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炎性反应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黄劲松 郑剑锋 +2 位作者 张剑 张军霞 岑千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20期2230-2231,2233,共3页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炎性反应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对2890例患者血液标本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平均体积和血红蛋白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增大,C反应蛋白的浓度有增大的趋势,差异...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炎性反应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对2890例患者血液标本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平均体积和血红蛋白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增大,C反应蛋白的浓度有增大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与C反应蛋白的升高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C反应蛋白 炎性反应标志物 心血管疾病风险
下载PDF
天津居民睡眠状况及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静 常改 +3 位作者 潘怡 辛鹏 王子兵 李娟 《职业与健康》 CAS 2016年第21期2962-2965,2969,共5页
目的分析天津居民睡眠现状及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关系,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使用2010—2012年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数据,对3 459名天津≥6岁调查人群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比例及与心血管疾... 目的分析天津居民睡眠现状及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关系,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使用2010—2012年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数据,对3 459名天津≥6岁调查人群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比例及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天津居民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是(7.64±1.20)h,其中男女性别无差异;城区和农村居民睡眠时间相同并低于郊区(7.60 h vs 7.74 h);6~17、18~44、45~59、≥60岁年龄组睡眠时间分别为8.05、7.88、7.44、7.24 h,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越来越少。天津居民平均每天睡眠不足的比例是35.6%,其中男性高于女性(37.4%vs 33.9%);农村最高(39.4%),其次是郊区(35.1%),城区(32.9%)最低。6~17岁年龄组睡眠不足比例最高,为87.2%;其次为≥60岁年龄组,为26.5%;18~44岁年龄组比例最低,为7.4%。睡眠不足是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1.308、1.363(均P〈0.05)。结论天津居民睡眠时间不足的情况较严重,尤其是儿童青少年人群睡眠不足现象尤为明显,应引起关注;同时睡眠不足是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加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应重视睡眠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时间 睡眠不足 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风险
原文传递
代谢综合征患者不同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和NLR对结直肠腺瘤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吕红 宋晓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5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结直肠腺瘤复发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和NLR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院检查发现患有代谢综合征合并结直肠腺瘤并行内镜下切除的152例患者资料,回顾患者病历,记录并比较相关临床信息。单因素...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结直肠腺瘤复发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和NLR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院检查发现患有代谢综合征合并结直肠腺瘤并行内镜下切除的152例患者资料,回顾患者病历,记录并比较相关临床信息。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腺瘤复发的影响因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评分和NLR水平与腺瘤复发的关系。结果心血管疾病发生中高风险、NLR≥2.05、使用降糖药物、合并NAFLD、首次肠镜检查间隔时间>1年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其结直肠腺瘤复发的风险明显升高(P<0.05);而长期运动为代谢综合征患者结直肠腺瘤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冠心病评分中高风险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结直肠腺瘤复发的风险明显增加,且腺瘤复发的风险随着NLR水平的升高而递增。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冠心病发生风险增加和NLR水平升高可协同增加结直肠腺瘤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结直肠腺瘤 复发
下载PDF
有高血压家族史血压正常的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博伟 尹福在 +8 位作者 马春明 陆强 娄冬辉 王锐 韩改玲 吴广飞 沈轶 秦春梅 刘波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家族史对血压正常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抽取13~18岁青少年3874人,血压正常青少年3724例,分为高血压家族史阳性组(FH^+)(n=1145)和高血压家族史阴性组(FH^-)(n=2579)。测量身高、体... 目的探讨高血压家族史对血压正常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抽取13~18岁青少年3874人,血压正常青少年3724例,分为高血压家族史阳性组(FH^+)(n=1145)和高血压家族史阴性组(FH^-)(n=2579)。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糖(FPG)、血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1)FH^+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WHR)、FPG、TC 和 LDL-C 均高于 FH 组(P<0.05)。2)FH^+组超重肥胖、高 FPG 检出率高于 FH^-组(P<0.05),两组间高 TG、低 HDL-C 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校正年龄和性别后,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H^+青少年具有2项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危险性是 FH^-青少年的1.7倍(95%CI:1.2~2.2),FH^+组男性青少年具有2项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危险性是女性青少年的3.0倍(95%CI:1.8~5.0)。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级亲属青少年已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增加和聚集。重视对这一人群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可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家族史 一级亲属 青少年 心血管危险因素
下载PDF
糖耐量受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 被引量:6
5
作者 夏娟 喻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1期10344-10348,共5页
学术背景:糖耐量受损阶段的异常血糖水平已导致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尤其是心血管病变。此阶段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糖代谢人群,其心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已接近糖尿病。目的:探讨糖耐量受损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及其伴... 学术背景:糖耐量受损阶段的异常血糖水平已导致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尤其是心血管病变。此阶段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糖代谢人群,其心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已接近糖尿病。目的:探讨糖耐量受损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及其伴随的相关危险因素。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Blackwell Synergy数据库1997-01/2007-06的相关文献,检索词"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diabetes mellitus,cardiovascular diseas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01/2007-06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糖耐量受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血糖漂移",并限定语种为中文。共检索到109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评估糖代谢状况的检测方法,糖耐量受损与2型糖尿病,糖耐量受损与心血管疾病。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对糖耐量受损的定义、流行病学特点、评估方式及其危害性进行汇总分析。所选用的36篇文献中,6篇为综述,其余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糖耐量受损与正常血糖者相比,已呈现明显的糖代谢紊乱。糖耐量受损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增大,且常合并一系列的心血管危险因子,致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亦显著增加,糖耐量受损阶段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已接近糖尿病。结论:糖耐量受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及评估糖耐量受损阶段高血糖对机体的损害,早期采取干预措施,能降低及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受损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不同心血管疾病风险积分系统预测老年人群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差异 被引量:8
6
作者 施美芳 沈逸枫 +4 位作者 沈隽霏 王蓓丽 郭玮 李钢 潘柏申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305-311,共7页
目的评估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并比较不同心血管疾病风险积分系统预测该人群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差异。方法以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为调查点,随机选取该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共1 983名。收集基础的流... 目的评估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并比较不同心血管疾病风险积分系统预测该人群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差异。方法以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为调查点,随机选取该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共1 983名。收集基础的流行病学资料并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各风险积分系统[Framingham风险积分系统、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简易评估工具、Reynolds风险积分系统、SCORE风险积分系统(西班牙)、SCORE风险积分系统(芬兰)、QRISK2风险积分系统]建立队列的基线资料与友谊社区老年人群进行比较。分别采用Framingham、Reynolds、SCORE 3种风险积分系统及《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分层计算友谊社区老年人群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积分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在1 983名受试者中,88例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其中32例(1.61%)发生脑血管疾病事件、56例(2.82%)发生心脏疾病事件。友谊社区老年人群与各风险积分系统建立队列的主要风险因子基线水平存在较大差异。Framingham风险积分系统、Reynolds风险积分系统预测友谊社区老年人群发生10年期心血管疾病的平均概率分别为28.73%、13.95%,SCORE风险积分系统预测友谊社区老年人群发生10年期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平均概率为7.29%(以高危地区计算)、4.14%(以低危地区计算)。根据相关指南,对Framingham、Reynolds及SCORE(高危地区)3种风险积分系统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比计算结果进行分层,友谊社区老年人群中仅有11.29%的受试者风险分组相同,其余88.71%的受试者在风险组别划分上存在差异。结论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老年人群是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Framingham、Reynolds、SCORE 3种风险积分系统预测该社区人群的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存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Framingham风险积分系统 Reynolds风险积分系统 SCORE风险积分系统 社区老年人群 10年期心血管疾病风险
下载PDF
江苏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纵向数据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洵 苏健 +4 位作者 陈路路 崔岚 陶然 周金意 覃玉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江苏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糖尿病患者随访血糖控制情况,为糖尿病及心血管病防治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江苏项目点2017—2019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随访数据。选取2015年纳... 目的探讨江苏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糖尿病患者随访血糖控制情况,为糖尿病及心血管病防治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江苏项目点2017—2019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随访数据。选取2015年纳入基线调查,2017—2019年参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面对面长期随访调查的329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3.0进行t检验、χ^(2)检验,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第1次随访时血糖控制率为55.1%,第2次随访时血糖控制率为38.7%,第3次随访时血糖控制率为44.3%。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女性(OR=0.786,95%CI:0.699~0.884)、城市(OR=0.677,95%CI:0.600~0.765)和经常锻炼出汗或心率加快(OR=0.549,95%CI:0.430~0.702)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5~54岁(OR=1.801,95%CI:1.312~2.471)、55~64岁(OR=1.954,95%CI:1.431~2.670)和65~76岁人群(OR=2.138,95%CI:1.562~3.928),初中文化程度(OR=1.174,95%CI:1.021~1.351),体质指数(BMI)≥28.0 kg/m^(2)(OR=1.208,95%CI:1.032~1.413),腰围超标(OR=1.178,95%CI:1.057~1.312),高血压(OR=1.339,95%CI:1.210~1.482)和血脂异常(OR=1.457,95%CI:1.325~1.602)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江苏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较低,应加强糖尿病重点人群的血糖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高危 糖尿病 血糖控制
原文传递
膳食模式、社会经济地位对心血管病10年风险的联合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陈阳阳 那晓娜 +4 位作者 马晓川 花语蒙 朱珠 周桂荣 刘爱萍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2-558,588,共8页
目的探讨膳食模式与社会经济地位对心血管病10年风险的联合影响,为心血管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问卷调查2431例北京市门头沟区居民。单因素分析探索膳食模式、社会经济地位、心血管病10年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多因素... 目的探讨膳食模式与社会经济地位对心血管病10年风险的联合影响,为心血管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问卷调查2431例北京市门头沟区居民。单因素分析探索膳食模式、社会经济地位、心血管病10年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前两者对心血管病10年风险的联合影响。结果北京市门头沟区常住居民心血管病10年中高风险比例为38.46%。高盐饮酒膳食模式(48.93%)和低社会经济地位(58.47%)的心血管病10年中高风险比例较高(均有P<0.001)。调整因素后,以均衡膳食且高社会经济地位为参照,高盐饮酒膳食且低社会经济地位人群的心血管病10年中高风险比例最高(OR=6.841,95%CI:4.518~10.540,P<0.001)。结论合理膳食需要联合考虑不同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结合实际鼓励科学营养,以促进真实世界的心血管病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10年风险 膳食模式 社会经济地位
原文传递
静息心率对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沈安娜 李建新 +4 位作者 刘芳超 黄克勇 付真彦 鲁向锋 顾东风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5-11,共7页
目的探究静息心率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来自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的基线调查,涉及全国15个省市18岁及以上人群117309人。... 目的探究静息心率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来自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的基线调查,涉及全国15个省市18岁及以上人群117309人。以静息心率60、70、80、90次/min作为切点,将其分为5组(<60次/min组、60~69次/min组、70~79次/min组、80~89次/min组和≥90次/min组),利用ChinaPAR模型计算研究对象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并以≥10%作为高风险人群,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以10年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为终点,计算不同静息心率对其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性别、年龄调整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水平随着静息心率的增加而增加,从静息心率<60次/min的2.31%上升至静息心率≥90次/min的2.67%,高风险人群的占比也从5.15%上升至7.09%。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工作相关体力活动和家庭人均月收入后,静息心率每增加10次/min,出现10年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概率升高9%(OR=1.09,95%CI 1.06~1.11)。以静息心率70~79次/min作为参照,静息心率80~89和≥90次/min人群中,出现高风险的概率分别升高至1.21(95%CI 1.14~1.29)倍和1.24(95%CI 1.14~1.35)倍。静息心率与10年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在女性、城市人群、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人群中更加明显,而在农民、中度及以上工作相关体力活动人群中相对较弱。结论静息心率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独立相关,可作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初筛和干预效果评价的简便易行的辅助指标,尤其是在女性、城市人群、较高收入人群和体力活动不足的人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静息心率 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 高风险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综合强化干预对血压影响的纵向随访研究 社区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前瞻性研究系列之九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才友 黄慧 +14 位作者 杨泽 吕泽平 李宁 杜治琴 万钢 刘红 邓宏明 吴军 袁晓红 余其美 朱其秀 李绍刚 吕渊 李必迅 庞国防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9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了解药物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南宁市两个社区的1215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强化干预组和对照组。强化干预组按照是否患有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化治疗方案进行干预... 目的了解药物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南宁市两个社区的1215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强化干预组和对照组。强化干预组按照是否患有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化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人员维持志愿就诊和志愿服药的正常医疗状态,随访3年,记录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结果前瞻性随访研究43.5个月后①两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其中干预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较对照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②两组高血压患者血糖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尿酸均较干预前增高,干预组体重、空腹胰岛素、BMI和LDL较干预前明显下降,而腰围、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干预1.5后下降但3年后又有所反弹;对照组体重、腰围、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下降不明显。③两组高血压控制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且干预组高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高血压新发率逐年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④本组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高血压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6.9%VS2.9%,P=0.003)。其中对照组无论高血压或非高血压者均明显高于干预组(P<0.001或P<0.05)。结论综合强化干预可明显降低社区高血压人群血压及相关代谢异常水平,减少高血压新发率,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人群 心血管病事件风险 药物综合干预 纵向随访
下载PDF
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11
作者 田文得 张杰 +1 位作者 鞠建庆 徐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9-805,共7页
目的 调查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索超高危ASCVD的核心病机。方法 纳入2022年3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诊断为超高危ASCVD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 目的 调查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索超高危ASCVD的核心病机。方法 纳入2022年3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诊断为超高危ASCVD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病史及中医四诊信息,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纳入的200例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口苦、反复发作胸痛、胸痛发作进行性加重、气短、口干、倦怠乏力、口气臭秽、急躁易怒、小便黄、口唇色暗等;频率最高的脉象为弦脉和滑脉,相兼脉象为弦滑脉;最常见的舌象为苔黄、舌色紫暗、老舌。通过因子及聚类分析可将证候分为三类:瘀毒互结证、气虚兼阳虚证及痰热内阻证。常见证素为瘀毒、气虚、阳虚、痰浊、气滞。结论 超高危ASCVD患者常见证候为瘀毒互结证、气虚证、阳虚证、痰热内阻证,其核心病机可归纳为“正气亏虚,痰瘀蕴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证候分布 核心病机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强化干预代谢综合征改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纵向随访研究 社区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前瞻性研究系列之四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泽平 黄慧 +14 位作者 杨泽 李宁 胡才友 杜治琴 吴军 万钢 刘红 邓宏明 袁晓红 余其美 朱其秀 李绍刚 吕渊 李必迅 庞国防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了解药物综合干预代谢综合征(MS)是否可以改变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南宁市两个社区的1215人符合纳入标准为本次综合干预治疗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强化干预组和对照组。强化干预组人群按照是否患有MS及其相... 目的了解药物综合干预代谢综合征(MS)是否可以改变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南宁市两个社区的1215人符合纳入标准为本次综合干预治疗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强化干预组和对照组。强化干预组人群按照是否患有MS及其相关疾病、疾病前状态(包括高血压、血压前期、肥胖、超重、糖尿病、糖耐量减退、血脂异常)等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化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人员维持志愿就诊和志愿服药的正常医疗状态,每年随访1次,按WHO-MONICA方案心血管病事件(CVD)的诊断标准登记本年度发生的CVD和死亡事件。结果前瞻性随访研究43.5个月后:①经比较对照组中MS亚组与非MS亚组,M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比非MS显著增高(P=0.02);②经比较干预组中MS亚组与非MS亚组,干预后MS心脑血管事件下降明显,MS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与非MS相比无差异(P>0.05);③经比较干预和对照两组MS亚组之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干预组为2.7%,对照组为10.1%,差异显著(P=0.03,OR值=4.01,95%CL:1.07-15.10);两组非MS亚组之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3%和4.2%,无显著性差异(P=0.12)。结论药物综合干预代谢综合征(MS)可以改变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与对照相比干预后风险降低了约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社区人群 心血管病事件风险 药物综合干预 纵向随访
下载PDF
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患者心脑血管风险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谭美红 刘敏玲 赵季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11期968-971,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患者心脑血管风险及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12-2014-12的54例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组,另选取5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为研究阿托伐他汀的...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患者心脑血管风险及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12-2014-12的54例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组,另选取5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为研究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效果,再将54例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疗程8周。比较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组与高血压组心脑血管风险,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结果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组心室肥厚发生率38.89%、冠心病发生率33.33%,高于高血压组的20.37%、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患者心脑血管风险较高,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调节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可耐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脂代谢紊乱 心脑血管风险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早期联合降脂对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近期血脂达标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磊 郭悦 +2 位作者 张庆全 鄢华 朱汉东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94-297,311,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抑制剂对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患者的血脂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抑制剂对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患者的血脂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12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住院的超高危ASCVD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降脂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或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治疗,观察组在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或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的基础上联用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注射液治疗。进行短期随访后,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脂浓度的差异,包括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35 d,观察组患者血清TC、LDL-C及non-HDL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C、LDL-C及non-HDL浓度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LDL-C浓度≤1.4 mmol/L达标率为4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LDL-C浓度≤1.8 mmol/L的达标率为6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50%的达标率为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联用PCSK9抑制剂可快速有效降低超高危ASCVD患者血脂浓度,促使血脂更早、更快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
下载PDF
“代谢健康型肥胖“存在吗? 被引量:3
15
作者 常鑫淼 郭立新 《药品评价》 CAS 2018年第3期6-9,53,共5页
肥胖是很多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有些人达到肥胖的诊断标准,但是并未伴随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这种肥胖亚型被称为"代谢健康型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e,MHO)。本综述主要讨论MHO的诊断... 肥胖是很多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有些人达到肥胖的诊断标准,但是并未伴随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这种肥胖亚型被称为"代谢健康型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e,MHO)。本综述主要讨论MHO的诊断标准、MHO的可能机制、MHO是否为长期存在的稳定状态以及MHO与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和死亡率的关系、是否应干预MHO等内容,旨在回答MHO是否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健康型肥胖 机制 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 干预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警示教育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晓红 西铮 +2 位作者 刘玉环 杨淑霞 左志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评价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警示教育对河北省保定地区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 344例高血压患者应用10年内心肌梗死、中风发病与死亡预测工具进行预测,并将结果反馈给患者,针对每一名患者开具个体化的健康处方,随访1年观察应用... 目的评价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警示教育对河北省保定地区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 344例高血压患者应用10年内心肌梗死、中风发病与死亡预测工具进行预测,并将结果反馈给患者,针对每一名患者开具个体化的健康处方,随访1年观察应用降压药物依从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药物依从性佳者为31.47%,干预后依从性佳者为76.12%;干预前血压达标率为18.08%,干预后达标率为38.1%。结论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警示教育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警示教育 用药依从性 高血压病患者
下载PDF
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疾病负担和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芳旭 陶立波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0年第10期14-18,共5页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疾病负担沉重。在心血管疾病负担中,最大的负担来自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其中超高危ASCVD具有更高的健康风险和疾病负担。超高危ASCVD患者人群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较高,易产生...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疾病负担沉重。在心血管疾病负担中,最大的负担来自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其中超高危ASCVD具有更高的健康风险和疾病负担。超高危ASCVD患者人群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较高,易产生复发和死亡,导致患者生命质量下降和沉重的经济负担。该疾病目前治疗药物的疗效有限且安全性不佳,超高危ASCVD的新治疗手段和干预策略是下一步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疾病负担 治疗药物
原文传递
江苏省男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颈动脉异常与吸烟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顾亦斌 盛红艳 +8 位作者 吴叶 毕媛 薛雨星 张秋伊 覃玉 苏健 崔岚 杜文聪 周金意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28-1232,共5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男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颈动脉异常与吸烟之间的关系,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及早期心血管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9月—2016年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江苏省6个项目点抽取71511名35~75岁常住居民进行心血管病高... 目的了解江苏省男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颈动脉异常与吸烟之间的关系,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及早期心血管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9月—2016年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江苏省6个项目点抽取71511名35~75岁常住居民进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对其中筛查出的4821名男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超声异常与吸烟的关系。结果江苏省4821名男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颈动脉异常者2783例,颈动脉异常率为57.73%;2783例颈动脉异常者中,颈动脉内膜增厚者761例(27.34%),颈动脉斑块者1797例(64.57%),颈动脉狭窄者225例(8.0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年均收入、居住地、饮酒情况及是否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等混杂因素后,江苏省现在吸烟男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颈动脉异常风险为从不吸烟高危人群的1.391倍(OR=1.391,95%CI=1.214~1.593);对2699名曾经吸烟和现在吸烟者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年均收入、居住地、饮酒情况及是否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等混杂因素后,无滤嘴吸烟者颈动脉异常风险为有滤嘴吸烟者的1.440倍(OR=1.440,95%CI=1.184~1.750),吸入咽喉和肺部吸烟者颈动脉异常风险分别为吸入口腔吸烟者的1.420倍(OR=1.420,95%CI=1.081~1.865)和1.338倍(OR=1.338,95%CI=1.104~1.622)。结论江苏省男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颈动脉异常率较高,颈动脉异常与吸烟状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异常 吸烟 关系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男性
原文传递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血尿酸在老年高血压患者10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度分层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小建 刘凯 +2 位作者 孟凡森 孙小淋 刘敏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632-635,639,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尿酸(UA)在老年高血压患者10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度分层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某医院收治的45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10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度分为低危组(n=135)、中危组(...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尿酸(UA)在老年高血压患者10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度分层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某医院收治的45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10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度分为低危组(n=135)、中危组(n=194)、高危组(n=130),应用Spearman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Lp-PLA2、UA与10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度关系,使用交互作用系数γ和OR危险度分析血清Lp-PLA2、UA的交互作用及类型。结果 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血清Lp-PLA2分别为(206.87±34.29)、(248.55±31.04)、(290.36±35.67)μg/L,血清UA分别为(429.17±48.69)、(480.55±53.2)、(480.55±53.2)μmol/L,血清Lp-PLA2、UA均随危险度升高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p-PLA2:t=11.146、20.364、11.056;UA:t=9.329、18.672、11.018,P值均<0.05);血清Lp-PLA2(r=0.710)、UA(r=0.728)均与10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度呈正相关(P值均<0.05);校正吸烟史、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因素后,血清Lp-PLA2、UA仍与Framingham危险评分显著相关(P值均<0.05)。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Lp-PLA2对UA的效应具有正向交互作用,两者交互作用为次相乘模型。结论 血清Lp-PLA2、UA联合检测可作为危险度分层及预测患者10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度的标志物,为临床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血尿酸 老年人 高血压 10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度
下载PDF
PCSK9抑制剂治疗超高危ASCVD的降脂有效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鹏 朱伯达 +6 位作者 杨媛 李金 陈宇豪 王紫薇 杨丽 廉坤 李成祥 《心脏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38-141,147,共5页
目的观察PCSK9抑制剂对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患者的降脂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20年3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CI治疗的超高危ASCVD患者138例,划... 目的观察PCSK9抑制剂对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患者的降脂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20年3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CI治疗的超高危ASCVD患者138例,划分为术后单纯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的他汀对照组(n=100)和他汀联合PCSK9降脂治疗的PCSK9抑制剂组(n=38)。用药3月后复查血脂水平,观察血脂降幅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等多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他汀对照组比较,PCSK9抑制剂组的男性比例低,既往心肌梗死病史率低,多次PCI史率低(P<0.01),多血管床病变率低,术后应用β-受体阻滞剂率低(P<0.05)。接受降脂治疗后与他汀对照组比较,PCSK9抑制剂组LDL-C明显降低,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4 mmol/L)组和LDL-C平均降幅降低程度的统计学差异为(P<0.01),LDL-C(<1.8 mmol/L)组降低的统计学差异为(P<0.05)。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肝肾功损害及血糖升高,PCSK9抑制剂组患者未观察到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PCSK9抑制剂能够有效降低超高危ASCVD患者的LDL-C水平,显著提高其LDL-C达标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SK9抑制剂 超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降脂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