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位宽度轧制力对热轧带钢凸度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建忠 龚殿尧 +1 位作者 刘相华 巴力颖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0-283,共4页
为了建立高精度的热轧带钢凸度计算数学模型 ,根据带钢凸度计算理论 ,采用影响函数法开发了四辊轧机带钢凸度影响率计算软件 ,系统地分析了单位宽度轧制力、轧辊直径和压下量对单位宽度轧制力影响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位宽度轧... 为了建立高精度的热轧带钢凸度计算数学模型 ,根据带钢凸度计算理论 ,采用影响函数法开发了四辊轧机带钢凸度影响率计算软件 ,系统地分析了单位宽度轧制力、轧辊直径和压下量对单位宽度轧制力影响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位宽度轧制力影响率随带钢宽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 ;轧辊直径和压下量对单位宽度轧制力影响率有一定的影响 ;建立了高精度单位宽度轧制力影响率的数学模型 ,确定了单位宽度轧制力影响率基本值及工作辊直径、支撑辊直径、压下量对单位宽度轧制力影响率修正系数的 6次拟合系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规律 四辊轧机 影响函数 带钢凸度 单位宽度轧制力 热轧 影响率
下载PDF
H型钢万能轧制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景云 臧勇 +2 位作者 吴迪平 逄晓男 刘福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29-1836,共8页
基于分离腹板和翼缘相互影响的思路建立2种特殊的H型钢万能轧制模型。通过研究不同延伸比和面积比条件下水平辊、立辊轧制力与平板轧制的关系,总结归纳出H型钢万能轧制力计算公式,并用其他规格道次的H型钢轧制力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 基于分离腹板和翼缘相互影响的思路建立2种特殊的H型钢万能轧制模型。通过研究不同延伸比和面积比条件下水平辊、立辊轧制力与平板轧制的关系,总结归纳出H型钢万能轧制力计算公式,并用其他规格道次的H型钢轧制力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面积比条件下,随着腿腰延伸比λ的增大,水平辊轧制力减小,立辊轧制力增加;随着翼缘或者腹板面积的减小,不同延伸比情况下的水平辊中间位置轧制力和立辊轧制力分别收敛于1个稳定值;该H型钢轧制力计算公式能较好地反映不同工艺参数下轧制力的变化趋势;水平辊轧制力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6.7%,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3.4%;立辊轧制力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8.7%,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钢 万能轧制 轧制力公式 腿腰延伸比 面积比
下载PDF
轧制力比率负荷分配方法在热连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史金芳 《轧钢》 2017年第2期48-49,59,共3页
主要介绍了热连轧精轧机组轧制力比率负荷分配方法,阐述了初始厚度分配以及负荷分配的原理。采用模型经验值并在轧制过程中进行适当修正,得到较为合理的目标负荷分配比率。由机架出口厚度初值的计算结合Newton-RaPhson法进行反复迭代,... 主要介绍了热连轧精轧机组轧制力比率负荷分配方法,阐述了初始厚度分配以及负荷分配的原理。采用模型经验值并在轧制过程中进行适当修正,得到较为合理的目标负荷分配比率。由机架出口厚度初值的计算结合Newton-RaPhson法进行反复迭代,最终可得到最佳的厚度分配值。实践证明轧制力比率负荷分配方法能够保证精轧机组运行顺稳,满足在线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轧机组 负荷分配 轧制力比率
原文传递
薄板冷轧过程中宽展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胜林 赵三星 +2 位作者 王凤才 颜家森 张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3-17,共5页
基于金属流动原理,采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模拟薄板轧制过程,研究轧制力、摩擦系数、压下率对轧件宽展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系数越大,轧件宽展也越大;轧件的最大宽展随着轧制力的增加而增大,轧制力对轧件后端部分... 基于金属流动原理,采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模拟薄板轧制过程,研究轧制力、摩擦系数、压下率对轧件宽展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系数越大,轧件宽展也越大;轧件的最大宽展随着轧制力的增加而增大,轧制力对轧件后端部分宽展影响程度较大;压下率增大,轧件宽展随之增大,轧件各部分宽展的不均匀程度也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展 冷轧 显式动力学 轧制力 摩擦系数 压下率
下载PDF
TA18钛合金管材多行程皮尔格冷轧过程三维有限元模拟:Ⅱ塑性变形行为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亮 徐哲 +5 位作者 代春 惠松骁 叶文君 王国 谢水生 李宏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1-745,共5页
利用已建立的TA18钛合金管材多行程皮尔格冷轧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Φ25.4mm×1.32mm的TA18钛合金管材轧制塑性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平均总轧制力模拟结果比理论结果稍大。轧成管最大等效塑性应变对称出现在轧辊周向面孔型脊部偏转... 利用已建立的TA18钛合金管材多行程皮尔格冷轧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Φ25.4mm×1.32mm的TA18钛合金管材轧制塑性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平均总轧制力模拟结果比理论结果稍大。轧成管最大等效塑性应变对称出现在轧辊周向面孔型脊部偏转约63.80°的位置,而最小/最大等效塑性应变的位置相差约90°。轧成管径向和周向受压应力,轴向受拉应力,且变形程度径向最大,轴向次之,切向最小。轧成管各向异性程度从外表面到中性层再到内表面依次减小。工作锥径向塑性真应变矢量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其变化趋势和Q值各不相同,塑性真应变矢量的应变比变化范围是从–30°(Q=0)到0°(Q=1)再到+30°(Q=∞),且工作锥经历了从径向织构到周向织构的转变,使得最终应变比保持在20°到27°之间,管材达到了六方晶体管材织构分布的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模拟 平均总轧制力 塑性真应变矢量 Q值 应变比
原文传递
热连轧机轧制力成比例负荷分配的CLAD算法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维刚 刘相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2-356,共5页
为了实现热连轧精轧机组负荷分配的在线优化设定,提出一种轧制力成比例负荷分配的新算法CLAD算法(change load ratio by adjusting draft).其要点是通过调整压下量的偏差来使当前轧制力与目标轧制力的偏差最小化.根据轧制力成比例原则... 为了实现热连轧精轧机组负荷分配的在线优化设定,提出一种轧制力成比例负荷分配的新算法CLAD算法(change load ratio by adjusting draft).其要点是通过调整压下量的偏差来使当前轧制力与目标轧制力的偏差最小化.根据轧制力成比例原则建立非线性方程组,结合假设条件,将系数矩阵简化为对角阵,经数学推导给出了新算法的迭代公式和收敛条件.提出一种经验插值法确定初始值,使得负荷分配迭代计算能快速收敛.对宝钢典型轧制案例的模拟计算验证了新算法具有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在线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钢热连轧 负荷分配 压下规程 轧制力比例系数 CLAD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