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把法律作为修辞——认真对待法律话语 |
陈金钊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9
|
|
2
|
符号修辞视域下的反讽新释 |
倪爱珍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3
|
《登泰山记》研究与诠释界限 |
王达敏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7
|
|
4
|
叙事修辞与文本阐释——以阿兰达蒂·洛伊《微物之神》为例 |
郭国旗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5
|
概念合成理论对名动转用结构修辞效果的阐释 |
周树江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07 |
4
|
|
6
|
法治思维的前提之殇及其修复 |
陈金钊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7
|
钱钟书的理解修辞理论 |
宗廷虎
|
《平顶山师专学报》
|
2000 |
2
|
|
8
|
试谈“别解”辞格的分支之一——趣顿 |
张宏梁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2
|
|
9
|
钱钟书对“春秋笔法”的修辞解读和运用 |
叶荭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10
|
人称角色、时空修辞、政治隐喻——《文艺学习》创作话语的广义修辞学阐释 |
董瑞兰
|
《闽江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1
|
中国“写人学”构建的理路 |
李桂奎
|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07 |
1
|
|
12
|
法律体系形成后的研究转向——2011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 |
孙光宁
焦宝乾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3
|
网络主体的感性修辞学解读 |
欧阳友权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4
|
广义修辞学阐释:《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批评话语分析 |
董瑞兰
|
《闽江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5
|
论比喻义的提取方式 |
王迎春
|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6
|
多元民族修辞的沿袭与创新——试论奥古斯丁基督教修辞理论的建构 |
姚静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7
|
广义修辞学阐释:《我对当前文艺问题的一些浅见》批评话语分析 |
董瑞兰
|
《闽江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8
|
斯皮瓦克:修辞与文化阐释 |
关熔珍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9
|
日本和歌补释 |
张丹枫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0
|
《周易正义》的修辞解释方式 |
杨鉴生
|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