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修辞批评两种模式及学科思考 被引量:9
1
作者 肖翠云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8,共8页
文学修辞批评的出场方式有两种,分别向两个学科辐射:文艺学界在修辞诗学中延伸,修辞学界在修辞技巧和修辞诗学的双重视域中展开。两种模式同中有异,各具特色,为文学批评和学科建设带来丰富的启示和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 文学修辞批评 修辞论美学 广义修辞学 学科思考
下载PDF
关于修辞基本属性的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汉军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0,共4页
作为言语交际中对表达手段进行选择与组合的过程,修辞不仅表现为一种有的放矢地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方法,同时也表现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语言运作。从修辞所处的主客观环境和修辞个体的主客观特点而言,修辞的过程是一种文... 作为言语交际中对表达手段进行选择与组合的过程,修辞不仅表现为一种有的放矢地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方法,同时也表现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语言运作。从修辞所处的主客观环境和修辞个体的主客观特点而言,修辞的过程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过程,是为达到一定目的的思维一认知过程,是面向接受和认同的审美过程,也是反映时代需求的动态过程。修辞集文化属性、思维一认知属性、审美属性和时代属性于一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文化 思维 美学
原文传递
身体如何讲述故事——身体修辞的视觉图式及其意义生产
3
作者 张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122,共8页
作为身体美学与视觉修辞的交集形式,身体修辞兼顾视觉文本与实物文本两个视觉修辞序列,身体的形式表征与行动表征构成身体修辞审美实践的两个维度,前者立足身体的样貌及装扮,结合身体形式负载的社会、文化属性展开修辞实践,后者则基于... 作为身体美学与视觉修辞的交集形式,身体修辞兼顾视觉文本与实物文本两个视觉修辞序列,身体的形式表征与行动表征构成身体修辞审美实践的两个维度,前者立足身体的样貌及装扮,结合身体形式负载的社会、文化属性展开修辞实践,后者则基于身体动作的故事性意指进行修辞生产。中西艺术史对身体意指的审美呈现及其修辞意蕴为身体修辞的话语生产提供了经验参照,而技术媒介对身体表征的纾解以及消费意识对身体美学的隐性驱动则赋予身体修辞更为普泛的实践空间,也决定了身体修辞在更大程度上属于一个现代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修辞 视觉修辞 身体美学 技术媒介 消费
下载PDF
论《水浒》语境中“粗卤”的美学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龚红林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3-35,共3页
作为一部英雄传奇和反映农民起义的白话长篇小说,《水浒传》成功地适应了中国百姓的审美趣味,使“粗卤”一词在该小说语境中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修辞和人物塑造的审美效果——正义美、率真美。这一风格直接而深远地影响了后世英雄传奇和公... 作为一部英雄传奇和反映农民起义的白话长篇小说,《水浒传》成功地适应了中国百姓的审美趣味,使“粗卤”一词在该小说语境中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修辞和人物塑造的审美效果——正义美、率真美。这一风格直接而深远地影响了后世英雄传奇和公案侠义小说的语言特点和人物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粗卤” 语言修辞 人物塑造 美学 公案侠义小说
下载PDF
论初创期的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洪岳 龚游翔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0年第1期225-236,745,共13页
文化政治美学是在全球文论和美学的政治转向语境下诞生的新美学范式,它是审美与历史双重视角结合下的整体性文化批评模式,是当代美学政治转向下的理论建构。它以"政治"视角切入对当代审美文化的批判,将审美隐喻与政治乌托邦... 文化政治美学是在全球文论和美学的政治转向语境下诞生的新美学范式,它是审美与历史双重视角结合下的整体性文化批评模式,是当代美学政治转向下的理论建构。它以"政治"视角切入对当代审美文化的批判,将审美隐喻与政治乌托邦在文化领域中形成视界融合。中国当代文化政治美学的初步研究呈现出三种表现形态:作为审美修辞、作为话语策略和话语权力及作为文化治理尤其是审美治理的文化政治美学。它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建构与世界当代美学政治转向合流下的美学理论生长点,是走出后现代解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契机,也是中国文论现代转型的重要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政治美学 审美修辞 话语策略 审美治理 当代美学
原文传递
谚语——一种民间审美文化的特殊形态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勇卫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3-86,共4页
文章从谚语的基本内涵、表现形式和传承方式等几方面入手深入分析,旨在探寻谚语广泛流传、经久不衰、永葆魅力的原因,同时指明谚语是一种由它的民俗美、哲理美、修辞美等审美特性构建起来的民间审美文化的特殊形态。
关键词 谚语 审美文化 民俗学 哲理美 修辞美
下载PDF
修辞与逻辑和美学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诗平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30-134,共5页
修辞学是一门探讨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和方法的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本质、形式和规律的科学,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特征和规律的科学。三者虽属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彼此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修辞学为主线,以美学理论为基础,以... 修辞学是一门探讨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和方法的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本质、形式和规律的科学,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特征和规律的科学。三者虽属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彼此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修辞学为主线,以美学理论为基础,以逻辑学为武器,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美学理念解读修辞学,可以探究修辞在逻辑、美学中的实用价值,提高修辞的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逻辑学 关学 相互关系
下载PDF
修辞的目标预期问题再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礼权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3-40,共8页
关于修辞的目标预期问题,学术界的认识一向都是非常一致的,即认为修辞的目标预期就是为了提升说写表达的效果。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未能认识到修辞的本质,影响了修辞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提升说写表达的效果固然是修辞的目... 关于修辞的目标预期问题,学术界的认识一向都是非常一致的,即认为修辞的目标预期就是为了提升说写表达的效果。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未能认识到修辞的本质,影响了修辞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提升说写表达的效果固然是修辞的目标预期,但事实上说写表达是有层次之分的,有重在“达意”的,有重在“传情”的,还有兼顾“达意”“传情”而重在“审美”的。相对来说,“达意”层次的目标预期易于实现,“传情”层次的目标预期就不易实现,“审美”层次的目标预期就更不易实现,需要修辞者作出更大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目标预期 达意 传情 审美
下载PDF
从学科的交融与互动中寻求辞格审美的发展规律——读宗廷虎、陈光磊主编的《中国辞格审美史》 被引量:1
9
作者 傅惠钧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宗廷虎、陈光磊主编的《中国辞格审美史》的主要特点在于:从学科的交融与互动中寻求辞格审美的发展规律。这是对陈望道关于修辞学是边缘性、多边性学科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也是对修辞史乃至修辞学研究在新的学术背景下拓展创新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 宗廷虎 陈光磊 《中国辞格审美史》 辞格 审美 学科互动
下载PDF
继往开来 后出转精——评《中国辞格审美史》的继承和发展
10
作者 段曹林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中国辞格审美史》是一部侧重从辞格审美价值和功能角度对辞格历史演变及其根源进行集中探究的著作,继往开来,后出转精。该著对于辞格审美思想的践行和发展,对于辞格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对于美学思想的应用和阐发,是其价值和贡献的一个... 《中国辞格审美史》是一部侧重从辞格审美价值和功能角度对辞格历史演变及其根源进行集中探究的著作,继往开来,后出转精。该著对于辞格审美思想的践行和发展,对于辞格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对于美学思想的应用和阐发,是其价值和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辞格审美史》 辞格理论 修辞美学 传承性 创新性
下载PDF
英汉语数词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柏琳 《宜宾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98-102,共5页
数词在英汉语中都是一种重要词类,汉语中数词应用较之英语更为广泛。几乎所有英语中的数词应用都能在汉语中找到对应。当汉语中某种表达方式在英语里缺失时,译者需用意译的手法进行转换。因此,准确、灵活地把握数词在英汉语中的应用有... 数词在英汉语中都是一种重要词类,汉语中数词应用较之英语更为广泛。几乎所有英语中的数词应用都能在汉语中找到对应。当汉语中某种表达方式在英语里缺失时,译者需用意译的手法进行转换。因此,准确、灵活地把握数词在英汉语中的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语 数词 修辞 模糊 美学
下载PDF
反复的美学哲学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占伟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64-66,共3页
反复作为一种修辞方法被接受和认可,其实忽略了美学甚至于哲学层面上所具有的内涵。反复不仅具有形式美意义上的美学特质,而且具有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等美学潜因。认真研究反复所具有的美学内涵,并在哲学层面上进行省思,不仅对充分... 反复作为一种修辞方法被接受和认可,其实忽略了美学甚至于哲学层面上所具有的内涵。反复不仅具有形式美意义上的美学特质,而且具有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等美学潜因。认真研究反复所具有的美学内涵,并在哲学层面上进行省思,不仅对充分认识反复本身,而且对于美学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 修辞 美学 哲学
下载PDF
“修辞论”美学视角中再看燕赵民间舞蹈文化的审美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丽珺 周星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9-101,共13页
本文作为“修辞性”的续篇研究,从“修辞性”思维方式转向“修辞论”美学视角,主要从具体符号表意组织、社会型符号表意情境和先验历史经验三层关联性入手,分析燕赵民间舞蹈中“土俗情味”“油浪情趣”“哀悲记忆”“壮豪神韵”的审美... 本文作为“修辞性”的续篇研究,从“修辞性”思维方式转向“修辞论”美学视角,主要从具体符号表意组织、社会型符号表意情境和先验历史经验三层关联性入手,分析燕赵民间舞蹈中“土俗情味”“油浪情趣”“哀悲记忆”“壮豪神韵”的审美经验四大要素,从舞蹈本体的形、神、情、意“四态”来阐释燕赵民间舞蹈文化表征的修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论美学 燕赵民间舞蹈文化 审美特性
下载PDF
战国至西汉对偶艺术研究——以《史记》“引录文章”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凌风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3期5-10,22,共7页
于史籍中开创性地大量引录文章始于司马公。《史记》一书共引录东汉前文章49篇,从战国到西汉跨时约400年左右;但作者却有着共同的艺术取向,就是多在文中采用了对偶辞格。同时,通过精心结撰,拟制了许多足为后世师法的偶句格式,并与同时... 于史籍中开创性地大量引录文章始于司马公。《史记》一书共引录东汉前文章49篇,从战国到西汉跨时约400年左右;但作者却有着共同的艺术取向,就是多在文中采用了对偶辞格。同时,通过精心结撰,拟制了许多足为后世师法的偶句格式,并与同时代的作者们一道推波助澜、踵事增华,最终使得这种以追求对偶工整为美的趋向蔚成风气,以至成为东汉散文的普遍特色,并于六朝时期演变为骈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西汉 《史记》 引录文章 对偶 修辞美
下载PDF
世道无情叹别离——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修辞审美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云露 周阿根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41-43,共3页
李贺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想象力丰富,诗风独具一格,赢得历代无数读者的青睐与赞赏。李贺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了200多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作,其诗作《金铜仙人辞汉歌》文采斐然、辞藻瑰丽,运用了大量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发... 李贺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想象力丰富,诗风独具一格,赢得历代无数读者的青睐与赞赏。李贺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了200多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作,其诗作《金铜仙人辞汉歌》文采斐然、辞藻瑰丽,运用了大量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了幽冷悲凉的亡国忧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修辞 审美
下载PDF
园林艺术表达中的寄寓手法
16
作者 吴倩珊 沈守云 廖秋林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期217-219,共3页
如果将一个园林作品比拟为文章,可以发现,古今中外的园林作品也有类似文章结构中的“起、承、转、合”的脉络,假山叠石、流水喷泉、植物造景等园林要素便是丰富文章表面的辞藻。而一手好文章的写成,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文字,更讲究“言... 如果将一个园林作品比拟为文章,可以发现,古今中外的园林作品也有类似文章结构中的“起、承、转、合”的脉络,假山叠石、流水喷泉、植物造景等园林要素便是丰富文章表面的辞藻。而一手好文章的写成,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文字,更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文章通过对拙政园、留园等中国古典园林、西方古典园林及一些现代作品的分析,探索其中运用“寄寓”修辞而升华的美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寄寓 修辞手法 美学
下载PDF
《聊斋志异·尸变》之听觉叙事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拓 《蒲松龄研究》 2020年第2期61-70,共10页
《尸变》是《聊斋志异》中尚未被广泛关注且极具文学价值的篇目,听觉叙事是其艺术魅力的主要体现,本文从"真实与虚构""感性与理性""恐惧与愉悦"这三个层面切入,以叙事结构、叙事修辞和恐怖美学三个维度... 《尸变》是《聊斋志异》中尚未被广泛关注且极具文学价值的篇目,听觉叙事是其艺术魅力的主要体现,本文从"真实与虚构""感性与理性""恐惧与愉悦"这三个层面切入,以叙事结构、叙事修辞和恐怖美学三个维度作为理论框架,分析《尸变》中的听觉叙事。笔者通过揭示蒲松龄匠心独运的小说创作技艺,以期为听觉叙事理论建设抛砖引玉,为恐怖小说与恐怖电影的创作和接受带来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变 听觉叙事 叙事结构 叙事修辞 恐怖美学
下载PDF
共享性策略:中国新军事动作片类型修辞研究
18
作者 寻茹茹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111-118,共8页
中国新军事动作片一方面借鉴了好莱坞及香港等动作片、枪战片的创作元素,以类型审美原则塑造了吸引受众的形态特征;另一方面承继了中国"主旋律"军事电影的历史传统,以主流意识形态原则引导受众的内在感觉,形成主流价值观多元... 中国新军事动作片一方面借鉴了好莱坞及香港等动作片、枪战片的创作元素,以类型审美原则塑造了吸引受众的形态特征;另一方面承继了中国"主旋律"军事电影的历史传统,以主流意识形态原则引导受众的内在感觉,形成主流价值观多元表达的中国特色的"新主流"电影。围绕类型修辞与主流表达互文编码这一核心问题,本文分别从架构主流意识形态的叙事逻辑与满足大众审美期待的影像语态两大层面,剖析军事动作片的类型修辞,以期为中国新军事电影共享性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动作片 新主流电影 类型修辞 奇观审美
下载PDF
翻译美学视角下医学英语的翻译
19
作者 张志全 王连柱 《科技视界》 2015年第23期29-29,113,共2页
学术界一致认为,科技文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科技翻译以准确传递原文信息、再现原文信息功能为最终目标。然而,很多学者认为科技文体及科技翻译毫无美感可言,专门从事科技翻译的译者亦较少关注如何挖掘原文的美并在译文中再现这种美... 学术界一致认为,科技文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科技翻译以准确传递原文信息、再现原文信息功能为最终目标。然而,很多学者认为科技文体及科技翻译毫无美感可言,专门从事科技翻译的译者亦较少关注如何挖掘原文的美并在译文中再现这种美。医学英语及医学翻译情况亦是如此。鉴于此,本文首先探讨医学英语在句法层面的美,即简洁美、逻辑美和修辞美,然后,结合翻译美学理论,通过实例分析在医学英语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如何再现原文的这些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英语 简洁美 逻辑美 修辞美 翻译美学
下载PDF
汉语儿童现代诗歌创作的辞格特征及审美价值
20
作者 刘雅娴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86-90,共5页
儿童的辞格使用特征和诗歌语言的审美追求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对于儿童而言,不贴切的比喻使其诗歌具有新奇性,泛化的拟人使其诗歌带有原始色彩,不加节制、超出逻辑常理的夸张使其诗歌充满创造力。儿童的诗歌展现着儿童惯用的认识方式... 儿童的辞格使用特征和诗歌语言的审美追求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对于儿童而言,不贴切的比喻使其诗歌具有新奇性,泛化的拟人使其诗歌带有原始色彩,不加节制、超出逻辑常理的夸张使其诗歌充满创造力。儿童的诗歌展现着儿童惯用的认识方式、独特的见解感悟、原始性的思维,以及热衷于幻想、幽默和游戏的心理特征。作为汉语现代诗歌的组成部分,儿童的现代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辞格 审美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