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0年来塔里木河干流水量、水质及耗水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苟树生 张雄文 +5 位作者 王彦国 龚伟华 王亚俊 邓茂芝 毛炜峄 王顺德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1-870,共10页
近53年来阿拉尔站以上3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量呈增加趋势,由178.0×108m3增至207.6×108m3,净增29.6×108m3;3条源流年代际区间耗水量由128.5×108m3增至171.1×108m3,净增42.6×108m3;入塔里木河水量由50.0&#... 近53年来阿拉尔站以上3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量呈增加趋势,由178.0×108m3增至207.6×108m3,净增29.6×108m3;3条源流年代际区间耗水量由128.5×108m3增至171.1×108m3,净增42.6×108m3;入塔里木河水量由50.0×108m3减至38.0×108m3,净减少12.0×108m3。历史上塔里木河最大耗水区在中游,多年平均耗水量24.8×108m3。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近40年,上游中、下段河床处于淤积状况,总淤积厚度130cm,平均年淤积3.6cm。从2001年至今上游段已成为塔里木河干流最大的耗水区,上游段耗水量占阿拉尔站年径流量的50%增加到80%,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环境恶化。塔里木河上游段高矿化度农田洗盐压碱水是干流水质恶化的根本原因,污染源主要集中在肖夹克至英巴扎的上游河段,尤其是阿拉尔站附近东西长60km,南北宽20km。现有8条排(退)水渠,其中有6条排水渠严重超标,矿化度4710~13100mg/L,是盐碱土规定标准2000mg/L的2.4~6.6倍。位于渭干河的新沙总排干,矿化度5820mg/L,严重超标,是盐碱土规定标准的2.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水质 耗水量 河床淤积 盐碱土 塔里木河干流
原文传递
现代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对洲体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杜廷芹 黄海军 别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8-84,共7页
对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的特点和对三角洲发育演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认为,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普遍发生的地面沉降具有多因素和时空不连续性的特点,给沉降区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使多种海岸带灾害的破坏和影响加剧;地面沉... 对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的特点和对三角洲发育演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认为,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普遍发生的地面沉降具有多因素和时空不连续性的特点,给沉降区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使多种海岸带灾害的破坏和影响加剧;地面沉降不仅可以造成地面标高损失,影响三角洲的垂向发育,还通过改变地面坡降来影响河道的演变和尾闾的摆动,同时能引起相对海平面上升,在淹没沿岸低地的同时,加大潮差和滩面水深,使沿岸潮流和波浪作用增强,增加风暴潮的成灾几率,加速海岸蚀退和滩面冲刷。正确认识三角洲地面沉降对洲体演变的影响机理,做好科学防范措施,有利于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地面沉降 河道演变 海岸侵蚀
下载PDF
长江下游靖江新港作业区近期淤积成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世钊 闻云呈 +2 位作者 徐华 吴道文 夏云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23,38,共6页
靖江新港作业区位于福姜沙左汊北岸上、下弯道之间的顺直过渡段,由于六助港以上水下低边滩易于发育,成型边滩在涨落潮动力作用下切割下移,造成靖江沿岸河床地形变化总体呈冲淤相间的特点。针对近年来新港作业区前沿快速淤积的现状,采用... 靖江新港作业区位于福姜沙左汊北岸上、下弯道之间的顺直过渡段,由于六助港以上水下低边滩易于发育,成型边滩在涨落潮动力作用下切割下移,造成靖江沿岸河床地形变化总体呈冲淤相间的特点。针对近年来新港作业区前沿快速淤积的现状,采用河演分析方法及数学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从码头布置、人工采砂、护滩工程等方面研究分析了新港作业区近期淤积的主要成因,以及港区水深变化趋势,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淤积 采砂 福姜沙 江苏靖江港
下载PDF
Linkage between riverbed scouring or deposi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central bars:Case study in the Yangzhong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
4
作者 YANG Yunping ZHANG Xiabo +4 位作者 FENG Xiaoxiang HAN Jianqiao WANG Jianjun ZHU Yude YANG Yanhu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4年第7期1323-1347,共25页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balanced riverbed scouring or deposi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central bars in natural conditions and human activity is useful for river regime control and waterway improvement ...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balanced riverbed scouring or deposi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central bars in natural conditions and human activity is useful for river regime control and waterway improvement projects.Toward this end,we utilized the Yangzhong reach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s a case study and evaluated runoff,sediment content,and topographical data measured over the past 70 years(1951–2021).With the decrease in the amount of incoming sediment in the river basin,the Yangzhong reach exhibited a continuous state of scouring.The cumulative riverbed scouring volumes of the low-water and flood channels from 1981 to 2021 were 3.97×10^(8)and 4.14×10^(8)m^(3),respectively,with the riverbed scouring volume of the low-water channel accounting for 95.9%of that of the flood channel.Under quasi-natural runoff–sediment conditions,the evolution of the central bars in the Yangzhong reach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amount of scouring or deposition.In particular,the Luochengzhou reach could be characterized as a meandering river with scouring on concave riverbanks and deposition on convex riverbanks.In the context of reduced incoming sediment,the beach area of the Yangzhong reach de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9.9%(from 2003 to 2021)and the central bars of the straight section areas decreased.Moreover,following oper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both the Luocheng central bar and Jiangyin beach areas could be characterized as meandering rivers with convex riverbanks and beaches.In the quasi-natural period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aterway improvement project,the trend of high scouring intensity and increased fluid diversion ratio in the right branch of the Luocheng central bar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that the short branch of the length is in a developing stat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ecreasing river sediment volume.With the control of riverbank prote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way improvement projects in the Yangzhong reach,the shapes of the riverbanks and 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verbed scouring or deposition beach morphology linkage relationship causal analysis tidal reach Yangtze River
原文传递
潮汐河口丁坝布置对河床冲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任超 张功瑾 +2 位作者 胡彩霞 刘锐 吴栋栋 《人民珠江》 2020年第1期63-68,共6页
河流和与之相邻的港池、坝田之间,河流的滩槽之间,都发生着动量和质量交换。通过二维水沙模型以及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同丁坝间距对河床冲刷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丁坝间距逐渐增大时,坝头冲刷深度也逐渐增加,主槽内的冲刷分布变得不均匀;涨... 河流和与之相邻的港池、坝田之间,河流的滩槽之间,都发生着动量和质量交换。通过二维水沙模型以及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同丁坝间距对河床冲刷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丁坝间距逐渐增大时,坝头冲刷深度也逐渐增加,主槽内的冲刷分布变得不均匀;涨急和落急时刻坝田与主槽的水沙交换系数均在0.01~0.04之间;在涨急时刻,随着丁坝间距的增加其交换系数逐渐减小,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但在落急时刻,在丁坝间距为4倍坝长时交换系数最大;随着丁坝间距的增加,主槽的平均流速逐渐减小。整体呈现为随着丁坝间距的增加,主槽的平均冲刷深度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河口 丁坝 河床容积 整治水域 泥沙淤积
下载PDF
山区河流枢纽库尾河段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家俞 徐奎 黄成林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3-147,共5页
为探讨山区河流库尾河段航道整治技术,以嘉陵江南充段凤仪场库尾河段为例,分析河床演变、滩险及泥沙淤积规律,探明河段的碍航特性。采用河工模型试验方法,制定了"疏浚、筑坝、护岸"等整治方案。试验表明:优化方案实施后整治... 为探讨山区河流库尾河段航道整治技术,以嘉陵江南充段凤仪场库尾河段为例,分析河床演变、滩险及泥沙淤积规律,探明河段的碍航特性。采用河工模型试验方法,制定了"疏浚、筑坝、护岸"等整治方案。试验表明:优化方案实施后整治效果良好,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河流库尾河段变动回水区碍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滩险 泥沙淤积 碍航 变动回水区
下载PDF
电站取水河段长时段的泥沙淤积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唐勇 聂锐华 +2 位作者 周晓泉 陈日东 裴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45-51,共7页
针对现有2维水沙模型在计算长时段泥沙运动方面存在的计算效率较低和精度不足的问题,采用隐式与显式结合方式建立可用于长时段计算的2维水沙模型。采用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ELM)的隐式格式对水流方程进行初步求解,然后采用显式迭代修... 针对现有2维水沙模型在计算长时段泥沙运动方面存在的计算效率较低和精度不足的问题,采用隐式与显式结合方式建立可用于长时段计算的2维水沙模型。采用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ELM)的隐式格式对水流方程进行初步求解,然后采用显式迭代修正流场与水位,最后根据流场采用TVD格式求解泥沙模块。将该模型应用于昭化电站取水河段水沙模拟并对该河段多年后的河床冲淤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水流模型计算不同频率洪水下取水口的水位和流速与物理模型结果基本一致;泥沙冲淤与模型试验结果宏观上较为吻合;随着电站运行年限的增加,取水口附近河床有一定泥沙淤积主要集中在左岸与中部;昭化水电站在"拉沙"方案下运行可有效降低取水口附近的泥沙淤积高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水口 河床演变 泥沙淤积 算法
下载PDF
不同流量入湖三角洲演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海珏 刘欣悦 +1 位作者 宋晓龙 白玉川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6,58,共8页
入湖三角洲的形成主要受到流量、下游水位及上游来沙等因素的影响。在对后二者的影响规律研究基础上,为探索不同流量条件下入湖三角洲的演变特征,开展了进一步的试验研究。通过对三角洲的河道面积占比、摆动角度、河道长度、泥沙堆积等... 入湖三角洲的形成主要受到流量、下游水位及上游来沙等因素的影响。在对后二者的影响规律研究基础上,为探索不同流量条件下入湖三角洲的演变特征,开展了进一步的试验研究。通过对三角洲的河道面积占比、摆动角度、河道长度、泥沙堆积等几何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流量对入湖三角洲演变的影响。研究发现:三角洲的演变过程整体上遵循"冲-淤-冲"的发育模式;相比低流量,河道在高流量下稳定性更高且更明显,面积占比较大;泥沙堆积对流量响应敏感,大流量下沙体更加散乱且展布面积更大,小流量下泥沙更加聚集,稳定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湖三角洲 摆动角度 流场 河道演变 泥沙淤积
下载PDF
AutoCAD环境下河床冲淤程序设计
9
作者 胡建平 虞祖培 陆荣华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6-39,共4页
冲淤计算是河流、海岸、港区等水域分析和预测河床变化的基础。通过收集不同时期水下地形数据,基于Delaunay三角网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根据河床局部空间区域体积变化,以三维空间垂直三棱柱体作为基本单元,利用VBA强大的可视化用户界面... 冲淤计算是河流、海岸、港区等水域分析和预测河床变化的基础。通过收集不同时期水下地形数据,基于Delaunay三角网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根据河床局部空间区域体积变化,以三维空间垂直三棱柱体作为基本单元,利用VBA强大的可视化用户界面及其编程语言开发出基于AutoCAD环境下的冲淤量自动处理程序。为VBA的二次开发应用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UNAY三角网 河床冲淤 AUTOCAD VBA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规律及冲淤预测 被引量:34
10
作者 姚仕明 卢金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2-28,共7页
在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边界条件与来水来沙条件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河道演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总结分析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演变主要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数学模型计算与实体模型试验的成... 在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边界条件与来水来沙条件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河道演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总结分析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演变主要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数学模型计算与实体模型试验的成果,预测了长江中下游河道宜昌至大通河段的冲淤过程、分布及河势变化趋势,指出下阶段需进一步研究的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可供深入研究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及相关工程治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河势变化 冲淤预测 三峡水库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长江下游扬中河段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丽荣 陈涟 李荣辉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0年第12期6-12,共7页
本文基于实测资料,从汊道分流、岸线、冲淤、主流、横断面等方面分析长江扬中河段演变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河道演变影响因素,对治理思路提出了初步探讨。结论表明:扬中河段河道平面形态及两岸岸线总体基本稳定,除局部河床有所调整外,整... 本文基于实测资料,从汊道分流、岸线、冲淤、主流、横断面等方面分析长江扬中河段演变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河道演变影响因素,对治理思路提出了初步探讨。结论表明:扬中河段河道平面形态及两岸岸线总体基本稳定,除局部河床有所调整外,整体上已形成基本稳定的河势格局。治理研究应重点关注嘶马弯道险工段以及近年来新形成的崩岸及险工段,改造局部丁坝,加固已实施的护岸,增加新守护,对新出现的崩岸及险工段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中河段 河床演变 冲淤变化 影响分析
下载PDF
3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uspended load transport by turbulent flows and its applications 被引量:12
12
作者 LU Yongjun1,DOU Guoren1,HAN Longxi2,SHAO Xuejun3 & YANG Xianghua1,3 1.Nanjing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Nanjing 210029,China 2.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of 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3.Department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4年第2期237-256,共20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3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uspended load transport in turbulent flows. Based on Dous stochastic theory of turbulent flow, numerical schemes of Reynolds stresses for anisotropic turbulent flows we... This paper presents a 3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uspended load transport in turbulent flows. Based on Dous stochastic theory of turbulent flow, numerical schemes of Reynolds stresses for anisotropic turbulent flows were obtained. A refined wall function was employed to treat solid wall boundaries. The equations for 2D suspended load motion and sorting of bed material have been expanded into 3D cases. Numerical results are validated by the measured data of the Gezhouba Project, and prove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The present method has been employed to simulate sediment erosion and deposition in the dam area of Three Gorges Project, and for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ject, siltation process and deposition pattern in the near-dam area of the reservoir,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deposits and bed material, and flow fields an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fields at different time and elevations are predicted. The predicted results are close to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in physical model studies. Thus, a new method is established for 3D simulation of sediment motion in dam areas of multi-purpose water pro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ULENT flows Dou's stochastic theory NONUNIFORM suspended load riverbed EROSION and deposition 3D MATHEMATICAL model Three Gorges Project.
原文传递
近70a来椒江河口河床冲淤调整机理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伯根 王才洪 +2 位作者 周鸿权 武小勇 杨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100,共12页
利用近70 a来19个不同年份的水深地形资料,基于GIS技术进行数字化冲淤分析,结合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人类活动,探讨椒江山溪性强潮河口河床冲淤调整过程。研究表明,近70 a来无论是在河床纵横剖面还是在平面上,冲淤调整经历了较明显的四个... 利用近70 a来19个不同年份的水深地形资料,基于GIS技术进行数字化冲淤分析,结合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人类活动,探讨椒江山溪性强潮河口河床冲淤调整过程。研究表明,近70 a来无论是在河床纵横剖面还是在平面上,冲淤调整经历了较明显的四个阶段,可是平面上比纵横剖面上的平均冲淤速率更趋于整体性:(1)以自然作用为主,处于缓慢冲刷状态,冲刷区占65.4%,全区年均冲刷速率为2.3 cm/a,年均冲刷量为53.7×104m3;(2)受支流永宁江上游建库蓄水影响,从缓慢冲刷转为较明显的淤积状态,淤积区占66.2%,全区年均淤积速率为2.2 cm/a,年均淤积量为50.4×104m3;(3)受航道整治完成的部分工程作用,由淤积又转为轻微冲刷状态,冲刷区占62.6%,全区年均冲刷速率为1.8 cm/a,年均冲刷量为41.4×104m3;(4)受航道和支流永宁江的综合整治作用,从轻微冲刷朝加速冲刷方向发展,冲刷区占71.5%,全区年均冲刷速率为5.6 cm/a,年均冲刷量为130.8×104m3。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椒江山溪性强潮河口河床冲淤调整受人为影响比受自然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椒江河口 纵横剖面 河床平面 冲淤调整 GIS
下载PDF
钱塘江河口水流-河床相互作用及对盐水入侵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潘存鸿 张舒羽 唐子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5-542,共8页
通过长系列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分析,钱塘江河口上段河床具有大冲大淤和洪冲潮淤的演变特性,影响河口上段的潮汐强弱,进而影响盐水入侵。若年内丰水期径流量大,则河床出现"大冲",河床容积增大,潮汐增强,导致秋季强潮期盐水入... 通过长系列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分析,钱塘江河口上段河床具有大冲大淤和洪冲潮淤的演变特性,影响河口上段的潮汐强弱,进而影响盐水入侵。若年内丰水期径流量大,则河床出现"大冲",河床容积增大,潮汐增强,导致秋季强潮期盐水入侵加剧;反之,若年内丰水期径流量小,河床容积较小,导致秋季强潮期盐水入侵减弱。结果表明,钱塘江径流对盐水入侵存在直接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盐水入侵与径流量成反比;间接影响是通过径流冲刷河床,引起潮汐增大,间接导致盐水入侵加剧,这是钱塘江河口大冲大淤以及对潮汐巨大反作用的特性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河口 河床冲淤 盐水入侵 水流-河床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东洞庭湖近期冲淤演变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晓群 易放辉 +1 位作者 栾震宇 王大宇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2,共8页
东洞庭湖洲滩水域存在较明显的动态变化,在长江与洞庭湖关系不断变化的影响下,洞庭湖出口七里山站的年水沙总量呈不断衰减趋势,三峡工程运用后,东洞庭湖水位、流量、含沙量等基本水文特征出现了明显下降或减小的变化。自1973年荆江裁弯... 东洞庭湖洲滩水域存在较明显的动态变化,在长江与洞庭湖关系不断变化的影响下,洞庭湖出口七里山站的年水沙总量呈不断衰减趋势,三峡工程运用后,东洞庭湖水位、流量、含沙量等基本水文特征出现了明显下降或减小的变化。自1973年荆江裁弯完成后的45年,多年平均汛期4-8月径流量在年内占比61.2%~66.4%、输沙量占比56.4%~56.7%之间,变幅不大,相对稳定。根据地形冲淤与输水输沙量分析,2003年以来东洞庭湖呈冲刷状态。计算分析表明,三峡工程运用后,磊石山的水体年平均含沙量介于0.035~0.048 kg/m^3之间,东洞庭湖计算冲刷量与实际冲刷量的误差在50%以上,因地形变化较大,在东、南洞庭湖交界的磊石山进行水沙监测已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洞庭湖 泥沙冲淤 演变分析
下载PDF
河道实测冲淤量不同计算方法结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段光磊 彭严波 郭满姣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3,118,共7页
在生产实践中,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冲淤量结果往往差别很大,部分河段、部分时段甚至存在冲淤性质相反情况。采用大量的实测水沙、地形资料,运用断面地形法、网格地形法和输沙量平衡法3种方法计算了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坝下游宜昌至监... 在生产实践中,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得出的冲淤量结果往往差别很大,部分河段、部分时段甚至存在冲淤性质相反情况。采用大量的实测水沙、地形资料,运用断面地形法、网格地形法和输沙量平衡法3种方法计算了三峡水库蓄水后三峡坝下游宜昌至监利河段的实测河床冲淤量,对不同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和影响计算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非线性分形理论对河床起伏程度与断面代表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输沙量平衡法需对悬沙测验成果进行改正,并考虑泥沙测验定线误差、水量不平衡、河道采砂和分流洪道冲淤;断面地形法需在弯道、汊道、河道急剧放宽和束窄的局部河段布置相对较密的断面;网格地形法需选择适宜的插值方法,且网格尺寸不宜大于施测断面点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冲淤量 计算方法 分形维数
下载PDF
珠江采沙河段水沙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赖永辉 谈广鸣 曹志先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8-174,共7页
论文通过引入适用于采沙河流的水沙数学控制方程组,确定了珠江河流采沙影响因子—采沙通量Fm,从而建立起珠江采沙河段水沙数学模型。经实测资料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利用该模型可较好地对珠江采沙河道... 论文通过引入适用于采沙河流的水沙数学控制方程组,确定了珠江河流采沙影响因子—采沙通量Fm,从而建立起珠江采沙河段水沙数学模型。经实测资料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利用该模型可较好地对珠江采沙河道的演变情况进行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沙 河床演变 同步影响 持续作用 河道冲淤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内河水深遥感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一梅 张东生 罗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9-232,共4页
利用陆地卫星TM影像研究闽江竹岐至侯官河段的水深,建立了遥感信息与水深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用最低通航水位时的水域边界裁取研究水域,可消除边界点因水陆信息混合产生的误差,提高遥感水深精度;用两个时相遥感所得的水下地形... 利用陆地卫星TM影像研究闽江竹岐至侯官河段的水深,建立了遥感信息与水深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用最低通航水位时的水域边界裁取研究水域,可消除边界点因水陆信息混合产生的误差,提高遥感水深精度;用两个时相遥感所得的水下地形计算河床冲淤值,进一步削减了由遥感信息源转换成水深信息时的误差,结果与用实测地形资料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能满足河床演变分析和冲淤量计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冲淤 水深遥感 相关分析 内河
下载PDF
渭河下游淤积上延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根广 林劲松 赵克玉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43,共5页
从河道累积淤积量对洪水位的影响及河道断面间的冲淤变化情况两方面论证了渭河下游的淤积上延范围 ;并进一步根据溯源淤积和沿程淤积的淤积机理 ,通过对渭河下游淤积特性进行分析得出 ,在三门峡水库控制运用以前 ,渭河下游泥沙淤积上延... 从河道累积淤积量对洪水位的影响及河道断面间的冲淤变化情况两方面论证了渭河下游的淤积上延范围 ;并进一步根据溯源淤积和沿程淤积的淤积机理 ,通过对渭河下游淤积特性进行分析得出 ,在三门峡水库控制运用以前 ,渭河下游泥沙淤积上延乃是潼关高程抬升所致 ;在三门峡水库控制运用以后 ,渭河下游泥沙淤积上延乃是溯源淤积和沿程淤积所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溯源淤积 沿程淤积 淤积机理 淤积上延 洪水位
下载PDF
取水工程附近河床冲淤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崔占峰 胡德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35,45,共6页
取水口处的泥沙淤积问题关系到取水工程能否安全运行,从水流、河势角度论证了取水口布置的合理性,并减少取水对航道及防洪影响的必要性。以长江九江湖口水道某电厂取水口为例,采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了取水口附近局部流态、河床... 取水口处的泥沙淤积问题关系到取水工程能否安全运行,从水流、河势角度论证了取水口布置的合理性,并减少取水对航道及防洪影响的必要性。以长江九江湖口水道某电厂取水口为例,采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了取水口附近局部流态、河床冲淤、取水工程处悬沙含量等的变化规律,并对附近河床近期变化进行了预测。计算条件采用丰、中、枯典型年和典型系列年水沙条件,系列年考虑三峡工程和上游水库调度的影响。通过分析计算结果,选择了较优取水口方案,并推荐了适宜的取水口标高。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河段取水工程处河床冲淤规律受来水来沙条件和取水工程位置处的局部地形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水工程 河床冲淤 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