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道路若干重大问题的学术辨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包心鉴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16,共1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国道路的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有些基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厘清和辨析,从而发掘中国道路的学术内涵、规范中国道路的学术表达。这些问题主要是:中国道路产生于何时,它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是什么?中国道路与科学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国道路的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有些基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厘清和辨析,从而发掘中国道路的学术内涵、规范中国道路的学术表达。这些问题主要是:中国道路产生于何时,它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是什么?中国道路与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实现传承与超越的有机统一?中国道路的内涵和要素究竟如何定位,什么是中国道路的本质与真谛?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是否等同,如何科学冷静地看待所谓中国模式?只有从学术层面深入地辨析和厘清这些基本问题,才能将中国道路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并在正确理论和科学认识指引下将中国道路不断推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起源与起点 传承与超越 本质与真谛 道路与模式
下载PDF
基于分层分解的一种实时车辆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则王 袁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3-197,共5页
道路网络通常是大规模和复杂的网络 ,而一般的最短路径算法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为了减少计算负担 ,本文根据分层和空间分解的道路网络模型 ,提出了一种基于存储数据的车辆路径规划算法 ,路径通过查询表格获得。提出的算法尤其适用于集... 道路网络通常是大规模和复杂的网络 ,而一般的最短路径算法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为了减少计算负担 ,本文根据分层和空间分解的道路网络模型 ,提出了一种基于存储数据的车辆路径规划算法 ,路径通过查询表格获得。提出的算法尤其适用于集中式车辆路径规划。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在计算次最优路径时更快且要求更少的内存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分解 路径规划 道路网络模型 分层搜索算法 智能交通系统
下载PDF
车辆非匀速行驶时路面随机输入的时频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立军 张天侠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0-714,共5页
首先应用协方差等效方法建立了单轮随机输入非平稳时域模型。根据时间-空间一、二阶微分关系,给出了前后轮变时差相关的问题,较好地解决了非平稳路面时域研究中的低速大幅值波动问题。并由各向同性假设直接得到了车辆左右轮的相关关系,... 首先应用协方差等效方法建立了单轮随机输入非平稳时域模型。根据时间-空间一、二阶微分关系,给出了前后轮变时差相关的问题,较好地解决了非平稳路面时域研究中的低速大幅值波动问题。并由各向同性假设直接得到了车辆左右轮的相关关系,因此适合各种车辆。分析表明Wigner-Ville谱很好地反映了频率特征和路面波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模型 四轮时域相关 Wigner-Ville谱 协方差等效方法
下载PDF
基于多点预瞄最优控制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 被引量:24
4
作者 黄海洋 张建 +2 位作者 王宇 王御 刘金波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9,共4页
为在嵌入式控制器开发环境下提高智能车辆的路径跟踪精度,采用车辆动力学模型和多点道路预瞄模型,以预瞄窗口内的跟踪偏差为目标函数,结合LQR最优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点预瞄最优控制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针对实车应用,通过离线计算... 为在嵌入式控制器开发环境下提高智能车辆的路径跟踪精度,采用车辆动力学模型和多点道路预瞄模型,以预瞄窗口内的跟踪偏差为目标函数,结合LQR最优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点预瞄最优控制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针对实车应用,通过离线计算最优增益的方法,提高算法实时性。在仿真及红旗H7实车环境下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算法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QR 道路预瞄模型 路径跟踪 智能车辆
下载PDF
汽车导航用电子地图的高效路网模型 被引量:14
5
作者 丁捷 杨殿阁 +2 位作者 颜波 李克强 连小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235,共4页
为了有效地描述实际道路网络 ,提高汽车导航系统的运行效率 ,建立了一种新的电子地图的路网模型。在分析了嵌入式系统特点的基础上 ,对路网的数据结构进行了简化。采用重整实体ID的方法 ,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处理效率。实践证明 ,该模型... 为了有效地描述实际道路网络 ,提高汽车导航系统的运行效率 ,建立了一种新的电子地图的路网模型。在分析了嵌入式系统特点的基础上 ,对路网的数据结构进行了简化。采用重整实体ID的方法 ,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处理效率。实践证明 ,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表述实际的道路网络 ,结构精练 ,处理效率高 ,适合车载导航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导航 电子地图 道路网络 模型 嵌入式系统 数据存取 实体 数据结构
下载PDF
车辆行驶路面的数字化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红岩 王钦龙 +3 位作者 芮强 李荣利 张晶 罗韬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53-1160,共8页
为提高车辆虚拟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车辆行驶路面数字化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双轨真实路形计对中波和长波起伏路面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依据路面外形设计参数建立的波形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利用双轨真... 为提高车辆虚拟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车辆行驶路面数字化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双轨真实路形计对中波和长波起伏路面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依据路面外形设计参数建立的波形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利用双轨真实路形计分别对渣土路、砂石路两种随机路面进行测量,获取了路面不平度实测数据,并采用基于周期图法改进的Welch算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功率谱密度估计,依据相关国家标准GB/T 7031—2005评定了路面等级。采用谐波叠加法建立了三维随机路面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作功率谱密度对比,表明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三维随机路面模型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路面测量 路面不平度 谐波叠加法 三维随机路面模型
下载PDF
基于树状结构的高速公路路网扩展及收费清分实现 被引量:17
7
作者 杜海宁 张毅 宋靖雁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2-105,共4页
路网扩展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常见情况 ,在高速公路路网发生扩展时 ,本文在原有清分算法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已经得到的连接矩阵和规则矩阵 ,对扩展后的高速公路物理结构和收费规则进行修正 ,提出了收费数据清分表的构造方法 ,从算法的角... 路网扩展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常见情况 ,在高速公路路网发生扩展时 ,本文在原有清分算法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已经得到的连接矩阵和规则矩阵 ,对扩展后的高速公路物理结构和收费规则进行修正 ,提出了收费数据清分表的构造方法 ,从算法的角度解决了路网扩展后清分表需重新计算的大工作量问题 ,并在理论方面对不同情况的路网扩展进行了一致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结构 高速公路 路网模型 路网扩展 收费数据清分
下载PDF
道路网络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8
作者 朱庆 李渊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1-476,共6页
在综合分析现有道路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总结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了其发展趋势,论述了新一代道路网络模型的特征是以实际车道为最基本的研究对象,以车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三维表达为主要内容,以地面、地上和地下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与真... 在综合分析现有道路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总结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揭示了其发展趋势,论述了新一代道路网络模型的特征是以实际车道为最基本的研究对象,以车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三维表达为主要内容,以地面、地上和地下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与真实感表现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网络模型 实际车道 3D GIS GIS-T LRS
下载PDF
基于云网格集成调度的防拥堵车辆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20
9
作者 薛明 许德刚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95-299,共5页
在道路交通路网中,车辆拥堵问题是流量与路网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动态过程,通过车辆路径规划,实现对路网网格集成调度,从而提高路网通行吞吐量。传统方法采用并行微观交通动态负载平衡预测算法实现车辆拥堵调度和车辆路径规划,... 在道路交通路网中,车辆拥堵问题是流量与路网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动态过程,通过车辆路径规划,实现对路网网格集成调度,从而提高路网通行吞吐量。传统方法采用并行微观交通动态负载平衡预测算法实现车辆拥堵调度和车辆路径规划,不能准确判断路面上的车辆密度,路径规划效益不好。提出一种基于云网格集成调度的防拥堵车辆路径规划算法,即构建基于Small-World模型的云网格路网模型,采用RFID标签信息进行路况信息采集,实现交通网络拥堵评估信息特征的提取,采用固有模态函数加权平均求得各车道的车辆拥塞状态函数,对所有车道内车辆密度取统计平均可获得簇内的车辆密度。设计交通路网拥堵检测算法来对当前个体道路信息进行一维邻域搜索,从而实现车辆路径规划控制目标函数最佳寻优。通过动态博弈的方式求得车辆防拥堵路径的近似最优轨迹,实现路径规划算法的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规划车辆路径,实现最优路径控制,从而提高严重拥堵路段的车流速度和路网吞吐性能,性能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网格 路网模型 吞吐量 路径规划
下载PDF
城市主干道交通流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梁志超 谭惠丽 +1 位作者 刘慕仁 孔令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11-14,共4页
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利用改进的Nagel-Schreckenberg模型,建立了城市主干道交通流模型,研究了红绿灯周期、刹车概率、转入、转出概率对交通流的影响.
关键词 城市主干道交通流模型 元胞自动机 Nagel-Schreckenberg模型 交通管理 刹车概率
下载PDF
新型磁障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热计算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凤阁 蒋晓东 +2 位作者 李应光 Zhang Yue 王金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45-2752,共8页
磁障型结构是近年来针对无刷双馈电机提出的一种新型转子结构,相比于其它磁阻型转子,具有较强的磁场耦合能力。温升是决定电机功率密度的重要指标,为充分发挥磁障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潜能,进行快速而准确的热计算是十分必要的。该文建立... 磁障型结构是近年来针对无刷双馈电机提出的一种新型转子结构,相比于其它磁阻型转子,具有较强的磁场耦合能力。温升是决定电机功率密度的重要指标,为充分发挥磁障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潜能,进行快速而准确的热计算是十分必要的。该文建立了磁障转子热路计算的精确模型,基于热网络方法,编写温升计算程序,计算电机不同位置的温升分布。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电机的稳态温升,最后再将温升计算结果与一台11k W样机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文针对磁障转子无刷双馈电机提出的转子热路计算模型的正确性。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具有类似转子结构无刷双馈电机温升的快速准确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障型转子 无刷双馈电机 热路计算模型 等效热网络法 温升
下载PDF
小城市道路网的合理道路级配模型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学武 刘飞 胡启洲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05,117,共5页
为了合理确定小城市道路网级配,以城市道路资源的供给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从小城市的道路等级、功能及其横断面形式入手,以道路总里程、交通供需匹配关系、道路容量及道路面积需求等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小城市道路网的合理道路级配模型,... 为了合理确定小城市道路网级配,以城市道路资源的供给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从小城市的道路等级、功能及其横断面形式入手,以道路总里程、交通供需匹配关系、道路容量及道路面积需求等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小城市道路网的合理道路级配模型,运用道路级配模型对上虞市道路网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最优道路级配计算值为1.00∶1.56∶2.56,实现了小城市道路资源的优化配置,说明小城市道路网的合理道路级配模型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小城市 道路网 道路级配模型
下载PDF
基于精英蚁群算法的交通最优路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汪贵庆 袁杰 沈庆宏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9-717,共9页
随着交通规模的增大,人们对自驾出行的质量需求越来越高,而在当前的交通最优路径选择的研究中,大多只考虑静态的交通路网场景,且忽略了通过交叉口时的代价,造成计算结果和实际行驶的代价之间误差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基于Petri网络,建立... 随着交通规模的增大,人们对自驾出行的质量需求越来越高,而在当前的交通最优路径选择的研究中,大多只考虑静态的交通路网场景,且忽略了通过交叉口时的代价,造成计算结果和实际行驶的代价之间误差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基于Petri网络,建立了更精确的多因素道路交叉口交通路网模型,提出了基于精英蚁群算法的交通最优路径选择算法,并对经典蚁群算法提出两个方面的改进:第一,在信息素浓度的初始化过程中加入主干道引导和行车方向的引导,以加快蚂蚁群初始的搜索速度;第二,在全局信息素浓度更新时,使用双精英蚂蚁策略,采用相互约束的方式更新两条最优路径上的信息素浓度,解决了算法过早陷入停滞的问题,且计算出多个可供选择的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收敛性的同时,将搜索到最优路径的概率提升至100%;同时,在得到最优解概率均不低于90%的前提下,该算法的收敛速度是其他算法的数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 最优路径 路网模型 蚁群算法 信息素 精英策略
下载PDF
面向实际车道的3维道路网络模型 被引量:10
14
作者 朱庆 李渊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420,共7页
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城市发展,立交桥、摩天大楼等日益复杂。传统基于道路中心线的道路网络模型在几何、时空语义属性、拓扑关系表达等方面都难以满足立体化交通需求。本文引入物理车道、虚拟车道和车道带概念,提出面向实际车道的多层... 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城市发展,立交桥、摩天大楼等日益复杂。传统基于道路中心线的道路网络模型在几何、时空语义属性、拓扑关系表达等方面都难以满足立体化交通需求。本文引入物理车道、虚拟车道和车道带概念,提出面向实际车道的多层次3维道路网络模型,重点分析该模型的数据库实现方法和实际车道拓扑构建、离散化、面向实际车道的寻径导航等关键问题。试验总结了该模型的若干明显特点如路网的多层次表达、灵活准确的车道拓扑控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T 3维道路网络模型 车道带 3D GIS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改性聚合物透水混凝土路面路用性能试验 被引量:11
15
作者 罗维刚 钞鑫 +1 位作者 卢国文 肖永站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126,共9页
为缓解聚合物透水混凝土路面硬化后脆性发展对路面的破坏,在已有经验和结论基础上研究聚丙烯纤维改性聚合物透水混凝土路面的路用性能。以无溶剂聚氨酯为胶黏剂,复掺聚丙烯纤维透水混凝土为道路面层,制作路段模型进行抗氯离子渗透、承... 为缓解聚合物透水混凝土路面硬化后脆性发展对路面的破坏,在已有经验和结论基础上研究聚丙烯纤维改性聚合物透水混凝土路面的路用性能。以无溶剂聚氨酯为胶黏剂,复掺聚丙烯纤维透水混凝土为道路面层,制作路段模型进行抗氯离子渗透、承载力、抗冲击和路面径流削减等一系列试验研究,并与普通透水混凝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普通透水混凝土与聚合物透水混凝土渗透系数分别为初始渗透系数的81%与92%,普通透水混凝土较聚合物透水混凝土易堵,主要由于聚合物乳液改善了新拌透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了混凝土的致密性;胶乳中含有大量活性物质,在混凝土水化、硬化过程中增加了胶乳与集料及水化产物的黏附性;聚丙烯纤维改性聚合物透水混凝土面层承载力较聚合物透水混凝土面层承载力提高了52%;随着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抗冲击性能增强,在复掺聚丙烯纤维掺量(质量分数)为1.5%时,抗冲击性能提高245.9%;聚丙烯纤维改性聚合物透水混凝土路面雨量径流系数为0.11~0.29,较普通透水混凝土路面有更好的径流削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聚合物 透水混凝土 路段模型 路面性能
下载PDF
雾霾情况下路网模型及雾霾对交通路网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龚 张杰 蓝金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4-122,共9页
雾霾对城市交通路网的影响主要包括交通数据缺失、交通安全和污染物排放三大问题.首先,基于城市交通数据监测系统,增加路网模型中驾驶员对能见度因素的反应特性,建立雾霾情况下交通路网模型,包括车道模型和交叉口模型两部分.然后,建立... 雾霾对城市交通路网的影响主要包括交通数据缺失、交通安全和污染物排放三大问题.首先,基于城市交通数据监测系统,增加路网模型中驾驶员对能见度因素的反应特性,建立雾霾情况下交通路网模型,包括车道模型和交叉口模型两部分.然后,建立雾霾情况下交通路网模型评价指标,包括路网交通数据缺失率、交通危险系数和路网车辆污染物排放指标.最后,通过雾霾对路网影响程度和影响区域的仿真,得出如下结果:雾霾程度越严重、影响区域范围越大,交通数据缺失率越高,越不利于交通安全,同时污染物排放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雾霾情况下路网模型 雾霾影响下路网评价指标 路网模型仿真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道路三维整体建模与简化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蒲浩 李伟 赵海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5-529,共5页
为实现网络环境下道路工程的三维可视化,对其中的关键技术:顾及约束的整体模型构建及模型简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构建理论,建立了外形与内部拓扑关系均为整体的道路三维模型。提出了顾及道路约束边界的半边折叠误... 为实现网络环境下道路工程的三维可视化,对其中的关键技术:顾及约束的整体模型构建及模型简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网构建理论,建立了外形与内部拓扑关系均为整体的道路三维模型。提出了顾及道路约束边界的半边折叠误差度量方法,采用半边折叠操作,在服务器端对道路模型进行整体简化,并建立操作层次树存储操作记录;提出了约束边优先细化,延迟简化的视相关策略,结合视相关重构准则,减少网络可视化所需传输的数据量,在客户端实现了道路三维模型的快速重构。基于上述原理方法开发了相关系统,已在高速公路的网络建设管理中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网络三维可视化 顾及约束 道路整体建模 三维模型简化 误差度量
下载PDF
基于路网与QoS模型的GPSR改进协议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田翔 石英 +1 位作者 刘子伟 伍龙昶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2,共6页
针对传统GPSR协议在城市交通条件下多数存在链路质量低、投递率受速度影响大、低节点密度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LRGR路由协议。利用道路和路口位置等信息建立路网模型,引入服务质量评估优化路径,并给出携带转发机制。选取实际道路电... 针对传统GPSR协议在城市交通条件下多数存在链路质量低、投递率受速度影响大、低节点密度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LRGR路由协议。利用道路和路口位置等信息建立路网模型,引入服务质量评估优化路径,并给出携带转发机制。选取实际道路电子地图作为实验仿真场景,并通过SUMO和NS3仿真工具对GPSR协议和LRGR协议进行不同节点密度或速度下的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实际交通场景中,车辆密度与速度对路由协议投递率、端到端时延和端到端跳数影响较大,尤其在低密度和高速度情况下,协议各性能明显下降。在不同车辆密度和速度条件下,LRGR协议比GPSR协议投递率提高20%~35%,端到端时延降低5 ms~10 ms,端到端跳数减少2跳~4跳,能够适应城市车载自组织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车载自组织网络 贪婪周边无状态路由 路网模型 服务质量模型
下载PDF
基于D-LinkNet网络的露天矿道路智能识别与路网建模 被引量:8
19
作者 顾清华 薛步青 +1 位作者 卢才武 宋江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100-1108,共9页
随着露天矿无人驾驶技术和智能调度的快速发展,矿车在生产调度中迫切需要更为精确、更符合实际的矿区路网模型。为了满足无人矿车的高精度路网导航需求,首先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分别采集不同天气、不同角度和不同采矿场条件的露天矿... 随着露天矿无人驾驶技术和智能调度的快速发展,矿车在生产调度中迫切需要更为精确、更符合实际的矿区路网模型。为了满足无人矿车的高精度路网导航需求,首先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分别采集不同天气、不同角度和不同采矿场条件的露天矿区图像瓦片数据,结合矿区道路成像特点提出了基于矿区道路特征的图像正负分类方法,实现对矿区道路的整体划分;然后根据图像数据特征提出了一种强弱光图像互补方法,可用于消除强光数据集中图像光照失衡问题,生成最优训练集;其次露天矿区非结构化道路图像较结构化道路图像经解析处理后平面形态及连通性维度更高,横纵剖面上的几何形态等道路信息更复杂。基于ResNet101构建更符合露天矿道路提取的D-LinkNet101网络模型,运用最优训练集训练D-LinkNet101网络,并从采集到的瓦片数据中提取出道路图像;最后将提取的道路图像与原始图像(包含焦距,GPS等)结合生成露天矿路网模型,根据生成露天矿路网模型的特有噪声进行相应模型修复处理,从而生成高精度的露天矿路网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路网数据真实可靠,可满足露天矿区主干路网的智能识别和路网建模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路网模型 智能提取 D-LinkNet101 瓦片数据
下载PDF
上海城市街道峡谷道路绿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车生泉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16-920,共5页
街道峡谷在上海城市中普遍存在,街道峡谷中污染气体的扩散受到屋顶风向、风速、高宽比、峡谷两侧建筑物的对称性、高度分布和街区形状等因素的影响。文章对适合于不同街道峡谷形式的、较为典型的道路绿化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海... 街道峡谷在上海城市中普遍存在,街道峡谷中污染气体的扩散受到屋顶风向、风速、高宽比、峡谷两侧建筑物的对称性、高度分布和街区形状等因素的影响。文章对适合于不同街道峡谷形式的、较为典型的道路绿化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城市街道峡谷中的道路绿化模式可归纳为:梯级递进式、斑块复合式、疏朗开敞式、模纹花镜式和独立行道树式5种。当街道峡谷与主导风垂直:(1)街道峡谷的W/H>5且为平行型峡谷时,绿化模式应采用梯级递进式或疏朗开敞式;(2)街道峡谷的W/H为0.6~5且为平行型峡谷时,绿化模式在迎风侧采用流朗开敞式、背风侧采用模纹花镜式,或者两侧都采用模纹花镜式;(3)街道峡谷的W/H<0.6且为平行型峡谷时,绿化模式应采用模纹花镜式或独立行道树式;(4)街道峡谷的W/H<0.6且为递升型峡谷时,绿化模式在迎风侧采用斑块复合式或模纹花镜式,背风侧采用模纹花镜式或独立行道树式;(5)街道峡谷的W/H<0.6且为递降型峡谷时,绿化模式可采用模纹花镜式或独立行道树式;当街道峡谷与主风向平行:宽、高比大的街道绿化模式应采用梯级递进式或斑块复合式,当街道峡谷的高度是宽度的倍数时,道路绿化宜采用疏朗开敞式或独立行道树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城市街道 道路 绿化模式 行道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