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硝唑对映体对小鼠中枢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珂 孙继红 +1 位作者 王志强 季晖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1-274,共4页
探讨左旋和右旋奥硝唑静脉注射(iv)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机制,以及奥硝唑光学对映体之间神经毒性的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左旋及右旋奥硝唑(40,60,80 mg/kg,iv)给药30 min后,用转棒实验测定小鼠运动协调能力,以评价药物对... 探讨左旋和右旋奥硝唑静脉注射(iv)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机制,以及奥硝唑光学对映体之间神经毒性的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左旋及右旋奥硝唑(40,60,80 mg/kg,iv)给药30 min后,用转棒实验测定小鼠运动协调能力,以评价药物对小鼠中枢抑制作用的强弱。测定并比较对小鼠给药30 min后全脑Na+,K+-ATP酶、Ca2+-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影响。右旋奥硝唑可使小鼠呈现中枢抑制状态,影响其运动协调能力,并呈剂量相关性地抑制脑内Na+,K+-ATP酶、Ca2+-ATP酶、SDH活性。左旋奥硝唑组则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右旋奥硝唑的中枢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脑内Na+,K+-ATP酶、Ca2+-ATP酶活性,抑制呼吸链关键酶SDH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奥硝唑 左旋奥硝唑 转棒实验 Na+ K+-ATP酶 CA2+-ATP酶 琥珀酸脱氢酶
下载PDF
慢性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行为学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白跃宗 夏宗勤 胡雅儿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6期484-48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MPTP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行为学稳定的评价。方法小鼠先腹腔注射辅佐剂二丙苯磺胺(250mg/kg),0.5h后皮下注射MPTP(15mg/kg),每周2次,5周内总共注射10次。第7周开始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每周1次,连... 目的探讨慢性MPTP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行为学稳定的评价。方法小鼠先腹腔注射辅佐剂二丙苯磺胺(250mg/kg),0.5h后皮下注射MPTP(15mg/kg),每周2次,5周内总共注射10次。第7周开始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每周1次,连续观察6周。然后用免组化方法观察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腹腔及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相比,造型结束后连续6周表现出稳定而明显的行为困难,第6周对照组与模型组的行为得分分别为(1996.7±281.3)分和(1369.0±149.4)分,(P〈0.05),开始制模起12周后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细胞仍显著减少,对照组黑质部位TH阳性细胞数为(30.4±4.7)个,平均灰度为182.29±8.67,而模型组则分别为(20.5±3.9)个和(158.88±13.88)个,2组间差异显著(P〈0.01),显示出帕金森动物模型的典型特征。结论联合使用MPTP与Pmbeneeid可以成功制作帕金森病慢性小鼠模型,目该模型在造型结束后至少可稳定6周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动物模型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二丙苯磺胺 旋转试验
下载PDF
5-取代-1,2,4-三唑并[4,3-a]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惊厥活性 被引量:8
3
作者 邓先清 肖春瑞 +1 位作者 魏成喜 全哲山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82-2087,共6页
合成了5-取代-1,2,4-三唑并[4,3-a]喹唑啉衍生物2a~2q.利用最大电惊厥法(MES)和旋转棒法(Rotarod Test),以小鼠腹腔给药,分别测定了其抗惊厥活性和神经毒性.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5-正庚氧基-1,2,4-三唑并[4,3-a]喹唑啉(2d)的抗惊厥... 合成了5-取代-1,2,4-三唑并[4,3-a]喹唑啉衍生物2a~2q.利用最大电惊厥法(MES)和旋转棒法(Rotarod Test),以小鼠腹腔给药,分别测定了其抗惊厥活性和神经毒性.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5-正庚氧基-1,2,4-三唑并[4,3-a]喹唑啉(2d)的抗惊厥活性最强,其半数有效量ED_(50)为19.7 mg/kg,保护指数PI为6.2.由化学物质诱发的抗惊厥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d能对抗由戊四唑、异烟肼、硫代氨基脲和3-巯基丙酸诱发的惊厥作用,推测其抗惊厥作用是通过增强γ-aminobutyric acid(GABA)神经能系统和活化谷氨酸脱羧酶或抑制GABA转氨酶而起抗惊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并喹唑啉 合成 抗惊厥 戊四唑 旋转棒法
原文传递
肉苁蓉与淫羊藿提取物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吴丽霞 吴铁松 +1 位作者 何文平 郑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8期2665-2667,共3页
目的研究肉苁蓉淫羊藿提取物的抗疲劳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转轮停留时间、游泳时间比较肉苁蓉淫羊藿提取物与人参水煎液的抗疲劳作用。结果空白对照组、人参水煎液组、药物I组、药物Ⅱ组的转轮停留时间分别为(71.778±10.587)s、... 目的研究肉苁蓉淫羊藿提取物的抗疲劳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转轮停留时间、游泳时间比较肉苁蓉淫羊藿提取物与人参水煎液的抗疲劳作用。结果空白对照组、人参水煎液组、药物I组、药物Ⅱ组的转轮停留时间分别为(71.778±10.587)s、(103.111±8.195)s、(86.667±6.206)s、(93.889±8.011)s,游泳时间分别为(252.889±20.301)s、(327。111±17.344)s、(304.333±21.147)s、(312.444±16.828)s。结论肉苁蓉淫羊藿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淫羊藿 提取物 抗疲劳 转轮试验 游泳实验
下载PDF
Target inhibition of caspase-8 alleviates brain damage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被引量:3
5
作者 Da-Qiang Ke Zhi-Yang Chen +2 位作者 Zhou-Ling Li Xia Huang Hui Li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7期1283-1289,共7页
Caspase-8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ediation of inflammation and the effect of its role in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remains elusive.The 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 inflammaso... Caspase-8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ediation of inflammation and the effect of its role in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remains elusive.The 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 inflammasome has been postulated to mediate inflammation during SAH.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aspase-8 inhibition on SAH injury and further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In this study,a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endovascular perforation process in adult male Sprague-Dawley rats.Z-IETD-FMK(0.5,1,2 mg/kg;an inhibitor of caspase-8)was delivered via intravenous(tail vein)injection immediately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fter 12 hours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western blot assay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cleaved caspase-8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12 hours,peaked at 24 hours,and then decreased at 72 hours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demonstrated that caspase-8 was expressed in microglia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Z-IETDFMK significantly improved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reduced brain water content 24 hours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he Morris water maze and rotarod test confirmed that Z-IETD-FMK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ies and motor coordination at 21–27 days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Furthermore,inhibition of caspase-8 activation reduced the expression of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caspase-1,and interleukin-1β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In conclusion,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caspase-8 inhibition alleviate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induced brain injuries by suppressing inflammation.The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Institutional Animal Ethics Committee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School of Medicine,Zhejiang University,China(approval No.2016-193)on February 25,2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in water content CASPASE-8 INFLAMMATION Morris water maze neurological function NEUROPROTECTION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 rotarod test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Z-IETD-FMK
下载PDF
一种简单可靠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了了 王玲 +1 位作者 冯楠 王晓良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96-1098,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与临床相吻合、可重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动物模型。方法将一端锐化的尼龙线经过颈外动脉引入颈内动脉颅内段,刺穿大脑前动脉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以运动(转棒)实验和神经行为学评分进行模型和药物治疗效果...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与临床相吻合、可重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动物模型。方法将一端锐化的尼龙线经过颈外动脉引入颈内动脉颅内段,刺穿大脑前动脉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以运动(转棒)实验和神经行为学评分进行模型和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结果手术后大鼠蛛网膜下腔内发现大量的血液和血凝块。颅内血管穿刺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使大鼠运动协调能力显著下降,并且出现明显的神经行为学症状。尼莫地平在SAH24 h后可显著改善SAH引起的大鼠神经行为学症状。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适用于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药物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蛛网膜下腔出血 尼莫地平 转棒实验
下载PDF
急性乙醇中毒大鼠行为及脑组织神经递质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真 程丽霞 +1 位作者 李鑫 程秀臻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乙醇中毒对大鼠行为及大脑皮层、纹状体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乙醇灌胃后0.5h组,1.5h组,3h组和5h组。实验组60%(V/V)白酒一次性灌胃(灌胃体积10ml/kg),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 目的观察急性乙醇中毒对大鼠行为及大脑皮层、纹状体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乙醇灌胃后0.5h组,1.5h组,3h组和5h组。实验组60%(V/V)白酒一次性灌胃(灌胃体积10ml/kg),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转棒实验、酶法及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试行为学、血中酒精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BAC)和大脑皮层、纹状体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结果染毒后大鼠BAC明显升高,1.5h达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棒上停留时间明显缩短,Glu,GAB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且呈现先降低后渐恢复趋势。结论急性乙醇中毒引起行为学改变可能与大脑皮层、纹状体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转棒实验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血中乙醇浓度
下载PDF
酒精对小鼠锥体外系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韦力 张德兴 +2 位作者 杨伯宁 檀进发 韦献良 《解剖学研究》 CAS 2004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 探讨酒精对锥体外系影响机制。方法 48只8周龄雌性幼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酒精(0%、12.5%、25%和50%)灌喂,按10 ml/kg,隔天1次,90 d后,分别对各浓度组小鼠进行灌酒前、后转棒试验。转棒试验结... 目的 探讨酒精对锥体外系影响机制。方法 48只8周龄雌性幼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酒精(0%、12.5%、25%和50%)灌喂,按10 ml/kg,隔天1次,90 d后,分别对各浓度组小鼠进行灌酒前、后转棒试验。转棒试验结束后快速取出小脑和尾壳核,并测量它们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 高浓度组小鼠灌酒前、后在棒上停留时间均减少,中浓度组小鼠灌酒后在棒上停留时间也减少;高、中浓度组小脑和尾壳核胆碱酯酶活性降低。结论 酒精致锥体外系功能障碍与小脑、尾壳核的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外系 小鼠 尾壳核 酒精 小脑 胆碱酯酶活性 取出 结论 目的 影响机制
下载PDF
Motor and molecular analysis to detect the early symptoms in a mouse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model
9
作者 Valeria Valsecchi Marina Boido +2 位作者 Antonio Piras Giada Spigolon Alessandro Vercelli 《Health》 2013年第10期1712-1718,共7页
The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is a progressive and fatal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primarily involving motoneurons in the cerebral cortex, brainstem, and spinal cord. SOD1-G93A mice, which express multiple ... The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is a progressive and fatal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primarily involving motoneurons in the cerebral cortex, brainstem, and spinal cord. SOD1-G93A mice, which express multiple copies of the mutant form of the human Cu/Zn SOD, are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animal models for ALS pathology. However, the onset of the disease can vary between animals of 1-2 weeks while the progression is quite fast.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any treatmen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treat all animals at the early onset of the disease, instead of at a fixed age-point. To this aim, we performed behavioral analysis and measured hSOD1 mRNA expression to identify the appearance of the first motor deficits. Rotarod and PaGE tests revealed to be the most sensitive approaches to detect the beginning of the symptomatic phase of the disease, while neurological score and weight monitoring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ly at later stages in ALS pathology. Furthermore, we found a better correlation between hSOD1 mRNA expression with disease onset than with a transgene copy number. Therefore, the association of behavioral tests and molecular analysis represents a sensible and accurate tool to early detect the murine symp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1-G93A Mice rotarod test PAGE test hSOD1 Expression
下载PDF
帕金森病MPTP模型中老年小鼠两种行为学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莉 杨斌 刘承伟 《华夏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293-297,共5页
目的:对帕金森病MPTP模型中老年小鼠的游泳法和转棒法行为学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C57BL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20mg/kg,每周2次,连续5周给药,于第1,2,3,4,5周分别用游泳法和转棒法进行行为学检测。结果:游... 目的:对帕金森病MPTP模型中老年小鼠的游泳法和转棒法行为学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C57BL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20mg/kg,每周2次,连续5周给药,于第1,2,3,4,5周分别用游泳法和转棒法进行行为学检测。结果:游泳法的游泳能力与小鼠的适应性行为有关,且其评分标准易掺杂主观因素;而转棒法是小鼠的被动运动,潜伏期和掉落次数均为客观的观察指标。结论:与游泳法相比转棒法是更为客观的帕金森模型小鼠的行为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MPTP) 行为学 游泳法 转棒法
下载PDF
健胃消食浸膏粉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解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兵 于永超 +2 位作者 王楠 张召锋 李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健胃消食浸膏粉对大鼠急性酒精中毒的解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D雌性大鼠,每个实验项目设酒精对照组和健胃消食浸膏粉高、中、低干预组,每组6~8只,共130只。采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以5 g/kg体质量剂量灌胃造模(翻正反射消... 目的研究健胃消食浸膏粉对大鼠急性酒精中毒的解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D雌性大鼠,每个实验项目设酒精对照组和健胃消食浸膏粉高、中、低干预组,每组6~8只,共130只。采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以5 g/kg体质量剂量灌胃造模(翻正反射消失实验为8 g/kg体质量),10 min后分别以蒸馏水和高、中、低剂量健胃消食浸膏粉干预,进行翻正反射消失实验、转棒实验、攀附实验、血中乙醇的检测和肝乙醇脱氢酶(ADH)的检测,记录各组翻正反射消失的比例和时间、转棒停留时间、攀附时间、血液乙醇浓度的变化情况和肝脏ADH活性。结果健胃消食浸膏粉干预可以延长大鼠转棒停留时间和攀附时间(P<0.05),延长翻正消失的时间和提高肝脏ADH活性(P<0.05),并具有降低血液乙醇水平的趋势。结论健胃消食浸膏粉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具有一定的解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 健胃消食浸膏粉 翻正反射 转棒实验 攀附实验 乙醇脱氢酶 大鼠
下载PDF
αCaMKII在前脑过量表达损伤小鼠灵活性学习能力 被引量:2
12
作者 安述明 曾庆文 +2 位作者 徐浩 刘汝清 曹晓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118,共8页
将3月龄实验小鼠分为αCaMKII-F89G转基因组和同窝野生对照组,进行疲劳转棒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结果显示,转基因组小鼠的体力和运动协调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的差异;在Morris水迷宫实验的可视平台测试中,转基因鼠的视觉和求... 将3月龄实验小鼠分为αCaMKII-F89G转基因组和同窝野生对照组,进行疲劳转棒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结果显示,转基因组小鼠的体力和运动协调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的差异;在Morris水迷宫实验的可视平台测试中,转基因鼠的视觉和求生的动机表现正常;在定位航行训练和第一次空间探索测试中,两组鼠在训练时逃避潜伏期及测试中在目标象限探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在反向定位空间学习阶段,转基因组在第二、三天逃避潜伏期和距离明显长于同窝对照组(P<0.05).由此认为,αCaMKII在前脑过量表达对小鼠的灵活性学习有损伤作用,推测这种损伤有可能由前脑LTD的缺陷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疲劳转棒实验 MORRIS水迷宫实验 LTD 空间再学习
下载PDF
格列本脲改善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的神经运动功能障碍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银凤 张华 +1 位作者 孙志岭 黄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17-922,共6页
目的:研究格列本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后期神经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应用C57BL/6小鼠,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经灌胃给予格列本脲(20 mg/kg)连续治疗5周,每周监测小鼠的空腹血糖与体重变化。通过角测试、圆柱体测试... 目的:研究格列本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后期神经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应用C57BL/6小鼠,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经灌胃给予格列本脲(20 mg/kg)连续治疗5周,每周监测小鼠的空腹血糖与体重变化。通过角测试、圆柱体测试、转棒实验及踏空实验等观察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缺血脑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结果:格列本脲(20 mg/kg)连续治疗5周,不影响小鼠的空腹血糖;与对照组比较,从治疗第2周开始,能显著增加小鼠的体重(P<0.01);从治疗第3周开始,能减少踏空实验中小鼠的足失误率(P<0.05)及延长转棒实验中的棒上停留时间(P<0.05),并减少缺血脑区胶质瘢痕的形成范围(P<0.05)。结论:格列本脲连续治疗能够促进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本脲 脑缺血 踏空实验 转棒实验 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行为学的研究
14
作者 贾丹丹 黄诚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慢性疼痛中一种较为顽固、难治愈的疾病,然而现有临床治疗方法有限,溯源在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对疼痛行为进行量化可客观评价其疗效。其中,机械痛敏、热痛敏和冷痛敏的...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慢性疼痛中一种较为顽固、难治愈的疾病,然而现有临床治疗方法有限,溯源在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对疼痛行为进行量化可客观评价其疗效。其中,机械痛敏、热痛敏和冷痛敏的检测常作为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的基础性指标,已在动物实验中广泛应用,但仍难以全面评估其镇痛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亟需拓展综合且客观的疼痛评估和监测工具。为此,本文除介绍经典的疼痛行为学检测指标外,还延伸了其辅助指标,如步态分析、转棒和旷场实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机械痛敏 热痛敏 步态分析 转棒实验 旷场
下载PDF
帕金森病MPTP模型小鼠两种行为学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丽波 王玉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5期1809-1811,共3页
目的在帕金森病MPTP模型小鼠对爬杆法(pole test)和转棒法(rotarod test)两种行为学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C57/BL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30mg/kg,每天1次,连续5天,于第1、2、3、4、5天分别用爬杆法和转... 目的在帕金森病MPTP模型小鼠对爬杆法(pole test)和转棒法(rotarod test)两种行为学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C57/BL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30mg/kg,每天1次,连续5天,于第1、2、3、4、5天分别用爬杆法和转棒法进行行为学检测。结果爬杆法的调头时间和爬下时间与小鼠的适应性行为有关,且其评分标准易掺杂主观因素;而转棒法是小鼠的被动运动,潜伏期和掉落次数均为客观的观察指标。结论与爬杆法相比,转棒法是更为客观的帕金森模型小鼠的行为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MPTP) 帕金森病 行为学 爬杆法 转棒法
下载PDF
碳酸酐酶Ⅲ改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小鼠疲劳耐受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绮婷 沈夕雅 +1 位作者 李园园 都爱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544-1547,共4页
目的:应用碳酸酐酶Ⅲ(CAⅢ)激动剂和抑制剂干预实验探讨CA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肌无力症状和疲劳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纯化的加州电鳗乙酰胆碱受体(AChR)免疫C57BL小鼠制备EAMG动物模型,分别应用CAⅢ的抑制剂TFM... 目的:应用碳酸酐酶Ⅲ(CAⅢ)激动剂和抑制剂干预实验探讨CA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肌无力症状和疲劳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纯化的加州电鳗乙酰胆碱受体(AChR)免疫C57BL小鼠制备EAMG动物模型,分别应用CAⅢ的抑制剂TFMS和激动剂Piperazine处理小鼠,观察小鼠的临床症状、肌肉重复电刺激的衰减,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采用前臂抓握实验、ROTAROD转杆实验来鉴定小鼠运动耐力的变化。结果:本研究制备的EAMG模型具有典型的肌无力症状、肌肉重复电刺激衰减、AChR抗体增高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增高的特征。应用CAⅢ激动剂的小鼠前爪抓力增强、肌肉重复电刺激衰减程度减轻、ROTAROD转杆实验坚持时间增长,给予CAⅢ的抑制剂处理的EAMG小鼠肌无力症状明显加重、前爪抓力减弱、肌肉重复电刺激衰减加重、转杆实验坚持时间缩短,与未干预组(P=0.04)和激动剂干预组(P<0.000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Ⅲ可以改善EAMG小鼠肌无力症状和电生理变化,对重症肌无力(MG)的病态易疲劳可能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酐酶Ⅲ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前爪抓力实验 rotarod转杆实验
下载PDF
侧脑室注射orexin B对MPTP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运动行为影响
17
作者 卞康 薛雁 陈蕾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究侧脑室注射orexin B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运动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PTP组、orexin B组和orexin B+MPTP组。采用转棒实验观察各组小鼠在旋转棒上停留的时间。结果与... 目的探究侧脑室注射orexin B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运动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PTP组、orexin B组和orexin B+MPTP组。采用转棒实验观察各组小鼠在旋转棒上停留的时间。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PTP组小鼠在旋转棒上停留的时间显著缩短(t=6.83,P<0.01);侧脑室注射orexin B的正常小鼠在旋转棒上停留的时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然而,侧脑室注射orexin B的MPTP模型小鼠在旋转棒上停留的时间较MPTP组明显延长(t=3.17,P<0.05)。结论侧脑室注射orexin B可改善MPTP诱导的小鼠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欲素 输注 脑室内 帕金森病 旋转棒性能试验 动作障碍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