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立法意旨 被引量:27
1
作者 向勇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7,共8页
准确解读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立法意旨是评析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基础。宅基地立法意旨是国家意志的反映,蕴涵在宅基地制度演进的逻辑中。集体化下的宅基地立法原旨,意在完成农地的社会主义改造,保障农民安居和均平占有宅基地的利益。城... 准确解读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立法意旨是评析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基础。宅基地立法意旨是国家意志的反映,蕴涵在宅基地制度演进的逻辑中。集体化下的宅基地立法原旨,意在完成农地的社会主义改造,保障农民安居和均平占有宅基地的利益。城市化进程中,为配合国有土地有偿出让,宅基地的收益和转让权能被禁止。冻结宅基地财产属性、放活城市住宅商品流通的城乡二元住宅用地管理法,意在由地方政府支配土地增值,优先建设城市。乡村振兴阶段,宅基地财产功能被释放、宅基地增值收益归属于农户。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立法意旨是促进和保障农户获取宅基地的增值利益,其制度功能是实现宅基地使用权的市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三权分置 集体所有权 宅基地使用权 立法意旨
原文传递
从“人役权”到“地上权”——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再塑造 被引量:27
2
作者 温世扬 韩富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9,共10页
我国用益物权体系下的宅基地使用权刻有"人役权"性质的烙印,虽实现了社会保障功能,却难以实现土地的财产价值和融资功能。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是对土地私权的细分,以求拓展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内容。我国民法典物... 我国用益物权体系下的宅基地使用权刻有"人役权"性质的烙印,虽实现了社会保障功能,却难以实现土地的财产价值和融资功能。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是对土地私权的细分,以求拓展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内容。我国民法典物权编宜采取"地上权"的塑造路径,回应"三权分置"的政策指引,突破"人役权"的制度障碍,并需完善相应的制度设计。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应予以适当"解禁",从而回归其财产权本质,促进融资功能的实现;借助确权登记完成之契机,采取登记生效主义规则,实现物权变动的公示;探索有偿性的取得机制,并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构建;宜采取自愿为基础的退出、补偿模式,并完善保障农民利益的多重补偿机制;应强化集体土地所有权,防止其弱化和虚空,落实集体成员权,实现农民权利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再塑造 理论归正 制度设计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视域下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24
3
作者 焦富民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农民住房作为一个集合概念,事实上包括农民房屋及所占宅基地,农民住房财产权包含农民房屋所有权及所占宅基地使用权。依据现行法的规定,在宅基地使用权不能作为抵押物的情况下,作为集合概念的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在法律上也就出现了障... 农民住房作为一个集合概念,事实上包括农民房屋及所占宅基地,农民住房财产权包含农民房屋所有权及所占宅基地使用权。依据现行法的规定,在宅基地使用权不能作为抵押物的情况下,作为集合概念的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在法律上也就出现了障碍。契合"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的政策指引和价值需求,立法上宜按照现代市场法则,改革宅基地制度,彰显其用益物权的属性和财产功能,最终通过立法上的新规制,将农民住房财产权塑造成一种具有物权属性和具有抵押担保功能的财产权。农民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一体登记是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权设定的前置条件,抵押合同加上登记是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权设定的核心要件。在抵押权实现时,可以通过选择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强制管理或贷款重组等方式保障农民基本居住权;通过将"依法采取多种方式处置抵押物"限缩为"变卖或拍卖等多种方式处置抵押物",以体现农民住房财产权与商品房处置的差别化。农民住房财产权处置时的受让人范围,不再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可以扩大到本乡镇本县区居民,必要时扩展至设区市和省一级范围内的居民;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有偿物权、债权转让机制以及有偿转让利益合理分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住房财产权 宅基地使用权 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
原文传递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选择 被引量:19
4
作者 申建平 《政法论丛》 2011年第3期34-38,共5页
宅基地使用权禁止流转制度无疑成了宅基地发挥其土地价值的巨大障碍,实践中已形成错综复杂的宅基地使用权的"隐形市场",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通过房地分离和设立法定租赁权,建立与此相适应的宅基地有期限、有偿使用制度... 宅基地使用权禁止流转制度无疑成了宅基地发挥其土地价值的巨大障碍,实践中已形成错综复杂的宅基地使用权的"隐形市场",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通过房地分离和设立法定租赁权,建立与此相适应的宅基地有期限、有偿使用制度及完善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等配套措施,以较少的成本解决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是较为合理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集体土地 法定租赁权
下载PDF
论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制度改革方向 被引量:11
5
作者 吕军书 吴佳熹 《学术探索》 2018年第7期58-65,共8页
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继承法》等法律法规都采取了模糊或者回避态度。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建筑在宅基地之上的农房是私有财产,可以依法继承;然而,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宅基... 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继承法》等法律法规都采取了模糊或者回避态度。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建筑在宅基地之上的农房是私有财产,可以依法继承;然而,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不属于农民遗产,不允许继承。这就导致了农村宅基地继承的法规与现实的冲突。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制度有利于解决法律冲突、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保障私人财产权利。进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原则,在继承主体、继承条件、继承方式、继承权利行使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继承 用益物权 困境与破局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探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晁乐红 陈林娟 《台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0-54,共5页
宅基地是农民的安身之本,农民住房是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农村个人建房混乱无序,宅基地管理失控,宅基地使用权权能受到诸多限制,制度设计上存在重大缺陷。应明晰宅基地使用权权能,完善对宅基地的规划、分配、流... 宅基地是农民的安身之本,农民住房是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农村个人建房混乱无序,宅基地管理失控,宅基地使用权权能受到诸多限制,制度设计上存在重大缺陷。应明晰宅基地使用权权能,完善对宅基地的规划、分配、流转以及执法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宅基地 使用权权能 市场流转
下载PDF
宅基地使用权对外流转的概念廓清、政策意蕴与路径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左兵 左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6-70,共5页
“流转”一词的内涵与物权变动联系紧密,包括物权的设立、变更与转让。对外流转本质是指代权利分置,也即只有分置出新的、独立的权利,才能顺利实现宅基地流转之目的。政策文件中的“适度”重在通过扩展宅基地的用途,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流转”一词的内涵与物权变动联系紧密,包括物权的设立、变更与转让。对外流转本质是指代权利分置,也即只有分置出新的、独立的权利,才能顺利实现宅基地流转之目的。政策文件中的“适度”重在通过扩展宅基地的用途,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提供用房空间;“放活”意在创设出可以进入市场流转的具体路径,化解实践困局。可以参照适用土地经营权,通过权利分置这一“分”路径,将宅基地使用权分置出农房土地使用权以供外部主体向集体提出申请,并在获批后临时使用农房土地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对外流转 权利分置 农房土地使用权
下载PDF
宅基地“三权分置”:裁判审视、理论阐释与法权构造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在会 《宜宾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61-70,共10页
由于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错位,导致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裁判结果呈多元化、不统一的特点,严重掣肘宅基地制度变革,与立法初衷相龃龉。否定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之理由正当性不足,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正当性之阐释可通过厘清法律和政策之间的扭曲... 由于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错位,导致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裁判结果呈多元化、不统一的特点,严重掣肘宅基地制度变革,与立法初衷相龃龉。否定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之理由正当性不足,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正当性之阐释可通过厘清法律和政策之间的扭曲关系之后,疏通盘根错节的相关法律规定来证成。目前"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这一政策导向为宅基地改革指明了方向,"三权分置"法权结构之重构,以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户资格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之上的使用权)的三层次权利结构模式为框架,在此基础上对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及流转风险防范进行制度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流转 三权分置 司法裁判 法定租赁权
下载PDF
论户的变动对“一户一宅”的挑战 被引量:2
9
作者 胡耀文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37-42,共6页
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主体是户。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动过程中。户的变动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宅基地的使用奉行"一户一宅"原则。不同类型的户的变动可能会对"一户一宅"原则产生不同的挑战。这些挑战会... 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主体是户。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动过程中。户的变动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宅基地的使用奉行"一户一宅"原则。不同类型的户的变动可能会对"一户一宅"原则产生不同的挑战。这些挑战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尽管不同挑战的表现形式各有差异,但挑战的根源在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宅基地流转机制。在"相对变动的户"与"相对静止的宅"并存的情况下,"一户一宅"原则受到挑战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宅基地资源的短缺对于挑战的加剧起了助推作用。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通过建立宅基地流转信息平台推动宅基地的流转。法律有必要对宅基地的收费或收回做出规定。此外,集体经济组织还可以通过兴建小区的方式缓解这一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一户一宅”
下载PDF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中适度放活使用权研究
10
作者 韩宁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50-58,共9页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中适度放活使用权的前提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为载体的土地公有制度。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中资格权与使用权的分置是为解决宅基地居住保障功能与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矛盾。适度放活使用权的关键点是落实宅基地资格...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中适度放活使用权的前提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为载体的土地公有制度。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中资格权与使用权的分置是为解决宅基地居住保障功能与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矛盾。适度放活使用权的关键点是落实宅基地资格权。法律上的宅基地使用权与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中的宅基地资格权应是同一概念,首要目标是坚守宅基地的居住保障功能。如何盘活宅基地资源,实现户之财产性收益,则是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现行法的解释,适度放活使用权的“债权+占有”模式是可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三权分置” 资格权 宅基地使用权 适度放活
下载PDF
农村转移人口“三权”取舍意愿调查与思考
11
作者 李留文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5-27,33,共4页
随着非农收入增加,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由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演变为一种收入来源和特殊的社会保障。研究显示,当添加耕地与宅基地确权、有偿转让和完善的社会保障等前提条件后,半数受访者倾向于落户城市。在实际操作层面,为确保农村... 随着非农收入增加,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由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演变为一种收入来源和特殊的社会保障。研究显示,当添加耕地与宅基地确权、有偿转让和完善的社会保障等前提条件后,半数受访者倾向于落户城市。在实际操作层面,为确保农村转移人口顺利市民化,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灵活、有序地推进农村"三权"有偿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转移人口 土地承包经营权 宅基地使用权 意愿
下载PDF
非集体成员继承农村房屋引发的权利冲突及其化解
12
作者 齐恩平 孙一君 《天津法学》 2020年第1期5-10,共6页
非集体成员继承农村房屋引发了非集体成员的继承权和集体成员的宅基地使用权之间的冲突,如何在继续保证集体成员的宅基地使用权的福利性质的基础上,不损害非集体成员的继承权,是化解非集体成员继承农村房屋所引发的权利冲突的关键所在... 非集体成员继承农村房屋引发了非集体成员的继承权和集体成员的宅基地使用权之间的冲突,如何在继续保证集体成员的宅基地使用权的福利性质的基础上,不损害非集体成员的继承权,是化解非集体成员继承农村房屋所引发的权利冲突的关键所在。在新的时期,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功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宅基地使用权财产权属性凸显,其福利性质应得以一定程度的弱化,为非集体成员的继承权做出让步,允许非集体成员因继承农村房屋而成为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同时,应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的申请机制,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有偿和有期限使用相结合的机制,并有效防范宅基地的闲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集体成员 继承权 宅基地使用权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问题研究
13
作者 付芸嘉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55-57,共3页
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宅基地抵押贷款制度的欠缺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当前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现状,针对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存在的种种困难,需要从建立健全的宅基地估价体系、完善宅基地抵... 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宅基地抵押贷款制度的欠缺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当前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现状,针对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存在的种种困难,需要从建立健全的宅基地估价体系、完善宅基地抵押贷款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和贷款保障机制以及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力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宅基地抵押贷款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宅基地使用权 抵押贷款
下载PDF
农民住房转让制度的改革思考
14
作者 陈亚林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23-27,共5页
住房是农民重要的家庭财产,市场经济的发展让农民有转让其住房财产实现财富增加的需要,但现行政策限制农村住房自由转让,这不利于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因此,文章对现行农民住房转让制度的困境进行剖析,论证农民住... 住房是农民重要的家庭财产,市场经济的发展让农民有转让其住房财产实现财富增加的需要,但现行政策限制农村住房自由转让,这不利于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因此,文章对现行农民住房转让制度的困境进行剖析,论证农民住房转让的合理性,探讨如何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农民住房转让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住房 财产性收益 宅基地使用权 农民集体 城乡一体化
下载PDF
集体土地用益物权农户主体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申惠文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农户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主体,是我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典型特征。农户作为集体土地用益物权主体,是传统家文化观念的阶段性表达,是社会主义观念的阶段性表达。随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农户"... 农户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主体,是我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典型特征。农户作为集体土地用益物权主体,是传统家文化观念的阶段性表达,是社会主义观念的阶段性表达。随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农户"的涵义越来越不确定,"农民户"、"农业户"和"农村户"发生了分离。农户作为集体土地用益物权主体,不能满足农户成员土地权益保护的新要求,与现代民事法律体系存在逻辑的悖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逐步固化农村承包经营户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户的成员,逐步将农户主体变革为农民个体,重塑国家、集体和成员的法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农村承包经营户 农村宅基地使用户 承包地三权分置 宅基地三权分置
原文传递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视阈下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困境与进路 被引量:8
16
作者 唐俐 何玉杰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139-148,共10页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对农村稀缺建设用地的需求,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释放了宅基地的财产属性,为宅基地乡村旅游利用提供了有效且恰当的路径。但目前宅基地使用权权能残缺掣肘乡村旅游产业投资、宅基地"三权分置&qu...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对农村稀缺建设用地的需求,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释放了宅基地的财产属性,为宅基地乡村旅游利用提供了有效且恰当的路径。但目前宅基地使用权权能残缺掣肘乡村旅游产业投资、宅基地"三权分置"法权结构不明阻碍乡村旅游投资的效益实现、宅基地所有权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权未落实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利益分配失衡、基层政府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的缺位和越位行为影响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应重塑宅基地使用权法定权能吸引多层次的乡村旅游产业投资、构建"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次级宅基地使用权"的法权结构以提升乡村旅游产业效益、明确宅基地所有权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权以实现乡村产业利益分配平衡、规范基层政府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的行为以优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宅基地 三权分置 次级宅基地使用权
下载PDF
限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正当性辨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2-26,共5页
从权利属性、土地利用、社会公平以及城市化等角度阐明了中国当下"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等限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规制形成的深层社会背景和正当性。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具有身份性、无偿性和福利性,这些权利属性限... 从权利属性、土地利用、社会公平以及城市化等角度阐明了中国当下"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等限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规制形成的深层社会背景和正当性。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具有身份性、无偿性和福利性,这些权利属性限定了其不具备自由交易、流转入市的条件;允许农村宅基地进入土地市场并不会很有高的市场价值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相反会破坏城乡土地规划的整体布局,打乱建设用地的使用秩序,使得城市土地政策难以实施,从而大大降低土地的使用效率;不限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必然割断农民在城乡之间的纽带,损害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安全机制,贻误城市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流转 权利属性 土地利用 社会公平 城市化
下载PDF
试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之流转——以城镇居民对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为切入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树惠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61-65,共5页
随着劳动力跨区流动成为常态,户籍转变成为必然。由此,跨城乡的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纠纷常见于案牍,城镇居民是否享有、如何行使继承权成为难题。基于宅基地制度形成的历史研究,可知难题突破点是国家政策及社会经济发展。在现有制定法解释... 随着劳动力跨区流动成为常态,户籍转变成为必然。由此,跨城乡的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纠纷常见于案牍,城镇居民是否享有、如何行使继承权成为难题。基于宅基地制度形成的历史研究,可知难题突破点是国家政策及社会经济发展。在现有制定法解释基础上,通过对"农民理性人"之假设、"家父式政府"之证伪、"动态研究方法"之证成进行分析,得出城镇居民享有对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权,且该权利的真正享有须以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解禁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 继承 宅基地使用权 流转
下载PDF
宅基地立法政策与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 被引量:118
19
作者 韩松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92,共23页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的提出并没有改变宅基地基本政策,没有改变宅基地是农民住房用地的性质。解决农民宅基地闲置和房屋空余问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是单纯地对宅基地使用权赋权扩能的问题,而是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保障农户资格权...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的提出并没有改变宅基地基本政策,没有改变宅基地是农民住房用地的性质。解决农民宅基地闲置和房屋空余问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是单纯地对宅基地使用权赋权扩能的问题,而是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保障农户资格权和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等多方面的综合改革。改革的制度设计必须遵循基本立法政策,符合宅基地使用权的性质,不应单纯为宅基地使用权赋权扩能。对宅基地的客体空间范围应予界定,宅基地的地上、地下空间发展权应按照规划赋予农民集体,农民集体应当享有宅基地空间经营权。在农民房屋所有权变动中,因受让人不具有集体成员资格而发生的宅基地使用问题,在生活居住目的范围,应当由集体为受让人设定宅基地法定租赁权;在商住、经营范围,应当由集体为受让人设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对于农户资格权,应在农民集体所有权成员权中加以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所有权 宅基地农户资格权 宅基地使用权 宅基地空间经营权 宅基地法定租赁权
原文传递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内在要求、权利性质与实现形式 被引量:110
20
作者 韩立达 王艳西 韩冬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6-45,共10页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通过制度创新全面拓展宅基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形成"增量"权能,依据农村土地开发实践将权能细化并在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生产经营主体之间分配从而形成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实质是通过制度创新全面拓展宅基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形成"增量"权能,依据农村土地开发实践将权能细化并在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生产经营主体之间分配从而形成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三权分置"产权格局。本文从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宅基地"增量"所有权、确立农户资格权法律地位和行权方式、逐渐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实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及开征土地增值税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三权分置” “增量”权能 集体所有权 资格权 宅基地使用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