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5篇文章
< 1 2 2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路因素、交通环境与交通事故分析 被引量:52
1
作者 张志刚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6-59,共4页
依据汽车行驶对公路的基本要求 ,分析道路因素、交通环境与交通事故的关系。掌握道路的使用特性 ,正确使用道路、改善交通环境 ,对预防交通事故意义重大。
关键词 公路线形 道路因素 交通环境 交通事故
下载PDF
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沥青路面受力变形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2
2
作者 邓卫东 张兴强 +1 位作者 陈波 闫澍旺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5,共4页
为了研究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沥青路面受力变形的影响,对半填半挖路基进行弹塑性动力有限元分析,计算出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由于路基土在力学和物理性质上的差异而产生的差异沉降。研究了两种工况(汽车荷栽作用产生的差异沉降及汽车荷载和土... 为了研究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沥青路面受力变形的影响,对半填半挖路基进行弹塑性动力有限元分析,计算出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由于路基土在力学和物理性质上的差异而产生的差异沉降。研究了两种工况(汽车荷栽作用产生的差异沉降及汽车荷载和土体固结共同作用产生的差异沉降)对沥青路面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进而得出一种计算沥青路面破坏时临界差异沉降的方法,为实际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临界差异沉降 弹塑性动力有限元法 半填半挖路基 交通荷载 应力水平 塑性 变形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累积塑性变形分析 被引量:72
3
作者 李进军 黄茂松 王育德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的变形问题,采用累积应变的经验公式计算其累积沉降。首先通过确定车辆荷载引起的动偏应力和土层的力学指标计算出静力破坏偏应力,然后通过考虑土物理力学性质、循环荷载次数的累积变形公式计算软土地基中各... 针对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的变形问题,采用累积应变的经验公式计算其累积沉降。首先通过确定车辆荷载引起的动偏应力和土层的力学指标计算出静力破坏偏应力,然后通过考虑土物理力学性质、循环荷载次数的累积变形公式计算软土地基中各土层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引起的残余累积应变,最后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总沉降。采用该方法对交通荷载作用下上海地区典型软土地基的累积沉降进行了实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软土地基 计算分析 累积塑性变形 交通荷载 动偏应力 静力破坏偏应力
下载PDF
中国道路机动车10种污染物的排放量 被引量:65
4
作者 李伟 傅立新 +3 位作者 郝吉明 马红 李锁强 胡伟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38,共3页
为了定量分析中国道路交通过程机动车污染状况,综合利用MOBILE5模式和燃料消耗计算方法,在调查分析中国1995年(基准年)机动车基本数据基础上,建立了THC、NMVOC、CH4、CO、NOx、CO2、SO2、Pb、PM10、N2O等10种主要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 为了定量分析中国道路交通过程机动车污染状况,综合利用MOBILE5模式和燃料消耗计算方法,在调查分析中国1995年(基准年)机动车基本数据基础上,建立了THC、NMVOC、CH4、CO、NOx、CO2、SO2、Pb、PM10、N2O等10种主要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和排放总量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机动车排放的O2、CH4、SO2、PM10等污染物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 机动车排放 空气污染 排放清单
下载PDF
道路对陆栖野生动物的生态学影响 被引量:61
5
作者 胡忠军 于长青 +1 位作者 徐宏发 王淯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3-437,共5页
道路网络为大多数景观所共同具有的空间特征,在增进社会财富、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会产生严重的生态学后果。就道路对陆栖野生动物的生态学影响进行了综述。道路交通导致动物死亡,已成为野生脊椎动物死亡的首要原因;阻碍动物个体在同... 道路网络为大多数景观所共同具有的空间特征,在增进社会财富、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会产生严重的生态学后果。就道路对陆栖野生动物的生态学影响进行了综述。道路交通导致动物死亡,已成为野生脊椎动物死亡的首要原因;阻碍动物个体在同种种群间的交流以及在互补性资源间的周期性迁移;迫使森林内部种、边缘敏感种主动回避道路栖息地;导致道路区域栖息鸟类繁殖下降;有利于小型物种沿道路边缘扩散,造成生物入侵。道路区域为一种特殊的边缘,对一些边缘物种以及其它被吸引过来的动物来说是一种死亡陷阱。这些影响的综合作用会导致孤立的小种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 交通 陆栖动物 生态学影响
下载PDF
驾驶员因素对道路交通事故指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9
6
作者 张丽霞 刘涛 +2 位作者 潘福全 郭涛 刘瑞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84,共6页
为更有针对性地管理交通事故中的驾驶员因素,通过统计分析我国2001—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研究驾驶员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和超速行驶等11个与驾驶员相关的因素对交通事故4大指标的影响。利用SPSS软件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11个驾驶员因... 为更有针对性地管理交通事故中的驾驶员因素,通过统计分析我国2001—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研究驾驶员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和超速行驶等11个与驾驶员相关的因素对交通事故4大指标的影响。利用SPSS软件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11个驾驶员因素与交通事故4大指标的关系。重点分析1~5 a驾龄驾驶员引发事故的死亡人数与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关系。结果表明: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和不按规定让车这4个驾驶员因素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最大;驾龄小于3 a的驾驶员对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 驾驶员因素 交通事故 统计指标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公路货运超载运输现状及对策的建议 被引量:41
7
作者 黄文元 王旭东 +1 位作者 刘瀚飚 周朝毅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8-152,156,共6页
公路货运超载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 ,各种危害显现 ,已经引起相关的技术和行业主管层面的广泛关注 ,建立在充分统计数据上的定量危害分析一直非常欠缺 ,使得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与交通现状存在脱节 ,超载管理工作也多少带有盲目性。按... 公路货运超载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 ,各种危害显现 ,已经引起相关的技术和行业主管层面的广泛关注 ,建立在充分统计数据上的定量危害分析一直非常欠缺 ,使得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与交通现状存在脱节 ,超载管理工作也多少带有盲目性。按照公路设施破坏的口径 ,本文对广东省主要公路进行了全面的车型组成和施荷参数调查 ,与此同时 ,收集同一段落的交通量资料。在此基础上 ,分析超载超限运输对公路设施、交通安全及其他交通相关行业的不利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货运超载运输 危害 超载管理 公路设施破坏 广东 调查 交通安全 运营管理 公路运输行业 行业管理
下载PDF
高速公路道路因素与道路交通安全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郑安文 牛倬民 郭健忠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68-171,共4页
针对高速公路交通的特点 ,从高速公路的设计、建设与使用等方面分析了道路线形及其组合、道路路面、交通环境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道路线形 道路路面 交通环境 交通事故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下公路软土地基长期沉降的计算 被引量:55
9
作者 魏星 黄茂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342-3346,共5页
合理预测公路软土地基在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长期沉降,对公路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以往试验规律的分析,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地描述软土在长期重复荷载作用下残余变形发展过程的经验模型。通过对上海软土的循环三轴试验的模拟... 合理预测公路软土地基在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长期沉降,对公路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以往试验规律的分析,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地描述软土在长期重复荷载作用下残余变形发展过程的经验模型。通过对上海软土的循环三轴试验的模拟,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对于工程边值问题,首先,根据拟静力法将交通荷载视为长期重复作用的静分布力;其次,采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交通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附加动应力;最后,将提出的模型用于计算各土层的残余应变,并沿深度对应变积分得到沉降。以日本Saga机场公路为例,说明了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的简化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交通荷载 残余变形 工后沉降
下载PDF
面向道路交通的汽车驾驶模拟器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7
10
作者 熊坚 曾纪国 +2 位作者 丁立 陈泽林 水瑞锋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研究开发了一套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研究交通问题的汽车高级驾驶模拟器。该模拟器由驾驶舱系统、主计算机控制系统、驾驶员虚拟视景系统和声响模拟系统组成 ,既可用于模拟和分析某一真实路段的道路和交通情况 。
关键词 汽车 驾驶模拟器 道路交通 车辆模型 虚拟现实
下载PDF
中国道路交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被引量:54
11
作者 黄志辉 纪亮 +6 位作者 尹洁 吕晨 王军方 尹航 丁焰 蔡博峰 严刚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5-393,共9页
为研究我国道路交通行业CO_(2)排放未来控制路径,结合未来经济社会和货物运输发展状况、运输结构、能源结构和能效结构变化,采用行驶里程法分析了我国道路交通CO_(2)排放现状、未来变化趋势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采用行驶里程法计... 为研究我国道路交通行业CO_(2)排放未来控制路径,结合未来经济社会和货物运输发展状况、运输结构、能源结构和能效结构变化,采用行驶里程法分析了我国道路交通CO_(2)排放现状、未来变化趋势及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采用行驶里程法计算道路交通行业CO_(2)排放量相对合理,2019年全国汽车CO_(2)排放量为9.52×10^(8) t,比油耗法所得结果高20%左右,二者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交通油耗统计数据偏低.②从车型看,重型货车和小型客车是汽车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分别占39.7%、38.2%;从燃料种类看,汽油、柴油、其他燃料(天然气、醇类燃料等)CO_(2)排放量分别占42.8%、52.5%、4.7%.③道路交通CO_(2)排放预计于“十五五”末达峰,峰值在12.2×10^(8)~13.9×10^(8) t之间,达峰后有2~3年的平台期.④推广新能源车是道路交通CO_(2)排放控制的主要驱动因素,其次为能效提升,运输结构调整在前期有一定的贡献,2025年上述措施对道路交通CO_(2)减排量占比分别为56%、34%和10%左右,2030年分别为55%、40%和5%左右.研究显示,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持续降低新生产燃油车碳排放强度,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可有效降低道路交通CO_(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道路交通 碳减排
下载PDF
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2
作者 李本纲 陶澍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6-59,共4页
在介绍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考虑因素的基础上 ,较全面介绍了国内外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预测模型方面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道路交通 噪声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我国道路伤害与交通环境因素关系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8
13
作者 池桂波 王声湧 刘润幸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 探讨交通环境因素对道路伤害的影响 ,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分析我国 195 1~ 1998年机动车数量、公路运输量和公路里程数等因素与人身安全的关系。结果 人身安全与机动车数量、公路货运量、公... 目的 探讨交通环境因素对道路伤害的影响 ,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分析我国 195 1~ 1998年机动车数量、公路运输量和公路里程数等因素与人身安全的关系。结果 人身安全与机动车数量、公路货运量、公路客运量和有路面公路里程数呈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是 0 .8714、0 .96 91、0 .96 11、0 .95 10 ,P =0 .0 0 0 5 ) ,即道路伤害死亡率 (/ 10万 )随着机动车数量、公路货运量、公路客运量和有路面公路里程数增加而升高 ,人身安全水平降低 ;采用逐步筛选法将各交通环境因素引入方程 ,并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以克服各因素间的多重共线性 ,其中机动车数量、公路客运量和有路面公路里程数进入回归方程 (Y =- 3 .7197+ 1.49E 0 3X1+ 5 .2E 0 6X3+ 6 .19E 0 2X4 )。结论 机动车数量、公路客运量和有路面公路里程数的增加是导致人身安全水平降低的主因 ,影响强度因素依次为有路面公路里程数、公路客运量、机动车数量。通过改善交通环境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和提高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可以减少道路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伤害 人身安全 交通环境 主成分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交通事故致因中的人为因素分析 被引量:50
14
作者 孔令铮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改善交通安全状况,减少交通事故,从最主要的因素——人为因素出发,分析其影响。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处理交通事件的能力(包括新手、老年、酒精、药物、疲劳、压力等),驾驶员在驾驶时采取冒险行为(包括不正确使用安全带、... 为改善交通安全状况,减少交通事故,从最主要的因素——人为因素出发,分析其影响。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处理交通事件的能力(包括新手、老年、酒精、药物、疲劳、压力等),驾驶员在驾驶时采取冒险行为(包括不正确使用安全带、超速、犯罪、自杀等)。结果表明:新手驾驶、饮酒驾驶、疲劳驾驶、不正确使用安全带驾驶等仍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安全 交通事故 人为因素 驾驶行为 综合分析
下载PDF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 被引量:36
15
作者 刘志强 宫镇 蔡东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介绍了事故多发点的分析方法 ,建立了事故多发点判别模型 ,并给出了其算法 ,根据中国交通流的特点 ,开发了事故多发点数据库 ,使事故多发点的鉴别工作能够快速进行。
关键词 道路 事故多发点 交通量 鉴别
下载PDF
城市道路网络合理等级级配探讨 被引量:31
16
作者 王建军 王吉平 彭志群 《城市交通》 2005年第1期37-42,共6页
提出道路功能不分、路网级配不合理是当前城市交通问题存在的直接原因之一。以中、美两国为典型,比较了国内外道路分级方法的异同,分析了国内部分城市路网级配失衡的现状。对影响道路网络级配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按作用方式和作用方位... 提出道路功能不分、路网级配不合理是当前城市交通问题存在的直接原因之一。以中、美两国为典型,比较了国内外道路分级方法的异同,分析了国内部分城市路网级配失衡的现状。对影响道路网络级配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按作用方式和作用方位将其分为4类,分别对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结合道路的功能特点,提出了调整规范推荐级配的定性方法和基于车流合理分担率计算级配的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等级级配 车流 分担率 路网级配
下载PDF
道路交通规划建设与城市形态演变关系分析——以东京道路为例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东援 韩皓 《城市规划汇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50,共4页
我国城市道路建设面临日益巨大的压力 ,认真分析发达国家道路规划建设的过程 ,将给人们有用的启迪。本文在对日本东京城市交通规划、建设进行剖析的基础上 ,结合区位理论 ,对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和道路网络形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得出认识... 我国城市道路建设面临日益巨大的压力 ,认真分析发达国家道路规划建设的过程 ,将给人们有用的启迪。本文在对日本东京城市交通规划、建设进行剖析的基础上 ,结合区位理论 ,对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和道路网络形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得出认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 城市形态 土地利用 道路网络形态
原文传递
基于公路交通网的武陵山片区旅游景点可达性格局分析 被引量:46
18
作者 王美霞 蒋才芳 +1 位作者 王永明 张佑印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7-192,共6页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可达性模型,以武陵山片区为案例区,基于公路交通网络对武陵山片区旅游景点可达性水平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分析得出,区域内景点分布较为分散,空间上"南少北多";高等级公路呈"王"字形分布,公...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可达性模型,以武陵山片区为案例区,基于公路交通网络对武陵山片区旅游景点可达性水平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分析得出,区域内景点分布较为分散,空间上"南少北多";高等级公路呈"王"字形分布,公路密度较低。区域内景点平均通行时间处在3.863—8.401h之间,均值为5.386h。景点可达性系数极差为0.845,高于平均值的景点有16个,占34%,景点可达性不均衡分布较显著。可达性空间格局大致呈"核心—外围"的圈层分布,景点自身空间区位、周边景点密度和高等级公路分布对景点可达性格局有重要影响。最后,提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相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点 可达性 公路交通网络 武陵山片区
原文传递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 被引量:45
19
作者 戴继锋 张国华 +1 位作者 翟宁 李晗 《城市交通》 2011年第1期40-46,5,共8页
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在规划设计阶段的缺失,使其往往成为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补救措施。为此,提出建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一体化的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总体框架,包括功能定位分析、交通组织优化、详细交通设计、实施保障4个... 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在规划设计阶段的缺失,使其往往成为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补救措施。为此,提出建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一体化的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总体框架,包括功能定位分析、交通组织优化、详细交通设计、实施保障4个阶段。结合苏州、南昌、海口、北川等地开展的一系列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实践,探讨各个阶段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技术方法。实践表明,通过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将规划阶段和施工实施阶段无缝衔接,有助于确保规划理念在实施阶段全面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道路交通 交通工程设计 技术方法
下载PDF
道路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延误分析法 被引量:31
20
作者 王炜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62-67,共6页
提出了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延误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详细阐述了道路交叉口延误曲线的确定方法(现场观测法、数学模型法及计算机模拟法),讨论了道路交叉口服务水平的划分标准;提出了道路交叉口各级服务通行能力的确定方法。最后,文... 提出了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延误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详细阐述了道路交叉口延误曲线的确定方法(现场观测法、数学模型法及计算机模拟法),讨论了道路交叉口服务水平的划分标准;提出了道路交叉口各级服务通行能力的确定方法。最后,文章建立了基于延误曲线的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修正模型,包括道路条件修正及交通条件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行能力 道路交叉口 延误 交通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