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ration of X-ray Emission in Repetitive Nanosecond-pulse Discharge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被引量:5
1
作者 ZHANG Cheng SHAO Tao +1 位作者 YAN Ping Victor F. Tarasenko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95-2104,共10页
Pulsed discharges can generate high power densities and high equivalent electric fields in plasma to emit X-rays,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discharge mechanism.In this paper,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and X-ray emissi... Pulsed discharges can generate high power densities and high equivalent electric fields in plasma to emit X-rays,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discharge mechanism.In this paper,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and X-ray emission of typical nanosecond-pulse discharges(corona,diffuse,spark or arc)are reviewed.Especially,the diffuse discharges are observed at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ies up to 1 kHz.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and X-ray emission are analyzed,such as the gap spacing,parameters of the applied pulse(amplitude,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anode and cathode materials,and curvature radius of cathode.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aximum X-ray intensity is obtained in a diffuse discharge,and the X-ray intensity is affected by the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applied voltage,anode material,and curvature radius of cathode.For example,X-ray intensity increases with the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 and the atomic numbers of the anode material,but it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urvature radius.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cathode material has no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X-ray int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发射 脉冲放电 大气压力 纳秒 脉冲重复频率 射线强度 阴极材料 曲率半径
下载PDF
基于高能逃逸电子机制的气体开关自击穿稳定性
2
作者 耿玖源 崔言程 +1 位作者 王海涛 朱丹妮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129,共9页
为实现脉冲驱动源气体主开关的精确控制技术,研制了基于电晕稳定机理的气体触发开关,并对稳定电晕放电过程以及高能逃逸电子对击穿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揭示了抑制高能逃逸电子产生有助于增加气体开关自击穿稳定性的机制。从气体介质... 为实现脉冲驱动源气体主开关的精确控制技术,研制了基于电晕稳定机理的气体触发开关,并对稳定电晕放电过程以及高能逃逸电子对击穿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揭示了抑制高能逃逸电子产生有助于增加气体开关自击穿稳定性的机制。从气体介质和电场条件两个方面进行实验研究,对比该型气体开关的自击穿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气压0.06 MPa至0.56 MPa范围内,气体开关充15%SF_(6)/N_(2)混合气体,其自击穿离散度不超过6%,最低可达1.4%;当SF_(6)/N_(2)混合气体内的电负性气体占比小于30%时,气体开关的自击穿电压离散度保持在2%~4%范围内;在充电电压小于1800 V范围内,改变间隙内电场的时域变化速度,可降低自击穿电压的离散度,当电压上升速度为12.4 kV/μs时,自击穿电压为242 kV,离散度为0.2%;在0.3 MPa的15%SF_(6)/N_(2)混合气体内,降低触发极尖端的场不均匀系数,击穿稳定性未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在电场时域变化速度增加时,自击穿电压离散度依然可以保持在1%以下;利用沟槽型触发极代替楔形触发极,击穿电压离散度最低可达0.15%,且击穿电压稳定在248 kV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电子 电晕稳定触发开关 SF_(6)/N_(2)混合气体放电 不均匀场 脉冲功率技术
下载PDF
HL-3装置欧姆等离子体中高频磁流体不稳定性的实验观测
3
作者 杨秋磊 陈伟 +4 位作者 张洁 程时葵 梁绍勇 张轶泼 HL-3实验团队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8-333,共6页
在HL-3装置1MA电流等离子体欧姆放电实验期间,米尔诺夫(Mirnov)探针测量到两种高频磁流体(MHD)不稳定性。在等离子体启动阶段,电流爬升受到抑制,碘化钠探测器测量到逃逸电子增加。同时Mirnov探针测量到多分支频率f为20~400k Hz的高频MH... 在HL-3装置1MA电流等离子体欧姆放电实验期间,米尔诺夫(Mirnov)探针测量到两种高频磁流体(MHD)不稳定性。在等离子体启动阶段,电流爬升受到抑制,碘化钠探测器测量到逃逸电子增加。同时Mirnov探针测量到多分支频率f为20~400k Hz的高频MHD不稳定性。结果表明,这种不稳定性的出现与逃逸电子增加密切相关,并抑制了等离子体电流的爬升,损失了大约7%伏秒数。等离子体电流和密度爬升时,Mirnov探针测量到频率f为110~160k Hz的高频MHD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频率与芯部阿尔芬频率成正比,处于环向阿尔芬本征模频率范围。随着这种不稳定性的演化,等离子体发生了破裂。这些高频MHD不稳定性的研究对于HL-3后续放电及未来ITER的初始放电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磁流体不稳定性 逃逸电子 破裂
下载PDF
提升等离子体初始密度抑制逃逸电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竹锦霞 段卓琦 +3 位作者 巨洪军 蔡武德 朱俊 陈忠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2-334,共3页
利用硬X射线诊断监测逃逸电子,研究了HT-7装置放电初始阶段不同等离子体初始密度对逃逸电子产生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等离子体初始密度能有效地抑制逃逸电子的产生。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初始密度 抑制 逃逸电子 实验研究 PLASMA DENSITY INITIAL 实验结果 初始阶段 产生过程 装置 诊断 射线 监测 放电 HT-7
下载PDF
微结构内纳秒脉冲空气放电中微通道的形成及高能电子的产生过程(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A.A.Trenkin V.I.Karelin I.G.Fedoseev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11-2216,共6页
关键词 摘要 编辑部 编辑工作 读者
下载PDF
逃逸电子和不稳定性波反常多普勒共振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竹锦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4-688,共5页
利用电子回旋辐射诊断系统并结合其他相关诊断研究了HL-2A托卡马克中逃逸电子与波间的反常多普勒共振作用.结果显示:欧姆放电下提高等离子密度能抑制逃逸电子束的不稳定性,但等离子密度的再次降低导致逃逸电子又会激发不稳定性波,并耦... 利用电子回旋辐射诊断系统并结合其他相关诊断研究了HL-2A托卡马克中逃逸电子与波间的反常多普勒共振作用.结果显示:欧姆放电下提高等离子密度能抑制逃逸电子束的不稳定性,但等离子密度的再次降低导致逃逸电子又会激发不稳定性波,并耦合不稳定性波发生二次反常多普勒共振作用.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HL-2A上不同放电阶段逃逸电子反常多普勒共振阈值(ωpe/ωce)区间大致都在0.17-0.54范围内.此共振机制导致逃逸电子在速度空间被波散射,平行能量转化到垂直能量,pitch角增加,同步辐射功率增强,逃逸电子能量限制在反常多普勒效应的阈值能量附近.基于反常多普勒共振的逃逸抑制能有效减轻逃逸电子对装置第一壁的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电子 反常多普勒共振 托卡马克
下载PDF
HL-2A等离子体破裂期间逃逸电子演化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娜 王中天 +2 位作者 桑超峰 张轶泼 王德真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7-303,共7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破裂期间的逃逸电子(RE)演化行为进行研究。程序所使用的物理模型包含了初级和次级两种RE产生机制,并耦合了麦克斯韦方程组。模拟结果显示:在等离子体破裂开始0.1-0.2ms后感应产生了很强的环向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破裂期间的逃逸电子(RE)演化行为进行研究。程序所使用的物理模型包含了初级和次级两种RE产生机制,并耦合了麦克斯韦方程组。模拟结果显示:在等离子体破裂开始0.1-0.2ms后感应产生了很强的环向电场,持续约0.1ms之后该环向电场达到最大值,但是在大致2.5ms内逐渐衰减。同时模拟结果也证明了RE产生于等离子体中心处的局部区域,并且在破裂之后约1ms时间内就形成了RE束,实验中等离子体破裂之后出现的几十毫秒的电流平台主要是由RE携带的。从理论模拟与实验的对比中可以得出:HL-2A 15335次放电等离子体破裂期间欧姆电流转化为逃逸电流(RC)的转化率在40%-60%。次级产生机制在RE束的形成过程当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电子 环向电场 等离子体破裂 HL-2A装置
下载PDF
等离子体中充入工作气体抑制电子逃逸行为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竹锦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3-866,共4页
利用NaI闪烁体探测器组成的伽马射线探测系统和BF3 正比计数管、3He正比计数管和ZnS闪烁体探测器组成的中子探测系统,研究了欧姆放电平稳阶段充入工作气体后对逃逸电子产生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欧姆放电平稳阶段充入工作气体... 利用NaI闪烁体探测器组成的伽马射线探测系统和BF3 正比计数管、3He正比计数管和ZnS闪烁体探测器组成的中子探测系统,研究了欧姆放电平稳阶段充入工作气体后对逃逸电子产生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欧姆放电平稳阶段充入工作气体严重影响了逃逸电子行为,充入的工作气体能有效抑制逃逸电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电子 工作气体 抑制
下载PDF
快电子对快离子损失诊断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金钊 常加峰 +2 位作者 黄娟 吴承瑞 林士耀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5-90,共6页
基于闪烁体原理的快离子损失探针(Fast Ion Loss Detector,FILD),可以同时测量损失快离子的能量和pitch-angle的值,是核聚变装置中对高能粒子诊断的重要方式。根据先进实验超导托卡马克(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基于闪烁体原理的快离子损失探针(Fast Ion Loss Detector,FILD),可以同时测量损失快离子的能量和pitch-angle的值,是核聚变装置中对高能粒子诊断的重要方式。根据先进实验超导托卡马克(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EAST)的发展需求,为了更好地对损失快离子行为进行研究,设计并安装了快离子损失诊断,且探测到在中性束加热条件下产生的损失快离子。同时,探测到在放电中产生的逃逸电子,以及低杂波注入时快电子产生X射线对快离子损失背景信号的影响。并且在H-mode放电时边界扰动也对快离子损失信号产生影响,这些探测到的现象都为不断升级损失诊断系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体 快离子损失诊断 逃逸电子
原文传递
Fast Electrons Behind the Plane-grid Cathode at Nanosecond Discharge in Atmospheric Pressure Air 被引量:1
10
作者 E. H. Baksht A. V. Kozyrev I. D. Kostyrya D. V. Rybka V. F. Tarasenko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38-2144,共7页
Breakdown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air gaps with combined design of the cathode at the voltage pulse rise rate equal to 1014V/s has been studied with picoseconds’temporal resolution.Cathode assembly has a structure co... Breakdown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air gaps with combined design of the cathode at the voltage pulse rise rate equal to 1014V/s has been studied with picoseconds’temporal resolution.Cathode assembly has a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a flat thin foil and a grid of parallel foil thin wires.In the space behind the cathode foil a fast electron flow was recorded.The current value of the fast electron beam recorded behind the cathode is essentially influenced by the anode material.At a grid cathode and flat anode,the spectra of fast electrons generated both in direct(towards the anode)and reverse directions have been reconstructed by the attenuation cur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组件 平面网格 大气压力 空气间隙 快电子 排放 纳秒 阳极材料
下载PDF
超高功率体放电的形成及其应用(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TARASENKO V F BAKSHT E KH +5 位作者 BURACHENKO A G LOMAEV M I RYBKA D V SHULEPOV M A SOROKIN D A SHUT'KO V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283,共11页
研究了氮气中的高压体(扩散)放电特性,实验中施加的极间隙脉冲电压达数百千伏,持续时间为数纳秒,上升时间为几个纳秒,给出了实验结果。研究了氦气压强为(0.42)×10^5Pa时,从扩散形式到火花放电的放电转换过程。确定了在氮气压... 研究了氮气中的高压体(扩散)放电特性,实验中施加的极间隙脉冲电压达数百千伏,持续时间为数纳秒,上升时间为几个纳秒,给出了实验结果。研究了氦气压强为(0.42)×10^5Pa时,从扩散形式到火花放电的放电转换过程。确定了在氮气压强下电流幅度与逃逸电子束电流脉宽的关系。结果表明,导致隙间扩散放电的超短雪崩电子束(SAEB)对放电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在该压强下得出了SAEB瞬间产生相对放电电流的时延与压强的关系,根据该关系,时延随着压强增加而变化,并且在压强为2×10^5Pa时最小,同时扩散放电电流脉冲的峰值随压强增加而减小。在0.5×10^5Pa的压强下,使用刀片电极和6 cm长的N2∶SF6=10∶1的激活媒质,得到了输出能量为2 mJ、脉冲功率为0.55 MW的激光。最后,在大气压强下,对AlBe箔片进行了重复频率放电处理(REP),其表层清除了碳而且氧原子以450 nm/300pulse渗入箔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放电 扩散放电 非均匀电场 逃逸电子 紫外激光器 修饰及清洁
下载PDF
HL-2A托卡马克上slide-away放电特征研究
12
作者 竹锦霞 王光琼 李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3-27,共5页
托卡马克装置上等离子体不稳定性会被非麦克斯韦分布的逃逸电子激发。逃逸电子在特定条件下会与不稳定性发生反常多普勒共振,此共振结果将降低逃逸电子的能量,减小对装置造成的危害。本文利用电子回旋辐射(ECE)等诊断系统分析了HL-2A上s... 托卡马克装置上等离子体不稳定性会被非麦克斯韦分布的逃逸电子激发。逃逸电子在特定条件下会与不稳定性发生反常多普勒共振,此共振结果将降低逃逸电子的能量,减小对装置造成的危害。本文利用电子回旋辐射(ECE)等诊断系统分析了HL-2A上slide-away放电中反常多普勒共振特征。实验结果表明:slide-away放电模式下ECE信号主要有台阶型、指数型、指数-台阶型和双波型4类波形。统计显示不稳定性阈值与等离子体电流以及磁场强度值无线性关系。反常多普勒不稳定性阈值(ωpe/ωce)统计分布范围约为0.17~0.80,其中最高值分布范围为0.35~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卡马克 slide-away放电 逃逸电子 反常多普勒共振 阈值
下载PDF
提高等离子体密度对不同放电条件下逃逸电子行为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竹锦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9-42,共4页
利用硬X射线诊断系统,对比分析了提高等离子体密度对欧姆放电和低杂波电流驱动放电下逃逸电子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欧姆放电平顶阶段提高等离子体密度能有效抑制强逃逸分布,然而在低杂波关断时提高等离子体密度并没有抑制电子逃逸... 利用硬X射线诊断系统,对比分析了提高等离子体密度对欧姆放电和低杂波电流驱动放电下逃逸电子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欧姆放电平顶阶段提高等离子体密度能有效抑制强逃逸分布,然而在低杂波关断时提高等离子体密度并没有抑制电子逃逸,反而出现逃逸电子雪崩增长.根据不同逃逸产生机制对该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电子 等离子体密度 欧姆放电 低杂波电流驱动
下载PDF
TEXTOR-94与HT-7上欧姆放电下逃逸电子行为对比分析
14
作者 竹锦霞 段卓琦 +4 位作者 巨洪军 朱俊 方达 孙伟民 陈忠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51-54,共4页
实验研究发现HT-7托卡马克在放电起始阶段采用初始密度爬升不仅抑制了逃逸电子的初级产生过程,同时也抑制了逃逸电子的次级产生过程。而TEXTOR-94托卡马克在类似实验中观察到了比较强的次级逃逸过程。对该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逃逸电子 初级产生 次级产生
下载PDF
提高HT-7放电平顶阶段等离子体密度对逃逸电子的影响
15
作者 竹锦霞 段卓琦 +2 位作者 朱俊 方达 陈忠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3-217,共5页
利用硬X射线探测系统监测HT-7托卡马克装置中逃逸电子轰击到装置第一壁材料时所产生的高能硬X射线,研究了在放电平顶阶段提高等离子体密度对逃逸电子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提高放电平顶阶段等离子体密度,HXR强度迅速降到很低的... 利用硬X射线探测系统监测HT-7托卡马克装置中逃逸电子轰击到装置第一壁材料时所产生的高能硬X射线,研究了在放电平顶阶段提高等离子体密度对逃逸电子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提高放电平顶阶段等离子体密度,HXR强度迅速降到很低的水平,这意味着能有效减少这个阶段形成的逃逸电子的数目及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电子 等离子体密度 硬X射线
下载PDF
高能电子与磁场波纹共振作用的研究
16
作者 巨洪军 陈忠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2-54,共3页
托卡马克装置中逃逸电子的产生伴有很高能量的释放,有损装置第一壁材料的性能和寿命。在高能电子和磁场波纹发生共振的作用下,可发现在弱的电场下逃逸电子可以和高阶谐波发生共振从而将逃逸电子的能量极限限制在一定的低能量安全范围内。
关键词 逃逸电子 波纹共振 能量
下载PDF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电子逃逸产生机制综述
17
作者 竹锦霞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24-27,共4页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与逃逸电子动力学相关的实验研究是热核聚变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逃逸电子的初级和次级产生机制是逃逸电子产生的两个主要机制.根据国内外的一系列资料,介绍了热核聚变研究中不同放电条件下逃逸电子的产生过程以及实...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与逃逸电子动力学相关的实验研究是热核聚变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逃逸电子的初级和次级产生机制是逃逸电子产生的两个主要机制.根据国内外的一系列资料,介绍了热核聚变研究中不同放电条件下逃逸电子的产生过程以及实验证据,包括:欧姆放电中电子逃逸的雪崩过程,电子回旋共振加热期间逃逸电子产生的实验现象以及低杂波电流驱动与离子伯恩斯坦波协同加热下逃逸增强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逃逸电子 产生机制 实验进展
下载PDF
EAST装置等离子体逃逸电子同步辐射行为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仰振东 方建安 +2 位作者 龚先祖 甘开福 崔治学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3-308,共6页
通过红外可见内窥镜诊断系统对EAST等离子体芯部逃逸电子的同步辐射功率谱进行了分析,得出低能段逃逸电子同步辐射主要在红外波段,随着逃逸电子能量的增加,同步辐射向短波方向移动进入可见光波段。在欧姆放电条件下,对逃逸电子同步辐射... 通过红外可见内窥镜诊断系统对EAST等离子体芯部逃逸电子的同步辐射功率谱进行了分析,得出低能段逃逸电子同步辐射主要在红外波段,随着逃逸电子能量的增加,同步辐射向短波方向移动进入可见光波段。在欧姆放电条件下,对逃逸电子同步辐射所产生的的红外可见光进行了成像分析,同时研究了EAST等离子体在低杂波和中性束注入加热条件下的逃逸电子行为。实验结果显示,低杂波和NBI的投入总体抑制电子的逃逸,但低杂波投入初期产生的快电子对逃逸电子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电子 红外相机 可见CCD EAST装置
下载PDF
KSTAR装置逃逸电子同步辐射功率谱的研究
19
作者 段卓琦 朱俊 陈忠勇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35-37,共3页
电子逃逸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一种普遍的现象.对逃逸电子的监测是保护装置第一壁材料的基础.托卡马克上等离子体芯部逃逸电子发射的同步辐射是利用红外相机测量,但是红外相机的光路成本高,相机本身也比较昂贵.通过分析KSTAR装置逃逸电... 电子逃逸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一种普遍的现象.对逃逸电子的监测是保护装置第一壁材料的基础.托卡马克上等离子体芯部逃逸电子发射的同步辐射是利用红外相机测量,但是红外相机的光路成本高,相机本身也比较昂贵.通过分析KSTAR装置逃逸电子的同步辐射功率谱,研究了逃逸电子同步辐射波长与能量的关系,拟发展新型的逃逸电子诊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卡马克 逃逸电子 同步辐射 功率谱
下载PDF
High-voltage Nanosecond Pulse Generators of the "PROTEUS" Line for Discharge with Runaway Electrons Applications
20
作者 Anatoly N. Maltsev Maxim V. Martynov +3 位作者 Alexey V. Mikov Viktor G. Podkovyrov Leonid L. Zhukov Alexander Yu. Ivanov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06-2513,共8页
关键词 PROTEUS 纳秒脉冲发生器 电子应用 气体放电 高压 失控 输出电压 脉冲重复频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