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域环境治理:一个“纵向—横向”机制的分析框架--以“河长制”为分析样本 被引量:69
1
作者 熊烨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116,共9页
从权力运行向度来看,跨域环境治理场域中存在纵向和横向两种权力作用机制。根据纵向、横向权力作用机制的强弱构建出一个跨域环境治理的二维分析框架,划分出"弱治理""权威依赖治理""资源依赖治理""... 从权力运行向度来看,跨域环境治理场域中存在纵向和横向两种权力作用机制。根据纵向、横向权力作用机制的强弱构建出一个跨域环境治理的二维分析框架,划分出"弱治理""权威依赖治理""资源依赖治理""强治理"四种治理模式。应用此框架分析中国跨域流域治理中的制度创新--"河长制",通过纵向机制的强化推动中国跨域河流治理从"弱治理"模式转向"权威依赖治理"模式,在取得短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隐藏着危机。规制需求、"纵—横"权力作用机制的互补性,决定了中国跨域流域治理应该导向强纵向机制、强横向机制的"强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环境治理 “河长制” 纵向 横向 分析框架
下载PDF
中国公共政策时空演进机理及扩散路径:以河长制的落地与变迁为例 被引量:66
2
作者 王洛忠 庞锐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69,共7页
河长制是地方政府破解我国当前水环境治理困局的一种政策创新,因其简单易行、有效实用,很快在全国形成扩散效应。本文基于政策扩散理论的视角,对河长制在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落地与变迁进行分析,归纳该政策的时空演进机理及扩散路径。结... 河长制是地方政府破解我国当前水环境治理困局的一种政策创新,因其简单易行、有效实用,很快在全国形成扩散效应。本文基于政策扩散理论的视角,对河长制在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落地与变迁进行分析,归纳该政策的时空演进机理及扩散路径。结果表明:在时间维度,扩散曲线呈近似的S型;在空间维度,先行-跟进的层级效应与区域扩散的邻近效应显著;在路径上,纵向的吸纳辐射与横向的学习竞争双向并行,其中垂直效应影响较大,包括政府层级间自下而上的政策吸纳及行政指令自上而下的高位推动;在动力上,政策扩散是任务驱动和问题驱动双重作用的结果;在内容上,以模仿为主,政策创新与再生产不足。综合把握河长制的扩散规律,建立一个高效、协同的政策扩散机制,既是以"河长制"切实保障"河长治"的因应之道,也是实现政府水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扩散 河长制 时空演进 扩散路径
原文传递
河长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65
3
作者 沈满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4-139,共6页
河长制由江苏省无锡市首创。河长制的发展经历了个别首创、局部扩散和全面推进等三个阶段。河长制的诞生源于水资源危机、水环境危机、水生态危机等水危机,而水危机的根源在于水体制失灵、水机制失灵和水制度失灵。河长制的实质是对现... 河长制由江苏省无锡市首创。河长制的发展经历了个别首创、局部扩散和全面推进等三个阶段。河长制的诞生源于水资源危机、水环境危机、水生态危机等水危机,而水危机的根源在于水体制失灵、水机制失灵和水制度失灵。河长制的实质是对现有河流管理制度的统筹,是对现有河流管理权威的加强,是对现有河流管理职责的监管。河长制的环境绩效是单一的正面效应,而河长制的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则具有双重性。从实施河长制的地区观察,河流的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河长制的实施,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出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趋势,但是,也呈现出"不惜代价治水"的高成本问题。河长制的实施,强化了政府主体的作用,弱化了市场主体的作用;强化了政府机制的功能,弱化了社会机制的功能;强化了河长的职能,弱化了原治水部门的职能。在水危机和水制度危机十分严峻的背景下,即使存在河长制的负面影响,只要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河长制依然是值得肯定的。分析已有治水机构及治水机制可知,河长制的职能定位应该是调查研究、综合协调、考核评价、监督检查。河长制的可能模式包括政府主导型模式——党政领导担任河长、社会主导型模式——社会贤达担任河长和市场主导型模式——企业家担任河长,在一定的时期也许是三种模式同时并存。从历史长河来观察,河长制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现代水治理体系和水治理机制的完善,河长制最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制度绩效 制度创新
下载PDF
基于河长制的河道保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63
4
作者 于桓飞 宋立松 程海洋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8-614,共7页
为了充分发挥"河长制"在河道保护管理实践中的作用,针对河长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单一、不对称等问题,从信息互连互通的角度探讨了传统河长制的升级管理模式和途径,并利用移动终端、移动互联、GIS、可视化等信息技术提出了... 为了充分发挥"河长制"在河道保护管理实践中的作用,针对河长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单一、不对称等问题,从信息互连互通的角度探讨了传统河长制的升级管理模式和途径,并利用移动终端、移动互联、GIS、可视化等信息技术提出了基于河长制的河道保护动态监管模式.通过对实时监测信息、人工巡查信息、河道保护基础信息等多源信息的汇聚和跨界信息的共享,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控制节点—控制河段—对应陆域"的水环境动态响应进行在线实时分析监控,找到发展态势相对一致的关联因素、优势因素并进行关注和预警.在此基础上研发了河道保护管理系统,系统具有河道保护信息汇集与综合服务、移动巡查、河道保护成果分析展示、河道健康等级监控预警、绩效考核等功能.系统建设实现了对河道保护管理信息的汇聚共享,为实行河长制与片区制相结合的河道管理提供了信息支撑,可实现河道水环境响应关系的动态分析和实时监控预警,为河道保护和管理资源动态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管理 河长制 片区制 信息系统 移动巡查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我国地方政策转移中的政策“再建构”研究——基于江苏省一个地级市河长制转移的扎根理论分析 被引量:61
5
作者 熊烨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1-144,174,175,共16页
本文致力于发掘我国地方政策创新在转移过程中的"再建构"逻辑及其与政策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江苏省一个地级市河长制转移的案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出我国地方政策转移的"行动者-情境-产出"模型。研究表明:... 本文致力于发掘我国地方政策创新在转移过程中的"再建构"逻辑及其与政策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江苏省一个地级市河长制转移的案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出我国地方政策转移的"行动者-情境-产出"模型。研究表明:政策创新的脱嵌、传播、嵌入受到行动者的认知、利益、互动的影响;行动者结构和互动状况随着创新政策转移的开展呈现动态演变的态势,构成我国地方政策转移中政策"再建构"的能动性力量;我国地方政策转移开展及其最终绩效受到移入地区情境性要素的影响;行动者与情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推动着政策创新在转移过程中实现"再建构",构成影响我国地方政策转移绩效产出的核心变量。"行动者-情境-产出"模型作为我国地方政策转移中政策"再建构"的理论概化,跟进了西方政策转移研究中的建构主义思潮,将研究的视野拓展到政策创新脱嵌、传播、再嵌入、产出的全过程,对影响因素的考察同时涵盖了主体性因素和情境性因素,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我国地方政策转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于我国地方政策转移的顶层设计和行动者行为引导都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转移 建构 河长制 扎根理论
原文传递
河长制水环境治理创新的困境与反思——基于协同治理的视角 被引量:55
6
作者 颜海娜 曾栋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7,共11页
河长制作为一项中央自上而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水环境治理创新举措,旨在形成河长领治、上下同治、部门联治、全民群治、水陆共治的治水新格局,但其在基层的运作中却遭遇了上下层级协同的不力、跨部门协同的困顿、政社协同的尴尬,以及... 河长制作为一项中央自上而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水环境治理创新举措,旨在形成河长领治、上下同治、部门联治、全民群治、水陆共治的治水新格局,但其在基层的运作中却遭遇了上下层级协同的不力、跨部门协同的困顿、政社协同的尴尬,以及协同治理手段的阙如与失当等一系列困境。究其根源,从价值的角度看,源于内部协作的信任基础薄弱以及难以形成共享理解;从结构的角度看,源于双重管理体制的冲突、权责关系的不清以及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结构难以形成;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源于激励机制的缺失、问责机制的扭曲以及跨部门责任风险共担机制的虚化;从技术的角度看,源于机械的计时打卡机制、信息流转的链条过长、培训与平台功能使用的协同配套不足。未来的治水之路,应强化协同治理理念,从河长制走向河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水环境治理 协同治理
下载PDF
达标压力型体制:地方水环境河长制治理的运作逻辑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李波 于水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2期41-47,共7页
根据政治压力传导过程的内在规律,压力型体制可以被划分为竞标压力型体制和达标压力型体制。这两种体制类型互补共存,共同保持地方政府职能履行的均衡性,维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间的协调性。河长制治理集中体现了达标压力型体制的... 根据政治压力传导过程的内在规律,压力型体制可以被划分为竞标压力型体制和达标压力型体制。这两种体制类型互补共存,共同保持地方政府职能履行的均衡性,维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间的协调性。河长制治理集中体现了达标压力型体制的运作逻辑,依靠"资格锦标赛"和"合力式治理"两种策略,实现了纵横向府际合作治理,显著提升了水环境治理效率,但是该模式也存在府际合作缺乏法规支撑、市场竞争机制运用不足、政社互动合作不全面的局限困境。因此,河长制治理变革方向在于以法规制度为保障的法治化、以经济效率为导向的市场化、以全民参与为目标的民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型体制 水环境治理 河长制
下载PDF
行政发包制下河长制的解构及组织困境: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45
8
作者 李汉卿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4-120,共7页
河长制起源于地方政府的政策创新,后被上升为国家制度并在全国推行。在地方水环境治理实践中取得一定效果的河长制能否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既定效果,这是一个尚存疑的问题。河长制是一种行政发包制。基于控制权理论将行政发包制下的河长制... 河长制起源于地方政府的政策创新,后被上升为国家制度并在全国推行。在地方水环境治理实践中取得一定效果的河长制能否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既定效果,这是一个尚存疑的问题。河长制是一种行政发包制。基于控制权理论将行政发包制下的河长制进行解构,发现它在组织运行中存在着"阳奉阴违"式政策冷漠以及增加执政风险等方面的困境。究其原因,行政发包制是以上下分治的国家治理模式为基础的,中央政府不直接治理社会事务而是授权给地方政府(主要是县及以下),在对地方官员缺乏有效约束机制的情况下,行政发包制下的河长制就可能会偏离中央政府的政策。因此,河长制治理绩效的提升需要行政发包制的转型。以行政发包制为基础的河长制并非长久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发包制 河长制 “控制权”理论 组织困境
原文传递
政策转移中的政策再生产:影响因素与模式概化——基于江苏省“河长制”的QCA分析 被引量:43
9
作者 熊烨 周建国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7,共11页
将政策转移视为一个转移和非转移二元变量的研究无法深入到政策转移程度的差异。本文以江苏省12个地级市"河长制"政策转移案例(2006—2016)为研究对象,在识别政策转移案例中"复制"和"再生产"两种程度差... 将政策转移视为一个转移和非转移二元变量的研究无法深入到政策转移程度的差异。本文以江苏省12个地级市"河长制"政策转移案例(2006—2016)为研究对象,在识别政策转移案例中"复制"和"再生产"两种程度差异的基础上,应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探索了资源禀赋、行政压力、政策需求、外部力量四大类因素对"河长制"转移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河长制"政策转移中的"政策再生产"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组合作用的结果,而影响变量的组合并非一元,呈现多元化格局。通过QCA软件的数据梳理排序得出覆盖率最高的四种组合,在此基础上概化出政策转移中政策"再生产"的三种模式:资源主导型政策再生产,行政压力、资源、社会力量复合驱动型政策再生产,政府和智库合作型政策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政策转移/扩散 政策再生产 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区域河长制考核评价模型 被引量:39
10
作者 唐新玥 唐德善 +2 位作者 常文倩 袁志美 唐肖阳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6,共6页
为考核区域河长制工作,从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督以及河长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情况6个方面选取25个评价指标,根据已划分的河长制考核评价等级与标准,构建了基于云模型的区域河长制考核... 为考核区域河长制工作,从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督以及河长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情况6个方面选取25个评价指标,根据已划分的河长制考核评价等级与标准,构建了基于云模型的区域河长制考核评价模型;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得出组合权重,运用X条件正向云发生器求得各指标隶属度,为避免最大隶属度原则造成的缺陷,通过加权平均法计算考核分值。采用该模型对南京市2013—2017年的河长制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得到的考核综合分值逐年提高,与南京市河长制实施情况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区域河长制考核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考核评价 云模型 南京市
下载PDF
地方官员晋升激励与河长制演进:基于官员年龄的视角 被引量:39
11
作者 金刚 沈坤荣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34,共15页
已有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环境治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消极执行中央政府的环境政策,相对忽视了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政策上的自主行为。深入探究地方自主性环境治理政策演进的内在机制,对于破解环境治理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 已有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环境治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消极执行中央政府的环境政策,相对忽视了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政策上的自主行为。深入探究地方自主性环境治理政策演进的内在机制,对于破解环境治理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长制这一地方自主性水污染治理政策为研究对象,将2004—2010年手工整理的河长制演进数据、地级市官员数据与国控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匹配,从地方官员年龄角度,研究河长制演进的官员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官员年龄与河长制推行概率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地方官员年龄的增长,晋升概率的下降,污染的边际回报也随之降低,但在中央政府加强环境事件问责的背景下,潜在惩罚成本却不断增加,从而使年长的地方官员更有动力推行河长制政策,以避免潜在的惩罚成本。因此,加大官员晋升考核中的环境指标权重,并将环境违规问责常态化是破解地方环境治理难题的不二法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员激励 官员年龄 河长制 水污染
原文传递
河长制视域下环境规制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来自长江经济带的例证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李强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9-91,共13页
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具有紧密的联系,那么,环境规制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吗?文章从河长制制度创新入手,阐释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升级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长江经济带104个城市2003-2015年市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 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具有紧密的联系,那么,环境规制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吗?文章从河长制制度创新入手,阐释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升级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长江经济带104个城市2003-2015年市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环境规制有利于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的转型升级,"波特假说"显著成立。环境规制和产业升级其他表征方法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环境规制强度提升是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研究还发现,制度环境、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R&D对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后,文章从加大环境政策监管力度、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环境治理方面的协调机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维度提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升级 河长制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技术嵌入协同治理的执行边界——以S市“互联网+治水”为例 被引量:34
13
作者 颜海娜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4-155,共12页
河长制是自上而下在全国推行的水环境治理创新举措,目前'互联网+'技术在各地的河长制中应用越来越普及。S市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水环境治理场域下技术与制度互动的典型个案。'S河长管理信息系统''S河长APP'&... 河长制是自上而下在全国推行的水环境治理创新举措,目前'互联网+'技术在各地的河长制中应用越来越普及。S市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水环境治理场域下技术与制度互动的典型个案。'S河长管理信息系统''S河长APP''S治水投诉'等技术平台在S市河长制中的应用,为纵向层级的信息流转和业务联动提供了通道,也为打破'九龙治水'格局提供了可能性,还为公众参与治水提供了便捷的进入渠道。然而,技术嵌入协同治理是有执行边界的,这种边界促使行动者选择与现有体制架构有很大近似性的技术框架,采取一种任务协同而非数据协同的行动策略。与此同时,技术平台无法解决协同关系中的信任危机,技术执行难以促进协同治水的共享理解,技术更无法解决已有体制机制中的深层次矛盾,技术也只是选择性地开启政社互动和公众参与的机会之窗。因此,协同治水格局的形成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要对技术进步逻辑与政治逻辑之间的内在冲突有清醒的认识,加强和优化信息技术应用的顶层设计和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技术治理 协同治理 河长制
下载PDF
河长制:水治理体制的中国特色与经验 被引量:34
14
作者 李永健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5期51-62,共12页
河长制是为解决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而进行的一项改革创新措施。河长制通过强化首长责任制推进水治理体系的力量整合,化解了现代政府职能分工导致的组织壁垒化的内在缺陷。在本质上,河长制属于环境保护领域的一种责任机制,具有典... 河长制是为解决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而进行的一项改革创新措施。河长制通过强化首长责任制推进水治理体系的力量整合,化解了现代政府职能分工导致的组织壁垒化的内在缺陷。在本质上,河长制属于环境保护领域的一种责任机制,具有典型的中国式社会治理特征。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水治理制度创新,河长制契合了人民日益增长的良好水环境的诉求,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的基础。虽然河长制在实践中获得了初步成效并上升为国家意志,但河长制还存在制度逻辑欠缺和法律依据不足等问题。未来河长制的发展还需要与绿色发展观等理念相契合,将河湖治理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不断增加法治要素和多元主体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水治理 政治权威 中国特色
下载PDF
河长制中的河流岸线规划与管理 被引量:33
15
作者 夏继红 周子晔 +3 位作者 汪颖俊 彭苏丽 张琦 王金平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8-41,85,共5页
根据河流城镇区域岸线和乡村区域岸线的特点,针对河岸纵向、横向、功能区划以及主体工程的要求,分别提出了各自规划的具体要求和方法,并详述了岸线评价方法,提出了岸线管控的具体建议,为河长制中的岸线开发、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河流岸线 河长制 岸线规划 资源保护 管控对策
下载PDF
治理机制泛化——河长制制度再生产的一个分析维度 被引量:31
16
作者 陈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7-103,108,共8页
河长制是一项由地方创新实践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治水方略,在水污染治理中彰显了治理绩效。当前,河长制制度再生产中出现了治理机制泛化现象。不少地方将"长制"模式视为解决突出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的通用良方,沿着河长制轨迹出... 河长制是一项由地方创新实践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治水方略,在水污染治理中彰显了治理绩效。当前,河长制制度再生产中出现了治理机制泛化现象。不少地方将"长制"模式视为解决突出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的通用良方,沿着河长制轨迹出台了很多类似"长制"。河长制本身的示范功能与治理绩效辐射、常规治理机制失灵、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的路径依赖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绩增长诉求是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治理机制泛化现象需要加以审视,它可能导致基层政府疲于应付、公众力量被忽视、治理绩效"内卷化"以及"南橘北枳"效应等风险。现代社会治理必须激活社会力量,发挥公众的主体作用。就政府系统本身而言,需要强化科层部门的"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意识,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其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机制泛化 河长制 制度再生产 治理绩效
下载PDF
江苏省河长制推行成效评价和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姜明栋 沈晓梅 +1 位作者 王彦滢 王蕾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1-208,共8页
从水污染减排、水环境整治、水资源管理、水功能提升四个方面全面解读河长制推行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江苏省河长制推行成效评价体系,利用江苏省设区市2006-2015年的空间面板数据,系统分析江苏省河长制推行成果的现状和地区差异。研究... 从水污染减排、水环境整治、水资源管理、水功能提升四个方面全面解读河长制推行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江苏省河长制推行成效评价体系,利用江苏省设区市2006-2015年的空间面板数据,系统分析江苏省河长制推行成果的现状和地区差异。研究发现,在河长制诞生的十年间,其推行成效经历了2010年以前的高速成长期、2011-2012年的波动成长期以及2013年至今的快速发展期;在空间层面,河长制推行成效水平呈现苏南、苏中、苏北递减的现象;而近三年江苏省区域间河长制推行成效水平的增长呈现出"北快南慢"的格局,河长制推行的空间差异逐渐缩小。建议今后进一步完善河长制考评和奖惩体系,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并充分利用民间治水力量和资本,推进城乡河长制同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评价体系 时空差异 水生态文明建设 江苏省
下载PDF
河长制视域下环境分权的减排效应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李强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63,共11页
环境政策究竟应该由中央政府制定还是由地方政府制定?中央政府的环境政策效应与地方政府的环境政策效应孰优孰劣?这些问题的本质是关于环境分权和环境集权的问题。从我国河长制制度创新出发,认为河长制的本质在于环境分权,从地方政府行... 环境政策究竟应该由中央政府制定还是由地方政府制定?中央政府的环境政策效应与地方政府的环境政策效应孰优孰劣?这些问题的本质是关于环境分权和环境集权的问题。从我国河长制制度创新出发,认为河长制的本质在于环境分权,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阐释了环境分权影响环境污染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环境分权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相较于环境集权而言,环境分权更有利于降低我国的环境污染水平,意味着环境分权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有效举措。引入环境行政分权、环境监察分权和环境监测分权的稳健性检验表明,行政上、监察上和监测上的环境分权都有利于降低我国的环境污染水平,进一步表明环境分权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为我国环境治理与河长制的实施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及理论支撑,对于有序推进我国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治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分权 环境集权 环境污染 减排效应 河长制
原文传递
河长制何以形成:功能、深层结构与机制条件 被引量:28
19
作者 曹新富 周建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9-184,共6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诠释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由此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显得更加重要。河长制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流域治理制度,但现有研究对河长制何以形成这一前置性问题却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基于此,作者构建了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诠释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由此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显得更加重要。河长制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流域治理制度,但现有研究对河长制何以形成这一前置性问题却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基于此,作者构建了以功能、深层结构与机制条件为主的制度解释框架来对该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研究表明:①在功能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流域治理体制逐渐难以适应水治理系统性的要求,产生了“九龙治水”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河长制作为一种联结性机制应运而生,它有助于应对流域跨域治理困境。②在深层结构方面,中国国家治理结构的特征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分级管理、部门分工”,出于降低横向间合作成本和整合各方力量的需要,长期以来形成了“领导挂帅、高位协调”的问题解决机制和政治文化传统,这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河长制“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的制度设计理念。③在机制条件方面,河长制的出台是太湖蓝藻爆发这个焦点事件压力驱动的结果,党政科层结构以及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为其产生、运行分别提供了组织协调优势以及管理控制基础。总体而言,河长制既是流域治理体制应对不足的结果,也是传统体制优势与绿色发展理念汇融的结果。由于河长制诞生于危机情境之下,较为依赖地方党政领导的重视,因此,在其常规化以后,需要完善相关激励制度,以形成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功能 深层结构 高位协调 党政科层结构
下载PDF
河长制下跨省河流管理保护现状及联防联控对策研究——以赤水河为例 被引量:26
20
作者 吴志广 汤显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共7页
河长制为区域性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如何在流域层面实现联防联控是当前河长制推行的难点与薄弱环节。以长江流域典型跨省河流——赤水河为例,针对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梳理流域内河长制推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河长制工作的... 河长制为区域性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如何在流域层面实现联防联控是当前河长制推行的难点与薄弱环节。以长江流域典型跨省河流——赤水河为例,针对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梳理流域内河长制推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河长制工作的主要任务,总结了赤水河流域保护管理的主要经验与不足;再从推进流域保护整体规划与立法、促进部门联动与联合执法、规范跨界断面监测评估、严格水量分配调度和完善资金投入激励等方面,提出了河长制下赤水河流域联防联控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其他跨省河流的流域整体性管理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生态环境保护 流域综合管理 联防联控 监测评估 赤水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