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共产党宣言》的传播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云 《改革与战略》 2012年第1期14-17,共4页
文章认为,《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概括与升华,它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明了奋斗方向。《宣言》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认识国情及进行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 文章认为,《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概括与升华,它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明了奋斗方向。《宣言》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认识国情及进行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现了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大众化。文章指出,《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规律:一是大众化要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为理论前提;二是大众化要以提高实践效能为基本要求;三是大众化要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传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实践规律
下载PDF
宗教管理的制度变迁及其实践:民国的考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冬慧 《湘江法律评论》 2016年第1期113-133,共21页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宗教管理也随之变迁,并且其法治化程度不断提升,'依法治教'成为当时政府宗教管理的明显特色,历届政府的宪法性文件均有信仰宗教自由的规定,政府管理机构也借助于频繁的宗教立法,加强对信教...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宗教管理也随之变迁,并且其法治化程度不断提升,'依法治教'成为当时政府宗教管理的明显特色,历届政府的宪法性文件均有信仰宗教自由的规定,政府管理机构也借助于频繁的宗教立法,加强对信教人员及其活动场所的管理。但是,在民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宗教管理的制度理论与运行实践也总有一定的距离,也正是这种'距离'推动新的宗教立法,使宗教管理制度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国家管理宗教事务的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宗教 制度变迁 实践运行
原文传递
管理制度设计质量审核清单与评价矩阵
3
作者 王凌峰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46-52,共7页
管理制度设计质量对组织管理效率与效果有重要影响。管理制度设计内容可分为管理过程、管理执行两个维度。根据管理实践,确定管理过程、管理执行典型问题与对策的审核清单。使用审核清单对管理过程、管理执行维度评分,组合形成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设计质量对组织管理效率与效果有重要影响。管理制度设计内容可分为管理过程、管理执行两个维度。根据管理实践,确定管理过程、管理执行典型问题与对策的审核清单。使用审核清单对管理过程、管理执行维度评分,组合形成管理制度设计质量评价矩阵,将管理制度设计质量分为五个等级。审核清单与评价矩阵作为管理工具可直接用于管理实践,有助于解决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制度-实践脱耦以及管理制度软化、空转直至失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制度 设计质量 制度空转 管理实践 管理工具
下载PDF
济钢高炉低成本炉料冶炼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楚强 薛燕 +2 位作者 陈霞 华旭军 魏国庆 《河南冶金》 2012年第1期36-38,共3页
济钢炼铁厂高炉使用低品位高铝矿冶炼,带来炉渣Al2O3大幅度升高,炉渣粘稠,导致产量下降、燃料消耗升高等,使用这种低品位矿对高炉四大操作制度影响较大,通过不断优化各项操作制度,逐步探索完善了使用该矿的操作措施。
关键词 高炉 低成本炉料 操作制度 冶炼实践
下载PDF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规制改革探索
5
作者 蔺捷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6,共11页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规制内嵌于金融规制的范畴,包括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规范体系和规则实践。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规范体系涵盖国际层面的“软法”规则、区域层面以欧盟为代表的区域规则、国内层面的立法规范以及自律性机构发布的特定金融...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规制内嵌于金融规制的范畴,包括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规范体系和规则实践。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规范体系涵盖国际层面的“软法”规则、区域层面以欧盟为代表的区域规则、国内层面的立法规范以及自律性机构发布的特定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自律性规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规则实践则体现为国际标准制定机构“软法”规则的指导价值、欧盟法律规范在成员国直接适用或转化实施的协调统一、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为落实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立法规范出台的具体监管规则以及各国国内自律性规范的具象价值。站在宏观审慎监管和强化风险防范的视角,我们需要对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规范体系和规则实践进行统筹布局。统筹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规制,一方面要建构统一协调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规范体系,另一方面要探索张弛有度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规则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规制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规范体系 规则实践
下载PDF
地方法治实践的动力机制及其反思 被引量:33
6
作者 付子堂 张善根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117,共11页
地方法治实践的动力机制研究有两种理论取向:一是国家"试错"策略理论;二是地方竞争理论。就其本质而言,两者并不存在内在冲突,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深深嵌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结构之中。国家策略导致地方竞争,地方竞争形... 地方法治实践的动力机制研究有两种理论取向:一是国家"试错"策略理论;二是地方竞争理论。就其本质而言,两者并不存在内在冲突,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深深嵌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结构之中。国家策略导致地方竞争,地方竞争形塑国家策略,地方法治的逻辑就是国家策略下的地方竞争。反思地方法治实践的动力机制原理,发现国家策略下的地方竞争可能导致地方法治演变为地方应对中央的权宜之计,使地方法治建设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从而使地方法治建设被悬置,难以落地生根。在未来的地方法治发展中,国家或许仍然会采取试错策略,但地方法治应以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法治化为前提,依法试错。同时,应引导地方法治竞争从应对中央转向回归社会,并将此作为地方法治建设的动力基础和建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实践 地方法治 试错策略 地方竞争 社会需求
原文传递
中国民族法治七十年:成就、经验与展望 被引量:24
7
作者 潘红祥 张星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7,138,共18页
民族法治是民族法治实践与民族法治理论的统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族法治建设大体经历了初创、恢复与提升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70年来,我国民族法治实践高度重视法律规范体系、实施监督检查体系和运行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有效促... 民族法治是民族法治实践与民族法治理论的统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族法治建设大体经历了初创、恢复与提升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70年来,我国民族法治实践高度重视法律规范体系、实施监督检查体系和运行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有效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民族法治理论研究立足于中国本土问题,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学科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新时代我国民族法治建设需要围绕民族工作的基本主题,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服务于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服务于民族地区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借鉴多学科,尤其是法教义学原理与方法,成就民族法学的法学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民族法治实践 民族法治理论 民族法学理论体系
原文传递
中国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5
8
作者 钱弘道 方桂荣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8-135,共18页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的重大任务。"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是其中牵涉面最大的一部分,其设计任务紧迫而艰巨。虽然地方各级政府和学界都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但无论是地方政府考评...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的重大任务。"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是其中牵涉面最大的一部分,其设计任务紧迫而艰巨。虽然地方各级政府和学界都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但无论是地方政府考评采用的还是学界研发应用的指标体系目前都存在一定缺陷。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需深入剖析法治政府的内涵特征,廓清法治政府的争议边界,紧密结合中国法治政府评估实践经验所揭示的发展趋势和特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研究成果,以全国适用、进路合理、功能彰显、公信力强为重构目标,在行政保障、行政行为与行政效果的框架下展开设计,运用科学方法分级列出各项指标并赋予合理权重,以确保整套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实践 法治评估 法治政府建设 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9
9
作者 喻中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6,共14页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旨在增强新时代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从建构方法、建构策略、建构路径的角度来说,应当着眼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化表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时代化再造、改进中国当代法治实践的理论... 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旨在增强新时代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从建构方法、建构策略、建构路径的角度来说,应当着眼于深化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化表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时代化再造、改进中国当代法治实践的理论化提炼、加强外来法学知识的选择性借鉴。这四个方面,分别针对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关系、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关系、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与中国当代法治实践的关系、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与外来法学知识的关系。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合力促成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传统法律文化 法治实践 外来法学知识
下载PDF
从实践理性到理性实践:比较、比较法与法治实践 被引量:9
10
作者 许传玺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从个体人生和人类活动同为经历与试错过程这一人类学观察入手,可推导出比较法对于人类法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就法律而言,不同族群的法律制度、组织、行为和观念等必然主要依赖并体现各自族群的经历与试错;比较法可以从他者的经历与试... 从个体人生和人类活动同为经历与试错过程这一人类学观察入手,可推导出比较法对于人类法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就法律而言,不同族群的法律制度、组织、行为和观念等必然主要依赖并体现各自族群的经历与试错;比较法可以从他者的经历与试错中吸取经验教训,克服自身的局限,因而有助于促进人类活动从实践理性到理性实践的发展进程,与美国实践主义等主流哲学思潮不谋而合。而在比较法学领域,部门比较法最能体现从实践理性到理性实践这一重要特征,亟须得到构建和加强,从而实质性地推动法治的建立。我国法治实践也同样呈现出从实践理性到理性实践的发展趋势,而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兴起与使命正是推动法治中国实践的理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理性 理性实践 试错 实践主义 比较法 部门比较法 法治实践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
原文传递
论法治实效 被引量:9
11
作者 方桂荣 钱弘道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136,共16页
法治必须追求实效,法治建设如何取得实效是理论和实践界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相关研究已经实现了从法律实效向法治实效的跨越,已经从定性走向量化研究阶段。皮尔斯的实效主义思想可以为法治实效理论及实践提供借鉴,实践、实验、检验是... 法治必须追求实效,法治建设如何取得实效是理论和实践界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相关研究已经实现了从法律实效向法治实效的跨越,已经从定性走向量化研究阶段。皮尔斯的实效主义思想可以为法治实效理论及实践提供借鉴,实践、实验、检验是法治实效得以实现的三个重要方面。中国法治建设客观上成效不佳,法治实效研究尚需深入推进。法治评估既是检验法治实效的方法,也是提高法治实效的一条重要路径。法治评估应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在法治评估的研究和应用中,要特别强调切合实践、运用实验方法,并保证公众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实效 皮尔斯实效主义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 法治评估
原文传递
新时代乡村法治建设的主要问题与路径选择
12
作者 冯蕾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4期88-91,共4页
全面依法治国和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乡村振兴必然在法治建设的轨道上运行,而全面依法治国的建设有赖于乡村法治实践的进步。当前,乡村法治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受到村民法治意识不高、涉农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水平待提升和公共法律服... 全面依法治国和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乡村振兴必然在法治建设的轨道上运行,而全面依法治国的建设有赖于乡村法治实践的进步。当前,乡村法治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受到村民法治意识不高、涉农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水平待提升和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不足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针对此现状,从乡村村民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式积极寻找推进乡村法治建设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 全面依法治国 乡村法治建设 乡村法治实践
下载PDF
涉外法治的理论促动
13
作者 何志鹏 《中国海商法研究》 2024年第3期3-18,共16页
涉外法治不仅仅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实践领域的工作任务,它同样也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良好的涉外法治理论解释有助于将涉外法治工作中的具体要求思考清楚、论述透彻。理论界的高水平总结归纳、分析论证不仅有助于人们对于涉外... 涉外法治不仅仅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实践领域的工作任务,它同样也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良好的涉外法治理论解释有助于将涉外法治工作中的具体要求思考清楚、论述透彻。理论界的高水平总结归纳、分析论证不仅有助于人们对于涉外法治地位与意义充分认知、达成共识,而且有利于吸引更多高水平的人才投身于涉外法治的工作领域,在涉外立法、涉外执法、涉外司法等各个方向提升工作水平,深化涉外法治的服务和遵守情况。提升规划和参与设计施行涉外法治工作的能力,并且改进参与涉外法治的能力,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积极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进程,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理论研究 认知升级 法治实践 国家话语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中国法律渊源研究变迁与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付子堂 代瑞婷 《河北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共21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法理学界对法律渊源的研究具有三个发展脉络。第一脉络为“立法渊源说”(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脉络法律渊源学说呈现“本质渊源说”“表现形式说”“效力渊源说”和“混合渊源说”的发展逻辑。第二脉络为“司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法理学界对法律渊源的研究具有三个发展脉络。第一脉络为“立法渊源说”(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脉络法律渊源学说呈现“本质渊源说”“表现形式说”“效力渊源说”和“混合渊源说”的发展逻辑。第二脉络为“司法渊源说”(始于20世纪90年代)。法律渊源学说从“法官法源说”精细化为“权威理由说”。第三脉络为“综合渊源说”(始于21世纪)。学界从立法和司法双重角度分析法律渊源价值和具体规范的法律渊源属性。回顾新中国法律渊源研究历程,可以发现,法律渊源研究始终围绕“法律渊源与法的表现形式”“法律渊源与法律方法”“法律渊源与法”核心争论点。法律渊源研究受国家法治建设发展影响、得益于国外法源理论且与学者研究视域有关,研究视角从法律渊源地位转为法律渊源适用,法律渊源内部理论逻辑与实践品性也逐渐完善。展望未来,法律渊源研究范式应超越制定法本位,研究场域囊括法治实践,研究目标致力于法律渊源体系,以构建实践性法律渊源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渊源 法律渊源学说 法律渊源性质 法律渊源适用 法治实践
原文传递
新时代公安法治实践指导公安院校教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琳琳 郭艳梅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公安院校实践教学应树立契合公安法治实践政治属性的忠诚警魂理念,契合公安法治实践应用属性的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理念,契合公安法治实践特色属性的特色人才培养理念。将来源于公安法治实践的师资队伍资源、教学内容形态资源、教学场域... 公安院校实践教学应树立契合公安法治实践政治属性的忠诚警魂理念,契合公安法治实践应用属性的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理念,契合公安法治实践特色属性的特色人才培养理念。将来源于公安法治实践的师资队伍资源、教学内容形态资源、教学场域资源,运用到根源于公安法治实践创新发展和人民性服务功能的公安院校实践教学新发展中,将实践教学作为公安法治实践的伴奏和公安法治实践系统的子系统贯穿于公安法治实践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法治实践 实践教学 理念 资源 发展
下载PDF
法学理论研究如何回应法治实践--从波斯纳对法学与司法“各行其是”的分析谈起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建军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57-166,共10页
法学理论研究如何回应法治实践是我国目前正在着力解决的问题,在波斯纳分析下的美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虽然国内语境下所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与之并不相同,但波斯纳所运用的分析视角能让我们从外部结构、内部运行环境以及“人”三个角度... 法学理论研究如何回应法治实践是我国目前正在着力解决的问题,在波斯纳分析下的美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虽然国内语境下所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与之并不相同,但波斯纳所运用的分析视角能让我们从外部结构、内部运行环境以及“人”三个角度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当下我国法治实践的需求及法学理论研究回应的不足。法学理论研究需要以法治实践为核心,建立立足于实践的法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同时重视法学教育体系的完善。这既是我国目前法学理论与教育体系改革的方向,也是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各行其是”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实践 法学理论研究 各行其是
下载PDF
草原生态补偿法治实践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次旺欧珠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4期119-121,共3页
生态补偿制度作为生态经济保护的一种手段,保证了自然生态的安全和公平。草原生态补偿作为生态补偿从属概念的一种,具有生态、经济、政治等多重价值。需要用法律保证其实施,如今我国对自然生态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与研究不够丰富,... 生态补偿制度作为生态经济保护的一种手段,保证了自然生态的安全和公平。草原生态补偿作为生态补偿从属概念的一种,具有生态、经济、政治等多重价值。需要用法律保证其实施,如今我国对自然生态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与研究不够丰富,不足以支撑颁布权威性法律来保障草原生态补偿,现行草原生态补偿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出现诸多弊端,可操作性差、分布零散、内容原则抽象等问题。因此,须出台国家层面的草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让其真正发挥效益,全面符合草原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 生态补偿 法治实践 研究综述
下载PDF
论个体道德力助推社会法治建设的功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弼成 欧阳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0-118,共9页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法治,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道德需要,是主体普遍道德需要的制度安排和规范表达。个体道德力,则是社会法治建设的“助推器”。个体道德力助力法治文化弘扬、推动法治人才培养、促进...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法治,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道德需要,是主体普遍道德需要的制度安排和规范表达。个体道德力,则是社会法治建设的“助推器”。个体道德力助力法治文化弘扬、推动法治人才培养、促进法治体系建构、保障法治实践深化。但是,个体道德力与社会法治并非总能有效共行、相与为一。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对策、清除掣肘,全面强化个体道德力对于社会法治之功用,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夯实法律的伦理内涵与价值基础,提升立法的反思和回应能力;构建司法执法与民意的有效沟通机制,考究司法执法实践中"道德话语"的特殊意蕴;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提高公民的守法理性,强化公民的守法自律意识,为公民的守法道德确立具体向度;兼顾知识普及、法学研究与价值体认,注重法治人才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美德培育;德法双修,法德共进,敦促道德教育与普法教育桴鼓相应,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道德力 社会法治 法治人才 法治实践 守法道德
下载PDF
全球史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法治实践概说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欣一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3,79,共11页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便与法治结下不解之缘。1920年代后期有了局部政权之后,中国共产党便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观、法律观为指导,结合农村环境,开启了新的法治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法治建设,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便与法治结下不解之缘。1920年代后期有了局部政权之后,中国共产党便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观、法律观为指导,结合农村环境,开启了新的法治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法治建设,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阶段,形成一整套规则、体制、机制和经验,涉及立法、执法、司法、运行机制、民众参与等诸多领域,在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利益、公民权益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法治实践不同于人类历史上已有的法治实践,但又是人类法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存在。这不仅是由中国的人数、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和影响力所决定的,更是由中国共产党法治实践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史 中国共产党 法治实践 政法体制
下载PDF
法学教育何以通达法治实践--《德国法学与当代中国》读后
20
作者 王尧 《法学教育研究》 2023年第4期355-370,共16页
《德国法学与当代中国》一书在德国法学特色机制的背景之下,评介了德国法学教育的模式和成效,并结合我国现状对未来人才培养进路进行了理性分析。这一较为系统的中德法学比较研究,为改革国内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强化学生思维方法的... 《德国法学与当代中国》一书在德国法学特色机制的背景之下,评介了德国法学教育的模式和成效,并结合我国现状对未来人才培养进路进行了理性分析。这一较为系统的中德法学比较研究,为改革国内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强化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探索以研习评注盘活理实并重的培育方式提供了新鲜经验和丰富的思考维度,以期走出校园的学子更适宜地与法治实践对接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法学 法学教育 法治人才 法治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