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48
1
作者 史红玲 胡春宏 +1 位作者 王延贵 田庆奇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1-579,共9页
根据淮河流域来水来沙特点,选定反映淮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的代表水文站,利用50余年来的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资料,研究了淮河流域水沙量的时空分布特性;采用Mann-Kendal秩相关检验法,分析了淮河流域水沙量年际变化趋势和可能发生突变... 根据淮河流域来水来沙特点,选定反映淮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的代表水文站,利用50余年来的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资料,研究了淮河流域水沙量的时空分布特性;采用Mann-Kendal秩相关检验法,分析了淮河流域水沙量年际变化趋势和可能发生突变的年份。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淮河流域来水量无明显的减小趋势,其中淮河干流年径流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支流及沂、沭、泗水系各站年径流量减小趋势明显;而淮河流域来沙量则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发生突变的年份为1973—1975年。从流域降雨量、用水变化、水库拦沙、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引起淮河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成因,提出了淮河流域上游山区河流水库建设是流域来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水沙年际变化 趋势检验 成因分析
原文传递
1956—2008年鄱阳湖流域水沙输移趋势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1
2
作者 罗蔚 张翔 +2 位作者 邓志民 陈龙 Christopher J Gippel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8-667,共10页
利用鄱阳湖流域代表性水文站1956—2008年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资料序列,采用Mann-Kendall秩相关检验法,研究鄱阳湖流域水沙量年际变化趋势和可能发生突变的时间,并从流域降雨、用水、水库拦沙、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等方面分析了鄱阳湖... 利用鄱阳湖流域代表性水文站1956—2008年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资料序列,采用Mann-Kendall秩相关检验法,研究鄱阳湖流域水沙量年际变化趋势和可能发生突变的时间,并从流域降雨、用水、水库拦沙、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等方面分析了鄱阳湖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地区来水量和出湖水量有小幅增大趋势;鄱阳湖流域来沙量呈异常显著减小趋势,发生突变的年份为1998—1999年;实测出湖沙量从2002年开始呈明显的减少趋势。通过对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降雨量减少对近10年鄱阳湖出入湖径流量的减少影响显著;水库滞沙是鄱阳湖入湖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出湖沙量变化主要受上游水库群的影响,还有近年湖区采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水沙 MANN-KENDALL检验 趋势分析 成因分析
下载PDF
百年尺度黄河上中游水沙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姚文艺 高亚军 +1 位作者 安催花 焦鹏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2-120,共9页
根据黄河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水文泥沙定位观测数据,利用非线性统计方法分析了1919—2012年黄河潼关以上河段水沙系列变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水沙变化特点表明,黄河年径流量、年输沙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总体呈不断减少之趋势... 根据黄河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水文泥沙定位观测数据,利用非线性统计方法分析了1919—2012年黄河潼关以上河段水沙系列变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水沙变化特点表明,黄河年径流量、年输沙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总体呈不断减少之趋势,而上中游水沙关系则早于20世纪60年代末已发生突变,1986年发生的突变属上中游同时发生的第2次突变。从百年尺度看,黄河水沙变化在1960年以前主要受到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径流泥沙系列随降雨丰歉而出现相应的丰枯变化,之后黄河水沙变化受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双重影响,尽管不同时段降雨有丰歉变化,但径流量、输沙量都持续减少;近百年内年输沙量趋势度的绝对值明显大于年径流量趋势度的绝对值,中游的年径流量、年输沙量的趋势度的绝对值明显大于上游的;近30年是黄河水沙百年尺度中最枯的时段,其变化的突出特点表现在来水来沙量不断显著减少,水沙变化程度在空间上分布不均,泥沙主要减于中游而径流主要减于上游,水沙年内分配趋于均匀,来沙系数趋于降低,水沙搭配关系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尺度 径流量 输沙量 水沙关系 水沙变化 减水减沙 黄河
下载PDF
长江干流河道水沙特性与变化趋势初步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董耀华 惠晓晓 蔺秋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20,共5页
建立了河道水沙量、水沙影响因子与水沙关系之间的联系,归纳了年径流量与输沙量的4类分析方法:频率统计法、适配线拟合法、相关分析法和累积曲线法。以长江干流河道控制水文站寸滩、宜昌、监利、汉口和大通19502005年实测数据为基础,初... 建立了河道水沙量、水沙影响因子与水沙关系之间的联系,归纳了年径流量与输沙量的4类分析方法:频率统计法、适配线拟合法、相关分析法和累积曲线法。以长江干流河道控制水文站寸滩、宜昌、监利、汉口和大通19502005年实测数据为基础,初步分析了长江干流河道水沙特性与变化趋势。分析表明:①长江干流河道水量沿程增加、沙量沿程变化不大,沙量变化比水量变化约大10倍,水沙关系沿程减弱;②1950 2005年间,长江干流河道年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年输沙量呈减小趋势,年均减小约1%,1990年后呈明显减小趋势,2000年后呈加速减小趋势;③上游来水来沙变化是控制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135 m水位运用期)坝下游水沙变化及河道冲刷的主要因素,其影响大于工程的调水调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径流量 年输沙量 水沙关系 长江干流河道
下载PDF
黄河干流沿程水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刘成 王兆印 隋觉义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共7页
采用"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数据,结合流域内长系列年降水量资料,探讨黄河干流沿程水沙的历史变化情况。通过对17个雨量站长系列降水量资料的分析,认为气候不是黄河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黄河年径流量沿程降低,而且愈往下游... 采用"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数据,结合流域内长系列年降水量资料,探讨黄河干流沿程水沙的历史变化情况。通过对17个雨量站长系列降水量资料的分析,认为气候不是黄河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黄河年径流量沿程降低,而且愈往下游降低的幅度愈大,这主要是引水量增加和水土保持措施引起的;中下游沙量明显降低,降低的幅度沿程增加,这主要是水土保持、水利枢纽建设及其对水沙量的调节、上游引水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和水库运行方式的改变引起了沙量的突变。分析还表明,黄河利津站年水沙量自20世纪50年代的474亿m3和14亿t大幅度减少至2000年以来6年的平均值132亿m3和1.5亿t,给黄河口的演变带来很大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水沙变化 降水量 径流量 输沙量
下载PDF
黄河支流无定河水沙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24
6
作者 高鹏 穆兴民 +1 位作者 李锐 王炜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28,共7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无定河流域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已显著改变了河道水沙规律。根据无定河控制水文站实测水沙资料,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无定河流域年降水量、及河道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发生显著变化的临界年份。结果表明... 20世纪50年代以来,无定河流域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已显著改变了河道水沙规律。根据无定河控制水文站实测水沙资料,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无定河流域年降水量、及河道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发生显著变化的临界年份。结果表明:无定河流域的径流量和输沙量都有显著的减少趋势;年降水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年径流量及输沙量发生显著的趋势性减小的临界年份分别为1979年和1971年。同时,利用历时曲线和双累积曲线两种方法,量化了无定河流域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减少量,明确了人类活动对无定河径流及输沙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输沙 趋势 流量曲线 无定河 黄河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渭河下游平滩流量变化对来水来沙的响应 被引量:23
7
作者 林秀芝 田勇 +1 位作者 伊晓燕 苏运启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共4页
通过分析近期渭河下游河道淤积及河槽萎缩的特点,探讨了华县平滩流量变化对来水来沙的响应关系,从而给出了要维持渭河下游2003年汛后2500m3/s的平滩流量需要的水量和水沙搭配的定量关系。可对渭河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平滩流量 来水来沙 响应关系 渭河下游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大理河流域径流和输沙关系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贾路 任宗萍 +4 位作者 李占斌 李鹏 徐国策 张铁钢 杨媛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6-94,F0004,共10页
深入研究流域水沙关系变化是解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关键问题的重要科学途径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中游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程,径流和输沙显著减少,水沙关系发生变化。该研究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1960-201... 深入研究流域水沙关系变化是解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关键问题的重要科学途径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中游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程,径流和输沙显著减少,水沙关系发生变化。该研究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1960-2015年来大理河流域的径流输沙变化趋势,并构建基于耦合协调度理论和Pettitt检验方法的径流输沙关系变异诊断方法,识别大理河流域径流和输沙关系的突变点,并通过Copula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大理河流域径流输沙在月尺度和年尺度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2)大理河流域径流和输沙关系在1996年发生显著突变;3)径流输沙关系发生突变后,径流和输沙均明显减少,输沙的减少幅度比径流的减少幅度高29.19个百分点,径流对输沙贡献程度下降幅度为5.10%,单位径流的输沙能力降低;4)淤地坝建设和植被恢复是造成大理河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修建淤地坝和恢复植被对减少泥沙具有积极作用。研究成果可以为进一步深化理解大理河流域水沙关系变化以及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径流 输沙 突变点 耦合协调度 COPULA
下载PDF
近60年黄河上游干流水沙变化及其关系 被引量:16
9
作者 许文龙 赵广举 +2 位作者 穆兴民 高鹏 孙文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8-47,共10页
为明确黄河上游干流不同区间径流、泥沙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累积距平法和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黄河上游干流唐乃亥至头道拐区间10个水文站1950—2012年的水沙变化与水沙关系特征。黄河上游干... 为明确黄河上游干流不同区间径流、泥沙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累积距平法和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黄河上游干流唐乃亥至头道拐区间10个水文站1950—2012年的水沙变化与水沙关系特征。黄河上游干流大部分水文站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各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在60余年间均呈现减少趋势,且大部分站点减少趋势显著。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突变年份多发生在1968年、1985年、1986年和1989年。月径流量和月输沙量具有0. 5~1、3~5和7~9年的振荡周期。上游自上至下各站点代际径流量表现为先增大再减少的趋势,输沙量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趋势。黄河唐乃亥至头道拐区间水沙减少趋势显著,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宁蒙灌区灌溉引用水、水土保持措施等是上游水沙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输沙量 水沙变化 黄河上游
下载PDF
1956-2009年延河水沙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徐学选 高朝侠 赵娇娜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8,共7页
分析降雨、人类活动等因子驱动下的流域水沙效应是流域管理的基础。本文采用移动平均法、累计距平法,线性回归统计等,分析了1956-2009年期间延河流域的降雨、径流和输沙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延河流域降雨量与径流量、输沙量变... 分析降雨、人类活动等因子驱动下的流域水沙效应是流域管理的基础。本文采用移动平均法、累计距平法,线性回归统计等,分析了1956-2009年期间延河流域的降雨、径流和输沙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延河流域降雨量与径流量、输沙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可分为1956-1969年的基准期和1970年以后的3个时段的治理期等4个阶段。基准期三者均达到最大,治理期以输沙变化的时段性最为显著;且三者基本符合先大幅度下降(1970-1983年),然后明显上升(1984-1993年),再迅速下降(1994-2009年)的时段性。径流泥沙的时段性既是降雨量出现阶段性变化的结果,更是阶段性人类活动的水沙效应结果。整个治理期降雨和人类活动对减少径流的贡献比是60∶40,对减少泥沙的贡献比为30∶70;治理时段引起水沙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包括:1970-1983年的淤地坝、水库等水利设施建设大大减少水沙;1984-1993年的农业包产到户政策使得减水减沙幅度逐渐减少;1994年以来延河治理和退耕还林战略等极大地减少了流域径流泥沙。研究结果对延河流域管理实践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河流域 径流量 输沙量 驱动因子 水土保持
下载PDF
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水沙变化特征及趋势性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汪丽娜 王勇 +2 位作者 高鹏 张晓萍 穆兴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6,共6页
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为治理黄河泥沙的重点核心地区。根据1960—1999年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皇甫川、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和佳芦河径流及输沙资料,以流域为单元,分析了区内各流域径流量、输沙量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及变化... 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为治理黄河泥沙的重点核心地区。根据1960—1999年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皇甫川、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和佳芦河径流及输沙资料,以流域为单元,分析了区内各流域径流量、输沙量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区内径流量及输沙量的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在季节上,除秃尾河径流量集中期为6月份外,其余4条流域径流量的集中期均为8月份;5条流域输沙量的集中期均为8月份。各流域径流量、输沙量的突变时间均在20世纪70年代,说明各流域水沙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尤以20世纪90年代减少最明显。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是影响该区内各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输沙 粗泥沙集中来源区 黄土高原
下载PDF
祖厉河流域水沙演变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晨璐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108,共8页
应用祖厉河流域1956~2016年实测水文资料,采用水文统计法、差积曲线法、突变检验法等方法,分析了流域水沙时空分布规律及水沙关系。结果表明:祖厉河流域年降水量、年径流深从上游向下游减小;支流关川河巉口以上年输沙模数相对较小,中游... 应用祖厉河流域1956~2016年实测水文资料,采用水文统计法、差积曲线法、突变检验法等方法,分析了流域水沙时空分布规律及水沙关系。结果表明:祖厉河流域年降水量、年径流深从上游向下游减小;支流关川河巉口以上年输沙模数相对较小,中游会宁-郭城驿最大。4个代表站历年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均呈显著减少趋势,降水量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5~9月,径流量和输沙量主要集中在6~9月;水沙变化的突变年份为1999年,基准期1956~1999到措施期2000~2016年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减少了39.6%、72.9%。流域降水量年均减少0.53~1.23mm,气温年均升高0.029~0.042℃/a,植被覆盖度年均增加0.85%/a,降水减少、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增加和植被覆盖度大幅提高是流域水沙持续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输沙量 水量还原 水沙关系 祖厉河
下载PDF
水利工程兴建后洞庭湖径流与泥沙的变化 被引量:13
13
作者 林承坤 高锡珍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33-39,共7页
本文根据1951—1988年洞庭湖及其入湖河流的水文泥沙资料,研究大型水利工程兴建后洞庭湖径流与泥沙的变化。研究表明,近40年来洞庭湖的径流量减少了29.2%,输沙量减少了48.7%。引起水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荆江四口分流河床的淤积,使荆江... 本文根据1951—1988年洞庭湖及其入湖河流的水文泥沙资料,研究大型水利工程兴建后洞庭湖径流与泥沙的变化。研究表明,近40年来洞庭湖的径流量减少了29.2%,输沙量减少了48.7%。引起水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荆江四口分流河床的淤积,使荆江入湖的径流量与输沙量减少。1966—1972年下荆江三个弯道裁弯取直,使荆江河床下切,导致荆江及其分流水位的下降,也促使荆江分流的流量与输沙量的减少。40年来洞庭湖水流变化的趋势对洞庭湖、江汉平原与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径流量 输沙量 泥沙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上游十大孔兑水沙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姚海芳 师长兴 顾畛逵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2-479,共8页
随着气候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世界上一些河流的径流和输沙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查明流域的水沙特征、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是流域治理和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黄河上游的十大孔兑为研究对象,利用1958—2015年的实测资料,采用线... 随着气候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世界上一些河流的径流和输沙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查明流域的水沙特征、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是流域治理和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黄河上游的十大孔兑为研究对象,利用1958—2015年的实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非参数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典型孔兑毛不拉、西柳沟、罕台川的年降雨、径流、泥沙、洪水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毛不拉和西柳沟年水沙序列下降趋势显著,罕台川下降趋势不显著,但近10 a比之前水沙明显减少;三个孔兑21世纪和20世纪观测到的2次洪水过程相比,产生洪水的降雨差别不大,但后一次洪峰流量和含沙量都显著降低;与1990年之前相比,1991—2015年各孔兑高强度降雨变化程度相对水沙变化不大。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封禁、休牧等水土保持工程陆续实施,十大孔兑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植被盖度明显增加,由此改变了该区域降雨—产流—产沙过程,引起1990年以后产水产沙的剧烈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输沙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十大孔兑
下载PDF
长江源区水沙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关颖慧 王淑芝 温得平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49,56,共8页
基于3个水文控制站的历史资料和6个国家级气象站点的同期气象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和双累计曲线等方法,揭示了长江源区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水沙演变特征,定量评估了水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56-2017年长江源区径流量... 基于3个水文控制站的历史资料和6个国家级气象站点的同期气象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和双累计曲线等方法,揭示了长江源区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水沙演变特征,定量评估了水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56-2017年长江源区径流量呈现出显著增加趋势,尤其是21世纪以来径流量增加最为明显。空间分布显示,沱沱河以上地区径流量增加更为显著,尤其是夏、秋两季径流量增幅最大。输沙量年际波动较大,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异。沱沱河站和新寨站输沙量变化趋势分别为32.73万t/10a和-2.05万t/10a(p<0.01),均以夏秋两季的变化幅度最大。直门达以上地区输沙量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水沙年内分配呈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沱沱河站水沙年际变化较直门达站剧烈。气候变化对长江源区径流增加的贡献率为91%,人类活动等因素对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源区 水沙变化 径流量 输沙量 机理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近50年来赣江流域水沙年内分配变化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颖 宋成成 +2 位作者 肖洋 张汶海 朱立俊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0-84,共5页
基于赣江外洲站近49年(1960~2008)月径流量及42年(1966~2007)月输沙量实测资料,采用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集中度(期)、肯德尔秩次相关检验法对赣江水沙年内分配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外洲站除80和90年代输... 基于赣江外洲站近49年(1960~2008)月径流量及42年(1966~2007)月输沙量实测资料,采用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集中度(期)、肯德尔秩次相关检验法对赣江水沙年内分配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外洲站除80和90年代输沙量呈“双峰型”分布以外。其余各年代径流量、输沙量年内分配均呈明显的“单峰型”分布,6月到达峰值。②赣江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集中度与不均匀程度变化呈逐年代递减趋势,表明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分配都趋于均匀态势。集中度、不均匀程度逐年下降与水库兴修、水土保持、人工采砂等因素有关。③赣江外洲站汛期与非汛期径流量变化趋势平稳,输沙量呈下降趋势,汛期径流量、输沙量波动幅度明显大于非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 月径流量 月输沙量 年内分配 不均匀性 集中度 集中期
下载PDF
赣江外洲站近50年水沙变化规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肖洋 宋成成 +2 位作者 李开杰 张预定 唐洪武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6-130,共5页
基于赣江外洲站年径流量时间序列(1957—2008年)和年输沙量时间序列(1966—2008年),采用肯德尔秩次相关检验法、有序聚类分析和秩和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对赣江水沙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径流量时间序列趋势变化不明显,不存在显著... 基于赣江外洲站年径流量时间序列(1957—2008年)和年输沙量时间序列(1966—2008年),采用肯德尔秩次相关检验法、有序聚类分析和秩和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对赣江水沙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径流量时间序列趋势变化不明显,不存在显著跳跃点,当时间尺度为17时,存在以10~12 a为周期的丰枯变化.年输沙量时间序列下降趋势明显,在1984年和1998年附近发生跳跃,周期性变化可分为两段,1966—1986年间,在时间尺度为6时平均变化周期约为4 a,1986年后,在时间尺度为1时平均变化周期约为3.7 a.水土保持、人工采砂、万安水库拦沙等是影响赣江输沙量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回归分析法 时间序列 小波分析 赣江
下载PDF
中国大陆太平洋流域河流下泄水沙通量的变化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成 胡春宏 史红玲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5,共6页
选择中国大陆太平洋流域主要的10条河流17个代表性站点,分析、插补各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数据,汇总得出1955-2007年53年的水沙通量系列数据,代表中国大陆太平洋流域河流总的下泄水沙通量。总体看,中国大陆太平洋流域河流总的水通量约... 选择中国大陆太平洋流域主要的10条河流17个代表性站点,分析、插补各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数据,汇总得出1955-2007年53年的水沙通量系列数据,代表中国大陆太平洋流域河流总的下泄水沙通量。总体看,中国大陆太平洋流域河流总的水通量约为每年15 600亿m3/a,从时间序列来看,无明显趋势性变化;总的沙通量约为每年13.9亿t/a,从时间序列来看,呈明显的4级梯级下降,年输沙量从20.9亿t/a降至近年的5.8亿t/a。输海沙量的降低主要是水土保持、水利枢纽对水沙量的调节、灌溉引沙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径流量 年输沙量 水沙通量 长江 黄河
下载PDF
华西雨屏区5种坡地利用方式产流产沙与养分流失特征 被引量:8
19
作者 武卫国 胡庭兴 +2 位作者 唐天云 宋学贵 周朝彬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2,共5页
选择5种坡地利用方式,分别是裸地、农耕地(玉米)、荒草地、巨桉林地Ⅰ与巨桉林地Ⅱ,建立人工径流小区,对2006年6~11月各小区产流产沙及养分流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5种坡地利用方式产流产沙差异显著(P<0.05),径流深依次是裸地(2... 选择5种坡地利用方式,分别是裸地、农耕地(玉米)、荒草地、巨桉林地Ⅰ与巨桉林地Ⅱ,建立人工径流小区,对2006年6~11月各小区产流产沙及养分流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5种坡地利用方式产流产沙差异显著(P<0.05),径流深依次是裸地(250.9 mm)>农耕地(232.9 mm)>荒草地(175.4 mm)>巨桉林地Ⅰ(170.5 mm)>巨桉林地Ⅱ(141.3 mm);产沙量大小依次为:农耕地(313.63 t/km2)>裸地(176.80 t/km2)>荒草地(94.45 t/km2)>巨桉林地Ⅰ(90.58 t/km2)>巨桉林地Ⅱ(36.37 t/km2).(2)5种坡地利用方式养分流失差异显著(P<0.05),其流失量大小顺序均为钾素>磷素>氮素.其中,氮素与磷素流失以水溶态为主,平均为96.16%与69.45%;钾素以颗粒态(与泥沙结合态)为主,平均为74.93%.(3)不同坡地产流产沙主要影响因素不同,裸地与农耕地受降雨影响较大,而荒草地与巨桉林地受人为干扰因素较大.(4)调整农事活动、改善经营措施与减少人为干扰对防止坡地产流产沙以及养分流失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利用 径流泥沙 养分流失 推移质 华西雨屏区
下载PDF
黄河流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径流及输沙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汪丽娜 穆兴民 +1 位作者 张晓萍 王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0-65,共6页
本研究以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面积最大且连续的区域(即北起皇甫川流域南至佳芦河流域地区)为研究对象,以1960~1999年为研究时段,分析了该区内水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降水变化的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已交叉融合在一起,使得... 本研究以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面积最大且连续的区域(即北起皇甫川流域南至佳芦河流域地区)为研究对象,以1960~1999年为研究时段,分析了该区内水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降水变化的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已交叉融合在一起,使得该区降雨量、径流量、输沙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在同一时段内,皇甫川流域的降雨损失量最大,而秃尾河流域的降雨损失量最小。40年间皇甫川和佳芦河流域的洪峰和沙峰出现的月份基本上吻合,而孤山川、窟野河和秃尾河流域的输沙量最大的月份同时或滞后于径流量最大的月份。孤山川流域的水沙异源,长时段序列又进一步掩盖了其水沙关系,使得该流域的水沙关系较差,其余4条流域的水沙关系较好,且呈正相关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输沙 粗泥沙集中来源区 黄土高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