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节律的自然特征 被引量:20
1
作者 吴为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00-106,共7页
汉语韵律研究必须立足于汉语的特点,必须先弄清楚它的自然特征。古代诗词格律源于自然语言节律,形成一种压倒句法的强制性格式,可以作为探讨汉语节律自然特征的依据。本文主要讨论关于节律的三个相关问题:1.音步长度的确认及其类型;2.... 汉语韵律研究必须立足于汉语的特点,必须先弄清楚它的自然特征。古代诗词格律源于自然语言节律,形成一种压倒句法的强制性格式,可以作为探讨汉语节律自然特征的依据。本文主要讨论关于节律的三个相关问题:1.音步长度的确认及其类型;2.音步组合的松紧及其规律;3.律动要素的选择及其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节律 韵律 音步构成模式 近体诗 格律 音节 律动要素
下载PDF
古典的隐喻--宁波玖著里景观设计思考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东 唐子颖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3-67,共5页
介绍了宁波玖著里景观设计的项目背景、思考、设计和建成过程。通过该项目,尝试在一个现代城市宅园项目中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精髓。结合项目设计,着重谈论了几个和传统文化相关的主要概念:"度"、景观"叙事"、空间&qu... 介绍了宁波玖著里景观设计的项目背景、思考、设计和建成过程。通过该项目,尝试在一个现代城市宅园项目中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精髓。结合项目设计,着重谈论了几个和传统文化相关的主要概念:"度"、景观"叙事"、空间"节奏",以及景观"元素"。该项目希望能做到兼收并蓄,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良好结合,创造出既属于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现代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观林 传统园林传承 景观叙事 空间节奏 景观元素
下载PDF
湘江株州至洞庭湖口江段现代沉积速率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东坡 陈宗团 汪碧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7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采用沉积物剖面上的韵律与冲刷面特征,微量元素垂向分布特征和^(210)Pb 测龄法三者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湘江株州至洞庭湖口河流沉积物的沉积速率。该江段不同地点的沉积速率在不同时期是各异的,但20年来总的年平均速率是4.5—5.5cm/... 本文采用沉积物剖面上的韵律与冲刷面特征,微量元素垂向分布特征和^(210)Pb 测龄法三者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湘江株州至洞庭湖口河流沉积物的沉积速率。该江段不同地点的沉积速率在不同时期是各异的,但20年来总的年平均速率是4.5—5.5cm/年,略高于洞庭湖口的沉积速率(4.2cm/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韵律 沉积构造 同位素年龄 微量元素 湘江
下载PDF
铝板热轧工作辊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山凤 郗安民 +1 位作者 刘鸿飞 王超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96-1500,共5页
为使计算结果接近实际轧制中工作辊的热行为,根据工作辊旋转一周依次经历不同的换热条件,将工作辊圆周方向的坐标转换为时间坐标,施加相应的边界条件.通过对工作辊温度场的分析,得出距工作辊表面10~19 mm 的区域,温度缓慢增加,大... 为使计算结果接近实际轧制中工作辊的热行为,根据工作辊旋转一周依次经历不同的换热条件,将工作辊圆周方向的坐标转换为时间坐标,施加相应的边界条件.通过对工作辊温度场的分析,得出距工作辊表面10~19 mm 的区域,温度缓慢增加,大于19 mm 的区域温度几乎不变;深度在2~10 mm 之间的区域,温度接近轴对称分布;只有1%左右的区域即距表面小于2 mm 的区域,温度变化剧烈,并且很快达到动态稳定.轧制速度对距工作辊表面深度大于2 mm 区域的温度影响很小;在轧制节奏小于0.5时,继续减小轧制节奏对工作辊温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辊 温度 轧制速度 轧制节奏 有限元
下载PDF
论电视谈话节目的节奏及其构成要素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劲翔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1年第1期172-175,共4页
电视谈话节目是当今电视节目中最受欢迎的节目形式之一,而这类节目的成功与否,节奏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电视谈话节目节奏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其两大构成要素即受众、主持人和访谈对象三方的心理要素和由语言、声... 电视谈话节目是当今电视节目中最受欢迎的节目形式之一,而这类节目的成功与否,节奏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电视谈话节目节奏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其两大构成要素即受众、主持人和访谈对象三方的心理要素和由语言、声音和画面组成的声画要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给业界同行带来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谈话节目 节奏 心理要素 声画要素
下载PDF
云南壮剧帮腔的壮族民歌元素及其效果
6
作者 蒙俊 《文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0-43,共4页
云南壮剧音乐中帮腔的演唱形式,不管是民间业余土戏班表演的传统剧目还是专业表演团体创作演出的新编壮剧,都是在壮族民歌元素的基础上传承并得到提炼和发展的。帮腔中壮族民歌的旋律元素表现了情感变化,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节奏元素烘托... 云南壮剧音乐中帮腔的演唱形式,不管是民间业余土戏班表演的传统剧目还是专业表演团体创作演出的新编壮剧,都是在壮族民歌元素的基础上传承并得到提炼和发展的。帮腔中壮族民歌的旋律元素表现了情感变化,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节奏元素烘托戏剧冲突,剧情矛盾更加激烈;衬词元素突出民歌特点,民族特色更加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剧帮腔 壮族民歌 旋律元素 节奏元素 衬词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