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镓基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高云霞 刘静 +1 位作者 王先平 方前锋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7-1081,共5页
采采用微氧化法制备Ga基室温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微量氧化镓的存在可显著改善液态金属的润湿性,且GaIn10合金热界面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导率(约19.2 W·m^(-1)·K^(-1))。搭建接触传热测试平台,分别研究液态金属Ga... 采采用微氧化法制备Ga基室温液态金属热界面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微量氧化镓的存在可显著改善液态金属的润湿性,且GaIn10合金热界面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导率(约19.2 W·m^(-1)·K^(-1))。搭建接触传热测试平台,分别研究液态金属Ga及其二元、三元合金热界面材料的导热性能,对比市售导热硅脂,该新型镓基热界面材料,特别是其二元合金热界面材料,在大功率下工作时热源温度相对于导热硅脂下降近14℃,界面热阻只有5.4 Kmm^2/W,显示出更加优越的导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镓基多元合金 室温液态金属 热界面材料 热导率 界面热阻
原文传递
基于室温液态金属热虹吸效应的自驱动热量传递方法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培培 高云霞 +2 位作者 杨阳 刘静 周一欣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9-182,共4页
利用芯片热量驱动的液态金属散热技术是一种高效灵巧的热管理方法,在许多应用场合具有独特价值.本文采用数值手段对基于室温液态金属热虹吸效应的自驱动热量传递方法进行了研究,探明了冷端的壁温、环路方向、环路管径的大小对此种方法... 利用芯片热量驱动的液态金属散热技术是一种高效灵巧的热管理方法,在许多应用场合具有独特价值.本文采用数值手段对基于室温液态金属热虹吸效应的自驱动热量传递方法进行了研究,探明了冷端的壁温、环路方向、环路管径的大小对此种方法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液态金属 热虹吸效应 流速 热端壁温
原文传递
连续相流量对室温液态金属复合微滴的影响
3
作者 渠国洋 艾凯 张金松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9年第8期36-39,42,共5页
以竖直共轴微通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室温液态金属为分散相、海藻酸钠溶液( 1wt%)为连续相,二者在微通道内形成两相流。改变连续相流量和固定分散相流量,通过高速摄影机对分散相微滴形成过程进行拍摄分析。复合微滴呈现滴流包覆( Dripping... 以竖直共轴微通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室温液态金属为分散相、海藻酸钠溶液( 1wt%)为连续相,二者在微通道内形成两相流。改变连续相流量和固定分散相流量,通过高速摄影机对分散相微滴形成过程进行拍摄分析。复合微滴呈现滴流包覆( Dripping)、柱塞流包覆( Squeezing)、复合射流( Compound Jetting)三种模式。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以连续相流量为横坐标、分散相流量为纵坐标的流型分布图。发现固定分散相流量Qd,改变连续相流量Qc对分散相微滴产生频率fd、连续相悬滴包覆分散相微滴数目n、流型有明显影响。只有在滴流包覆( Dripping)模式下,才能获得均匀的复合微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液态金属 复合微滴 两相流 共轴微通道
下载PDF
分散相流量对液态金属复合微滴的影响
4
作者 渠国洋 艾凯 张金松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9年第7期24-27,共4页
本文以竖直共轴微通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液态金属为分散相、海藻酸钠溶液(1wt%)为连续相,二者在微通道内形成两相流,改变分散相流量和固定连续相流量,通过高速摄影技术对微滴形成过程进行拍摄分析。复合微滴形成经历了滴流包覆(Dripping)... 本文以竖直共轴微通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液态金属为分散相、海藻酸钠溶液(1wt%)为连续相,二者在微通道内形成两相流,改变分散相流量和固定连续相流量,通过高速摄影技术对微滴形成过程进行拍摄分析。复合微滴形成经历了滴流包覆(Dripping)、柱塞流包覆(Squeezing)、复合射流(Compound Jetting)三种模式。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以连续相流量为横坐标、分散相流量为纵坐标的流型分布图。发现固定连续相Qc,改变分散相流量Qd对微滴产生频率fd、连续相悬滴包覆分散相微滴数目n、微滴产生机理有明显影响。只有在滴流包覆(Dripping)模式下,才能获得均匀的复合微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轴微通道 液态金属 两相流 复合微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