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电轴角编码器光电信号正交性偏差的相量校正方法 被引量:41
1
作者 熊文卓 孔智勇 张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45-1748,共4页
高精度光电轴角编码器中的细分是误差的主要来源,而细分误差中莫尔条纹光电信号的正交性偏差影响最大。采用相量校正方法对正交性偏差进行校正,实现电路简单,校正效果十分明显。以正弦信号为基准信号,而将余弦信号分解为0°和90... 高精度光电轴角编码器中的细分是误差的主要来源,而细分误差中莫尔条纹光电信号的正交性偏差影响最大。采用相量校正方法对正交性偏差进行校正,实现电路简单,校正效果十分明显。以正弦信号为基准信号,而将余弦信号分解为0°和90°两个正交分量,0°分量就是产生正交性误差的原因,通过补偿掉该分量,即可基本消除正交性误差。为进一步减小细分误差,通过精密调节,使余弦信号的幅值与正弦信号严格相等,将正弦及其反相信号与余弦信号分别相量相加可得到严格正交的两个新相量,从而消除正交性误差。实验结果表明,经精密相位校正后,正交性偏差从1″降低到0.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角编码器 细分误差 正交性偏差
下载PDF
五轴数控机床转动轴误差元素的球杆仪检测方法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大卫 商鹏 +1 位作者 田延岭 贺琼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737-2741,共5页
提出一种立式高速精密五轴加工中心转动轴C轴误差元素的球杆仪检测方法。建立了影响加工精度较大的C轴4项误差的球杆仪检测模式。通过机床多轴联动使球杆仪完成一圆弧轨迹运动,此过程中,采集球杆仪的杆长变化量,由数学建模及轨迹仿真,... 提出一种立式高速精密五轴加工中心转动轴C轴误差元素的球杆仪检测方法。建立了影响加工精度较大的C轴4项误差的球杆仪检测模式。通过机床多轴联动使球杆仪完成一圆弧轨迹运动,此过程中,采集球杆仪的杆长变化量,由数学建模及轨迹仿真,结合误差敏感方向分析,最终分离得到各误差元素值。通过对比球杆仪检测误差值与预设误差值,证明球杆仪检测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转动轴误差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机床 球杆仪 转动轴 误差
下载PDF
五轴数控机床旋转轴几何误差辨识新方法 被引量:24
3
作者 付国强 傅建中 沈洪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8-857,共10页
为了系统、快速方便地测量五轴数控机床2个旋转轴所有的几何误差项,提出一种基于球杆仪测量的六圈法几何误差辨识方法.基于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模型分析旋转轴几何误差项对机床综合几何误差的影响,与平动轴9线法辨识原理比较,并结合球... 为了系统、快速方便地测量五轴数控机床2个旋转轴所有的几何误差项,提出一种基于球杆仪测量的六圈法几何误差辨识方法.基于五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模型分析旋转轴几何误差项对机床综合几何误差的影响,与平动轴9线法辨识原理比较,并结合球杆仪测量的特点,建立六圈法辨识方法.该方法根据旋转轴各个几何误差项的性质可辨识得到每个旋转轴包括垂直度误差和安装误差的全部10项几何误差.为了提高六圈法辨识精度,分析球杆仪安装误差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并用最小二乘法得到球杆仪安装误差,从测量数据中剔除安装误差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消除安装误差方法的正确性.采用六圈法测量辨识机床旋转轴误差,并比较补偿旋转轴误差前后的测量数据,补偿后误差降低了50%到80%,实验结果表明,六圈法辨识精度高,系统性好,可以测量不同的旋转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圈法 球杆仪 旋转轴 几何误差 安装误差
下载PDF
精密离心机主轴回转误差对加速度计输入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任顺清 陈岩 赵振昊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7年第1期116-119,共4页
介绍了用4个位移传感器法测试精密离心机主轴径向回转误差和倾角回转误差的方法,计算了主轴回转误差中一次谐波,它包括圆锥运动和一次谐振运动,对一次谐波如何影响精密离心机中的向心加速度及其在加速度计坐标系下的分配作了详细分析,... 介绍了用4个位移传感器法测试精密离心机主轴径向回转误差和倾角回转误差的方法,计算了主轴回转误差中一次谐波,它包括圆锥运动和一次谐振运动,对一次谐波如何影响精密离心机中的向心加速度及其在加速度计坐标系下的分配作了详细分析,同时对重力加速度分配的影响也作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得出了被测加速度计的输入加速度的平均值的补偿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加速度计的输入精度。通过对离心机主轴回转误差运动的检测和测试,定量分析了对加速度计输入精度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加速度计的标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离心机 回转误差 加速度 标定
下载PDF
高精度转速测量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曹青松 俞爱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8-40,44,共4页
转速的精确测量对保障高速旋转机械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硬件计数法、软件计数法以及频谱分析法等传统转速测量方法的误差,发现传统方法的角度误差、量化误差比较大,瞬时转速测量也不准确。提出一种软硬件相结合的高精度转速测... 转速的精确测量对保障高速旋转机械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硬件计数法、软件计数法以及频谱分析法等传统转速测量方法的误差,发现传统方法的角度误差、量化误差比较大,瞬时转速测量也不准确。提出一种软硬件相结合的高精度转速测量新方法,采用双传感器测量以减小角度误差;采用硬件计数法获得平均转速,减少了±1计数误差;运用软件插值法精确确定过零点,并计算出瞬时转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精确实现瞬时转速与平均转速的测量,具有双精度保障、误差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速 测量 误差
下载PDF
复摆法测量箭弹转动惯量和质偏及其误差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心明 王凌云 +1 位作者 刘建河 杨建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0-453,共4页
基于复摆原理,阐述了箭弹的质偏和转动惯量的测量方法及装置,推导出了质偏和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对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计算公式,在假定各测量参数误差为正态分布条件下,导出了测量结果的极限误差计... 基于复摆原理,阐述了箭弹的质偏和转动惯量的测量方法及装置,推导出了质偏和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对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计算公式,在假定各测量参数误差为正态分布条件下,导出了测量结果的极限误差计算公式。同时还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用复摆法测量弹箭的质偏和转动惯量是可行有效的,其测量精度可满足工程实际要求。该方法采用刀口支承,且在测试中工装简单,便于操作,特别适用于中小弹体的质偏和转动惯量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学 复摆 转动惯量 质偏 极限误差
下载PDF
五轴机床旋转轴几何误差分析与补偿 被引量:17
7
作者 郭世杰 张东升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五轴机床旋转轴之间装配所导致的位置无关几何误差(position independent geometric error,PIGEs)是决定机床精度的关键因素,如何量化PIGEs对位姿精度的影响程度以及误差项之间的耦合作用强弱,从而合理地确定补偿值的权重系数是目前机... 五轴机床旋转轴之间装配所导致的位置无关几何误差(position independent geometric error,PIGEs)是决定机床精度的关键因素,如何量化PIGEs对位姿精度的影响程度以及误差项之间的耦合作用强弱,从而合理地确定补偿值的权重系数是目前机床误差补偿技术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为降低五轴机床装配导致的PIGEs对机床精度的影响,首先,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及齐次坐标变换方法建立了混合式五轴机床几何误差综合模型,表征了空间误差向量与几何误差项之间的映射关系。其次,考虑几何误差的分布特性,引入Morris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量化几何误差的作用效果及误差参数间的耦合强弱,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表征误差的敏感性系数与位置向量、姿态向量间的关联程度,基于分析结果确定位置无关几何误差补偿值的权重系数。最后,以摆头–转台为特征的混合式五轴机床为例,进行基于球杆仪(double ball bar,DBB)的几何误差测量辨识实验,利用辨识值进行虚拟圆锥台轨迹测量、误差补偿和复杂曲面零件加工实验。结果显示:10项几何误差对姿态误差的直接作用效果最为明显,利用基于敏感性分析的修正补偿值进行误差补偿后,虚拟圆锥台测量轨迹的半径偏差减小了65.1%,圆度误差降低了58.8%。基于误差分析实施误差补偿后,“S”型工件的轮廓精度平均提升了49.9%,误差补偿结果验证了误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机床 旋转轴 位置无关几何误差 误差分析 误差补偿
下载PDF
用水平仪测试倾角回转误差的数据处理 被引量:13
8
作者 任顺清 王俊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7-839,847,共4页
针对用水平仪测试竖直轴系倾角回转误差的数据处理方法存在的缺陷,在竖直轴系上建立一系列坐标系,推导水平仪坐标系相对于基准坐标系的姿态关系,阐述用水平仪测试倾角回转误差的原理.对数据进行傅里叶分析后,准确地分离出了回转轴线对... 针对用水平仪测试竖直轴系倾角回转误差的数据处理方法存在的缺陷,在竖直轴系上建立一系列坐标系,推导水平仪坐标系相对于基准坐标系的姿态关系,阐述用水平仪测试倾角回转误差的原理.对数据进行傅里叶分析后,准确地分离出了回转轴线对水平面的垂直度误差,扣除这个垂直度误差之后,处理出的回转误差中保留了部分一次谐波误差和全部二次谐波误差.通过一组实测的数据证明了本文的数据处理方法比传统方法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误差 水平仪 傅里叶分析 误差分离技术
下载PDF
单轴旋转惯导系统旋转性误差分析及补偿 被引量:14
9
作者 查峰 许江宁 +1 位作者 黄寨华 覃方君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7,共7页
对单轴旋转惯导系统因旋转而引入的各项误差进行分析,研究其误差特性及补偿方法。针对单轴正反连续旋转方案,在假定惯性测试组件的器件误差和其他非旋转性的误差在精确标定的情况下,推导了因旋转轴安装不正交引起的涡动、轴系间隙引起... 对单轴旋转惯导系统因旋转而引入的各项误差进行分析,研究其误差特性及补偿方法。针对单轴正反连续旋转方案,在假定惯性测试组件的器件误差和其他非旋转性的误差在精确标定的情况下,推导了因旋转轴安装不正交引起的涡动、轴系间隙引起的晃动、测角器件误差、旋转控制引起的换向超调误差、角位置、角速度不准确等因素而引起的误差的表现形式,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各误差对于系统精度的影响。针对对系统影响显著的旋转轴不正交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自身旋转轴正反旋转的误差标定及补偿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在给定条件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标定出旋转轴的不正交误差,标定精度达到角秒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旋转 旋转性误差 标定 不正交误差
下载PDF
摆头转台型五轴机床旋转轴运动误差测量与辨识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郭世杰 姜歌东 梅雪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2-410,426,共10页
为了快速、系统地辨识摆头转台型五轴机床旋转轴几何误差中的12项运动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球杆仪(Double ball bar,DBB)五次安装的运动误差测量辨识方法。首先,结合摆头转台型五轴机床旋转轴分布特征,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及齐次坐标变换方... 为了快速、系统地辨识摆头转台型五轴机床旋转轴几何误差中的12项运动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球杆仪(Double ball bar,DBB)五次安装的运动误差测量辨识方法。首先,结合摆头转台型五轴机床旋转轴分布特征,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及齐次坐标变换方法建立了旋转轴局部坐标系下的测量模型,表征了空间误差向量与几何误差项之间的映射关系。其次,通过设置DBB初始安装位置及方向,实现了不同测量模式之间的连续切换,从而构造了五次安装法,辨识了摆头转台型五轴机床2个旋转轴共计12项运动误差,降低了DBB安装误差对测量及辨识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最后,在摆头转台型五轴机床上利用五次安装法进行基于DBB的运动误差测量辨识实验以及虚拟圆锥台轨迹测量实验,利用辨识值进行误差补偿,结果显示两个旋转轴的几何误差平均降低了48. 89%和51. 49%,虚拟圆锥台测量轨迹的半径偏差降低了50. 52%。误差补偿结果验证了测量、辨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机床 旋转轴 运动误差 误差测量 五次安装法
下载PDF
多轴数控机床转台误差快速检测与分离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光胜 李郝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99-2505,共7页
转台是多轴数控机床的重要运动部件,其精度对机床的加工精度产生重要影响。针对多轴数控机床转台的6项运动误差和2项轴间关系误差,提出转台误差检测及分离的快捷方法,基于球杆仪,能将8项转台误差中的7项快速检测和分离,1项采用激光干涉... 转台是多轴数控机床的重要运动部件,其精度对机床的加工精度产生重要影响。针对多轴数控机床转台的6项运动误差和2项轴间关系误差,提出转台误差检测及分离的快捷方法,基于球杆仪,能将8项转台误差中的7项快速检测和分离,1项采用激光干涉仪进行测量。首先,建立了球杆仪检测转台运动误差的多项式模型,分别采用平行于X轴、Y轴、Z轴和锥形的特殊安装方式依次分离出转台的3项平移误差和2项旋转误差。其次,提出利用检测球杆仪轨迹偏心的方法分离出转台旋转轴与对应平移轴间的2项轴间关系误差。为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对大型数控磨齿机的转台误差进行了检测、分离及加工验证实验。利用检测结果对工件加工误差进行了预测,预测值与工件加工实际误差的一致性证明了提出的转台误差检测方法有效。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耗时少、适合于加工现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杆仪 转台 几何误差 误差检测 偏心误差
下载PDF
旋转台几何误差的在机测量与辨识 被引量:12
12
作者 叶建华 高诚辉 江吉彬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04-2811,共8页
旋转台是多轴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部件,其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以旋转台轴线的4项定位误差及6项运动误差的测量与辨识为目标,利用标准球和接触式测头设计简易、高效的综合误差在机测量方案,提出基于综合误差的分步辨识方... 旋转台是多轴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部件,其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以旋转台轴线的4项定位误差及6项运动误差的测量与辨识为目标,利用标准球和接触式测头设计简易、高效的综合误差在机测量方案,提出基于综合误差的分步辨识方法。首先,在旋转工作台上安装高度不等、位置不一的标准球以构建测量点系,并在不同旋转角度下,利用直线轴的插补运动带动高精度测量头测量球心误差。然后,依据小误差理论和齐次变换原理依次构建4项定位误差和6项运动误差的分步辨识模型,辨识出全部误差项。在带旋转轴的机床上进行实验验证与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辨识结果计算的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相比,绝对误差不超过0.004 mm;利用辨识误差项修正后的工件在机测量结果与三坐标测量值相比,绝对误差也不超过0.006 mm,满足了高精度的应用要求。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占机时间少、辨识精度高的特点,适合加工现场的快速、短周期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台 几何误差 误差检测 在机测量 误差辨识
下载PDF
扭振法测弹体转动惯量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彤华 朱占刚 +2 位作者 尚春民 周化文 张心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3-65,59,共4页
扭振法是测量弹体转动惯量的有效方法,其误差分析是关键。针对传统推导误差的局限性,推导了扭振法误差分析的准确公式,得到托盘转动惯量J0,标准件转动惯量Js和被测件转动惯量Jd之间的比例关系对误差的影响,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 扭振法是测量弹体转动惯量的有效方法,其误差分析是关键。针对传统推导误差的局限性,推导了扭振法误差分析的准确公式,得到托盘转动惯量J0,标准件转动惯量Js和被测件转动惯量Jd之间的比例关系对误差的影响,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托盘的转动惯量应满足JD0max<Jd3.3,标准件转动惯量应满足Js>0.3J0,被测件的转动惯量应满足Jd>Js,这对弹体转动惯量的测量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振法 弹体 转动惯量 误差分析
下载PDF
旋转轴与平移轴联动误差的快速测量及溯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玉清 陶涛 +2 位作者 梅雪松 姜歌东 孙挪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84,共5页
为了对多轴数控机床旋转轴与平移轴联动误差进行快速测量与溯源,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控机床内置的光栅尺、编码器等无传感器信息的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数控系统的二次开发,可获取配置不同数控系统的多轴机床的无传感器信息,依据旋转轴与... 为了对多轴数控机床旋转轴与平移轴联动误差进行快速测量与溯源,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控机床内置的光栅尺、编码器等无传感器信息的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数控系统的二次开发,可获取配置不同数控系统的多轴机床的无传感器信息,依据旋转轴与平移轴的联动特性,构造了具有一些球杆仪特征的虚拟杆,且规划了虚拟杆切向测试路径,并采用单旋转轴与两平移轴联动方式,进行圆度误差测试,实现了多轴数控机床旋转轴与平移轴联动误差的动态快速测量.此外,基于虚拟杆的工作原理,分别建立了联动误差关联及解耦模型,并提出了利用空间圆周图谱和小波频谱技术进行联动误差快速溯源的策略.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旋转轴与平移轴联动误差测试与溯源方法实用、有效,为多轴数控机床旋转轴与平移轴联动误差补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轴 误差测试 误差溯源 无传感器
下载PDF
精密离心机主轴回转误差对工作半径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任顺清 杨亚非 吴广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4-57,共4页
介绍了主轴回转误差引起的回转中心与回转轴心误差的基本概念 ,指出离心机工作半径的起测点是主轴某截面的瞬心而不是几何中心 ,分析了主轴回转误差中一次谐波误差对离心机瞬时工作半径的影响程度 .在主轴上下两个截面上安装 4个位移传... 介绍了主轴回转误差引起的回转中心与回转轴心误差的基本概念 ,指出离心机工作半径的起测点是主轴某截面的瞬心而不是几何中心 ,分析了主轴回转误差中一次谐波误差对离心机瞬时工作半径的影响程度 .在主轴上下两个截面上安装 4个位移传感器测试主轴的回转误差 ,这种方法克服了以往不能测试一次谐波误差的缺点 ,最后得出了由回转误差引起的瞬时工作半径误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离心机 工作半径 回转误差 主轴
下载PDF
双角度编码器超精密转台测角误差校准 被引量:10
16
作者 焦扬 黄明 +2 位作者 刘品宽 李梦阳 秦代成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80-2191,共12页
为了提高超精密角度计量转台的测量精度,对转台所用编码器分度误差与细分误差的校准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转台的结构,设计了方便进行相互比对的双角度编码器测角系统并描述了其多读数头布置方式。然后,基于直接比较法与自校准法进行了... 为了提高超精密角度计量转台的测量精度,对转台所用编码器分度误差与细分误差的校准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转台的结构,设计了方便进行相互比对的双角度编码器测角系统并描述了其多读数头布置方式。然后,基于直接比较法与自校准法进行了双编码器分度误差的快速、高精度校准。最后,借助精密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系统,利用比较法检测了两套编码器各读数头的单信号周期测量误差。校准结果显示采用双读数头均布的第一套编码器的分度误差为±0.27″,细分误差在±0.1″以内;基于四读数头均布方式进行测量的第二套编码器分度误差为±0.17″,细分误差在±0.2″以内;两套编码器的测量精度皆为亚角秒级。双编码器相互比对的校准方式有助于对转台的测角误差进行全面、准确地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转台 角度编码器 分度误差 细分误差 角度校准
下载PDF
基于球杆仪单轴运动测量的旋转轴几何误差辨识 被引量:9
17
作者 夏长久 王时龙 +1 位作者 徐凯 马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28,共10页
为避免非辨识轴几何误差、伺服控制误差等干扰源对测量结果的负面影响,降低辨识模型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球杆仪单轴运动测量的旋转轴几何误差辨识方法。以单轴运动模式代替传统的多轴联动测量模式,首先基于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了旋... 为避免非辨识轴几何误差、伺服控制误差等干扰源对测量结果的负面影响,降低辨识模型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球杆仪单轴运动测量的旋转轴几何误差辨识方法。以单轴运动模式代替传统的多轴联动测量模式,首先基于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了旋转工作台在位置相关几何误差影响下的杆长变化量(ΔL)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分析球杆仪的安装参数,基于列满秩辨识矩阵构建误差辨识模型,并据此设计了一种包含9次独立测量试验的辨识方案。该方案通过提高测量试验次数,减少了单次试验中较大测量误差可能造成的系统辨识精度损失,具有较高的方法鲁棒性。在辨识实验中,通过迭代调整的方式对刀具球进行精确安装,并排除了工件球安装误差和工作台位置无关几何误差的影响。最后,进行了ΔL的预测分析和误差补偿实验,补偿后工作台一圈内ΔL的最大绝对值由0.0103 mm减少至0.0020 mm,验证了该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轴 几何误差 球杆仪 误差辨识 单轴运动测量
下载PDF
圆感应同步器系统误差的动态提取与补偿 被引量:8
18
作者 袁辉 刘朝晖 +2 位作者 李治国 崔凯 谢友金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4-802,共9页
由于采用圆感应同步器的光电转台系统的精度取决于圆感应同步器的角位置测量精度,故对圆感应同步器的系统误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圆感应同步器系统误差的产生机理;使用相关的实验装置对圆感应同步器的系统误差进行了动态的定量测量;最后... 由于采用圆感应同步器的光电转台系统的精度取决于圆感应同步器的角位置测量精度,故对圆感应同步器的系统误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圆感应同步器系统误差的产生机理;使用相关的实验装置对圆感应同步器的系统误差进行了动态的定量测量;最后,结合数据处理和误差机理,确立了圆感应同步器的动态误差模型,并结合误差模型对圆感应同步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补偿。对补偿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显示:实验中使用的720极12位圆感应同步器的动态角度测量精度由补偿前的11.25″提高到了1.17″,角速度估计精度由修正前的0.72(°)/s提高到了0.09(°)/s。这些结果表明提出的动态误差补偿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圆感应同步器的动态测量精度,满足光电转台指向控制系统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感应同步器 角位置误差 角速度 系统误差
下载PDF
激光跟踪仪测角误差标定及补偿 被引量:7
19
作者 折文集 高立民 +1 位作者 杨永清 周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01期52-56,共5页
激光跟踪仪采用单站极坐标测量原理,将高精度激光测距技术和经纬仪精密测角技术相结合,实现大尺寸(50 m)空间三维坐标点的高精度测量.激光跟踪仪采用的增量式测角圆光栅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非接触式数字测角系统,具有结构简单、... 激光跟踪仪采用单站极坐标测量原理,将高精度激光测距技术和经纬仪精密测角技术相结合,实现大尺寸(50 m)空间三维坐标点的高精度测量.激光跟踪仪采用的增量式测角圆光栅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非接触式数字测角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测角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在精密角位置的测量设备中.通过分析增量圆光栅的制造误差、电子学细分误差、轴系旋转误差,码盘安装偏心误差对编码器测角精度的影响,在测角误差标定的基础上,通过傅里叶分析建立测角误差补偿模型,通过误差补偿使得单头读数测角均方误差由10″提高至0.8″以内,并与双头对径读数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测量精度略低于双头对径读数优于0.3″测角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跟踪仪 圆光栅 测角精度 误差分析 误差补偿
下载PDF
超精密空气静压主轴径向回转误差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彭万欢 赵午云 +1 位作者 陶继忠 徐刚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5-58,共4页
对超精密空气静压主轴回转误差测试过程中偏心的影响和作用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消除偏心时的一些误区,并提出了合适的偏心消除方法,设计了偏心调整装置,可使偏心调整到1μm以下;采用两点法对圆度误差和回转误差进行分离,并用该方... 对超精密空气静压主轴回转误差测试过程中偏心的影响和作用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消除偏心时的一些误区,并提出了合适的偏心消除方法,设计了偏心调整装置,可使偏心调整到1μm以下;采用两点法对圆度误差和回转误差进行分离,并用该方法直接测量圆度仪主轴的回转误差,得到了很好的效果,验证了测量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主轴 回转误差 偏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