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莱茵河流域综合管理和生态修复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48
1
作者 王思凯 张婷婷 +2 位作者 高宇 赵峰 庄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5-224,共10页
莱茵河是欧洲的重要航道及沿岸国家的供水水源地,对欧洲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19世纪下半叶,莱茵河及其沿岸地区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以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为代表,沿岸各国建立协作机制,整治污染... 莱茵河是欧洲的重要航道及沿岸国家的供水水源地,对欧洲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19世纪下半叶,莱茵河及其沿岸地区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以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为代表,沿岸各国建立协作机制,整治污染,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经过数十年的治理过程,如今的莱茵河生机盎然、重现美丽。通过综合介绍莱茵河流域曾经经过的污染、治理、生态恢复过程,针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大保护行动,提出借鉴莱茵河治理模式与发展经验:(1)打造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平台,建立"长江保护委员会";(2)加强流域整合管理,明确流域治理目标,制定"长江保护行动计划";(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协调流域内各方利益;(4)积极鼓励政府、民众和企业参与,形成保护长江的共识与合力;(5)从源头治理污染,提升水质;(6)建立完整的全流域监测方案;(7)完善生态修复模式,以期对我国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与综合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茵河 流域管理 生态治理 经验启示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城市群与产业转型发展 被引量:38
2
作者 邓祥征 杨开忠 +8 位作者 单菁菁 董锁成 张文鸽 郭荣星 谈明洪 赵鹏军 李宇 苗长虹 崔耀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3-289,共17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城市群和产业转型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揭示流域尺度城市群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对指导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本文聚焦"...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城市群和产业转型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揭示流域尺度城市群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对指导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本文聚焦"城市群和产业转型发展",联合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河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从生态保护、资源配置、动态演化、空间结构、整合调控等视角,探讨黄河流域城市群与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议题,以求服务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核心观点如下:识别水资源、城市群和产业发展的关系是促进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协同、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并进的关键;分析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复杂耦合与动力演化机制对于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揭示黄河流域典型城市群和产业空间演变机理,构建城市群与产业转型发展空间一体化目标与模式,是促进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和能源革命导致贸易不确定性增加、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复杂、"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构建背景下,黄河流域"城市群和产业转型发展"亟需更全面的整合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产业发展 水资源 产城互动 流域管理
原文传递
水资源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模式浅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玉龙 甘泓 王慧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2-55,62,共5页
通过对新《水法》实施后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分析,在水文循环过程中表述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各个方面,论述了建立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客观必要性。从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配置方面,分析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 通过对新《水法》实施后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分析,在水文循环过程中表述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各个方面,论述了建立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客观必要性。从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配置方面,分析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内涵。结合我国有关将资源权属和资产运作相分离的改革发展目标,讨论现行水资源管理模式下的制度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循环 流域管理 区域管理 水资源管理模式
下载PDF
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亚华 吴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2-38,共7页
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结合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构建了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动态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0年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趋势,揭示水环境管理... 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结合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构建了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动态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0年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趋势,揭示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动态变化的动因,并对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优劣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显示,2000-2010年期间,沿淮四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按提升速度排序依次为山东、江苏、河南和安徽,按相对管理绩效水平排序依次为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其中2000-2005年期间,江苏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最高,且绩效指数年均增长率最快;2005-2010年期间,江苏省水环境管理绩效水平仍然最高,而山东省绩效指数年均增长最快。研究表明,水环境管理绩效指数受省界断面水质达标率、COD排放量、氨氮排放量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水环境 管理绩效 指标体系 流域管理
下载PDF
关于建设“智慧长江”的思考 被引量:21
5
作者 杨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0-34,共5页
以长江水利委员会信息化顶层设计为根本指导,积极跟踪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围绕日益复杂的长江流域综合管理需求,提出了"智慧长江"的建设构想。初步分析了建设"智慧长江"的体系结构、关键... 以长江水利委员会信息化顶层设计为根本指导,积极跟踪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围绕日益复杂的长江流域综合管理需求,提出了"智慧长江"的建设构想。初步分析了建设"智慧长江"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重大问题,提出了以"数字长江"为依托的"智慧长江"发展路径,最后梳理了当前着手筹备"智慧长江"建设应开展的重点工作。为实现"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开展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信息化 流域管理 数字长江 智慧长江 云计算
下载PDF
长江中游湿地系统驱动关系的演变及保护展望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学雷 吴后建 任宪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4-648,共5页
简要介绍了长江中游湿地的概况,分析了湿地演变的现状。在自然和人为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长江中游湿地发生了显著的不合理演变,主要表现在:湖泊面积减少,湿地功能下降;湿地资源的过度和不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环境污染日益严... 简要介绍了长江中游湿地的概况,分析了湿地演变的现状。在自然和人为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长江中游湿地发生了显著的不合理演变,主要表现在:湖泊面积减少,湿地功能下降;湿地资源的过度和不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湿地整体价值受损。重点对湿地系统演变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驱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包括江湖关系、蓄泄关系、湖垸关系和山湖(河)关系等。在此基础上,针对长江中游湿地演变的现状和利用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流域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对长江中游湿地的保护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基于流域管理思想的长江中游湿地保护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流域统一协调管理;遵循流域管理原则,理顺湿地系统的各种关系,做好湿地生态规划;加强流域生态管理模式研究;加强长江中上游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关系演变 驱动作用 流域管理 湿地系统 长江中游 系统演变 利用保护 展望 驱动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治理模式应从控制向良治转变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亚华 胡鞍钢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治理”是国际社会最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思想。从旧的控制到良治 ,是现代治理追求的目标 ,其内涵包括扩大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 ,从只有政府的一个制度实施者转变为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私营部门、媒... “治理”是国际社会最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思想。从旧的控制到良治 ,是现代治理追求的目标 ,其内涵包括扩大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 ,从只有政府的一个制度实施者转变为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私营部门、媒体、国际组织在内的多个制度实施者 ,从黑箱操作到信息公开和信息透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流域治理 ,基本是一个流域开发和兴利除害的工程概念 ,和现代治理的概念有很大差别。长期以来我国江河流域水资源的分配 ,主要采取指令配置、自上而下的控制模式。在水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 ,这种治理模式存在严重的体制失效 ,流域管理呼唤新的治理模式。目前关于流域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已经从政策层面推进到制度层面 ,水权与水市场的探索也已全面展开。但遗憾的是 ,流域体制改革的讨论大多局限于泛泛的统一管理的思路上。统一管理是一种强化集权控制的思想 ,虽然已经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仍然不能完全回避体制失效的问题。本文借鉴现代治理理念 ,提出黄河流域的良治框架 ,特别指出流域治理模式转变的关键是水公共部门的转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流域管理 黄河流域 管理体制
下载PDF
20世纪国外流域管理经验及对鄱阳湖流域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16
8
作者 肖文燕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88,共6页
流域管理是以河流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实行流域管理是许多国家经过长期摸索而最终采取的有效方式,并已成为普遍趋势,而我国的流域管理尚处于最初的探索阶段。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流域管理应借鉴国外流域管理的成... 流域管理是以河流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实行流域管理是许多国家经过长期摸索而最终采取的有效方式,并已成为普遍趋势,而我国的流域管理尚处于最初的探索阶段。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流域管理应借鉴国外流域管理的成功经验。考察20世纪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英国的泰晤士河流域管理、日本的琵琶湖流域管理以及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河流域管理,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出鄱阳湖流域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建立强有力的流域管理机构,制定流域协调机制;加强流域管理的法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鼓励社会公众参与,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管理 鄱阳湖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流域管理与河长制协同推进模式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汤显强 赵伟华 +2 位作者 唐文坚 喻志强 李欢 《中国水利》 2018年第10期4-6,共3页
河长制推行过程中,流域管理机构与地方党政机构都各自承担着一定的工作职责。在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下,如何充分发挥流域机构与河长的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协同推进河湖治理与保护的各项任务,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流域管理... 河长制推行过程中,流域管理机构与地方党政机构都各自承担着一定的工作职责。在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下,如何充分发挥流域机构与河长的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协同推进河湖治理与保护的各项任务,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流域管理与河长制推行的现状、问题,从协同的内容、途径、建议等方面研究了河长制与流域管理协同推进的模式,以期为跨流域河湖治理、保护与开发提供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流域管理 协同 模式
下载PDF
法国流域水管理特点及其对中国现有体制的借鉴 被引量:13
10
作者 傅涛 杜鹏 钟丽锦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5期82-86,共5页
基于对法国Adour-Garonne流域管理机构的考察和学习,在参考相关文献和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得出法国民选政府二元体制下的流域管理机构经济与行政手段并重,中央与市镇协商管水的体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现有涉水管理体制框架,提出强... 基于对法国Adour-Garonne流域管理机构的考察和学习,在参考相关文献和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得出法国民选政府二元体制下的流域管理机构经济与行政手段并重,中央与市镇协商管水的体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现有涉水管理体制框架,提出强化中央与地方责权一致,水质水量统一管理,涉水服务公开透明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环境 流域管理 法国 中国
下载PDF
河长制实施进展的评价与展望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亚华 陈相凝 《中国水利》 2021年第23期21-24,27,共5页
河长制是当代中国治水实践的重要探索。自实施以来,河长制充分发挥我国政治体制的优越性并取得显著成效,其机制在于将治水与政府绩效考核相挂钩、将水管理体系与层级体系相嵌套、将政府主导与多主体参与相协调,提高了水治理在党政体系... 河长制是当代中国治水实践的重要探索。自实施以来,河长制充分发挥我国政治体制的优越性并取得显著成效,其机制在于将治水与政府绩效考核相挂钩、将水管理体系与层级体系相嵌套、将政府主导与多主体参与相协调,提高了水治理在党政体系运行中的政策注意力和优先级。通过回顾我国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在需求与实践历程、归纳河长制的运行机制,指出河长制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的有效途径,并展望了未来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水资源综合管理 中国特色 流域管理
下载PDF
百花湖周边城市近郊小流域氮、磷输出时空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冯源嵩 林陶 杨庆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537-4543,共7页
识别主要污染物与污染源对于贵阳周边流域水质的控制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于2010年7月~2011年4月连续进行的野外观测实验,研究了贵阳市重要的水源地百花湖水库周边的麦西河小流域氮、磷流失浓度特征,以便为贵阳市城市近郊小流域面... 识别主要污染物与污染源对于贵阳周边流域水质的控制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于2010年7月~2011年4月连续进行的野外观测实验,研究了贵阳市重要的水源地百花湖水库周边的麦西河小流域氮、磷流失浓度特征,以便为贵阳市城市近郊小流域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参考.流域有各种源和汇的存在,导致研究流域在不同时间,从上游到下游,各采样点氮输出变化较大.各采样点水体的不同形态氮含量和磷含量随时间变化总体上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总氮、硝氮以2010年7月较高,氨氮、亚硝氮和总磷以2010年10月和12月较高.从上游到下游,各采样点水体中不同形态氮含量和磷含量差异减少.在流域下游的河口处,TN含量由3.297 mg·L-1下降为2.793 mg·L-1,TP从0.136 mg·L-1下降到0.098 mg·L-1,但与中游比较,变化不明显,氨氮含量还有所上升.从流域氮、磷输出时空变化特征来看,氮素特别是氨氮和硝态氮通过河道径流途径进入百花湖的风险较高.研究结果可为百花湖周边小流域氮、磷流失治理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湖 近郊小流域 氮磷流失 时空特征 流失治理
原文传递
法国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及其经验借鉴 被引量:11
13
作者 韩瑞光 马欢 袁媛 《中国水利》 2012年第11期39-42,共4页
以中法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项目为基础,通过总结项目第一阶段的交流成果,较系统地介绍了法国的水法沿革、流域管理体制以及政府和社会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并对法国水资源管理体系中可值得借鉴的经验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 法国 流域管理 体制 水法 民众参与
下载PDF
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唐文哲 强茂山 +2 位作者 王忠静 赵建世 王光谦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2-67,共6页
我国新《水法》确立了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但迄今我国流域体制改革任务依然艰巨,难以找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结合点。对此,必须要首先了解我国流域资源开发过程中所呈现的突出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 我国新《水法》确立了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但迄今我国流域体制改革任务依然艰巨,难以找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结合点。对此,必须要首先了解我国流域资源开发过程中所呈现的突出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再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系统性管理机制。本文依此思路提出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机制研究模型:通过评价流域资源开发所涉及的利益/风险,揭示现有流域资源开发的利益/风险分配现状;进而研究利益/风险分配导致各种冲突的作用机理,以全面揭示现有流域开发模式中的弊端及其产生的根源;再根据以上两方面,设计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机制,以实现流域综合管理的总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管理 区域管理 利益/风险评价 冲突 伙伴关系 信息技术
原文传递
水资源流域管理实施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土乔 吴小刚 廖双喜 《水资源保护》 CAS 2003年第4期40-42,共3页
对水资源流域管理模式实施中产生的相关影响问题进行探讨,指出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是水资源管理的最优模式。针对流域管理中产生的行政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的相互冲突、水功能区划分、跨流域调水、水资源系统管理以及流域机构的管... 对水资源流域管理模式实施中产生的相关影响问题进行探讨,指出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是水资源管理的最优模式。针对流域管理中产生的行政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的相互冲突、水功能区划分、跨流域调水、水资源系统管理以及流域机构的管理职能等问题,从现代管理学、系统论、可持续发展思想等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对我国水资源科学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流域管理 系统论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流域治理项目建设管理体制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朱记伟 解建仓 马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97,共5页
阐述了流域治理项目的定义和主要特征,在分析其当前建设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出流域治理项目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的基本思路,并从优化现有建设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建设管理保障制度、拓宽项目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合理选择建... 阐述了流域治理项目的定义和主要特征,在分析其当前建设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出流域治理项目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的基本思路,并从优化现有建设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建设管理保障制度、拓宽项目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合理选择建设项目管理模式、构建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5个方面提出体制建设内容,最后给出了实施保障措施。旨在为流域治理项目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保障,继而推动流域的综合治理和统一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治理 流域管理 建设管理体制 项目管理模式 项目法人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气候与水资源演变特点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吉峰 许卓首 +1 位作者 王玲 孙扬波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3-25,53,共4页
以观测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阐述了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极端水文事件、水生态环境等的影响;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各个环节,这种影响是否是趋势性的,未来影响程度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黄河流... 以观测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阐述了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极端水文事件、水生态环境等的影响;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的各个环节,这种影响是否是趋势性的,未来影响程度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黄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评估研究正在兴起,黄河流域气候变化研究应该着重极端气象水文事件变化对流域水沙调控体系建设、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黄土高原区和河口区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及其适应性管理对策研究,以促进流域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黄河流域 水资源 流域管理
下载PDF
黄河法立法问题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高志锴 晁根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一条河流。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固有的矛盾和管理上的缺陷更为突出,通过高层次立法规范和调整行业之间、流域与区域之间以及各地区、各部门利益之间的错综复杂利益关系日益迫切。但是,对经济快速增... 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一条河流。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固有的矛盾和管理上的缺陷更为突出,通过高层次立法规范和调整行业之间、流域与区域之间以及各地区、各部门利益之间的错综复杂利益关系日益迫切。但是,对经济快速增长的追求,使得人类活动应与流域自然特性相适应的管理理念难以深入人心,立法上首先要确立的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和职责难成共识,加以立法权分配的不合理、社会法制水平的限制、理论研究的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有关方面多年呼吁的黄河法因而迟迟未进入国家立法程序。只有提高全社会对黄河法立法重要性的认识,改革立法体制,加强立法的前期研究,总结成功经验,明确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才能取得黄河法立法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法 立法 流域管理
下载PDF
跨域治理中的政策执行困境——以我国流域水资源保护为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郑寰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7-25,126,共9页
在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领域,对跨层级和跨部门的政策执行现象关注不足。多数文献从"自上而下"的角度出发,过于强调事权的划分,而忽略了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复杂策略互动与权力分享,从而得出"进一步... 在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领域,对跨层级和跨部门的政策执行现象关注不足。多数文献从"自上而下"的角度出发,过于强调事权的划分,而忽略了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复杂策略互动与权力分享,从而得出"进一步加大中央控制"的政策建议,使政府治理陷入"收权放权"的怪圈。本文以水资源保护为例,首先讨论我国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制度基础与政策执行困境;其次从纵向跨层级的视角分析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再次从横向跨部门的视角分析权力冲突和信息阻隔对政策执行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集权式的治理机制无法应对跨层级、跨部门的复杂政策议题,有效的政策执行还需要进行更深层的政治结构调整,形成良性沟通协作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治理 公共政策执行 跨部门合作 多层级治理 流域水资源保护
下载PDF
长江流域综合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被引量:8
20
作者 叶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8-21,共4页
流域综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随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稳步推进,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长江流域综合管理提供法律支撑,显得越来越重要。新中国成立65年来,颁布了一大批流域管理法律、法规、规... 流域综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随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稳步推进,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长江流域综合管理提供法律支撑,显得越来越重要。新中国成立65年来,颁布了一大批流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长江流域综合管理走上法制化道路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存在立法布局与结构失序、现有法律法规衔接性和协调性不强、流域立法滞后等问题,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针对长江流域特点,建立以《长江法》为龙头,部门齐全、科学合理的流域综合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综合管理 立法 法治建设 法律法规 长江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