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本土化下被害人权利保护及延展反思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岱 巴卓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0-47,219,共19页
中国刑事法治已确证刑法功能呈多元化,既惩罚犯罪又要预防犯罪;既要保护社会又要保障人权;既要充分体现法律效果也要充分体现社会效果,树立刑法是被害人也是行为人的权利保护大宪章的国民刑法理念是当务之急。现实中存在着刑法对于被害... 中国刑事法治已确证刑法功能呈多元化,既惩罚犯罪又要预防犯罪;既要保护社会又要保障人权;既要充分体现法律效果也要充分体现社会效果,树立刑法是被害人也是行为人的权利保护大宪章的国民刑法理念是当务之急。现实中存在着刑法对于被害人权利保护失衡的现象:刑罚报应主义功能的部分放弃弱化了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刑法理论对被害人权利的边缘化处理;被害人可归责性理论加剧了被害人保护的失衡;司法实务忽视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我国应倡导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刑事法治情势,以平衡法为研究范式,明确被害人在刑事法体系及诉讼中的主体资格,关注被害人权利与行为人权利的平衡、与国家公权力的平衡,避免因强调保护公共利益而弱化被害人利益或通过行使公权力而削弱被害人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权利 被害人地位 权利保护 平衡法
原文传递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以我国新《刑事诉讼法》为视角 被引量:5
2
作者 谢丽珍 刘宏武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3-50,共8页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修改了有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内容,扩大了附带民事当事人的范围,增加了原告人申请财产保全措施,体现了立法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但修法中规避的问题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权益
原文传递
进退两难:相对不起诉制度之博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彭志刚 黄河 李长兵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42,共6页
相对不起诉制度是我国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免予起诉制度废除后的产物。从10余年的司法实践过程来看,相对不起诉在检察机关应用较少,主要是体现了检察权对审判权的谦抑。从该制度最初的功能设计分析,相对不起诉是为... 相对不起诉制度是我国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免予起诉制度废除后的产物。从10余年的司法实践过程来看,相对不起诉在检察机关应用较少,主要是体现了检察权对审判权的谦抑。从该制度最初的功能设计分析,相对不起诉是为处理刑事案件作适当分流而设计的,它应该是解决刑事案件中利益冲突的途径之一。长期的实践表明,该制度面临着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导致相对不起诉制度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因此,从保护被害人权利来说,完善相对不起诉制度,使之成为刑事案件中利益冲突解决的正式途径,应该是新的刑事诉讼修改的一个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不起诉 刑事案件 利益冲突 被害人权利
下载PDF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纳入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可行性及制度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白春安 《天津法学》 2017年第2期80-85,共6页
被害人是被犯罪行为侵害的人,依法享有损害赔偿的权利。但是由于办案机关观念性缺乏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制度性缺失,造成被害人获得损害赔偿十分有限。对无法从被告人处获得的损失,国家应当对被害人予以救助,避免其二次伤害。但是,无... 被害人是被犯罪行为侵害的人,依法享有损害赔偿的权利。但是由于办案机关观念性缺乏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制度性缺失,造成被害人获得损害赔偿十分有限。对无法从被告人处获得的损失,国家应当对被害人予以救助,避免其二次伤害。但是,无论从较早前的被害人救助,还是当下的司法救助,都无法避免行政化救助程序的随意性和整体效能的低下。作为来源于刑事诉讼的后续环节,被害人救助应当整体纳入刑事诉讼特别程序,明确救助的条件、标准,设计严密的诉讼程序,保障这项权利规范行使,实现被害人权利更好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特别程序 被害人权利 司法救助
下载PDF
有组织犯罪中的被害人权利保护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金林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82-187,共6页
与犯罪组织相比,有组织犯罪中的被害人处于弱势地位,其权利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有组织犯罪的受害者具有众多性与分散性,不少侵害行为的发生与被害人自己的行为也有一定的关联,加上有组织犯罪行为往往具有隐蔽性,且犯罪组织往往自行控制... 与犯罪组织相比,有组织犯罪中的被害人处于弱势地位,其权利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有组织犯罪的受害者具有众多性与分散性,不少侵害行为的发生与被害人自己的行为也有一定的关联,加上有组织犯罪行为往往具有隐蔽性,且犯罪组织往往自行控制犯罪后的事态,由此增加了被害人权利保护的难度,导致被害人知情权、程序参与权与被害恢复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因此有必要建立信息通告制度保障知情权,妥善地运用自首、立功制度并适度地推动合法化进程,解除被害人维权的顾虑,并设立被害人补偿基金,保障被害恢复权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组织犯罪 被害人权利保护 信息通告 被害人补偿基金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实现路径——以制度的功能定位为视角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建东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4-62,共9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效率和政策的二元功能定位与被害人权利保障兼有冲突与契合,“效率优先,保障公正”的价值取向使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制度空间较为有限。实践表明,间接参与量刑程序的依附模式使被害人权利保障具有流于形式的倾向,司法机关...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效率和政策的二元功能定位与被害人权利保障兼有冲突与契合,“效率优先,保障公正”的价值取向使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制度空间较为有限。实践表明,间接参与量刑程序的依附模式使被害人权利保障具有流于形式的倾向,司法机关缺乏保障被害人权利的动力。赋予被害人独立的量刑参与权限,实现从依附模式向独立参与模式转变是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的出路所在,赋予被害人独立建议权具有相应的法理依据。在现行法律框架体系之内,根据适用和解程序与否,认罪认罚从宽案件可以分别赋予被害人基准刑20%和10%的独立量刑参与权限幅度。被害人独立量刑建议的菜单选择模式能够保障诉讼效率不受减损,同时可以使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普通被害人也能实现其自主意志。为完善权利保障机制,应当同时设立被害人独立参与量刑程序的权利救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功能定位 被害人权利保障 独立量刑参与权 量刑建议权限
下载PDF
自诉案件被害人人权保障及其完善 被引量:3
7
作者 兰耀军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1-26,共6页
自诉案件被害人人权保障是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害人在自诉案件中诉讼地位的复杂性和自诉案件的特点 ,决定了自诉案件被害人人权保障的特殊性。我国应合理界定自诉案件被害人人权保障的内涵 ,进一步完善自诉案件中被害人... 自诉案件被害人人权保障是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害人在自诉案件中诉讼地位的复杂性和自诉案件的特点 ,决定了自诉案件被害人人权保障的特殊性。我国应合理界定自诉案件被害人人权保障的内涵 ,进一步完善自诉案件中被害人人权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诉案件 被害人人权保障 内涵 完善
下载PDF
试论俄罗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制度
8
作者 王丹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在国际人权保障制度中,对被害人人权保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确立给予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在立法上都有规定。现行的《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确立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对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进行... 在国际人权保障制度中,对被害人人权保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确立给予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在立法上都有规定。现行的《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确立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对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规定。第44条规定了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原告人对于犯罪行为所受到的直接损害可以要求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这种规定能够保障使得财产蒙受损失的被害人的正常生活或生产活动,对被害人精神上受到的伤害进行抚慰,从而全面地维护其合法权益。俄罗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人权保障与国际接轨建立了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人权 精神损害赔偿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赋予被害人独立量刑参与权的相关问题解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建东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45-52,共8页
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一个难点,被害人陈述意见的依附模式不能满足被害人权利保障的需要。赋予被害人独立的量刑程序参与权,使其享有独立的量刑建议权,是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出路。对于被害人应否享有独立的量刑参与权... 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一个难点,被害人陈述意见的依附模式不能满足被害人权利保障的需要。赋予被害人独立的量刑程序参与权,使其享有独立的量刑建议权,是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出路。对于被害人应否享有独立的量刑参与权虽有质疑与担忧,但赋予被害人独立量刑参与权确有必要,且具有相应的法理依据。菜单选择的量刑参与模式非但不会减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效率功能,还可能促进效率的提升。赋予被害人独立量刑参与权,法律后果明晰,有利于定纷止争,不会“绑架”公诉权。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公力合作模式可以兼容加害人与被害人的私力合作,不会导致冲突和内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被害人权利保障 独立量刑参与权
下载PDF
与犯罪被害人相关的国际政策的发展
10
作者 马克·格伦惠森 梁坤(译) 田艳丽(译) 《刑法论丛》 CSSCI 2018年第1期543-571,共29页
本文以1985年联合国《关于公正对待犯罪和滥用权力的被害人的基本原则宣言》为开端,论述了尽管联合国致力于提升该宣言的标准与准则,但是成员国的实施状况却不容乐观。欧洲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2001年,欧盟通过了一套于刑事司法系统中... 本文以1985年联合国《关于公正对待犯罪和滥用权力的被害人的基本原则宣言》为开端,论述了尽管联合国致力于提升该宣言的标准与准则,但是成员国的实施状况却不容乐观。欧洲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2001年,欧盟通过了一套于刑事司法系统中保障被害人最低权利的《框架决定》(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不过,2004年和2009年的评估报告均显示:没有哪一个成员国是完全遵守其规定的。文章提出,在采用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文件对被害人的权利加以更大程度的保护之后,随之而来的结果则是成员国更不愿意予以遵从。那么,强有力的法律文件是否是最为有效的办法?“硬法”是否总是比“软法”更为有效?最近,随着被害人权利的保护不断走向深入,负责刑事司法系统运行的部分官员却出现了“被害人疲劳”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被害人政策 联合国宣言 犯罪被害人权利
原文传递
刑事和解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荣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7-23,共7页
刑事和解注重刑事司法过程中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是对法律一元化思维的突破,同时也是国家—社会治理模式的具体体现。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刑事和解的背景、过程及效果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刑事和解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来源。刑事和... 刑事和解注重刑事司法过程中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是对法律一元化思维的突破,同时也是国家—社会治理模式的具体体现。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刑事和解的背景、过程及效果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刑事和解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来源。刑事和解的施行是对社会发展的回应,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多方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其目的和效果在于修复和改善社会关系。刑事和解最终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及良性的社会运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 社会学分析 被害人权利 国家-社会治理模式 恢复性司法
下载PDF
反思与重构:被害人权利实现之救济机制研究——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为视角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36-38,73,共4页
《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实现之救济机制存在诸多缺陷。应从完善被害人权利实现方式以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审理程序等方面着手,重构应然状态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实现之救济机制。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权利 救济机制 国家补偿制度
下载PDF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与受害人权益平衡保护研究
13
作者 董邦俊 余元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7,共7页
被告人与受害人是刑事诉讼中对立存在的重要当事人,二者的权利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得以保护是刑事程序法要求,也是刑法保障人权的实体要求。但我国法律在对被告人与受害人权利保护方面长期存在着不平衡的局面,导致刑事法律价值的难以真正... 被告人与受害人是刑事诉讼中对立存在的重要当事人,二者的权利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得以保护是刑事程序法要求,也是刑法保障人权的实体要求。但我国法律在对被告人与受害人权利保护方面长期存在着不平衡的局面,导致刑事法律价值的难以真正实现。因此,如何实现对被告人与受害人的权利平衡保护就成为现在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必要对现今被告人与被害人的权利保护的缺陷与不足,对被告人与受害人的平衡保护作出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告人权利 受害人权利 恢复性司法 人权 平衡保护
下载PDF
民事诉讼中民刑交叉问题的再检视——以加强被害人民事权益保护为视角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5-122,共8页
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并非天然分离,但在现代司法环境下,出于不同的价值追求,二者势必走向分离。相对于刑事诉讼定罪量刑的根本目的而言,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在于向被害人提供迅速、完善的权益保护路径。从1980年以来,我国关于民刑交叉问... 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并非天然分离,但在现代司法环境下,出于不同的价值追求,二者势必走向分离。相对于刑事诉讼定罪量刑的根本目的而言,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在于向被害人提供迅速、完善的权益保护路径。从1980年以来,我国关于民刑交叉问题的立法规定缓慢地从"先刑后民"走向"民刑并进",然而现实中刑事程序对被害人民事诉权的各种不合理的阻碍亟待解决。解决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二者重合与冲突的关键在于重构以被害人民事权益保护为核心的程序机制,具体包括扭转涉刑裁驳被滥用的趋势、厘清刑事追赃退赔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性质、通过建立民刑协调机制柔性且灵活地在个案中解决民刑交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刑交叉 涉刑裁驳 追赃退赔 被害人权益
原文传递
公诉权视角下的被害人权利
15
作者 宋远升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6-92,共7页
在惩治犯罪目标下,公诉机关与被害人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结成诉讼战略同盟,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形成立场对立的争讼关系。但是,基于不同的利益考量,公诉机关与被害人也会产生利益冲突。站在公诉权的角度上,以比较法为视野,可以看出法治先... 在惩治犯罪目标下,公诉机关与被害人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结成诉讼战略同盟,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形成立场对立的争讼关系。但是,基于不同的利益考量,公诉机关与被害人也会产生利益冲突。站在公诉权的角度上,以比较法为视野,可以看出法治先进国家通过被害人自诉权、辩诉交易的控制权的保护实现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从而对我国公诉权与被害人权利衡平有所借鉴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诉权 视角 被害人权利
原文传递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完善 被引量:1
16
作者 洪琳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5年第6期81-83,共3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护的规定过于笼统,存在较多缺陷。应从解决被害人权利保护的从属性、片面性,以及制度的不完善性三个方面着手,重构被害人权利保护机制;特殊情形下民事程序可以优先... 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护的规定过于笼统,存在较多缺陷。应从解决被害人权利保护的从属性、片面性,以及制度的不完善性三个方面着手,重构被害人权利保护机制;特殊情形下民事程序可以优先于刑事程序,确立被害人损害赔偿的全面性原则,建立国家补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权利 完善
下载PDF
刑事起诉阶段听取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意见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兰耀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刑事起诉阶段听取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意见,是保障被害人人权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充分的理论根据。无论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刑事诉讼法都作了相应的规定。但在我国,由于立法的原则规定和程序性后果的缺失,这一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常... 刑事起诉阶段听取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意见,是保障被害人人权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充分的理论根据。无论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刑事诉讼法都作了相应的规定。但在我国,由于立法的原则规定和程序性后果的缺失,这一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常常被任意简省和取消,严重侵犯了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陈述意见权,应当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查起诉 听取意见 陈述意见权 被害人人权保障
下载PDF
未成年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根基、困惑与走向——兼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18
作者 朱叶 颜子清 郑国宝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24,共7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立法演变中被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具象化。作为该政策适用的主要对象,未成年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具有价值共识、理念共鸣和现实共振的正当性根据。由于未成年人在刑事立法上的特殊身份、地位和处遇,... 随着时代的发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立法演变中被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具象化。作为该政策适用的主要对象,未成年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具有价值共识、理念共鸣和现实共振的正当性根据。由于未成年人在刑事立法上的特殊身份、地位和处遇,增加了其认罪认罚时认罪“真意”受损,认罚“认同”失灵和从宽“幅度”失衡等风险。因此,司法实践中应当严格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双向保护原则和个别化处遇原则的要求,全面保护未成年被追诉人和被害人的权利,准确把握实体从宽和程序从简,从而更好地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推动未成年人认罪认罚“从宽”处遇个别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被害人权益保护 个别化处遇
下载PDF
恢复性司法与“赔钱减刑”的制度化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丽英 杨翠芬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7-149,共3页
"赔钱减刑"契合恢复性司法理念,有助于保护被害人权益,但"赔钱减刑"的适用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基础和规范依据,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量刑理念,确定"赔钱减刑"的适用对象,明确规定其适用范围、适用条件、适用程序... "赔钱减刑"契合恢复性司法理念,有助于保护被害人权益,但"赔钱减刑"的适用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基础和规范依据,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量刑理念,确定"赔钱减刑"的适用对象,明确规定其适用范围、适用条件、适用程序,建立犯罪人人格调查制度,赋予被害人量刑参与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赔钱减刑 恢复性司法 被害人权益
下载PDF
认罪认罚视野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尹茂国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8-94,共7页
认罪认罚中保障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不仅是出于程序公正、权力制约的考虑,同时也是实现权利保障、和谐司法的需要。被害人在侦查阶段主要是证据的重要来源,其诉讼权利主要集中在参与权与救济权方面。在审查起诉阶段,认罪认罚中被害人虽然... 认罪认罚中保障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不仅是出于程序公正、权力制约的考虑,同时也是实现权利保障、和谐司法的需要。被害人在侦查阶段主要是证据的重要来源,其诉讼权利主要集中在参与权与救济权方面。在审查起诉阶段,认罪认罚中被害人虽然有发表意见权,但没有程序选择权,知情权、获得法律帮助权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在普通程序、简易程序、速裁程序中,被害人享有的诉讼权利不同,在程序简化的同时,也剪裁掉了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因此,有必要在认罪认罚中充分保障被害人的参与权、知情权,同时还应赋予被害人程序选择权、获得法律帮助权及有限上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被害人诉讼权利 程序选择权 获得法律帮助权 有限上诉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