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尔盖盆地阿雷斯库姆坳陷石油地质特征和成藏模式 被引量:32
1
作者 田作基 徐志强 +1 位作者 郑俊章 赵俊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7-109,共3页
位于哈萨克斯坦图尔盖盆地的阿雷斯库姆坳陷,是一个在前寒武纪变质岩和古生代碳酸盐岩基底上发展起来的裂谷型坳陷。坳陷内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其构造特征和形成演化控制了油气的富集与分布,在平面和纵向上发育不同类型的油气藏。从坳陷... 位于哈萨克斯坦图尔盖盆地的阿雷斯库姆坳陷,是一个在前寒武纪变质岩和古生代碳酸盐岩基底上发展起来的裂谷型坳陷。坳陷内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其构造特征和形成演化控制了油气的富集与分布,在平面和纵向上发育不同类型的油气藏。从坳陷中部到凸起顶端,均位于有效运移距离之内,有利于油气聚集。良好区域性盖层和输导体系的合理配置,使得油气运聚效率很高。该坳陷主要存在4种油气成藏模式,中下侏罗统岩性油气藏是下一步储量增长的主要油气藏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尔盖盆地 阿雷斯库姆坳陷 裂谷盆地 油气藏类型 成藏模武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东北边缘弧后裂谷系统基性、超基性岩特征 被引量:23
2
作者 白云来 陈启林 +2 位作者 汤中立 范育新 江荣伏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4-261,共8页
伸展系统中的基性、超基性岩与铜镍硫化物矿床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塔里木板块东北边缘(可追溯到中元古代)的基性、超基性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环境,认为该区的基性、超基性杂岩可分为两类:一类形成于裂谷作用早期(中元... 伸展系统中的基性、超基性岩与铜镍硫化物矿床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塔里木板块东北边缘(可追溯到中元古代)的基性、超基性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环境,认为该区的基性、超基性杂岩可分为两类:一类形成于裂谷作用早期(中元古代),另一类形成于裂谷作用鼎盛时期或弧后盆地阶段(早古生代).后者可归入蛇绿杂岩中;前者与镍铜成矿系统密切相关,但很难完全归入已有的基性、超基性岩分类之中,属于一种新类型,建议将其命名为大陆边缘裂谷型基性超基性岩.研究区大陆边缘裂谷型基性超基性岩Sm-Nd模式年龄为1 026~1 749Ma,其深成岩(黑山岩体)岩石组合为:石英正长岩-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含云母斜长角闪辉橄岩-含云母角闪辉橄岩-含云母斜长角闪橄榄岩-辉石岩,超基性岩m/f平均值为5.5,∑REE为20.9×10-6~64.71×10-6,平均29.91,LREE略富集,辉长岩TiO2为0.92%;浅成岩(黑山北岩体)岩石组合为:灰黑色细粒角闪辉长(玢)岩-暗绿黑色细粒绿泥石化辉长苏长岩-深黑色中粒橄榄二辉岩,TiO2强烈富集,其中辉长(玢)岩TiO2为1.32%~3.32%,MgO、CaO亏损,Rb、Sr、Y、Zr、Nb、Ba、Cs、Hf、Ta、Th、U强烈富集,Sc、V、Cu较富集,Cr、Co、Zn亏损,LREE略富集.表明中元古代塔里木板块东北边缘已经出现活动大陆边缘后方伸展体制,在该体制下岩浆多期次脱离地幔而上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 超基性岩 塔里木板块 裂谷型 岩石学 地球化学
下载PDF
五大连池裂谷型富钾火山岩带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被引量:21
3
作者 樊祺诚 刘若新 隋建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58-368,共11页
以五大连池火山群为中心的小古里河—科洛—五大连池—二克山近SN向的裂谷型富钾火山岩带,除了科洛火山群的火山活动从晚第三纪持续到第四纪,其它火山主要限于第四纪的喷发活动。按照岩石学和化学成分,晚第三纪和第四纪富钾火山岩分别... 以五大连池火山群为中心的小古里河—科洛—五大连池—二克山近SN向的裂谷型富钾火山岩带,除了科洛火山群的火山活动从晚第三纪持续到第四纪,其它火山主要限于第四纪的喷发活动。按照岩石学和化学成分,晚第三纪和第四纪富钾火山岩分别命名为白榴碧玄岩和白榴玄武岩。富钾火山岩的岩石学、主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富钾火山岩来自交代的EMI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 地球化学 裂谷型 富钾火山岩带 五大连池
下载PDF
塔中Ⅰ号断裂带O_(2+3)灰岩储层裂缝特征 被引量:18
4
作者 秦启荣 刘胜 苏培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3-185,202,共4页
塔中Ⅰ号断裂带O2 + 3 灰岩储层裂缝可分为构造裂缝和非构造裂缝两大类。根据裂缝交切关系、方解石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岩石Kaiser实验结果 ,认为O2 + 3 灰岩遭受 3次构造运动 ,形成了相应的 3期构造裂缝。晚加里东 -早海西期 ,在静压力作... 塔中Ⅰ号断裂带O2 + 3 灰岩储层裂缝可分为构造裂缝和非构造裂缝两大类。根据裂缝交切关系、方解石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岩石Kaiser实验结果 ,认为O2 + 3 灰岩遭受 3次构造运动 ,形成了相应的 3期构造裂缝。晚加里东 -早海西期 ,在静压力作用下 ,沿O2 + 3 灰岩层面形成平行层面的成岩裂缝 ,之后 ,在NE -SW向构造力作用下 ,产生一系列垂直层面的共轭剪切缝、高角度缝合线以及随应力积聚而形成的纵张、横张缝等 ,此期裂缝均为方解石充填 ;晚海西期 ,构造运动将前期裂缝扩大 ,并产生新的剪切裂缝 ,后期相对宁静 ,裂缝被半透明状方解石充填 ;喜山期再次受到构造运动影响 ,形成了规模不大、方向性好、基本未被充填的直立构造剪切缝 ,对油气的运聚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I号断裂带 裂缝 类型 期次 模式
下载PDF
青海德尔尼硫化物矿床成因的新认识 被引量:7
5
作者 阿延寿 《青海地质》 2001年第1期40-44,共5页
通过对青海德尔尼硫化物矿床的产出部位、成矿环境、矿石矿物的组合、主要化学元素的成份及同位素测试数据等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床具有裂谷成矿机制的特征,成因类型应属裂谷型层控矿床。
关键词 硫化物矿床 成矿环境 阿尼玛卿裂谷带 裂谷型层控矿床 成矿机制
下载PDF
肯尼亚北部裂谷盆地类型和演化及其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贾屾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2期19-25,共7页
东非裂谷东支包含多个盆地,面积大,勘探程度低,构造演化复杂。以肯尼亚北部South Lokichar,Kerio及Turkana盆地为例,在区域构造、沉积及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基础上,对裂谷盆地类型、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及其对烃源岩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 东非裂谷东支包含多个盆地,面积大,勘探程度低,构造演化复杂。以肯尼亚北部South Lokichar,Kerio及Turkana盆地为例,在区域构造、沉积及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基础上,对裂谷盆地类型、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及其对烃源岩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认为:South Lokichar盆地为被动裂谷,Kerio及Turkana盆地为主动裂谷。South Lokichar盆地经历了初始裂陷期、快速裂陷期及裂陷后期3个阶段,为一个完整的旋回;Kerio和Turkana盆地形成演化主要是受火山事件的控制,呈幕式拉张,此地区主要发生2期火山事件,对应着2期沉积旋回。裂谷演化控制烃源岩发育,South Lokichar盆地快速裂陷期发育大面积中深湖沉积环境,形成生烃指标优越的厚层泥岩;裂陷后期沉积地层厚度适宜,烃源岩恰处于成熟阶段,这2个阶段较好的匹配形成了优质烃源岩。Kerio和Turkana盆地2次火山事件形成中深湖沉积环境,但是持续时间短,分布面积较小,同时强烈的火山喷发使得中深湖相沉积中凝灰岩含量很高,烃源岩厚度仅为20~50m。烃源岩厚度薄是Kerio和Turkana盆地暂无发现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裂谷东支 裂谷类型 构造演化 烃源岩
下载PDF
松辽盆地德惠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孔隙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孝辕 《吉林地质》 2011年第1期10-14,共5页
德惠断陷营城组地层以发育火山岩为特征,主要岩性为酸性岩和中酸性岩,少量基性岩。火山岩层为厚层状,单层最大厚度可达数百米。通过镜下薄片和岩心观察研究发现,该区火山岩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包括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其中后两者是... 德惠断陷营城组地层以发育火山岩为特征,主要岩性为酸性岩和中酸性岩,少量基性岩。火山岩层为厚层状,单层最大厚度可达数百米。通过镜下薄片和岩心观察研究发现,该区火山岩储层孔隙类型多样,包括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其中后两者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研究表明,德惠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集空间的形成演化过程复杂,构造运动、风化淋滤作用及流体活动是影响储集空间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惠断陷 营城组 孔隙类型 储层
下载PDF
裂谷演化对铅锌矿成矿作用的影响——以辽吉裂谷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董耀松 杨言辰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9-22,27,共5页
辽吉裂谷在拱张、裂陷、下沉、上升和挤压消亡过程中,沉积了巨厚的碎屑沉积物,并发生多次强烈的构造活动、岩浆活动、变质变形作用及深部的壳幔作用。通过对辽吉裂谷的演化和成矿模式、裂谷内铅锌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其地球化学行为的分析... 辽吉裂谷在拱张、裂陷、下沉、上升和挤压消亡过程中,沉积了巨厚的碎屑沉积物,并发生多次强烈的构造活动、岩浆活动、变质变形作用及深部的壳幔作用。通过对辽吉裂谷的演化和成矿模式、裂谷内铅锌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其地球化学行为的分析,认为裂谷作用为铅锌矿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矿源、富集成矿的场所和有效的热能、裂谷演化中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和岩浆活动也使得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演化 铅锌矿 成因类型 成矿模式 成矿作用
下载PDF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exploration targets of platform margins in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Deyang-Anyue Rift, Sichuan Basin, SW China 被引量:1
9
作者 ZENG Fuying YANG Wei +12 位作者 WEI Guoqi YI Haiyong ZENG Yunxian ZHOU Gang YI Shiwei WANG Wenzhi ZHANG San JIANG Qingchun HUANG Shipeng HU Mingyi HAO Cuiguo WANG Yuan ZHANG Xu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2期306-320,共15页
Based on the seismic, logging, drilling and other data, the distribution, structural types and mound-sho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latform margins of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the Deyang-An... Based on the seismic, logging, drilling and other data, the distribution, structural types and mound-sho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latform margins of the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the Deyang-Anyue Rift and its periphery were analyzed. Four types of platform margins are developed in the Dengying Formation, i.e., single-stage fault-controlled platform margin, multi-stage fault-controlled platform margin, gentle slope platform margin, and overlapping platform margin. In the Gaoshiti West-Weiyuan East area, single-stage fault controlled platform margins are developed in the Deng 2 Member, which trend in nearly NEE direction and are shielded by faults and mudstones, forming fault-controlled–lithologic traps. In the Lezhi-Penglai area, independent and multi-stage fault controlled platform margins are developed in the Deng 2 Member, which trend in NE direction and are controlled by synsedimentary faults;the mound-shoal complexes are aggraded and built on the hanging walls of the faults, and they are shielded by tight intertidal belts and the Lower Cambrian source rocks in multiple directions, forming fault-controlled–lithologic and other composite traps. In the Weiyuan-Ziyang area, gentle slope platform margins are developed in the Deng 2 Member, which trend in NW direction;the mound-shoal complexes are mostly thin interbeds as continuous bands and shielded by tight intertidal belts in the updip direction, forming lithologic traps. In the Gaoshiti-Moxi-Yanting area, overlapping platform margins are developed in the Deng 2 and Deng 4 members;the mound-shoal complexes are aggraded and overlaid to create platform margin buildup with a huge thickness and sealed by tight intertidal belts and the Lower Cambrian mudstones in the updip direction, forming large-scale lithologic traps on the north slope of the Central Sichuan Paleouplift. To summarize, the mound-shoal complexes on the platform margins in the Dengying Formation in the Penglai-Zhongjiang area, Moxi North-Yanting area and Weiyuan-Ziyang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huan Basin Deyang-Anyue rift structural type of platform margin mound-shoal complex on the platform margin lithologic trap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exploration direction
下载PDF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双一段油气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蒙 刘建 +2 位作者 李君 宋阳林 徐莹 《海洋地质前沿》 2015年第1期37-42,共6页
基于对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测井、试油等资料的分析及前人研究成果,总结了莫里青断陷双一段油气分布特征,并结合构造、沉积的发育特征,分析了双一段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莫里青断陷双一段油气纵向上主要分布在下部的Ⅱ砂组,平面上油气主... 基于对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测井、试油等资料的分析及前人研究成果,总结了莫里青断陷双一段油气分布特征,并结合构造、沉积的发育特征,分析了双一段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莫里青断陷双一段油气纵向上主要分布在下部的Ⅱ砂组,平面上油气主要沿断裂在靠山凹陷东西两侧分布。从西北边界到生烃凹陷向东南缘,油气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断层以及断层—岩性复合型油气藏。双一段油气分布主要受断层、沉积相带以及不整合面分布的控制,不同的构造单元影响因素也各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里青断陷 双一段 油气分布 油气藏类型 控制因素
下载PDF
滇西德钦曲隆铜多金属矿矿床成因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沛英 《云南地质》 2013年第2期142-144,132,共4页
矿体受岩体、地层、构造三位一体控制,含矿岩石以花岗闪长岩、构造角砾岩、角岩、斑岩为主。矿体脉状透镜状产出,金属矿物浸染状、细网脉状分布于岩石构造裂隙中。为热液—接触交代型铅锌铜矿床。
关键词 铅锌铜矿床 裂谷型 活动边缘 火山—沉积建造 云南德钦曲隆
下载PDF
Distribution of Nanhua-Sinian rifts and proto-type basin evolution in southwestern Tarim Basin, NW China 被引量:1
12
作者 TIAN Lei ZHANG Huquan +2 位作者 LIU Jun ZHANG Nianchun SHI Xiaoqi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6期1206-1217,共12页
Based on seismic data,outcrop evidence,logging data and regional aeromagnetic data,the distribution of Nanhua–Sinian rifts in the southwestern Tarim Basin was analyzed,and on the basis of restoration of lithofacies p... Based on seismic data,outcrop evidence,logging data and regional aeromagnetic data,the distribution of Nanhua–Sinian rifts in the southwestern Tarim Basin was analyzed,and on the basis of restoration of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Neoproterozoic–Cambrian,the evolution model of the proto-type rift basin was discussed.The Neoproterozoic Rodinia supercontinent split event formed the trigeminal rift system at the edge and inside of the craton in the southwestern Tarim Basin located in the Kunlun piedmont and Maigaiti slope.The rift in Kunlun piedmont zone was distributed along the E-W direction and was the oceanic rift in the trigeminal rift system.Two decadent rifts in N-E strike developed in the Luonan and Yubei areas of Maigaiti slope,and the interior of the rif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composite graben-horst structure composed of multiple grabens and horsts.The Neoproterozoic–Cambrian proto-type basin evolu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Tarim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rift in the Nanhua,embryonic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in the Sinian,and stable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in the Cambrian.Despite the regional tectonic movements in the end of Nanhua and Sinian,the 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southwestern Tarim Basin had not changed significantly,the sedimentary center of Nanhua rift basin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cession in the Sinian–Early Cambrian.The Nanhua rift in Kunlun piedmont evolved into a craton marginal depression during the Sinian–Early Paleozoic,while the Luonan decadent rift in the midsection of Maigaiti slope evolved into a sag inside platform in Early Cambrian,constituting the paleogeographic framework of"two paleouplifts and one sag"with the paleouplifts in east and west sides of the slope.The later evolution of the Luonan decadent rift in the midsection of the Maigaiti slope formed two sets of reservoir-forming assemblages,the Sinian and the Lower Cambrian ones,which are important exploration targets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ft Nanhua-Sinian Early Cambrian proto-type basin southwestern Tarim Basin
下载PDF
中国北方裂谷型侏罗系含油气远景的再认识(代序)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抗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7-203,共7页
中国北方裂谷型侏罗系在甘肃、内蒙古至东北区的广大地带皆未获油气突破,可视为该层系油气勘探的新区。改革开放前多轮勘探未获油气突破,与当时的技术水平低和认识的局限性有很大关系。近年,在柴达木盆地北缘、松辽盆地西南侧油气勘探... 中国北方裂谷型侏罗系在甘肃、内蒙古至东北区的广大地带皆未获油气突破,可视为该层系油气勘探的新区。改革开放前多轮勘探未获油气突破,与当时的技术水平低和认识的局限性有很大关系。近年,在柴达木盆地北缘、松辽盆地西南侧油气勘探的一系列新进展,坚定了在提高技术体系的同时重新评价其含油气性、进行新层系开拓的信心。作为侏罗纪古裂谷,该套地层纵横向发育有明显的共性,其煤系地层经历了复杂的后期改造,使其在残留地层的圈定、原型盆地的恢复、烃类演化运移及保存特点的认识上难度相当大。在此项工作中,应重视对煤系生烃和火山岩的研究,注意对区内不同目的层常规、非常规不同类型油气和沉积型铀矿的综合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型 中、下侏罗统煤系 新层系 油气远景评价 综合勘探
下载PDF
中国太古宙绿岩带 被引量:34
14
作者 沈保丰 彭晓亮 +1 位作者 骆辉 毛德宝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8-220,共13页
中国太古宙绿岩带主要分布在华北陆台的北缘和西南缘。绿岩带的基本地质特征可以和国外的太古宙绿岩带对比,但也具有独自的特点。根据绿岩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将中国太古宙绿岩带划分为夹皮沟型、清原型和小秦岭型3类。绿岩带形成的古... 中国太古宙绿岩带主要分布在华北陆台的北缘和西南缘。绿岩带的基本地质特征可以和国外的太古宙绿岩带对比,但也具有独自的特点。根据绿岩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将中国太古宙绿岩带划分为夹皮沟型、清原型和小秦岭型3类。绿岩带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可能为与现代岛弧-大陆边缘活动带类似的裂谷型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宙 绿岩带 绿岩 类型 构造环境
下载PDF
西天山查岗诺尔地区矿床成矿系列和找矿方向 被引量:32
15
作者 王庆明 林卓斌 +2 位作者 黄诚 黄启峰 郑洁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63-267,共5页
西天山查岗诺尔地区是新疆重要的铁铜成矿带,形成于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矿床类型有火山喷气沉积型铅锌硫化物矿、火山喷气沉积改造型铁铜、铜锌、铜硫化物矿、火山热液型铜硫化物矿、热液脉型金矿、火山热液型铜银矿。成矿系列划为... 西天山查岗诺尔地区是新疆重要的铁铜成矿带,形成于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矿床类型有火山喷气沉积型铅锌硫化物矿、火山喷气沉积改造型铁铜、铜锌、铜硫化物矿、火山热液型铜硫化物矿、热液脉型金矿、火山热液型铜银矿。成矿系列划为与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铁、铜、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系列,成矿亚系列为与下石炭统海相火山-沉积岩有关的铁、铜、锌、铅、金等层控硫化物矿床成矿亚系列和与下二叠统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铜银矿成矿亚系列。矿床式有查岗诺尔式、欠哈布代克萨拉式、胜利式、巴勒陶萨拉式、哈尔嘎嘎林恩式、艾肯达坂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天山 查岗诺尔 石炭-二叠纪裂谷 成矿系列 成矿亚系列 矿床类型 找矿方向
下载PDF
新疆富蕴县苏普特一带双峰式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0
16
作者 周刚 秦纪华 +7 位作者 张招崇 张立武 应立娟 阿合买提.加尼木汗 毛伟民 何斌 邓江 蔡永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7-348,共12页
新疆阿尔泰苏普特一带中泥盆统阿勒泰组为一套以玄武质岩石为主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下部以变质玄武岩为主,夹少量流纹岩,中部以变质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沉凝灰岩为主,夹少量酸性火山岩及其碎屑岩,上部流纹质岩石有所增加。玄武质岩... 新疆阿尔泰苏普特一带中泥盆统阿勒泰组为一套以玄武质岩石为主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下部以变质玄武岩为主,夹少量流纹岩,中部以变质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沉凝灰岩为主,夹少量酸性火山岩及其碎屑岩,上部流纹质岩石有所增加。玄武质岩石往往变质为角闪片岩、绿帘阳起石片岩等,属拉斑玄武岩系列,低SiO2、K2O,高Ti,富Na、Rb、Ba、Th、U等,轻稀土略富集,无明显铕异常,Nb负异常明显,相似于MORB和岛弧型玄武岩的某些特征,与弧后盆地玄武岩的特征基本一致。流纹质岩石属钙碱性系列,高SiO2,低K2O,为钠质型;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具明显的Nb、P、Ti负异常和弱的Th正异常,Sr含量较低;稀土元素含量较高,∑REE为135.67×10-6~407.71×10-6,轻稀土略富集,(La/Yb)N为2.55~3.73,铕负异常较明显,δEu值为0.34~0.54。流纹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也与典型弧后盆地双峰式火山岩中的流纹岩相似。结合区域资料分析,苏普特双峰式火山岩是阿尔泰南缘俯冲撕裂型裂谷盆地演化晚期局部形成的类似于弧后环境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俯冲撕裂型裂谷 苏普特 新疆阿尔泰
下载PDF
康滇地区元古宙构造运动Ⅰ:昆阳陆内裂谷、地幔柱及其成矿作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生伟 蒋小芳 +6 位作者 杨波 孙晓明 廖震文 周清 郭阳 王子正 杨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53-1377,共25页
康滇地区是我国南方元古宙基底出露最为广泛的地区,元古宙岩浆活动频繁、成矿作用明显,是研究扬子陆块早期演化的重要窗口,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元古宙地质演化过程争议较大。本文系统总结了发生在古元古代晚期—中元古代早期的重要构造... 康滇地区是我国南方元古宙基底出露最为广泛的地区,元古宙岩浆活动频繁、成矿作用明显,是研究扬子陆块早期演化的重要窗口,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元古宙地质演化过程争议较大。本文系统总结了发生在古元古代晚期—中元古代早期的重要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即昆阳裂谷。昆阳裂谷前的基底为分布在东川和滇中地区少量的古元古代早期的汤丹群,其构造变形较东川群更强烈,可能与>1800 Ma的东川运动有关。昆阳裂谷期的岩浆岩系统主体为出露在东川—会理—滇中地区基性侵入岩,其次为少量的超基性岩、变质基性火山岩和中酸性侵入岩体,具有双峰式岩浆岩组合的特征。岩浆岩的年龄为1800 Ma^1450 Ma,集中分布在1750Ma^1650 Ma,反映了昆阳裂谷持续了约400 Ma,高峰期持续将近100 Ma。昆阳裂谷期基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显示为典型陆内裂谷玄武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其中滇中武定地区辉绿岩和会理拉拉地区的变质基性火山岩还具有典型洋岛玄武岩的特征,如富碱、高TiO_2、P_2O_5、低CaO/TiO_2、Al_2O_3/TiO_2比值,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不亏损,以及有较高的[n(^(87)Sr)/n(^(86)Sr)]_i初始比值以及较高的ε_(Nd)(t)值。根据区内岩浆岩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我们提出在古元古代晚期至中元古代早期,康滇地区发生了一次由地幔柱活动引起的陆内裂谷拉张事件,即昆阳地幔柱。昆阳陆内裂谷在1450 Ma前后在会理—东川一线发展成为了局限小洋盆,并在中元古代晚期关闭。昆阳裂谷的沉积岩系统主体为东川群、河口群和大红山群,并可能延伸到了康滇北部的里伍岩群,上述地层中火山岩、凝灰岩锆石的U-Pb年龄集中在1800Ma^1500 Ma,不同岩群岩性组合差异可能与所处构造部位有关,并导致沉积相的差异。昆阳裂谷也是一次重要的成矿事件,其形成的矿床可分为两个系列,以因民组、落雪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阳裂谷 昆阳地幔柱 东川群 河口群 大红山群 东川式铜矿 IOCG矿床 康滇地轴
下载PDF
洛扎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钟华明 夏军 +3 位作者 童劲松 鲁如魁 李运怀 徐生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1-457,共7页
在拉康组中发现了早白垩世小型特化类型菊石生物群,为确定该组时代和喜马拉雅地层区划提供了依据。分析结果显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亚(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和辉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边缘裂谷型拉斑玄武岩相似,... 在拉康组中发现了早白垩世小型特化类型菊石生物群,为确定该组时代和喜马拉雅地层区划提供了依据。分析结果显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亚(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和辉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边缘裂谷型拉斑玄武岩相似,表明新特提斯洋在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处于扩张阶段。初步确定晚白垩世宗卓组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关系,为研究特提斯沉积盆地由被动陆缘盆地转变为“远缘前陆盆地”提供了依据,即沉积盆地性质转化的时间代表了新特提斯洋的闭合时代。在洛扎一带分布着以库拉抗日巨大岩基为代表的大量SP花岗岩,这些花岗岩是在喜马拉雅造山后碰撞作用阶段地壳快速隆升和大规模伸展拆离背景下地壳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白垩统拉康组 特提斯生物群 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 裂谷型拉斑玄武岩 角度不整合 盆-山转换 sP花岗岩 造山后碰撞作用 喜马拉雅
下载PDF
辽宁海城-大石桥-吉洞地区早元古代花岗岩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永江 李三忠 《辽宁地质》 1996年第1期10-18,共9页
通过对海城-大石桥-古洞地区早元古代花岗岩的详细研究,将其构造形迹组合划分为同就位原生构造和就位后的次生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岩具有分离结晶演化特征,属典型的裂谷型花岗岩。就位机制是在辽吉裂谷演化中晚期,在区域拉... 通过对海城-大石桥-古洞地区早元古代花岗岩的详细研究,将其构造形迹组合划分为同就位原生构造和就位后的次生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花岗岩具有分离结晶演化特征,属典型的裂谷型花岗岩。就位机制是在辽吉裂谷演化中晚期,在区域拉伸环境下首先在东部以顶蚀方式就位于辽河群底部,而后沿早期拉伸作用形成的基底与盖层之间的拆离带同构造顺层向西北部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早元古代 辽宁
下载PDF
藏南仲巴地层分区才巴弄组变质玄武质火山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振利 专少鹏 +5 位作者 李广栋 张计东 孙肖 李先 汪立军 刘鸿章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0-416,共7页
藏南仲巴地层分区新发现了一套地层,在仲巴县才巴弄一带发育齐全,上下接触关系清楚,命名为才巴弄组。该套地层以变质玄武岩、变质杏仁状玄武岩为主,下部可见变质玄武质角砾熔岩,上部可见变质石英粗安岩。其中变质玄武岩与变质杏仁状玄... 藏南仲巴地层分区新发现了一套地层,在仲巴县才巴弄一带发育齐全,上下接触关系清楚,命名为才巴弄组。该套地层以变质玄武岩、变质杏仁状玄武岩为主,下部可见变质玄武质角砾熔岩,上部可见变质石英粗安岩。其中变质玄武岩与变质杏仁状玄武岩、变质玄武岩与变质石英粗安岩多呈韵律性互层产出,显示了火山喷发韵律的特征。变质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大陆裂谷型火山岩一致,形成于活动陆棚裂陷(谷)盆地的构造环境。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讨冈瓦纳超级古大陆的裂解和新特提斯的开启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仲巴地层分区 才巴弄组 变质玄武质火山岩 大陆裂谷型 活动陆棚裂陷(谷)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