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越国家赋予的权利? 对广州市业主抗争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庄文嘉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8-113,共26页
维权实践的屡屡受挫逐渐使广州业主抗争者看到了另一个层面集体诉求的对象——不合理的规则。于是,一方面,对规则制定权威的信任,促使他们改变抗争诉求,将反应性的规则执行参与行动转换为进取性的规则制定参与行动。另一方面,"有... 维权实践的屡屡受挫逐渐使广州业主抗争者看到了另一个层面集体诉求的对象——不合理的规则。于是,一方面,对规则制定权威的信任,促使他们改变抗争诉求,将反应性的规则执行参与行动转换为进取性的规则制定参与行动。另一方面,"有组织抗争"增进了跨小区层面的业主团结和相互信任感,将原本没有直接利益关联的业主个人的微观社会资本转换成为组织的宏观社会资本。不过,为了避免被指责为与当地政府作对,抗争者在建构抗争话语和策略时不得不向国家靠拢,使得国家支配性的政治话语和国家赋权的一元性制度安排融入了动员结构进而规制了抗争行动。结果,业主们提出的进取性诉求,不过是倚仗高阶规则之权威要求低阶规则制定者兑现国家既已赋予的权利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主抗争 权利意识 社会资本 社会运动 中产阶级
下载PDF
维权情境中的自发性认知解放 以业主积极分子的权利意识的演进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小逸 黄荣贵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0-166,共27页
本文旨在考察业主维权情景中行动者的认知过程。作者提出了理解主观认知的分析框架,并根据权利内容即财产权抑或自治权、权利性质即反应性抑或进取性两个维度,对业主权利意识进行类型学划分。对微博的分析呈现了近年来业主积极分子权利... 本文旨在考察业主维权情景中行动者的认知过程。作者提出了理解主观认知的分析框架,并根据权利内容即财产权抑或自治权、权利性质即反应性抑或进取性两个维度,对业主权利意识进行类型学划分。对微博的分析呈现了近年来业主积极分子权利意识的分布和演变状况;访谈结果则显示积极分子对权利意识的认知解放是一个自发、互动的过程,而且抗争面临的阻力促进相似抗争的连结,社会化媒体为类似抗争的串联提供了平台,推动了认知解放过程。本文阐明了在中国情境下框架化和认知解放过程的自发性和互动性,同时指出未来的研究应该从以事件为中心的案例分析转向以议题为核心的抗议事件族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解放 业主抗争 集体行动 框架化 权利意识
下载PDF
山东省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与培育对策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本利 刘红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6-90,共5页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 ,从农民对法治和法治环境的认识、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认知水平、处理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方式以及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 ,对山东省农民法律意识现状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认为 ,农民的法律意识还很...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 ,从农民对法治和法治环境的认识、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认知水平、处理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方式以及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 ,对山东省农民法律意识现状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认为 ,农民的法律意识还很薄弱。这既有历史的传统的影响 ,又有现实的原因。作者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培育农民法律意识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意识 法律传统 权利意识 山东 农民 文化素质 普法教育 调查分析
下载PDF
中国法文化中的“权利”意识与基本人权保障 被引量:3
4
作者 吕怡维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86-92,共7页
中国古代社会具有自身的权利意识,但在实现自身权利的方式上具有“以‘不争’胜‘争’”“等差”和“重群体而轻个体”等大异于西方历史文化的特点。早在先秦时期就因遵循自然法则产生了必须保障民众生存权、发展权的“以民为本”治国思... 中国古代社会具有自身的权利意识,但在实现自身权利的方式上具有“以‘不争’胜‘争’”“等差”和“重群体而轻个体”等大异于西方历史文化的特点。早在先秦时期就因遵循自然法则产生了必须保障民众生存权、发展权的“以民为本”治国思想,且在民权保障的程序法则与制度操作方面体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民为本” 权利意识 生存权 发展权 权利保障意识
下载PDF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调研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松梅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7期56-59,共4页
针对目前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频频出现,文章以食品安全问题调研结果为依据,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加强监管、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建设、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和消费者维权意识、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查... 针对目前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频频出现,文章以食品安全问题调研结果为依据,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加强监管、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建设、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和消费者维权意识、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查询系统等促进我国食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维权意识 制度 标准
下载PDF
浅论农村留守妇女权益的缺失及保障 被引量:4
6
作者 邱晔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由于农村留守妇女特殊的生存环境与地位,使其不但承受着来自生产、生活、精神三个方面的压力,难以享受到小康社会的福祉,而且诸多权益难以保障致使其沦落为一个弱势群体。这种现象不但影响着农村留守妇女的全面健康发展,更影响着社会的... 由于农村留守妇女特殊的生存环境与地位,使其不但承受着来自生产、生活、精神三个方面的压力,难以享受到小康社会的福祉,而且诸多权益难以保障致使其沦落为一个弱势群体。这种现象不但影响着农村留守妇女的全面健康发展,更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新农村建设。所以,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妇女的制度保障体系,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强有力的权益保障和支持,培养并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权利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妇女 权利意识 权益 保障
下载PDF
权利诉求中的实用道义意识——从理解农民选举上访信开始 被引量:3
7
作者 仝志辉 《中国乡村研究》 2013年第1期142-187,共46页
本文中心任务是理解中国农民进行抗争的动机和理由,即他们的抗争意识。当前有关争论偏重关注抗争意识对于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影响,对抗争意识本身缺乏进一步研究。以农民选举上访信中的复杂表达为经验材料,通过理解农民的权利诉求以及... 本文中心任务是理解中国农民进行抗争的动机和理由,即他们的抗争意识。当前有关争论偏重关注抗争意识对于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影响,对抗争意识本身缺乏进一步研究。以农民选举上访信中的复杂表达为经验材料,通过理解农民的权利诉求以及农民正当化其权利诉求的思考方式,论文初步提出农民具有争论中的权利意识论和规则意识论都未曾揭示的抗争意识,它是农民道义意识和实用思维的结合,即“实用道义意识”。实用道义意识的研究试图揭示今日农民抗争的道义正当性,提示中国抗争政治研究建立抗争者主体视角和历史视角的必要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道义意识 权利意识 规则意识 上访信 选举 抗争者政治 中国政治 农民研究
下载PDF
维权意识、工资集体协商与工资效应 被引量:4
8
作者 胡乐明 陈晓菲 王杰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9,共7页
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将劳动者对工资集体协商认知程度作为维权意识的代理变量,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估计影响劳动者对工资集体协商认知程度因素并测度其边际影响。估计结果显示,随着... 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将劳动者对工资集体协商认知程度作为维权意识的代理变量,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估计影响劳动者对工资集体协商认知程度因素并测度其边际影响。估计结果显示,随着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职位级别的提高,认知程度也随之加深,进一步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以此测度不同劳动者群体的认知程度以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工资效应。结果表明,劳动者认知程度的提高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严格实施整体上对工资增长均有显著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维权意识 认知程度 工资集体协商 工资效应 收入差距 劳动报酬 劳资关系
下载PDF
中国职工权利状况、维权意识与媒介选择——基于全国1019份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玉洪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5-73,共9页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职工权利受损偶有发生。它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如薪酬),还有精神层面。无论是权利知识的传播,还是权利意识的启蒙,以及通过信息传播赋权职工,都彰显了大众媒体的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职工对大众媒体职工权...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职工权利受损偶有发生。它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如薪酬),还有精神层面。无论是权利知识的传播,还是权利意识的启蒙,以及通过信息传播赋权职工,都彰显了大众媒体的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职工对大众媒体职工权利议题的报道并不特别满意,不只是数量方面,还有报道质量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工 权利状况 权利意识 传播赋权
下载PDF
论中学生法律权利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晓兰 《丽水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13-115,共3页
在分析中学生法律权利意识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学生权利教育的重点、策略及方式方法。
关键词 中学生 权利意识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农民工权利意识的生产与再生产——一个社会组织化的视角 被引量:3
11
作者 秦阿琳 徐永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38-45,共8页
社会组织培育公民权利意识的西方经验模式为破解我国变迁社会农民工权利意识低水平发展的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由于中西方组织环境的巨大差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需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组织化进程。本文探讨的中心问题是,在转型期... 社会组织培育公民权利意识的西方经验模式为破解我国变迁社会农民工权利意识低水平发展的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由于中西方组织环境的巨大差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需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组织化进程。本文探讨的中心问题是,在转型期国家与社会关系重构的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化怎样影响农民工权利意识的生产与再生产,而提高农民工的权利意识应对社会的组织化提出了何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化 权利意识 生产与再生产
下载PDF
黑死病与英国农奴主体权利格局的嬗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雍正江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7-63,共7页
黑死病提高了农奴主体权利的享有程度,农奴土地权利不断扩大,劳动权利极大改善。黑死病改变了农奴主体权利的保障体制,国家对农奴主体权利的立场从无为到有为,在普通法开始认可和保护农奴的主体权利时,也制订劳工立法来规范农奴的劳动... 黑死病提高了农奴主体权利的享有程度,农奴土地权利不断扩大,劳动权利极大改善。黑死病改变了农奴主体权利的保障体制,国家对农奴主体权利的立场从无为到有为,在普通法开始认可和保护农奴的主体权利时,也制订劳工立法来规范农奴的劳动权利。黑死病提高了农奴的主体权利意识,农奴的主体权利意识从被压抑到释放,受男性压制的女性权利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死病 主体权利 权利意识
原文传递
公民参与行政立法研究——以正当性、制约因素及实施路径为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仁标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0-119,共10页
公民参与行政立法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事务管理的一种具体途径和形式,也是每一位公民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它对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和降... 公民参与行政立法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事务管理的一种具体途径和形式,也是每一位公民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它对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立法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受现行法律制度的限制、行政机关价值偏好的影响、公民参政素质的欠缺以及民众集体行动的困难,公民参与行政立法面临诸多的障碍。为此,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行政立法者的公民权利意识,创新行政组织文化,增强公民法制观念和参政能力,建立保障公民参与行政立法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公民参与行政立法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参与 行政立法 正当性 权利意识
原文传递
权属意识、社会信任与老年人主动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兴龙 刘佳杰 +2 位作者 崔钰鹏 周绿林 詹祥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94-897,915,共5页
文章通过分层回归,分析了显性权属意识、隐性权属意识和社会信任对老年人主动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显性权属意识、隐性权属意识和社会信任对老年人主动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均具有显著影响。由此提出注重签约流程&... 文章通过分层回归,分析了显性权属意识、隐性权属意识和社会信任对老年人主动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影响关系。结果显示:显性权属意识、隐性权属意识和社会信任对老年人主动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均具有显著影响。由此提出注重签约流程"仪式感"、加强签约服务内容解读、建立熟人"朋友圈"等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属意识 社会信任 家庭医生 老年人
下载PDF
改革30年来国有企业工人权利意识的发展轨迹及其特征
15
作者 苏映红 《宁夏党校学报》 2009年第6期36-39,共4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企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国有企业工人权利意识开始显现、发展。工人权利意识的发展、演进,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权利意识 发展轨迹
下载PDF
台湾近代地图与区域发展演变之研究
16
作者 项文惠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0-174,共5页
开埠以来,台湾逐步迈入近代化阶段,为了明确近代化阶段台湾区域发展的特点及其变化,利用1714年法国传教士冯秉正绘制的实测地图、1891年《台湾地舆总图》、1904年《台湾堡图》,并辅以大量数据和文献,考察了开埠以来台湾区域发展的特点... 开埠以来,台湾逐步迈入近代化阶段,为了明确近代化阶段台湾区域发展的特点及其变化,利用1714年法国传教士冯秉正绘制的实测地图、1891年《台湾地舆总图》、1904年《台湾堡图》,并辅以大量数据和文献,考察了开埠以来台湾区域发展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台湾的社会、经济在开埠以来获得较大发展,但大清王朝、日本殖民者的统治也曾不断加强;近代地图是治理台湾的重要工具,体现了统治者的权力和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地图 区域发展 权力意识 台湾省
下载PDF
浅析儒家人性论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影响
17
作者 陈程 《科教导刊》 2013年第24期32-33,共2页
在儒家人性论统治中国近两千余年的历史中,我国正在形成的宪政制度与西方已经成熟的制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公民的权利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还只是停留在感性阶段,需要得到理性的提高和深入.我们不得不承认,公民权利意识现... 在儒家人性论统治中国近两千余年的历史中,我国正在形成的宪政制度与西方已经成熟的制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公民的权利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还只是停留在感性阶段,需要得到理性的提高和深入.我们不得不承认,公民权利意识现代化的进程是与中国社会进步相联系的一种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 儒家人性论 权利意识
下载PDF
论农民的地权意识与公共治理——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25
18
作者 贺雪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8-13,20,共7页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珠三角地区农民的地权意识发生了重要演变,集体所有制中的"公有制"变为"共有制",作为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的土地也因此演变为土地财产,变成了村社集体所有农户利益的集合。地权意识的强化使得土地...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珠三角地区农民的地权意识发生了重要演变,集体所有制中的"公有制"变为"共有制",作为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的土地也因此演变为土地财产,变成了村社集体所有农户利益的集合。地权意识的强化使得土地利益分配固化,导致物业普遍过剩且改造困难,无法适应新一轮的产业升级需求,而且阻碍了公共项目的落地实施,进而影响地区公共利益,形成地区发展低水平的均衡。村民巨大的分红诉求不断被挤压用于公共治理的村社集体资源,甚至形成与国家对抗的强大集体行动能力,国家与村级公共治理能力双重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地区农民 地权意识 工业化道路 公共治理
下载PDF
社会弱势群体信息权利保障研究——一种基于权利表达的视角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昊青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52-55,共4页
信息权利是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在信息域中的延伸与拓展,信息权利平等是信息公平的内在诉求。在分析弱势群体信息权利表达的基础上,提出保护信息权利的基本原则,进而探讨弱势群体信息权利的保障举措,包括增强信息权利意识、培育利益集团... 信息权利是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在信息域中的延伸与拓展,信息权利平等是信息公平的内在诉求。在分析弱势群体信息权利表达的基础上,提出保护信息权利的基本原则,进而探讨弱势群体信息权利的保障举措,包括增强信息权利意识、培育利益集团、健全权利保护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权利 弱势群体 权利表达 信息公平 权利意识 利益集团 法律援助 知识援助
原文传递
论我国公民档案信息权意识的嬗变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林华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19,共5页
档案信息权意识是公民主张权利的基础,对此探讨和分析有利于掌握公民档案利用的内在动因与发展趋向。通过分析意识惯习的成因及特点、考察社会变迁和政策法规对其影响,研究我国公民档案信息权意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嬗变。提出公民... 档案信息权意识是公民主张权利的基础,对此探讨和分析有利于掌握公民档案利用的内在动因与发展趋向。通过分析意识惯习的成因及特点、考察社会变迁和政策法规对其影响,研究我国公民档案信息权意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嬗变。提出公民档案信息权意识是特定社会场域各因素作用的产物,是国家公共权力与公民个人权利长期互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档案信息权 信息权意识 公民权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