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节水型农业技术体系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
12
1
作者
刘贤赵
康绍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3-76,共4页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节水农业的发展概况 ,总结了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
关键词
节水农业
技术体系
高新技术
常规技术
中国
发展方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器人、工作任务与就业极化效应——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
51
2
作者
何小钢
刘叩明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71,共2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如何在更好地利用新兴科技的同时促进高质量就业,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表明,由于机器人与不同工作任务的替代弹性不同,机器人使用将导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如何在更好地利用新兴科技的同时促进高质量就业,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表明,由于机器人与不同工作任务的替代弹性不同,机器人使用将导致非常规任务就业增长,常规任务就业减少,产生就业极化效应,且这种极化效应在机器人依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接着,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机器人进口匹配数据的经验证据证明了这一点,相比于常规任务劳动力,机器人显著促进了非常规任务劳动力就业;而且,机器人的就业极化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出口贸易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的证据表明,机器人确实是通过常规任务岗位替代效应和非常规任务岗位创造效应导致了就业极化;相比于技能偏向,机器人更多体现的是工作任务偏向属性(RBTC)。本文深化了对机器人如何影响就业结构的理解,为制定数字经济条件下的高质量就业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常规任务
就业极化
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
劳动力市场
原文传递
承接离岸外包、常规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工资极化
被引量:
7
3
作者
刘廷宇
张世伟
刘达禹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64,共16页
垂直专业化分工模式的发展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对世界各国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继欧美发达经济体之后,中国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工资极化现象。有鉴于此,本文扩展了李嘉图工作任务模型,分析承接离岸外包、常规任务偏向型技术进...
垂直专业化分工模式的发展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对世界各国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继欧美发达经济体之后,中国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工资极化现象。有鉴于此,本文扩展了李嘉图工作任务模型,分析承接离岸外包、常规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以及承接离岸外包引致的技术外溢效应对工资结构的影响。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1)承接离岸外包主要通过提升高技能劳动力生产率这一途径引致工资极化;(2)常规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同样导致工资极化,并且其对高技能劳动力工资增长的促进作用比低技能劳动力更大;(3)高技能、中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的中介效应显著,表明承接离岸外包通过技术溢出效应进一步加剧了工资极化。因此,政府部门应关注职业供需动向,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仅有助于中国尽快实现国际产业价值链的攀升,而且有助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工资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极化
承接离岸外包
常规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
技术溢出效应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节水型农业技术体系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
12
1
作者
刘贤赵
康绍忠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3-76,共4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No .4972 51 0 2 )
国内地区访问进修计划项目资助
文摘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节水农业的发展概况 ,总结了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
关键词
节水农业
技术体系
高新技术
常规技术
中国
发展方向
Keywords
water
saving
agriculture
technical
system
high
new
technologies
routine
technologies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器人、工作任务与就业极化效应——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
51
2
作者
何小钢
刘叩明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出处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71,共20页
基金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72163016和7196301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2&ZD102)
+1 种基金
江西省社科基金项目(22YJ16)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21-S400)的资助。
文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如何在更好地利用新兴科技的同时促进高质量就业,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表明,由于机器人与不同工作任务的替代弹性不同,机器人使用将导致非常规任务就业增长,常规任务就业减少,产生就业极化效应,且这种极化效应在机器人依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接着,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机器人进口匹配数据的经验证据证明了这一点,相比于常规任务劳动力,机器人显著促进了非常规任务劳动力就业;而且,机器人的就业极化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出口贸易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的证据表明,机器人确实是通过常规任务岗位替代效应和非常规任务岗位创造效应导致了就业极化;相比于技能偏向,机器人更多体现的是工作任务偏向属性(RBTC)。本文深化了对机器人如何影响就业结构的理解,为制定数字经济条件下的高质量就业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机器人
常规任务
就业极化
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
劳动力市场
Keywords
Robots
routine
Tasks
Employment
Polarization
routine
-Biased
technolog
ical
Change
Labor
Market
分类号
F42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承接离岸外包、常规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工资极化
被引量:
7
3
作者
刘廷宇
张世伟
刘达禹
机构
吉林大学商学院
出处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64,共1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就业的影响和对策研究”(20BJY051)
文摘
垂直专业化分工模式的发展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对世界各国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继欧美发达经济体之后,中国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工资极化现象。有鉴于此,本文扩展了李嘉图工作任务模型,分析承接离岸外包、常规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以及承接离岸外包引致的技术外溢效应对工资结构的影响。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1)承接离岸外包主要通过提升高技能劳动力生产率这一途径引致工资极化;(2)常规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同样导致工资极化,并且其对高技能劳动力工资增长的促进作用比低技能劳动力更大;(3)高技能、中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的中介效应显著,表明承接离岸外包通过技术溢出效应进一步加剧了工资极化。因此,政府部门应关注职业供需动向,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仅有助于中国尽快实现国际产业价值链的攀升,而且有助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工资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工资极化
承接离岸外包
常规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
技术溢出效应
Keywords
Wage
Polarization
Outsourcing
Undertaking
routine
-Biased
technolog
ical
Change
technolog
y
Spillover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249.24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节水型农业技术体系的发展方向
刘贤赵
康绍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机器人、工作任务与就业极化效应——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何小钢
刘叩明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1
原文传递
3
承接离岸外包、常规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工资极化
刘廷宇
张世伟
刘达禹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