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巷道蝶形破坏理论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91
1
作者 赵志强 马念杰 +1 位作者 刘洪涛 郭晓菲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9-978,共10页
以弹塑性力学中孔洞围岩破坏的平面应变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圆形巷道围岩塑性区形态和扩展规律.提出了巷道围岩蝶形破坏理论,该理论建立了巷道围岩破坏形态与非等压区域应力场的力学模型,阐明了巷道围岩破坏具有圆形、椭圆形和蝶形3种基... 以弹塑性力学中孔洞围岩破坏的平面应变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圆形巷道围岩塑性区形态和扩展规律.提出了巷道围岩蝶形破坏理论,该理论建立了巷道围岩破坏形态与非等压区域应力场的力学模型,阐明了巷道围岩破坏具有圆形、椭圆形和蝶形3种基本形态,给出了巷道围岩3种基本破坏形态的数学界定标准和应力围岩判别准则,从应力环境、围岩条件、支护阻力3个方面阐述了蝶形塑性区具有方向性、突变性、变异性、蝶叶缺失和跃透、支护微效性等基本特性.在论述蝶形塑性区工程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理论在巷道围岩控制、动力灾害防治、煤与瓦斯共采等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大变形巷道蝶叶型冒顶机理、蝶型冲击地压机理、蝶叶型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煤与瓦斯共采中钻孔蝶形卸压增透机制等新认识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 塑性区 蝶形 冒顶 动力灾害 瓦斯抽采
原文传递
巷道顶板蝶叶塑性区穿透致冒机理与控制方法 被引量:45
2
作者 贾后省 马念杰 朱乾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84-1392,共9页
针对高偏应力环境下层状顶板巷道冒顶事故频发、支护困难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探测和现场工程试验等综合研究方法,揭示了层状顶板巷道蝶叶塑性区的分布规律,阐明了蝶叶塑性区穿透分布致使巷道冒顶的力学机制,结果表明:... 针对高偏应力环境下层状顶板巷道冒顶事故频发、支护困难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探测和现场工程试验等综合研究方法,揭示了层状顶板巷道蝶叶塑性区的分布规律,阐明了蝶叶塑性区穿透分布致使巷道冒顶的力学机制,结果表明:蝶叶塑性区具有隔层穿透发育的特征,未发生塑性破坏岩层的存在不能阻断蝶叶塑性区在软弱岩层形成;顶板蝶叶塑性区穿透分布伴有强烈的变形压力,使软弱岩层塑性区下位未发生塑性破坏岩层受到持续巨大的"挤压"载荷,致使其发生断裂破坏,是巷道存在冒顶隐患的内在原因。据此提出了防止此类巷道冒顶的关键在于维护塑性区围岩稳定,需锚杆(索)长度大于塑性区边界,且具备可承受大变形而不破断的能力。基于以上研究,对神东保德矿81306二号回风巷进行了支护补强设计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支护对策能够有效维持巷道顶板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顶板 塑性区 巷道冒顶 围岩控制
下载PDF
煤矿冲击地压与冒顶复合灾害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潘一山 代连朋 +1 位作者 李国臻 李忠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随着煤矿向深部发展,矿井动力灾害既表现出冲击地压的部分特征,又表现出冒顶的部分特征。2种典型的灾害打破以往冒顶与冲击地压的发生具有一种互为逆向性的认知规律,在深部高应力煤巷,特别是留顶煤巷道中出现了相互诱导、复合发生的新... 随着煤矿向深部发展,矿井动力灾害既表现出冲击地压的部分特征,又表现出冒顶的部分特征。2种典型的灾害打破以往冒顶与冲击地压的发生具有一种互为逆向性的认知规律,在深部高应力煤巷,特别是留顶煤巷道中出现了相互诱导、复合发生的新灾害类型。在总结山东、山西和新疆矿区典型巷道冲击致顶板(顶煤)动力灾害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深部巷道冲击地压与冒顶复合灾害的概念、机理与分类,指出复合灾害机理关键点在于揭示巷道整体系统和破碎区子系统的稳定原理及其2者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巷道发生复合灾害的力学模型,根据扰动响应失稳判据,提出并得到了巷道发生复合灾害的临界应力Pcr、临界软化区半径ρ_(cr)和最大容许采扰应力增量σ_(max),厘清了灾害发生的主控因素,分析了煤岩冲击倾向指数K、支护强度ps、巷道半径ρ_(0)、煤岩强度σ_(c)等对灾害发生的影响规律,同时阐明了围岩塑性软化、破碎深度随地应力增加的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破碎发育巷道的动力失稳主体为弹性区、软化区与破碎区构成的不稳定系统,垮落主体为破碎区;稳定的破碎区提升了巷道冲击启动临界值,使其启动难度增大,但破碎区的发育又易引起顶煤垮落;巷道稳定支护是解决复合灾害的关键,科学合理支护既能有效调控围岩破碎防冒,又能提升冲击启动临界值。通过理论研究,揭示了巷道冲击地压与冒顶复合灾害的发生机理,阐明了巷道软化与破碎区及其稳控支护对深部破碎发育巷道动力灾害防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复合灾害 巷道冒顶 深部开采 煤层巷道 扰动失稳
下载PDF
含软弱夹层顶板采动巷道冒顶机理与控制方法 被引量:33
4
作者 贾后省 潘坤 +4 位作者 李东发 刘少伟 吕晓磊 方珍珠 金鸣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6,89,共11页
为揭示采动巷道顶板软弱夹层位态与冒顶的内在关联,以南山矿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探测等综合研究方法,研究了含软弱夹层顶板采动巷道围岩破裂形态及冒顶机理.结果表明:巷道顶板整体的破裂形态主要取决于软... 为揭示采动巷道顶板软弱夹层位态与冒顶的内在关联,以南山矿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探测等综合研究方法,研究了含软弱夹层顶板采动巷道围岩破裂形态及冒顶机理.结果表明:巷道顶板整体的破裂形态主要取决于软弱夹层厚度、破坏状态及其下位坚硬岩层物理力学性质.采动影响作用下,巷道顶板软弱夹层极易出现破坏,并伴有强烈的膨胀变形压力,有可能致使顶板整体破裂,南山矿回采巷道顶板软弱夹层下位坚硬岩层不足1.0 m时,则出现冒顶隐患.据此,提出了含软弱夹层顶板采动巷道冒顶控制应以抑制软弱夹层破裂区扩展为主,并对南山矿回风顺槽进行了支护设计优化,监测结果表明该支护对策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巷道 复合顶板 软弱夹层 冒顶
原文传递
煤层巷道冒顶机理与预警方法 被引量:23
5
作者 赵志强 马念杰 +1 位作者 刘洪涛 冯吉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69-376,共8页
顶板灾害是我国煤矿各类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和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当前绝大多数顶板灾害事故发生在巷道,尤其是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巷道。在分析巷道冒顶事故与围岩体环境之间关系基础上,将煤层巷道冒顶分为围岩主导型和应力主导型两大类型... 顶板灾害是我国煤矿各类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和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当前绝大多数顶板灾害事故发生在巷道,尤其是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巷道。在分析巷道冒顶事故与围岩体环境之间关系基础上,将煤层巷道冒顶分为围岩主导型和应力主导型两大类型,揭示了裂隙危岩坠落、松散岩体冒落、弱黏结复合顶板垮落、大变形巷道蝶叶型冒顶等煤层巷道冒顶的机理与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巷道冒顶隐患分阶段多层次的全时预警方法与机制,即设计阶段的冒顶隐患远期风险评价、巷道掘进施工阶段的随钻预估、服务周期内的长时临界预警,开发了岩层结构随钻探测仪、顶板多点位移监控器、锚杆锚索工况监测报警仪等用于长时和临界预警的仪器设备,形成的煤层巷道冒顶机理和预警方法与仪器设备将为顶板事故预报预防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巷道 冒顶 机理 预警
下载PDF
基于AHP-云模型的巷道冒顶风险评价 被引量:21
6
作者 崔铁军 马云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73-2976,共4页
为了解巷道冒顶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冒顶风险等级进行评价,提出了基于AHP-云模型的评价方法。云模型可同时反映数据的定性和定量、模糊性和随机性、不确定性特征,而不用将几种处理不同特征数据的算法结合。给出了五个与巷道冒顶直接相关... 为了解巷道冒顶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冒顶风险等级进行评价,提出了基于AHP-云模型的评价方法。云模型可同时反映数据的定性和定量、模糊性和随机性、不确定性特征,而不用将几种处理不同特征数据的算法结合。给出了五个与巷道冒顶直接相关的指标,并对这些指标划分了四个级别的风险等级。云模型可得到各指标对于四个风险等级的隶属度,而AHP可提供各指标的权重,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和最大隶属原则得到巷道冒顶风险等级。最后列举了某矿的四个巷道作为分析样本,得到了各巷道冒顶风险等级,说明了AHP-云模型算法的优点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安全管理 巷道冒顶 风险评价
下载PDF
神东矿区回撤阶段调节巷适用的合理埋深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卫兵 任冬冬 陈梦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9-284,共6页
针对神东矿区补连塔煤矿12401,12402工作面在回撤阶段调节巷易诱发工作面端面冒顶的问题,采用FLAC3D三维有限元软件就埋深对调节巷交叉点围岩稳定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煤体稳定时调节巷适用的极限埋深为213-318 m,... 针对神东矿区补连塔煤矿12401,12402工作面在回撤阶段调节巷易诱发工作面端面冒顶的问题,采用FLAC3D三维有限元软件就埋深对调节巷交叉点围岩稳定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煤体稳定时调节巷适用的极限埋深为213-318 m,基于围岩变形可控时调节巷适用的极限埋深为165-229 m,最终确定神东矿区调节巷适用的合理埋深应小于165 m。并得到了补连塔煤矿12405和12406、大柳塔煤矿52304和52303工作面的回采验证,为神东矿区类似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的快速安全回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东矿区 调节巷 埋深 浅埋煤层 冒顶
原文传递
基于AHP和物元TOPSIS法的层状岩体巷道冒顶风险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建宏 覃曹原 邓东升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7年第1期55-60,共6页
为实现层状岩体巷道冒顶风险评价,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物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巷道冒顶评价模型。以辽宁某煤矿为例,首先选出影响层状岩体巷道冒顶的5个主要指标,依次为稳定岩层距巷道顶板表面的距离、地下水渗水量、巷... 为实现层状岩体巷道冒顶风险评价,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物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巷道冒顶评价模型。以辽宁某煤矿为例,首先选出影响层状岩体巷道冒顶的5个主要指标,依次为稳定岩层距巷道顶板表面的距离、地下水渗水量、巷道的跨度、稳定岩层厚度和顶板稳定岩层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然后运用AHP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并利用物元分析法进行修正,最后采用TOPSIS法对4个巷道样本进行评价,得出巷道冒顶风险评价结果:样本1和样本2为Ⅲ级,样本3为Ⅱ级,样本4为Ⅳ级,评价结果与未确知测度理论所得结果相符,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克服了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性,从而能够合理地对巷道冒顶风险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冒顶 风险评价 AHP 物元 TOPSIS
下载PDF
特厚煤层巷道冒漏区顶板控制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苏楠 《江西煤炭科技》 2022年第2期24-26,共3页
煤峪口矿5101巷掘进至420 m处巷道中部顶板出现冒漏现象,导致巷道两帮煤柱破碎严重,冒漏区顶板支护难度大、支护效果差。通过分析巷道冒漏机理,对巷道高冒区提出了“人工假顶+注浆+密集组合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应用此联合支护技术后,对... 煤峪口矿5101巷掘进至420 m处巷道中部顶板出现冒漏现象,导致巷道两帮煤柱破碎严重,冒漏区顶板支护难度大、支护效果差。通过分析巷道冒漏机理,对巷道高冒区提出了“人工假顶+注浆+密集组合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应用此联合支护技术后,对高冒区起到有效封堵、填充的作用,提高了高冒区围岩稳定性,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巷道 冒顶 支护技术 冒漏机理
下载PDF
撞楔钢棚锚喷支护在掘进巷道冒顶区域应用实践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元发 《煤矿现代化》 2018年第1期61-62,65,共3页
巷道在掘进期间遇断层带时顶板会出现破碎、离层现象,甚至出现大面积冒顶,巷道冒顶后若不采取合理有效地支护措施不仅降低了巷道施工效率,加大了巷道清理难度,而且不利于掘进巷道安全施工,针对这一施工难题,山煤集团左云长春兴煤业有限... 巷道在掘进期间遇断层带时顶板会出现破碎、离层现象,甚至出现大面积冒顶,巷道冒顶后若不采取合理有效地支护措施不仅降低了巷道施工效率,加大了巷道清理难度,而且不利于掘进巷道安全施工,针对这一施工难题,山煤集团左云长春兴煤业有限公司综掘一队通过技术例会分析研究,决定对303运输顺槽巷顶板冒顶区域采取撞楔锚喷支护,实践证明303运输顺槽巷采用该支护措施后保证了巷道安全顺利施工,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巷道 冒顶 支护技术
下载PDF
大断面层状顶板巷道冒顶事故分析及支护措施 被引量:7
11
作者 廖敬龙 蔺增元 +1 位作者 杨波 姜鹏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5-197,共3页
以曙光矿1212运输巷冒顶事故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冒顶事故发生的原因,认为地质构造是巷道冒顶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地质构造带的存在,尤其是断层的出现,会使地层结构发生大的变化,容易出现顶板事故;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 以曙光矿1212运输巷冒顶事故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冒顶事故发生的原因,认为地质构造是巷道冒顶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地质构造带的存在,尤其是断层的出现,会使地层结构发生大的变化,容易出现顶板事故;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优化方案模拟进行了分析,认为保证顶板的整体性有利于顶板的稳定,提高顶板的支护强度,能有效控制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巷道 巷道冒顶 数值模拟 预防措施
原文传递
基于云化ANP的巷道冒顶影响因素重要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崔铁军 马云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07-3310,共4页
为了解巷道冒顶事故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性排序,根据专家评判语言的特点及各因素之间存在的语义网络联系性,提出了将云模型嵌入ANP(网络分析)来解决上述问题,即云化ANP模型。该模型既有云模型处理不确定信息的能力,... 为了解巷道冒顶事故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性排序,根据专家评判语言的特点及各因素之间存在的语义网络联系性,提出了将云模型嵌入ANP(网络分析)来解决上述问题,即云化ANP模型。该模型既有云模型处理不确定信息的能力,也具有ANP处理网状因素系统的能力,尤其适合处理冒顶这类具有不确定性数据的分析问题。给出了云化ANP的构建过程和分析步骤。结合专家调查所得数据分析了影响冒顶因素的重要性排序,所举实例分析的因素重要性排序为:稳定岩层距巷道顶板表面的距离u1>地下水渗水量u4>巷道的跨度u2>稳定岩层厚度u5>顶板岩石的抗压强度u3。最后将云化ANP算法应用于类似算法所处理的例子,通过这些例子的结果分析了云化ANP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巷道冒顶 影响因素 云化ANP模型 因素重要性
下载PDF
弱粘结复合顶板煤巷锚杆(索)支护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辉 贾后省 +1 位作者 冯井龙 陈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0-54,共5页
为了实现弱粘结复合顶板矿井巷道差异化定量支护设计,保证巷道安全、降低支护成本,提出了以巷道冒顶隐患分级为基础、以冒顶控制为核心的分区域锚杆(索)理论计算支护方法,给出了各级别冒顶隐患巷道支护参数定量计算公式,形成了弱粘结复... 为了实现弱粘结复合顶板矿井巷道差异化定量支护设计,保证巷道安全、降低支护成本,提出了以巷道冒顶隐患分级为基础、以冒顶控制为核心的分区域锚杆(索)理论计算支护方法,给出了各级别冒顶隐患巷道支护参数定量计算公式,形成了弱粘结复合顶板煤巷支护设计参照标准,并应用该标准对李家壕2-2中煤11211运输巷道进行了支护设计,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支护设计能够较好地满足工程要求,保证巷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支护 弱粘结复合顶板 巷道冒顶 顶板隐患分级 支护设计
下载PDF
松软岩巷局部冒顶机理分析及充填材料研究
14
作者 由松江 李昌瑜 +1 位作者 张泽升 南华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88,共8页
因软弱岩层自身物理力学性质较差,易造成矿井巷道冒顶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威胁。为解决嵩县山金金矿的巷道冒顶问题,对该矿松软岩巷的冒顶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袋式充填支护方案。通过对充填材料各项指标性能进行研究,确定... 因软弱岩层自身物理力学性质较差,易造成矿井巷道冒顶事故,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威胁。为解决嵩县山金金矿的巷道冒顶问题,对该矿松软岩巷的冒顶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袋式充填支护方案。通过对充填材料各项指标性能进行研究,确定了发泡充填材料的最佳配比,制定了袋式充填的工艺流程。此巷道支护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有效解决了嵩县山金金矿的巷道冒顶问题,可为类似条件的矿山支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冒顶机理 发泡充填材料 袋式充填方案
原文传递
复合顶板巷道过断层冒顶原因及处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庆雄 魏光荣 +2 位作者 宋立兵 蔚保宁 胡建平 《陕西煤炭》 2016年第5期11-14,共4页
哈拉沟煤矿22529回风顺槽21联巷区域为复合顶板巷道。该巷道在地下水的泥化作用下,顶板强度较低。当工作面推进至该区域时,超前支架挤压导致顶部更碎、部分支护失效,在超前压力的作用下,发生了漏垮型冒顶事故。针对冒顶事故采用注射马... 哈拉沟煤矿22529回风顺槽21联巷区域为复合顶板巷道。该巷道在地下水的泥化作用下,顶板强度较低。当工作面推进至该区域时,超前支架挤压导致顶部更碎、部分支护失效,在超前压力的作用下,发生了漏垮型冒顶事故。针对冒顶事故采用注射马丽散加固,施工锚索、钢带补强支护,注射罗克休充填等方法进行处理,同时从巷道支护、日常检查和现场管理方面,提出了巷道冒顶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顶板巷道 过断层 冒顶事故 注射马丽散 锚索补强支护
下载PDF
龙滩矿采动巷道非对称破坏特征与控制方法
16
作者 周勇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8-22,共5页
针对采动巷道受采动影响剧烈、顶板非对称变形、冒顶隐患程度大等问题,以龙滩煤矿3111N工作面采动巷道为工程背景,综合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方法,获取了采动影响下围岩塑性区演变和分布特征,揭示了采动巷道顶板塑性区分布特... 针对采动巷道受采动影响剧烈、顶板非对称变形、冒顶隐患程度大等问题,以龙滩煤矿3111N工作面采动巷道为工程背景,综合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方法,获取了采动影响下围岩塑性区演变和分布特征,揭示了采动巷道顶板塑性区分布特征与冒顶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的推移,采动巷道围岩主应力比值逐渐增大,主应力方向发生偏移,造成围岩塑性区最大破坏深度集中在顶板采煤帮侧,此时巷道冒顶隐患最大。据此,提出了基于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特征的非对称支护参数设计,旨在通过重点加固顶板破坏严重区域内岩体来改善围岩应力环境,从而抑制巷道围岩塑性区恶性扩展,达到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变形 巷道支护 塑性区 冒顶
下载PDF
考虑轴向应力作用的“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17
作者 刘洪涛 韩子俊 +5 位作者 韩洲 杨永松 梁嘉璐 张丹丹 程文聪 乔钟槿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6-1124,共9页
以弹塑性理论为基础推导出考虑巷道支护阻力作用的三维应力场下的围岩塑性区近似解。以羊场湾煤矿160206回风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支护阻力对巷道围岩塑性区尺寸的影响。研究表明:围岩塑性区形态为“类蝶... 以弹塑性理论为基础推导出考虑巷道支护阻力作用的三维应力场下的围岩塑性区近似解。以羊场湾煤矿160206回风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支护阻力对巷道围岩塑性区尺寸的影响。研究表明:围岩塑性区形态为“类蝶形”或“椭圆形”时,支护阻力的提高对围岩塑性区的控制效果较为显著;当围岩塑性区形态为“蝶形”时,支护阻力的提高对围岩的控制效果有限。锚杆、索支护的主要作用是将上部破碎岩层悬吊在稳定岩层中,控制围岩的非连续变形。叠加采动影响巷道的稳定性控制思路主要为:调控围岩应力环境、改变支护结构和蝶叶敏感区重点支护。基于该控制理念,对160206回风巷道叠加采动影响区提供加强支护方案,巷道围岩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控制 塑性区求解 蝶形塑性区 巷道冒顶 支护阻力
原文传递
煤矿巷道复合顶板冒顶事故机理分析与防护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志强 《煤炭与化工》 CAS 2017年第10期64-66,共3页
针对煤矿巷道复合顶板冒落事故的防护问题,分析了复合顶板常见的冒落事故类型,随后对剪切垮落和离层挠曲垮落事故的力学特点和发生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利用UDEC离散单元分析软件对复合顶板的冒落过程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复合顶... 针对煤矿巷道复合顶板冒落事故的防护问题,分析了复合顶板常见的冒落事故类型,随后对剪切垮落和离层挠曲垮落事故的力学特点和发生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利用UDEC离散单元分析软件对复合顶板的冒落过程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复合顶板冒顶事故的防护措施,提出了针对多节理复合顶板的联合锚杆支护方案。本文研究内容对巷道复合顶板的管理和冒顶事故的防护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 复合顶板 冒顶 UDEC
下载PDF
爆破-锚喷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多华 乔卫国 +1 位作者 李伟 刘兴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50-56,共7页
为解决梁家煤矿煤2巷道的冒顶和底鼓现象,根据自然拱及爆破理论,针对煤2巷道由断面形状引起的巷道拱形两侧出现的应力集中现象,提出一种爆破-锚喷联合支护的方案,在巷道45°及135°斜上方一段距离进行爆破:一方面对应力集中区... 为解决梁家煤矿煤2巷道的冒顶和底鼓现象,根据自然拱及爆破理论,针对煤2巷道由断面形状引起的巷道拱形两侧出现的应力集中现象,提出一种爆破-锚喷联合支护的方案,在巷道45°及135°斜上方一段距离进行爆破:一方面对应力集中区起到卸压作用;另一方面在巷道45°及135°斜上方的顶板范围内形成自然拱,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撑能力,使拱内成为卸压区,降低支护强度。通过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爆破-锚喷支护方案进行模拟,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这种新的支护方案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煤2巷道的冒顶和底鼓现象。并通过矿压检测确定新支护方案的可靠性,为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2巷道 冒顶 自然拱 爆破 锚喷 应力集中 支护
下载PDF
煤矿井巷压垮性冒顶的预防及其处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继勇 韩玉林 《山西焦煤科技》 2010年第7期7-8,共2页
分析了煤矿井巷压垮性冒顶事故的原因,阐述了井巷漏垮冒顶事故的防治及井巷施工压垮性冒顶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并介绍了井巷施工地质预测预报、安全技术措施、井巷发生冒顶后控制处理实践。
关键词 井巷工程 顶板控制 冒顶 事故 原因分析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