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肩袖损伤的影像学及关节镜诊疗价值 被引量:47
1
作者 刘玉杰 王志刚 +3 位作者 王岩 陈继营 周勇刚 原新成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探讨肩袖损伤的影像学改变及关节镜检查在诊疗中的价值。 方法  18例肩袖损伤术前行造影和磁共振成像 (MRI)。关节镜手术 18例 ,其中关节镜下肩峰成形减压术 16例 ,小切口肩峰成形 2例。全层肩袖损伤 10例行小切口肩袖缝合 ,肩... 目的 探讨肩袖损伤的影像学改变及关节镜检查在诊疗中的价值。 方法  18例肩袖损伤术前行造影和磁共振成像 (MRI)。关节镜手术 18例 ,其中关节镜下肩峰成形减压术 16例 ,小切口肩峰成形 2例。全层肩袖损伤 10例行小切口肩袖缝合 ,肩袖部分磨损 8例行关节镜下刨削清理术。 结果 肩关节造影 13例 ,其中 9例显示肩关节腔与肩峰下滑囊和三角肌下滑囊沟通 ,4例未见异常。MRI检查 18例 ,其中 10例显示肩袖全层损伤 ,8例冈上肌腱信号异常为部分损伤。根据关节镜检查结果判断其诊断准确率 ,MRI为 10 0 % ,肩关节造影 69%。术后随访时间 3~ 2 2个月 ,平均 7个月。根据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 (UCLA )肩关节评分标准 ,优 9例 ,良 6例 ,可 3例 ,优良率达 83 %。 结论 肩关节造影有助于全层肩袖损伤的诊断 ;MRI对肩袖部分和全层损伤正确诊断率和敏感性最高 ;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具有微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影像学检查 关节镜 磁共振成像 微创外科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复肩袖损伤 被引量:43
2
作者 刘玉杰 蔡胥 +7 位作者 王志刚 王岩 李众利 陈继营 贾金鹏 张文涛 高丽 朱娟丽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复肩袖损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1999年 5月至 2 0 0 3年 10月 ,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复肩袖损伤 3 2例。术前 3 2例行肩关节X线片和肩关节MRI检查 ,其中 15例行肩关节造影检查 ,结果均证实为肩袖...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复肩袖损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1999年 5月至 2 0 0 3年 10月 ,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复肩袖损伤 3 2例。术前 3 2例行肩关节X线片和肩关节MRI检查 ,其中 15例行肩关节造影检查 ,结果均证实为肩袖损伤。关节镜下发现肩袖附着处撕脱伤 5例 ,肩袖损伤2 7例。关节镜下行肩峰成形术 3 0例 ,小切口作肩峰成形术 2例。肩袖全层损伤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行肩袖缝合术 2 2例 ,肩袖不完全性损伤在关节镜下作射频清理术 10例。结果  3 2例术后随访 6~ 3 2个月 ,平均 10个月。根据美国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估 ,优 2 2例 ,良 5例 ,可 5例 ,优良率达 84.3 7%。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肩峰成形和小切口修复肩袖损伤具有操作安全简便、创伤小、有利于早期功能练习和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辅助 小切口 肩袖损伤 关节镜检查 肩峰成形术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单排与缝线桥技术修复中型肩袖撕裂——临床与核磁共振评价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少华 李宏 +4 位作者 孙亚英 陈雨舟 陈世益 李云霞 陈疾忤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0,105,共5页
目的:比较评估关节镜下单排与缝线桥技术修复中型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5例中型肩袖撕裂患者,所有患者由同一医生于关节镜下以缝线锚钉单排(n=29)或缝线桥(n=26)技术修复撕裂肩袖。记... 目的:比较评估关节镜下单排与缝线桥技术修复中型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5例中型肩袖撕裂患者,所有患者由同一医生于关节镜下以缝线锚钉单排(n=29)或缝线桥(n=26)技术修复撕裂肩袖。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肩关节功能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评分(ASE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UCLA评分)和复旦大学肩关节评分(FUSS评分),以及疼痛视觉量表评分(VAS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体侧外旋)。末次随访时拍摄MRI以评估缝合肩袖的愈合情况。结果:50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缝线桥组24例,单排组26例。两组间年龄、性别、随访时间、患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间术前功能评分(ASES,UCLA,FUSS)、VAS评分以及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体侧外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检查发现两组均无患者出现再撕裂,缝线桥组sugayaⅠ型患者较单排组比例更高(83.3%vs 6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中型肩袖撕裂早期结果优良,安全有效,但相比传统单排技术,未显示出明显优势,MRI结果虽提示肩袖愈合情况可能更优,远期疗效仍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缝线桥 单排 磁共振
下载PDF
骨性Bankart损伤合并肩袖损伤的病例特点和关节镜治疗策略 被引量:24
4
作者 杨睿 陈仲 +6 位作者 邓海权 宋斌 欧阳毅 侯景义 谭伟权 周云烽 李卫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03-707,共5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应用带线锚钉技术同期修复骨性Bankart损伤合并肩袖损伤的手术策略和术后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5年1月共收治18例同时合并骨性Bankant损伤和肩袖损伤的患者,其中女性8例,男性10例,患者平均年龄57.9岁(40~72...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应用带线锚钉技术同期修复骨性Bankart损伤合并肩袖损伤的手术策略和术后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5年1月共收治18例同时合并骨性Bankant损伤和肩袖损伤的患者,其中女性8例,男性10例,患者平均年龄57.9岁(40~72岁)。患者均有外伤性肩关节前脱位病史,11例急诊复位后因再脱位就医,7例因存在持续肩关节疼痛就医。18例患者均通过MRI结合X线和三维CT确诊同时存在全层肩袖损伤和骨性Bankart损伤。所有患者均于关节镜下一期修复两种损伤,手术中采用带线锚钉先固定骨性Bankart损伤,再用单排锚钉修复撕裂肩袖。结果:1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2.5个月(12~38个月)。术后3月、6月随访肩关节前屈上举和体侧外旋活动度较健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侧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vs健侧ASES肩关节评分为91.6±6.7分vs 93.6±4.8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为89.9±6.8分vs 92.0±7.9分,Rowe评分为89.3±7.1 vs 91.1±6.7,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外展肌力双侧无显著性差异,VAS疼痛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1.4±1.1 vs 6.2±1.9)。随访过程中1例患者曾出现半脱位,3例出现术后僵硬,经肌力和功能训练后改善,无感染、再脱位等并发症。结论:肩关节脱位同时存在骨性Bankart损伤和肩袖撕裂时,全关节镜下修复骨性Bankart损伤后再修复肩袖损伤,治疗全面,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肩关节 骨性Bankart损伤 肩袖损伤
下载PDF
全肩关节镜与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5
作者 邓迎杰 肖俞臣 方锐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10期19-24,共6页
目的对比全肩关节镜与小切口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确诊为肩袖损伤并行全肩关节镜或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患者435例(435例肩),使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和... 目的对比全肩关节镜与小切口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确诊为肩袖损伤并行全肩关节镜或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患者435例(435例肩),使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和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对上述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切口愈合良好,术后无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其中23例出现修复后肩袖再次撕裂,5例出现术侧肩关节功能障碍,1例失去联系。共计406例(406例肩)获得随访,其中258例行全肩关节镜手术,148例行小切口手术。全肩关节镜患者术前ASES评分为(43.50±3.38)分,末次随访为(90.57±2.4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UCLA评分为(15.03±1.42)分,末次随访为(31.48±2.1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手术患者术前ASES评分为(43.72±3.30)分,末次随访为(90.28±2.2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UCLA评分为(15.07±1.23)分,末次随访为(31.80±2.3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术前和末次随访ASES、UCL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肩关节镜和小切口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均能很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全肩关节镜有视野好、术中出血少和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小切口手术方式有价格低、操作简单和易于推广等优势。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取决于医师技术、器械和患者自身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全肩关节镜 小切口 临床疗效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原发性冻结肩合并肩袖损伤关节镜及保守治疗对比 被引量:18
6
作者 何一成 潘永飞 徐长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93-698,共6页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同期治疗原发性冻结肩合并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7月~2018年01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7例合并中小型肩袖损伤的原发性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关节镜组和保守组。关节镜组采用关节镜下同期完成对关节滑膜清理、...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同期治疗原发性冻结肩合并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7月~2018年01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7例合并中小型肩袖损伤的原发性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关节镜组和保守组。关节镜组采用关节镜下同期完成对关节滑膜清理、有限松解肩关节囊、肩袖修复,保守组患者行肩峰下间隙和盂肱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结果]关节镜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保守组患者均局部封闭治疗3次,治疗过程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77例患者平均随访(14.58±3.72)周。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减少,而ConstantMurley评分和各向活动度均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患者间VAS、Constant-Murley评分和各向活动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4、8、12周时,关节镜组的上述各指标均显著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12周,关节镜组患侧各向活动度均接近健侧,差异无计学意义(P>0.05),但保守组各向活动度仍显著小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早期清理炎性滑膜、同时进行有限的肩关节周围韧带及关节囊松解、修复损伤的肩袖,能够减轻合并肩袖损伤的原发性冻结肩患者肩关节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冻结肩 肩袖损伤 关节镜术 保守治疗
原文传递
Rotator cuff tears: An evidence based approach 被引量:13
7
作者 Senthil Nathan Sambandam Vishesh Khanna +1 位作者 Arif Gul Varatharaj Mounasamy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5年第11期902-918,共17页
Lesions of the rotator cuff(RC) are a common occurrence affecting millions of people across all parts of the globe. RC tears are also rampantly prevalent with an agedependent increase in numbers. Other associated fact... Lesions of the rotator cuff(RC) are a common occurrence affecting millions of people across all parts of the globe. RC tears are also rampantly prevalent with an agedependent increase in numbers. Other associated factors include a history of trauma, limb dominance, contralateral shoulder, smoking-status, hypercholesterolemia, posture and occupational dispositions. The challenge lies in early diagnosis since a high proportion of patients are asymptomatic. Pain and decreasing shoulder power and function should alert the heedful practitioner in recognizing promptly the onset or aggravation of existing RC tears. Partial-thickness tears(PTT) can be bursalsided or articular-sided tears. Over the course of time, PTT enlarge and propagate into full-thickness tears(FTT) and develop distinct chronic pathological changes due to muscle retraction, fatty infiltration and muscle atrophy. These lead to a reduction in tendon elasticity and viability. Eventually, the glenohumeral joint experiences a series of degenerative alterations- cuff tear arthropathy. To avert this, a vigilant clinician must utilize and corroborate clinical skill and radiological findings to identify tear progression. Modern radio-diagnostic means of ultrason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rovide excellent visualization of structural details and are crucial in determining further course of action for these patients. Physical therapy along with activity modification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medications form the pillars of nonoperative treatment. Elderly patients with minimal functional demands can be managed conservatively and reassessed at frequent intervals. Regular monitoring helps in isolating patients who require surgical interventions. Early surgery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younger, active and symptomatic, healthy patients. In addition to being costeffective, this helps in providing a functional shoulder witha stable cuff. An easily reproducible technique of maximal strength and sturdiness should by chosen among the armamentarium of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ator cuff tears Partial thickness tears Full thickness tear Natural history Ultrason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ingle ROW REPAIR Double ROW REPAIR Healing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两种双排缝合技术治疗肩袖大型撕裂的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8
作者 潘界恩 陈刚 +1 位作者 蔡震海 黄成龙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4期29-34,共6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双排缝合(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及缝合桥(Suture-Bridge)技术治疗肩袖大型撕裂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1月该院分别采用关节镜下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A组)及Suture-Bridge...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双排缝合(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及缝合桥(Suture-Bridge)技术治疗肩袖大型撕裂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1月该院分别采用关节镜下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A组)及Suture-Bridge技术(B组)治疗大型肩袖全层撕裂的患者,每组各50例。A组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51~76岁,平均62.58岁;B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6~75岁,平均60.72岁。两组患者均记录术中缝合固定时间,术后均肩外展6周固定,允许早期被动活动度训练,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角度(ROM)、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UCLA)及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进行疗效评价,并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A组较B组可明显缩短缝合时间,术后随访24~36个月,平均30.90个月。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疼痛VAS评分(1.54±0.78)分,前屈上举(155.60±10.31)°,体侧外旋(32.70±8.02)°,UCLA评分(33.36±3.43)分,ASES评分(82.22±8.57)分,EQ-5D指数(0.73±0.02);B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1.38±0.72)分,前屈上举(153.50±9.75)°,体侧外旋(34.70±6.02)°,UCLA评分(34.30±2.47)分,ASES评分(84.36±7.78)分,EQ-5D指数(0.72±0.01),两组患者术后所有评价指标较术前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肩袖再撕裂发生。结论两种技术治疗大型肩袖全层撕裂的临床效果均满意,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耗材使用,操作简便,是一种实用的缝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 双排 内固定 技术
下载PDF
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双排缝合技术治疗肩袖大型撕裂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潘界恩 黄成龙 +2 位作者 蔡震海 陈刚 龚遂良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Improved-press-fit)双排缝合(DR)技术治疗肩袖大型撕裂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采用关节镜下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治疗52例大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其中,男20例,女32例,平...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Improved-press-fit)双排缝合(DR)技术治疗肩袖大型撕裂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采用关节镜下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治疗52例大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其中,男20例,女32例,平均年龄65.6岁(51~76岁),术后肩外展6周固定,允许早期被动活动度训练,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角度(ROM)、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UCLA)及美国肩肘外科评分标准(ASES)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术后6个月时功能恢复情况,并与术前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9个月(6~17个月),患者术后6个月时VAS疼痛评分(1.6±0.9)分,前屈上举(145.6±10.7)°,体侧外旋(30.8±8.5)°,UCLA评分(32.3±3.5)分,ASES评分(81.8±8.7)分,较术前均明显好转,所有评价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肩袖再撕裂发生。结论关节镜下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治疗大型肩袖全层撕裂安全有效,与缝合桥技术相比可减少置钉数,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便,是一种简单、经济的缝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双排 肩袖损伤
下载PDF
肩袖撕裂修补术后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曹寅生 万云峰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2期1172-1179,共8页
肩袖撕裂是导致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的常见疾病,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关节镜下修补成为主流方式。尽管如此,术后依旧有很高的再撕裂率,而腱骨界面的愈合不佳主要原因是腱骨界面未能形成正常组织结构反而形成瘢痕化,因腱骨界面的组织学... 肩袖撕裂是导致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的常见疾病,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关节镜下修补成为主流方式。尽管如此,术后依旧有很高的再撕裂率,而腱骨界面的愈合不佳主要原因是腱骨界面未能形成正常组织结构反而形成瘢痕化,因腱骨界面的组织学改变导致其生物力学性能下降,易再次发生撕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生物学、生物力学的研究,希望能够加速腱骨愈合的进程,恢复腱骨界面的正常组织结构,本文就影响腱骨愈合常见4个因素(炎症反应、缓慢而有限的骨长入、不当的机械刺激、不足的干细胞)及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腱损伤 干细胞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肩关节镜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在肩袖损伤术后镇痛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曹世超 王静成 +3 位作者 颜连启 宫伟 张耀 费文勇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11期55-60,共6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48 h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4月-2018年6月侧卧位下行肩关节镜择期手术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 目的比较关节镜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48 h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4月-2018年6月侧卧位下行肩关节镜择期手术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A组在全身麻醉后肩关节镜引导下用0.2%罗哌卡因20 ml行肩胛上神经阻滞,B组全身麻醉后在超声引导下用0.2%罗哌卡因20 ml行肌间沟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和48 h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48 h内非甾体类止痛药用量、术后不良反应和术后48 h镇痛满意度。结果A组和B组患者术后2、4、8、12、24和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1(0.0,1.0)和1(0.0,2.0)分、1(1.0,1.5)和1(1.0,2.0)分、(2.52±1.48)和(3.80±2.60)分、(3.32±1.55)和(4.68±2.30)分、(2.60±1.35)和(3.56±1.39)分、(2.28±0.94)和(2.92±1.96)分;两组术后2、4和48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和24 h两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氟比洛芬酯使用量分别为(62.00±38.94)和(92.00±49.33)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哌替啶使用率比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A组患肢麻木感发生率为0.00%(0/25),B组术后均有麻木感,48 h内麻木感逐渐消失;两组术后48 h镇痛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与常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前者应用于肩关节镜术后8、12和24 h镇痛效果较好,副作用小,有利于早期康复,更易被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上神经阻滞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镇痛 肩关节镜术 肩袖损伤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合技术治疗肩袖撕裂 被引量:12
12
作者 齐鹏坤 智猛 韩煜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合技术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合技术治疗32例肩袖撕裂患者。采用肩关节活动度、疼痛VAS评分、ASE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36个月。末次...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合技术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合技术治疗32例肩袖撕裂患者。采用肩关节活动度、疼痛VAS评分、ASE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36个月。末次随访时,前屈上举、外展、体侧外旋由术前的60°~140°(100.2°±15.5°)、40°~145°(104.4°±40.9°)、11°~30°(15.8°±3.5°)升高到130°~180°(153.6°±10.3°)、110°~175°(140.5°±30.5°)、21°~40°(30.5°±7.5°);VAS评分从术前5~10(7.3±2.2)分降低至1~3(1.5±0.7)分;ASES评分由术前的12~50(31.8±15.3)分增加到70~90(79.5±7.5)分;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未发生血管损伤、神经损伤、锚钉拔出、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合技术治疗肩袖撕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肩关节镜检查 缝合技术
下载PDF
超声在肩袖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红 霍晓明 +3 位作者 康汇 李红川 王涛 付浩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767-76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肩袖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各型肩袖撕裂解剖结构的声像图特征。方法选取临床疑诊为肩袖撕裂患者91例(共100只肩),均行高频超声和关节镜检查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超声诊断肩袖撕裂88只肩,正常肩袖12只肩;关节镜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在肩袖撕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各型肩袖撕裂解剖结构的声像图特征。方法选取临床疑诊为肩袖撕裂患者91例(共100只肩),均行高频超声和关节镜检查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超声诊断肩袖撕裂88只肩,正常肩袖12只肩;关节镜诊断肩袖撕裂91只肩,正常肩袖9只肩。超声诊断肩袖撕裂的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77.8%,诊断准确率为93.0%。结论超声在肩袖撕裂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诊断肩袖撕裂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关节镜检查 肩袖撕裂
下载PDF
TGF-β1对大鼠肩袖损伤修复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冲 李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0,187,共5页
目的评价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对Wistar大鼠肩袖损伤重修复术后早期腱-骨界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54只Wistar大鼠,取双侧大结节止点处横断撕裂肩袖冈上肌腱全层造模,6周后重建肩袖止点,腱骨界面注... 目的评价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对Wistar大鼠肩袖损伤重修复术后早期腱-骨界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54只Wistar大鼠,取双侧大结节止点处横断撕裂肩袖冈上肌腱全层造模,6周后重建肩袖止点,腱骨界面注射以纤维蛋白胶为载体的TGF-β_1缓释体诱导成骨。随机分为高、低剂量组和单纯手术对照组。术后1、2、3周随机分组处死动物,取肩袖标本作生物力学检测。结果肉眼观察各组断裂点均在肌腱缝合处以内。高剂量组最大抗拉强度、最大载荷百分比、刚度及最大横断面面积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组最大载荷百分比、最大抗拉强度、刚度、刚度百分比、最大横断面面积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TGF-β_1在肩袖损伤修复早期效果较佳,腱-骨界面的抗拉强度及刚度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强。结论 TGF-β_1加强腱-骨界面的最大抗拉强度、最大载荷百分比、刚度及最大横断面面积,诱导断面再生成直止点的复杂结构,促进肩袖损伤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肩袖损伤 腱-骨愈合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关节镜下改良Mason-Allen与缝线桥缝合治疗中型肩袖撕裂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0
15
作者 卓鸿武 潘玲 +1 位作者 刘诗滦 李坚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关节镜下改良Mason-Allen与缝线桥缝合治疗中型肩袖撕裂的术后疗效。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改良Mason-Allen缝合治疗中型肩袖撕裂患者22例,年龄40~81(57.14±10.26)岁;男9例,女13例。2018年2月至... 目的:观察并比较关节镜下改良Mason-Allen与缝线桥缝合治疗中型肩袖撕裂的术后疗效。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改良Mason-Allen缝合治疗中型肩袖撕裂患者22例,年龄40~81(57.14±10.26)岁;男9例,女13例。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采用缝线桥缝合治疗中型肩袖撕裂患者20例,年龄42~71(57.75±7.57)岁;男6例,女14例。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临床功能评分采用美国肘关节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及Constant评分系统。术后患者肩袖愈合评估采用MRI检查。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4~33(26.38±2.29)个月。改良Mason-Allen组患者ASES评分和Constant评分由术前的(45.22±7.58)、(58.72±9.26)分提高至术后的(96.89±3.49)、(93.18±3.20)分。缝线桥组患者ASES评分和Constant评分由术前的(47.33±7.50)、(60.05±11.76)分提高至术后的(97.58±3.43)、(93.85±3.15)分。组间术前及术后ASES评分和Constan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肩袖愈合情况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改良Mason-Allen与缝线桥缝合治疗中型肩袖损伤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两组缝合技术术后疗效无显著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关节镜 肩袖撕裂 缝合技术
下载PDF
基于MSCT技术对肩关节骨性结构与肩袖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继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9期137-140,共4页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技术探究肩关节骨性结构与肩袖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单侧肩袖损伤患者及100例正常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全部受试人员肩关节扫描,测定并分析肩关节骨性结构指标,分别比较正常...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技术探究肩关节骨性结构与肩袖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单侧肩袖损伤患者及100例正常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全部受试人员肩关节扫描,测定并分析肩关节骨性结构指标,分别比较正常组及患者组左右两侧指标参数的差异及组间指标参数的差异。结果正常受试者各指标左右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患侧肱骨头侧头结节仰角显著大于健侧及正常组(P<0.05);患者组患侧肩胛盂向上倾斜角及扭转角显著大于健侧及正常组(P<0.05);患者组患侧头顶肩距小于健侧及正常组(P<0.05)。结论采用MSCT进行肩关节骨性结构指标的测量操作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强;肱骨头头结节仰角、肩胛盂侧扭转角、倾斜角及头顶肩峰距等骨性结构指标与肩袖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肩关节 肩袖损伤 骨性结构 相关性
下载PDF
双肩袖间隙滑移技术在关节镜下后上巨大回缩型肩袖撕裂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光 尤涛 宁仁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9-404,共6页
目的观察在关节镜修复后上巨大回缩型肩袖撕裂术中应用双肩袖间隙滑移技术的短期疗效。方法将28例后上巨大回缩型肩袖撕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关节镜下修复术中,对照组(n=14)采用前方单肩袖间隙滑移技术;观察组(n=14)采用前方和后方... 目的观察在关节镜修复后上巨大回缩型肩袖撕裂术中应用双肩袖间隙滑移技术的短期疗效。方法将28例后上巨大回缩型肩袖撕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关节镜下修复术中,对照组(n=14)采用前方单肩袖间隙滑移技术;观察组(n=14)采用前方和后方双肩袖间隙滑移技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VAS评分改善度、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改善度、术后12个月核磁共振的Sugaya影像学分级以及肩关节主动活动度。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并进行12个月随访。两组术后12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改善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VAS评分改善度、肩关节主动活动度、核磁共振的Sugaya影像学分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肩袖间隙滑移技术能显著改善后上巨大回缩型肩袖撕裂缝合术后的VAS评分、肩关节主动外展-上举活动度以及内外旋转活动度、核磁共振的Sugaya影像学分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巨大肩袖撕裂 肩袖间隙滑移
下载PDF
贫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注射修补肩袖全层撕裂:低、高浓度组的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白晓松 高丽颖 +5 位作者 张顶顶 刘文龙 张涛 申晓阳 梁春雨 孙晓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467-2472,共6页
背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关节镜下肩袖修补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肩袖撕裂,以期降低再撕裂率,改善患者预后。但由于富血小板血浆的剂型、激活状态、使用次数、使用时机及浓度等差异,各临床研究结果不一。目的:评估不同浓度贫白细... 背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关节镜下肩袖修补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肩袖撕裂,以期降低再撕裂率,改善患者预后。但由于富血小板血浆的剂型、激活状态、使用次数、使用时机及浓度等差异,各临床研究结果不一。目的:评估不同浓度贫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对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患者术后疼痛、肩关节功能和结构完整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9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及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肩袖全层撕裂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对照组40例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手术;试验组40例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手术的同时,于肌腱下注入自体贫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约3 mL,其中低浓度组(n=20)注入贫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中的血小板浓度为(330.20±172.65)×109 L-1,高浓度组(n=20)注入贫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中的血小板浓度为(807.76±218.98)×109 L-1。比较各组目测类比评分、肩关节前屈上举及外展上举的活动度、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再撕裂率。结果与结论:①试验组术后12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高浓度组术后14 d及1,3,6,12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低浓度组(P<0.05),但是未达到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②各组术后12个月的肩关节前屈上举及外展上举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高浓度组术后12个月的美国肩肘外科评分高于低浓度组(P<0.05),但是未达到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其余组间肩关节功能美国肩肘外科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洛杉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术后12个月,各组间肩袖再撕裂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低浓度和高浓度贫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均无法改善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术后的关节活动度、疼痛、功能和再撕裂率,因此,不推荐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联合贫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肩袖损伤,但是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肩袖全层撕裂 富血小板血浆浓度 富血小板血浆 肩袖 关节镜
下载PDF
使用单排缝合技术和缝线桥技术修补中度肩袖撕裂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潘海乐 张一翀 +3 位作者 吕松岑 任聪 张翼飞 于洪波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4年第2期85-90,共6页
目的评价单排缝合技术(SR)和缝线桥技术(SB)在治疗肩袖中度撕裂的优劣性。方法对于肩袖中度撕裂的病例,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SR和SB的手术结果。根据患者症状、体格检查、术前MRI检查及术中关节镜验证结果,自2012年4月至2013年5... 目的评价单排缝合技术(SR)和缝线桥技术(SB)在治疗肩袖中度撕裂的优劣性。方法对于肩袖中度撕裂的病例,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SR和SB的手术结果。根据患者症状、体格检查、术前MRI检查及术中关节镜验证结果,自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肩袖损伤修补术的患者中选出11例符合标准的中度肩袖撕裂患者,随机分入SR组和SB组(SR组6例,SB组5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SR或SB。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收集患者的个人资料,术前、术后临床评分,平均手术时间等方面数据。从术前、术后患者肩关节评分,术后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评价SR和SB治疗肩袖中度撕裂的临床结果。使用配对t检验对两组间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以P<0.05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种肩袖修补术在临床结果上的差异。结果患者的个人资料、术前撕裂大小、脂肪浸润指数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923,P>0.05)。SR组平均随访12.7个月,SB组平均随访14.6个月。术前、术后评分方面,两组术前的PVAS、Constant、ASES和UCLA评分分别为6.0、36.5、66.1和18.7分,术后的评分分别为1.7、86.4、84.8和31.0分,术前与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P<0.001)。在PVAS、ASES、Constant和UCLA评分方面,两组在最后一次随访时没有组间差别(t=0.271,P>0.05)。但在手术时间方面,SR组平均为(128.5±15)min,SB组平均为(168.9±24)min,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P<0.05)。结论对于中度肩袖的撕裂,使用SR以及SB,在术后临床评分以及再撕裂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缝合技术 缝线桥技术
原文传递
小切口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道超 胡天野 +3 位作者 洪剑飞 周益君 张志武 王昌兴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技术治疗37例肩袖损伤患者。记录肩关节活动度,采用UCLA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12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及肩关节活... 目的探讨小切口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技术治疗37例肩袖损伤患者。记录肩关节活动度,采用UCLA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12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小切口技术治疗肩袖损伤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和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小切口技术 肩峰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