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瘤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0
1
作者 买尔哈巴.艾合买提 樊振 +2 位作者 李越中 古丽斯玛依.艾拜都拉 乌斯满.依米提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0-477,共8页
【目的】从新疆细毛羊、牛和骆驼瘤胃液中分离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好氧细菌,用于绿色粗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研发。【方法】采取新鲜瘤胃液,接种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通过刚果红染色和液体复筛培养基,筛选出分解纤维素能力强的好氧细... 【目的】从新疆细毛羊、牛和骆驼瘤胃液中分离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好氧细菌,用于绿色粗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研发。【方法】采取新鲜瘤胃液,接种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通过刚果红染色和液体复筛培养基,筛选出分解纤维素能力强的好氧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与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相结合对细菌进行鉴定;同时对纤维素分解能力强的4株细菌进行不同条件下酶活力测定。【结果】共分离到84株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细菌,其中筛选出较强分解纤维素能力的40株。该菌包括37株G-菌和3株G+菌;经鉴定40株纤维素分解菌分别属于6个属10个种,其中16株为寡养单胞菌属,10株为苍白杆菌属,5株为鞘氨醇杆菌属,3株为微杆菌属,3株为副球菌属,2株为假单胞菌属。其中产酶能力强的4株菌在不同条件下的酶活力表明,它们在最佳碳源为秸秆粉、pH5.5-6.0的偏中性条件和37℃培养条件下的酶活力较高。不同菌株对不同纤维素类物质的分解能力不一样,同一菌株对不同纤维素碳源的利用能力也不相同。【结论】分离获得的瘤胃纤维素分解菌是从新疆不同地区、干旱半干旱环境下饲养的动物胃液中分离、筛选出来的,有较强的纤维素分解能力,将为高品质、高消化率的青贮饲料生产提供优质菌种资源及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液 纤维素分解菌 分离与鉴定 酶活力测定
原文传递
碱性次氯酸钠-苯酚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醇处理的瘤胃液中氨态氮浓度 被引量:16
2
作者 屯妮萨.麦提赛伊迪 阿里娅古丽.依布热依木 +1 位作者 阿依沙依拉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5-570,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适于测定用甲醇处理的瘤胃液中氨态氮浓度的碱性次氯酸钠-苯酚分光光度法方法。【方法】比较加或不加甲醇对标准氨态氮线性回归方程的影响,对比色波长、显色稳定性进行测定,进行回收率、精密度试验,并用建立的方法实际... 【目的】建立一种适于测定用甲醇处理的瘤胃液中氨态氮浓度的碱性次氯酸钠-苯酚分光光度法方法。【方法】比较加或不加甲醇对标准氨态氮线性回归方程的影响,对比色波长、显色稳定性进行测定,进行回收率、精密度试验,并用建立的方法实际测定甲醇处理的绵羊瘤胃液中氨态氮浓度。【结果】反应物在37℃水浴10 min、室温下放置10 min后显色更加稳定,最大吸收波长为650 nm;氨态氮浓度在1~32 mg/100 mL时与650 nm处吸光度值的相关系数为0.999 9,回收率97.2%~103.7%(平均为99.9%);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日间变异系数、日内变异系数均小于5%。【结论】在样品液中含有50%体积比例的甲醇对碱性次氯酸钠-苯酚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态氮浓度没有影响,可用于经甲醇处理的瘤胃液中氨态氮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态氮 瘤胃液 碱性次氯酸钠-苯酚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西藏地区牦牛瘤胃中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君风 原现军 +5 位作者 董志浩 Seare Tajebe Desta 陈雷 白晰 白云峰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6-184,共9页
本研究旨在从西藏地区牦牛瘤胃中分离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兼性厌氧菌,为青贮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研制提供支持。试验采集了西藏那曲地区成年牦牛的新鲜瘤胃液,经刚果红染色初筛,滤纸降解复筛,获得分解纤维素能力强的菌株,对菌株生长... 本研究旨在从西藏地区牦牛瘤胃中分离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兼性厌氧菌,为青贮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研制提供支持。试验采集了西藏那曲地区成年牦牛的新鲜瘤胃液,经刚果红染色初筛,滤纸降解复筛,获得分解纤维素能力强的菌株,对菌株生长速率及酶活力进行测定,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分析了菌株对水稻秸秆的降解效果。试验分离出一株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菌,属于肠球菌属,即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JF85。菌株JF85在15~55℃,pH 3.0~7.0及3.0%和6.5%NaCl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接种JF85,36h后可获得最大内切葡聚糖酶活力(0.41U/mL)和滤纸酶活力(0.13U/mL)。在模拟发酵试验中,接种菌株JF85,14d后水稻秸秆干物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在发酵第7天,JF85处理组显示最高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整个发酵过程中木质素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菌株JF85具有分解纤维素、耐酸、耐盐特性,在青贮饲料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瘤胃液 纤维素降解菌 分离 鉴定 水稻秸秆
下载PDF
奶牛瘤胃兼性厌氧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炳晓 柴同杰 +4 位作者 苏鹏程 吕静 姚美玲 戈胜强 秦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42,共8页
【目的】从奶牛瘤胃液中分离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兼性厌氧细菌,用于绿色粗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研发。【方法】从奶牛瘤胃中采取瘤胃液,接种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采用严格厌氧结合需氧培养方式进行培养,通过刚果红染色,筛选出分... 【目的】从奶牛瘤胃液中分离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兼性厌氧细菌,用于绿色粗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研发。【方法】从奶牛瘤胃中采取瘤胃液,接种于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采用严格厌氧结合需氧培养方式进行培养,通过刚果红染色,筛选出分解纤维素能力强的兼性厌氧细菌;采用生化试验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细菌进行鉴定,并绘制系统发育树;同时对细菌生长特性及有无致病性进行初步测定。【结果】共分离到63株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细菌,其中29株有较强的分解纤维素能力,包括24株G菌,5株G+菌;24株G-细菌中,18株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3株为铜绿假单胞杆菌,2株为大肠杆菌,1株为产酸克雷伯氏菌;5株G+细菌中,2株与苏云金芽孢杆菌有99.7%的同源性,2株与巨大芽孢杆菌有99.6%的同源性,1株与蜡状芽孢杆菌有99.5%的同源性,分类学上可分别归于苏云金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细菌的生长特性及致病性试验表明,分离到的细菌在20-41℃、pH5.O~9.0条件下生长良好,肺炎克雷伯氏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无致病性。【结论】分离到的奶牛瘤胃兼性厌氧细菌,可用于绿色粗饲料微生物添加剂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瘤胃液 纤维素分解菌 16S RDNA 克雷伯氏菌 芽孢杆菌
下载PDF
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检测瘤胃液和青贮液中乳酸对映体和挥发酸 被引量:8
5
作者 常影 邱静 +1 位作者 魏吉安 孟庆翔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53,共5页
利用手性衍生化试剂L-薄荷醇和气相色谱柱前衍生化,将瘤胃液和青贮液中L-和D-乳酸对映体转化为酯类非对映体对。建立同时分析发酵液中乳酸对映体和挥发酸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乳酸对映体的质量浓度在0.05~10.00mg/mL范围内时... 利用手性衍生化试剂L-薄荷醇和气相色谱柱前衍生化,将瘤胃液和青贮液中L-和D-乳酸对映体转化为酯类非对映体对。建立同时分析发酵液中乳酸对映体和挥发酸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乳酸对映体的质量浓度在0.05~10.00mg/mL范围内时.标准曲线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R^2=0.9995和R^2=0.9996。乳酸对映体的回收率为96.15%~108.24%.且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采用本方法检测瘤胃液和青贮液样品的L-和D-乳酸对映体含量,并且与酶学检测法进行比较,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酵液中挥发酸经衍生化处理。可以与L-和D-乳酸对映体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检测,各组分在0.05~5.00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82~0.9994。乳酸对映体和挥发酸的色谱分析在6min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对映体 气相色谱法 瘤胃液 青贮液
下载PDF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绵羊瘤胃液、肉鸡粪中吲哚和粪臭素含量 被引量:7
6
作者 吴婷婷 杨开伦 +3 位作者 聂彪彪 祖玲玲 买买提.吾肉孜 努尔比亚木.萨吾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23-1729,共7页
【目的】建立适于绵羊瘤胃液和肉鸡粪中痕量吲哚、粪臭素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肉鸡日粮中分别添加饲用抗生素、葡萄糖酸和乳果糖,收集13~15、20~22、33~35和40~41日龄肉鸡的粪;采集绵羊饲喂前(记为0 h),饲喂后1.5、3... 【目的】建立适于绵羊瘤胃液和肉鸡粪中痕量吲哚、粪臭素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肉鸡日粮中分别添加饲用抗生素、葡萄糖酸和乳果糖,收集13~15、20~22、33~35和40~41日龄肉鸡的粪;采集绵羊饲喂前(记为0 h),饲喂后1.5、3、6和9 h的瘤胃内容物。【结果】色谱条件,流动相:乙腈:水,流速1mL/min,柱温30℃,激发波长270 nm,发射波长350 nm,梯度洗脱;方法具有分离时间短(10 min以内),样品处理简单、分离度好、灵敏度高(吲哚142.8 ng/mL,绝对量2.142 ng/15μL;粪臭素1 ng/mL,绝对量0.015ng/15μL)的特点。葡萄糖酸组、乳果糖组肉鸡粪中吲哚含量在肉鸡34~36日龄时达到高峰值,抗生素组肉鸡粪中吲哚含量随日龄呈现上升趋势;从粪臭素含量来看,40~41日龄时肉鸡粪中含量有所增加,其中,饲用抗生素组、乳果糖组增加最明显,葡萄糖酸组增加最少。绵羊瘤胃液中吲哚含量在饲喂后1.5 h达到最高值,饲喂800 g精料日粮时含量极显著高于饲喂400 g精料日粮,其余各时间点两种日粮之间差异不显著;而瘤胃液中粪臭素含量在饲喂后3 h达到最高值,且饲喂800 g精料日粮时含量都有高于饲喂400 g精料日粮时。【结论】肉鸡粪中的吲哚、粪臭素含量不仅与日粮有关,还与肉鸡的日龄有关。饲喂两种水平的精料补充料时绵羊瘤胃液中吲哚、粪臭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基本相似;高精料饲喂后1.5~9 h内,瘤胃液中的粪臭素含量普遍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吲哚 粪臭素 瘤胃液 肉鸡粪
下载PDF
微贮玉米秸秆对道寒杂交断奶羔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郭云霞 郝庆红 +2 位作者 刘月琴 张英杰 任淑月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9-248,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微贮玉米秸秆对道寒杂交断奶羔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微贮玉米秸秆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24.62±3.59)kg的道寒杂交断奶羔羊80只,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5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微贮玉米秸秆对道寒杂交断奶羔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微贮玉米秸秆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24.62±3.59)kg的道寒杂交断奶羔羊80只,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5组(每组16只),分别饲喂以微贮玉米秸秆替代0(对照)、25%、50%、75%、100%青贮玉米秸秆的全混合日粮(TMR)。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在饲喂4 h后,瘤胃液p H除25%添加组较对照组稍有下降(P>0.05)外,50%、75%、100%添加组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39%(P>0.05)、4.16%(P<0.05)、7.45%(P<0.01);随着微贮玉米秸秆添加量的增加,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25%、50%、75%添加组分别较对照组升高了0.93%(P>0.05)、4.18%(P>0.05)、5.19%(P<0.05),100%添加组与对照组相近(P>0.05);各添加组瘤胃液乙酸/丙酸均低于对照组,25%、50%、75%、100%添加组分别较对照组下降了12.44%(P<0.05)、4.93%(P>0.05)、12.21%(P<0.05)、9.86%(P<0.05)。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分析得出,微贮玉米秸秆替代适量青贮玉米秸秆促进了瘤胃液纤维降解菌的增殖,抑制了蛋白质降解菌的增殖。综上可知,以微贮玉米秸秆替代75%青贮玉米秸秆配制TMR更有利于提高道寒杂交断奶羔羊的瘤胃发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羔羊 微贮玉米秸秆 瘤胃液 挥发性脂肪酸 DGGE
下载PDF
不同日粮模式对奶牛血液及瘤胃液中主要代谢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文静 卜登攀 +3 位作者 孙鹏 魏利斌 覃春富 柳巨雄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4,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日粮模式对荷斯坦奶牛血液及瘤胃液中主要代谢相关激素的影响,试验采用20头体重为(520±25)kg、头胎、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分娩后(120±27)d],随机分为2组(其中每组各有5头奶牛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分别饲喂高精料... 为了研究不同日粮模式对荷斯坦奶牛血液及瘤胃液中主要代谢相关激素的影响,试验采用20头体重为(520±25)kg、头胎、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分娩后(120±27)d],随机分为2组(其中每组各有5头奶牛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分别饲喂高精料低质粗料(CS组)和低精料优质粗料(MF)的日粮组合,于试验第30天采集血液及瘤胃液,测定血清及瘤胃液中胰岛素(INS)、生长激素(GH)、瘦素(LEP)、皮质醇(COR)、催乳素(PRL)等的浓度。结果表明:CS组与MF组相比,CS组血清中皮质醇的浓度高于MF组,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血清中瘦素浓度低于MF组,差异显著(P<0.05),而血液及瘤胃液中其他激素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高精料低质粗料和低精料优质粗料在等能条件下,对机体代谢的影响差别不大,低质粗料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应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粮模式 激素 血液 瘤胃液 奶牛
原文传递
Anaerobic Biotransformation of Nitro-Compounds to Amines by Bovine Rumen Fluid
9
作者 Alfonso Rodríguez Ignacio Irazoqui +4 位作者 Guzmán álvarez Cecilia Cajarville José Luis Repetto Mercedes González Hugo Cerecetto 《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 2011年第3期47-53,共7页
Microorganims of the bovine rumen fluid biocatalyzed the reduction of nitro-compound substrates to yield the respective amines. This enzymatic process, using ruminal contents, has rarely been reported in associa- tion... Microorganims of the bovine rumen fluid biocatalyzed the reduction of nitro-compound substrates to yield the respective amines. This enzymatic process, using ruminal contents, has rarely been reported in associa- tion with the bioreduction of nitro groups. The biotransformation reactions catalyzed by this system were de- pendent of both the electron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rea/volume of the nitro-substrates confirming the processes are enzymatic. The semi-preparative scale biotransformation went by in good yield showing the rumen fluid may be employed in the synthesis of amines under very mild conditions and, moreover, it may have application in the bioremediation of nitro-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TRANSFORMATION NITRO-COMPOUNDS AMINES RUMEN ruminal fluid BOVINE
下载PDF
高精料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和生物胺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东升 张露露 《中国奶牛》 2017年第10期11-15,共5页
为研究饲喂高精料日粮条件下奶牛瘤胃发酵情况,选取4头初产的健康荷斯坦牛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饲喂高精料日粮显著提高了奶牛瘤胃液中乳酸、总VFA、丁酸、戊酸和总支链VFA的含量,同时乙丙比显著降低,但未能显著降低乙酸和NH_3-N水平... 为研究饲喂高精料日粮条件下奶牛瘤胃发酵情况,选取4头初产的健康荷斯坦牛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饲喂高精料日粮显著提高了奶牛瘤胃液中乳酸、总VFA、丁酸、戊酸和总支链VFA的含量,同时乙丙比显著降低,但未能显著降低乙酸和NH_3-N水平;同时,与饲喂低精料日粮相比,饲喂高精料的奶牛瘤胃液中的生物胺含量显著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瘤胃液p H与瘤胃液中生物胺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高精料日粮显著提高了瘤胃液中的乳酸杆菌数量(P<0.05),但对牛链球菌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饲喂高精料改变了奶牛瘤胃的微生物菌群,进而影响了瘤胃的发酵参数,并促进消化道内异常代谢产物——生物胺的生成与转移,进而影响奶牛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粗比 奶牛 瘤胃液 生物胺
下载PDF
用氨气敏电极测定瘤胃液中的氨氮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秉真 张国权 薛卫东 《分析测试通报》 CSCD 1991年第3期40-42,共3页
本文报道采用ORION 940型离子酸度计,95-12型氨气敏电极,用直接测定法,快速、简便、精确地测定了山羊瘤胃液中的氨氮含量。
关键词 瘤胃液中 测定 氨气敏电极
下载PDF
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血浆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和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影响
12
作者 吴婷婷 韩冰 +2 位作者 刘振 何周瑞 杨开伦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43-3951,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血浆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含量和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数量的影响。选取12只特克赛尔(Texel)初生羔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6只。试验组羔羊出生后连续补喂瘤胃液14 d,每天1次,对照组羔羊补喂等量生理盐...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血浆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含量和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数量的影响。选取12只特克赛尔(Texel)初生羔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6只。试验组羔羊出生后连续补喂瘤胃液14 d,每天1次,对照组羔羊补喂等量生理盐水。羔羊7、14、21和28日龄时,颈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浆;28日龄时,屠宰收集肠道内容物。测定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 A)和免疫球蛋白G(Ig G)]、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肠道内容物中Ig G和免疫球蛋白Fc片段(Fc)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21日龄血浆中Ig A和Ig G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他日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血浆中IL-1β和IL-6含量较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血浆TNF-α含量在14日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其他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羔羊血浆IFN-γ含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给新生羔羊补喂瘤胃液对28日龄羔羊肠道内容物中Ig G和Fc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增加,尤其在回肠,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肠道肥大细胞数量各肠段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体液免疫无显著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由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小肠转运母源免疫球蛋白无显著影响;早期补喂瘤胃液能刺激羔羊小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使免疫屏障功能尽早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羔羊 瘤胃液 血浆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黏膜免疫相关细胞
下载PDF
Effects of Different Dietary Cation-Anion Difference on Fiber Degradation in Rumen of Laoshan Dairy Goats
13
作者 WANG Lihua FENG Qia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9年第1期40-44,共5页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effects of different dietary cation-anion difference(DCAD) in diets on ruminal fluid pH and fiber degradation in rumen of Laoshan dairy goats. A 4×4 latin square design...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effects of different dietary cation-anion difference(DCAD) in diets on ruminal fluid pH and fiber degradation in rumen of Laoshan dairy goats. A 4×4 latin square design was adopted. DCAD in different groups was 0, 50, 100, 200 mEq·kg^-1 of D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ruminal pH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DCAD coul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ruminal pH (P〈0.05) and ruminal fluid pH increased as DCAD increased from 0 to 200 mEq·kg^-1 of DM at different sampling time-points. There was no effect of DCAD on carboxymethyl cellulase in ruminal fluid at 4 h and 8 h postfeeding (P〉0.05). Degradation ofNDF, ADF, CF peaked at a DCAD of 100 mEq·kg^-1 of DM.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DCAD of 100 mEq·kg^-1 of DM was advantage to non-pregnancy, non-lactication Laoshan dairy go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AD dairy goat ruminal fluid pH fiber degradation
下载PDF
不同DCAD水平对采食后崂山奶山羊瘤胃pH、NH_3-N及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利华 冯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24,共4页
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中不同DCAD值对崂山奶山羊瘤胃pH、NH3-N及瘤胃酶活性的影响。日粮干物质的DCAD值分别为0、50、100、200mEq/kg。从各采样点的平均值可以看出,日粮DCAD值对瘤胃氨态氮浓度、瘤胃pH、纤维素酶活性有显著影... 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中不同DCAD值对崂山奶山羊瘤胃pH、NH3-N及瘤胃酶活性的影响。日粮干物质的DCAD值分别为0、50、100、200mEq/kg。从各采样点的平均值可以看出,日粮DCAD值对瘤胃氨态氮浓度、瘤胃pH、纤维素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对α-淀粉酶活性、中性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不同指标测定结果,可推断干物质含量100mEq/kg的DCAD值对非哺乳妊娠的成年崂山奶山羊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AD 崂山奶山羊 瘤胃pH NH3-N 酶活
下载PDF
补喂瘤胃液制备物对羔羊肠道黏膜及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婷婷 韩冰 +2 位作者 聂彪彪 董伟伟 杨开伦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811-3818,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喂瘤胃液制备物对羔羊肠道黏膜和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瘤胃液制备物对新生羔羊肠道黏膜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影响。选取50只初生体重接近的新生羔羊为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试验组羔羊1日龄开始补喂...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喂瘤胃液制备物对羔羊肠道黏膜和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瘤胃液制备物对新生羔羊肠道黏膜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影响。选取50只初生体重接近的新生羔羊为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试验组羔羊1日龄开始补喂健康成年绵羊瘤胃液制备物[瘤胃液(Ⅰ)、灭菌瘤胃液(Ⅱ)、超声波破碎瘤胃液(Ⅲ)和灭菌超声波破碎瘤胃液(Ⅳ)],对照组羔羊补喂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5 d。在24日龄时每组选取3只羔羊屠宰,采集肠道黏膜;在羔羊14和28日龄时颈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浆。测定肠道黏膜及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显示:1)小肠黏膜蛋白质中,各试验组免疫球蛋白A(Ig 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和免疫球蛋白G(Ig G)总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Ig A总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组SIg A和Ig G总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来说,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试验Ⅲ组免疫球蛋白总量较对照组增加较多。2)血浆中,羔羊28日龄时免疫球蛋白含量均高于14日龄。14日龄时试验各组血浆中Ig 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28日龄时试验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极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1);试验各组Ig G含量在14和28日龄时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给新生羔羊补喂不同处理的瘤胃液制备物均能提高羔羊肠黏膜免疫能力,补喂超声波破碎瘤胃液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液制备物 新生羔羊 肠道黏膜 血浆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脲酶抑制剂对脲酶活性的抑制试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齐德生 于炎湖 +1 位作者 詹志春 胡昌彬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3年第9期33-34,共2页
试验研究了乙酰氧肟酸对牛瘤胃液脲酶及大豆脲酶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乙酰氧肟酸对脲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当乙酰氧肟酸在牛精料中的添加水平为150mg/kg时,对牛瘤胃液脲酶活性的平均抑制率为42.6%;当乙酰氧肟酸含量为125mg/L时,... 试验研究了乙酰氧肟酸对牛瘤胃液脲酶及大豆脲酶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乙酰氧肟酸对脲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当乙酰氧肟酸在牛精料中的添加水平为150mg/kg时,对牛瘤胃液脲酶活性的平均抑制率为42.6%;当乙酰氧肟酸含量为125mg/L时,大豆脲酶活性降低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脲酶活性 抑制试验 瘤胃液 大豆脲酶 反刍动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