影响,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Markov过程和游程理论对丹江口水库实际入库径流序列的趋势性和丰枯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呈下降趋势,1999~2017年年均径流量较1956~1998年减少了50.5亿m^3,主要是由于汛期径流减少导致的;②年入库径流出现丰水转丰水、丰水转枯水、平水转枯水、枯水转平水的状态居多,状态转移概率均大于40%;③入库径流发生连续4 a及以上丰、平、枯水年的概率较小,但仍需考虑水库遭遇连续枯水年的调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趋势分析 MARKOV 过程 游程理论 丹江口水库 南水北调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的水文干旱联合概率分布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袁超 宋松柏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6年第6期50-53,共4页
双变量联合分布及重现期计算是水文干旱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游程理论确定水文干旱事件,利用Copula函数建立干旱历时和烈度的联合分布,计算不同干旱事件的重现期。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联合分布可以考虑干旱历时与烈度不同组合情况,计算的... 双变量联合分布及重现期计算是水文干旱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游程理论确定水文干旱事件,利用Copula函数建立干旱历时和烈度的联合分布,计算不同干旱事件的重现期。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联合分布可以考虑干旱历时与烈度不同组合情况,计算的联合重现期大于边际分布计算结果,泾河和北洛河最长历时干旱事件联合重现期为480 a和342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程理论 水文干旱 COPULA函数 双变量分布 重现期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区干旱特征变化及其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温存 刘正佳 +3 位作者 王坤 邹时林 钟会民 陈芳鑫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1-437,共17页
北方农牧交错区地处半湿润/半干旱生态脆弱过渡带,干旱是影响该区植被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探究干旱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对深刻理解气候变化下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响应特征及优化区域碳水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水分... 北方农牧交错区地处半湿润/半干旱生态脆弱过渡带,干旱是影响该区植被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探究干旱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对深刻理解气候变化下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响应特征及优化区域碳水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水分限制区不同干旱特征对GPP影响,本研究以北方农牧交错区为例,基于长时间序列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3,1900—2020年)和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1982—2018年)等数据,首先采用小波分析明确SPEI3与GPP强相关周期,在此基础上利用游程理论识别干旱特征,进而分析了北方农牧交错区干旱特征与GPP的变化趋势,最后厘定了不同干旱特征对GPP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2—2018年北方农牧交错区SPEI3与GPP在半年周期和年周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滞后效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年际分析能够减弱滞后效应对SPEI3与GPP相关性的影响;(2)1900—2020年北方农牧交错区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和烈度峰值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干旱烈度随着干旱历时和烈度峰值的增加而加剧,干旱特征高值区往往具有更强的增加趋势;(3)1982—2018年北方农牧交错区GPP总体呈现增加趋势,GPP高值区表现出更强的增加趋势;(4)不同干旱特征对GPP变化的影响不同,贡献率绝对值表现为干旱烈度>干旱历时>烈度峰值;整体来看,干旱特征共同解释了GPP变化面积的18.1%,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显著抑制GPP增加;(5)不同的土地利用上植被GPP变化对干旱特征响应不同,乔木和灌木GPP下降主要来自干旱历时的负贡献,草地和耕地GPP下降则由干旱烈度的负贡献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 小波分析 干旱特征 游程理论 趋势分析 偏相关分析 相对贡献率
原文传递
基于游程理论和CWDI_(a)的农业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敏 孔维财 +2 位作者 徐经纬 高苹 徐萌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2-372,共11页
选用1960-2019年江苏省69个基本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和全省旱灾资料,通过计算逐日作物水分亏缺距平指数,基于游程理论和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农业干旱历时、频率、强度、范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干旱实际发生面积的关联度。结果表明:... 选用1960-2019年江苏省69个基本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和全省旱灾资料,通过计算逐日作物水分亏缺距平指数,基于游程理论和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农业干旱历时、频率、强度、范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干旱实际发生面积的关联度。结果表明:近60年全省平均年干旱日数变化范围是26~146 d,苏北、苏中、苏南年平均干旱日数分别为106 d、78 d、58 d,冬季干旱日数占年干旱总日数的比例最高,为32.3%,其次是夏季,中度干旱、重度干旱、特别干旱日数占近60年干旱总日数的比例分别为34%、29%、20%,苏北中度干旱、重度干旱、特别干旱60年平均发生频率分别为8.35%、6.50%、6.66%;干旱强度北强南弱,呈纬向分布,西北部旱情最重,也是最易发生极端干旱事件的地方;近60年中度干旱、重度干旱、特别干旱平均覆盖率分别为94.4%、83.0%、54.7%,21世纪10年代中度干旱及以上等级干旱发生范围最大;年干旱日数和干旱强度年际波动明显,无明显线性变化趋势,总体存在13~17年振荡周期;干旱历时长短和强度大小对实际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的影响不同,受灾面积与干旱日数的相关性更强,成灾面积与干旱强度的相关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时空变化特征 游程理论 作物水分亏缺距平指数
下载PDF
黑河金盆水库入库径流水文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乔亮 钱会 高盼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190-191,304,共3页
以黑河金盆水库为研究对象,以1954—2007年的入库径流数据为数据源,采用游程理论、模比系数变差差积对金盆水库的径流年际特征以及径流年内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河金盆水库年际径流丰枯变化剧烈,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 以黑河金盆水库为研究对象,以1954—2007年的入库径流数据为数据源,采用游程理论、模比系数变差差积对金盆水库的径流年际特征以及径流年内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河金盆水库年际径流丰枯变化剧烈,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相差6倍以上;1991年以后。入库径流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17年间枯水年占82%以上,未出现连丰年,可以得出金盆水库目前正处于枯水期,易发生少水事件,易发生连枯现象;在年内径流分布方面,径流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点,65%以上的径流集中于夏季,冬季仅有8%的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金盆水库 年径流量 水文特征 游程理论 模比系数差积曲线
下载PDF
呼伦湖流域水文干旱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军 翁白莎 +2 位作者 严登华 杨志勇 严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14,共3页
以呼伦湖流域2个水文站阿拉坦额莫勒站和坤都冷站1971—2010年的月径流量资料为基础,计算了流域的径流干旱指数,同时运用游程理论对径流干旱指数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到呼伦湖流域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结果表明:呼伦湖流域干旱主要发生... 以呼伦湖流域2个水文站阿拉坦额莫勒站和坤都冷站1971—2010年的月径流量资料为基础,计算了流域的径流干旱指数,同时运用游程理论对径流干旱指数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到呼伦湖流域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结果表明:呼伦湖流域干旱主要发生在秋季和冬季;随着年代的变化,阿拉坦额莫勒站和坤都冷站平均干旱历时和平均干旱烈度均呈增长状态;进入21世纪以后,呼伦湖流域干旱频发,且持续时间长、干旱烈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干旱指数 游程理论 干旱评价 水文干旱 呼伦湖流域
下载PDF
基于PDSI的1982—2015年我国气象干旱特征及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43
11
作者 陶然 张珂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56,共7页
利用中国地面气象观测的月值资料构建1982—2015年月尺度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来度量中国气象干旱,并对气象干旱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气象干旱特征空间差异显著,半湿润、半干旱区平均干旱历时较长,烈度较大;从全... 利用中国地面气象观测的月值资料构建1982—2015年月尺度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来度量中国气象干旱,并对气象干旱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气象干旱特征空间差异显著,半湿润、半干旱区平均干旱历时较长,烈度较大;从全国整体来看,单位面积上干旱频率为0.44次/a,平均干旱历时6月/次。气象干旱特征变化明显,干旱频次、历时和烈度呈上升趋势,半湿润、半干旱区干旱形势逐渐严峻。气象干旱时空变化显著,年际性、季节性PDSI均呈下降趋势,气象干旱总体呈加重趋势,集中在半湿润、半干旱区(青海东南部、陕甘宁、山西、内蒙古北部及黑龙江北部区域),部分湿润区(四川中部、重庆、湖北及云贵地区)气象干旱加重趋势同样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默尔干旱指数 气象干旱 干旱特征 干旱识别 时空变化 Sen趋势度 游程理论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帕尔默干旱指数的西江流域干旱评估 被引量:18
12
作者 袁飞 章益棋 +3 位作者 刘懿 马明卫 张利敏 石佳勇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2,共7页
采用西江流域武宣站集水区68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12个水文站点1961—1989年日径流资料以及植被、土壤数据,驱动VIC水文模型计算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构建网格尺度的标准化帕尔默干旱指数(SPDI),结合游程理论识别... 采用西江流域武宣站集水区68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12个水文站点1961—1989年日径流资料以及植被、土壤数据,驱动VIC水文模型计算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构建网格尺度的标准化帕尔默干旱指数(SPDI),结合游程理论识别历史干旱事件,分析了SPDI在西江流域干旱评估的适用性以及历史干旱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SPDI在西江流域干旱评估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1961—2014年西江流域干旱频次、历时总体呈增加的趋势;1960、1980和2000年代属旱情较严重年代,21世纪以来西江流域干旱化趋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帕尔默干旱指数 干旱评估 VIC模型 游程理论 西江流域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干旱特征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明 柴旭荣 +2 位作者 王贵文 胡炜霞 张莲芝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4-384,共11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旱灾将直接影响该区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粮食安全。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采用1961-2015年的中国地面降水月值0.5°×0.5°格点数据集,通过游程...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旱灾将直接影响该区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粮食安全。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采用1961-2015年的中国地面降水月值0.5°×0.5°格点数据集,通过游程理论定义气象干旱事件,并获取了描述干旱事件特征的三个变量: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和烈度峰值。指数函数和伽马函数分别用来拟合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的边缘分布,Clayton Copula函数用来构建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的联合分布。在此基础上,分别用常规单变量和基于Copula双变量的频率分析方法探讨55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事件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尺度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特征空间格局存在一定的差异,最严重的干旱主要发生在长江下游地区;(2)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均呈正相关,即较严重的干旱事件通常持续更长的时间;(3)鄱阳湖流域和长江干流下游的北部干旱风险较高,而陕西南部、河南南部、湖北大部和湖南的中北部干旱风险较低。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干旱灾害的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联合发生概率 游程理论 标准化降水指数 COPULA函数
原文传递
基于SPEI的广西干旱综合特征及农业旱灾风险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星星 杨云川 +3 位作者 邓思敏 廖丽萍 谢鑫昌 田忆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3-121,共9页
为分析干旱灾害综合特征,并结合其多维度特性进行风险评估,以广西为研究区,基于SPEI指数采用游程理论提取了干旱强度及历时两个维度的信息,并采用Mann-kendall,Hurst,Pettitt,EEMD,Copula函数等分析对比了这两个维度的多种特征,最后又... 为分析干旱灾害综合特征,并结合其多维度特性进行风险评估,以广西为研究区,基于SPEI指数采用游程理论提取了干旱强度及历时两个维度的信息,并采用Mann-kendall,Hurst,Pettitt,EEMD,Copula函数等分析对比了这两个维度的多种特征,最后又将其与社会发展数据结合,采用灾害风险系统理论评估了广西农业旱灾风险。结果表明:(1)1961-2016年,广西地区干旱强度呈现出微弱的下降趋势,干旱历时则相反,两者变化趋势均不显著,但后者有更强的未来延续性。(2)干旱强度在2007年存在突变点,历时则是在1985年,两者主周期均在3.20 a左右。(3)Gumbel Copula函数为干旱强度及历时的最优联合概率分布;短历时低强度干旱居多,约有60%的干旱其强度及历时均小于3。(4)干旱强度在桂东南较大,桂南较小,历时则在贺州-来宾-崇左的带状区域内较高,在桂东南较低;强度在桂北以减小为主,在桂南以增长为主;历时在大部分区域均以增长为主,桂中尤甚。(5)农业旱灾风险最高的是桂东南的崇左,以及桂中的来宾,其余各区域中,桂西北区域的旱灾风险要明显高于桂东南。该成果可为完善广西地区干旱预警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特征 旱灾风险 SPEI 游程理论 广西
下载PDF
农业干旱与气象干旱关联性——以淮河蚌埠闸以上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罗纲 阮甜 +5 位作者 陈财 高超 李鹏 马松根 李贺丽 王欢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77-991,共15页
基于淮河蚌埠闸以上地区60个站点1961-2015年气象数据,计算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rop Water Deficit Index,CWDI)与相对湿润度指数(Relative Moisture Index,M),以冬小麦干旱作为农业干旱的代表,分析生育期内冬小麦干旱与气象干旱时空特征... 基于淮河蚌埠闸以上地区60个站点1961-2015年气象数据,计算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rop Water Deficit Index,CWDI)与相对湿润度指数(Relative Moisture Index,M),以冬小麦干旱作为农业干旱的代表,分析生育期内冬小麦干旱与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并通过游程理论识别30场主要干旱事件的历时、烈度及重现期频率,展开农业干旱与气象干旱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上,冬小麦生育期内农业干旱旱情年占比均高于气象干旱,年际差最多年份均发生在冬前生长期;(2)空间上,全生育期和各个生育期内的冬小麦干旱和气象干旱呈纬向分布,由南至北旱情逐渐加重,冬小麦干旱75%以上中旱占比发生在越冬期至灌浆成熟期,气象干旱仅在越冬期出现;(3)冬小麦干旱相较气象干旱存在延时,且烈度大于气象干旱,平均历时分别为18.8旬和17.3旬,平均烈度分别为12.2和9.9;(4)气象干旱历时达到1.28旬或干旱烈度达到3.35时,便会引发冬小麦干旱,且冬小麦干旱历时、烈度重现期频率大于气象干旱,农业干旱较气象干旱持续周期更长、频率及强度更大,气象干旱加剧农业干旱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气象干旱 游程理论 重现期
原文传递
基于游程理论的农业干旱指数在辽宁省春玉米旱灾损失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谭方颖 何亮 +3 位作者 吕厚荃 宋迎波 程路 侯英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1-199,共9页
为准确识别农业干旱事件,评估干旱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基于52个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气象数据,计算了春玉米全生育期水分亏缺距平指数,利用游程理论构建了一种新的春玉米全生育期干旱指数,再结合历年产量损失率构建了... 为准确识别农业干旱事件,评估干旱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基于52个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气象数据,计算了春玉米全生育期水分亏缺距平指数,利用游程理论构建了一种新的春玉米全生育期干旱指数,再结合历年产量损失率构建了区、县级尺度的干旱产量损失评估模型,并对不同干旱风险下春玉米产量损失进行了评估,以明确辽宁省春玉米干旱重点防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春玉米干旱指数呈由西向东递减的经向分布特征,辽西地区更易发生严重的干旱事件,且春玉米产量稳定性也最差。春玉米主产区内,80%以上的区、县春玉米产量损失率与干旱指数呈显著线性正相关,辽中部分区县和辽东大部两者相关性不显著。相同干旱指数下,辽西产量损失率最大,并以朝阳地区为最;辽南和辽北次之;辽东湾和中部部分平原地区总体较小;非水分限制区辽东的凤城市和东港市,降水偏少反而更有利于春玉米产量提高。辽宁省春玉米干旱重点防范区域主要分布在辽西的朝阳地区,以及千山山脉以西和以北的辽北、辽南地区,提高和稳定春玉米产量需增加耐旱品种种植、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降水充沛或灌溉条件较好、产量稳定性较高的辽东大部和辽中部分区县,可通过提高种植和管理水平、加强其他气象灾害防御等增加春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指数 产量损失评估 游程理论 春玉米 辽宁省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的中国东部季风区干旱风险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明 胡炜霞 +2 位作者 王贵文 柴旭荣 张莲芝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6-515,共10页
利用1961~2016年的中国地面降水月值0.5°×0.5°格网数据集计算了中国东部季风区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并结合游程理论识别气象干旱事件。常规的单变量和基于Copula函数的双变量频率分析分别用来描述干旱事件的... 利用1961~2016年的中国地面降水月值0.5°×0.5°格网数据集计算了中国东部季风区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并结合游程理论识别气象干旱事件。常规的单变量和基于Copula函数的双变量频率分析分别用来描述干旱事件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结果表明:(1)3个月时间尺度和6个月时间尺度的干旱特征空间格局非常相似,但与12个月时间尺度的干旱特征空间格局差异较大;(2)各时间尺度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均呈正相关,即具有较长干旱历时的地区往往也是干旱烈度较大的区域;(3)西南区、长江下游地区、黄淮海区北部和南部、内蒙古东部和黑龙江省东部干旱风险较高,而长白山地区、松嫩平原和珠江流域干旱风险较低。研究结果可为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干旱区划及旱灾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重现期 游程理论 标准化降水指数 COPULA函数
下载PDF
近40年中国干旱特征及其对植被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海 姜亮亮 +2 位作者 刘冰 刘睿 肖作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936-7949,共14页
全球变暖影响下,中国干旱事件发生愈加频繁。过去半个世纪里,中国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总体南移,干旱面积呈增加趋势,因此了解中国干旱变化趋势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LASS数据产品、ERA5-Land数据,采用游程理论... 全球变暖影响下,中国干旱事件发生愈加频繁。过去半个世纪里,中国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总体南移,干旱面积呈增加趋势,因此了解中国干旱变化趋势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LASS数据产品、ERA5-Land数据,采用游程理论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探究1982—2018年间多尺度干旱事件基本特征(干旱持续时间、干旱严重度、干旱强度等),并分析植被生产力变化趋势,揭示干旱对植被变化的累积影响。结果表明:(1)新疆、青藏高原以及东南地区干旱较为严峻,而华中、华东大部分区域处于轻旱或无旱状态;(2)1982—2018年间,中国植被生产力整体呈改善态势,显著改善区集中在中国中部,而退化区集中在东南部、内蒙古和西藏南部;(3)中国大部分区域干旱与植被呈正相关,且干旱对植被多为累积影响,在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尤为明显;(4)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植被与近短期尺度干旱的相关性也逐渐增加,由干旱区到湿润区,近短尺度干旱对植被变化的影响逐步增大。其中,SPEI-6(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中期尺度)对植被轻微变化累积影响最显著,而SPEI-12(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长期尺度)对植被显著变化累积影响更明显。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认知干旱对植被累积影响,提高植被退化防治措施的有效性,为区域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事件 植被变化 SPEI 游程理论 中国
下载PDF
表征生态状况的综合干旱指数构建及干旱风险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粟晓玲 梁晓萱 +3 位作者 吴海江 姜田亮 刘雨翰 刘轩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58,100,共10页
联合标准化降水指数、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标准化地下水指数和标准化生态缺水指数,基于熵权法和相关系数赋权法分别构建了西北地区综合干旱指数CDI_E和CDI_C,分析了CDI_E、CDI_C与标准化叶绿素荧光指数(SSIF)、自适应帕尔默干旱指数(sc... 联合标准化降水指数、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标准化地下水指数和标准化生态缺水指数,基于熵权法和相关系数赋权法分别构建了西北地区综合干旱指数CDI_E和CDI_C,分析了CDI_E、CDI_C与标准化叶绿素荧光指数(SSIF)、自适应帕尔默干旱指数(scPDSI)间的相关性,评估了CDI_E、CDI_C对植被状况的表征以及综合干旱的监测能力,并选取典型干旱事件进行验证。利用游程理论分析了1986—2015年西北地区的综合干旱特征及暴露度、脆弱性、恢复力3个风险因子,采用等权法计算综合干旱风险,依据10 a滑动窗口分析干旱风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CDI_C考虑了干旱与植被的响应关系,且与scPDSI的相关性较强,能较好地反映西北地区的综合干旱情况;CDI_C可以同时监测到气象、农业、地下水和生态干旱,且反映的干旱与实际情况一致;CDI_C显示研究时段内西北大部分地区呈变湿趋势;综合干旱在新疆、青海等干旱半干旱区的发生频率较高且干旱风险较大,各区干旱风险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旱指数 相关系数赋权法 熵权法 游程理论 干旱风险 西北地区
下载PDF
基于多维Copula函数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琼芳 方凯悦 +4 位作者 韩幸烨 邹振华 陈启慧 尹瑞琪 林雍权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为全面揭示变化环境下澜湄流域多维气象干旱特征,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表征流域气象干旱,基于游程理论分别提取澜沧江段和湄公河段上、中、下游流域1901—1960年和1961—2021年两个时段的干旱事件,利用Copula函数分别构建两个时... 为全面揭示变化环境下澜湄流域多维气象干旱特征,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表征流域气象干旱,基于游程理论分别提取澜沧江段和湄公河段上、中、下游流域1901—1960年和1961—2021年两个时段的干旱事件,利用Copula函数分别构建两个时段不同子流域二维和三维干旱特征变量联合分布,计算不同干旱特征变量组合条件下的干旱联合发生概率,对比分析不同子流域多维气象干旱特征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时间上,1961—2021年各子流域平均干旱程度均较1901—1960年更严峻,尤其是极端干旱事件(单变量累积频率为25%、50%)的多维干旱联合发生概率增幅最大;空间上,1961—2021年,随着干旱历时、烈度和烈度峰值的增加,“或”情况下多维干旱联合发生概率最高值区自北向南转移,“且”情况下多维干旱联合发生概率最高值区自南向北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游程理论 联合发生概率 COPULA函数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