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变边界层及其对华北克拉通热/地震岩石圈底界差异的意义 被引量:22
1
作者 何丽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61,共9页
二维热传导/对流数值模型显示,纯传导的固体岩石圈与纯对流的流体软流圈之间存在一过渡层,即流变边界层,其间传导与对流共同作用来传递热量.流变边界层厚度主要由软流圈黏性系数(η)控制,而受固体岩石圈厚度及热状态影响很小.随着η从1&... 二维热传导/对流数值模型显示,纯传导的固体岩石圈与纯对流的流体软流圈之间存在一过渡层,即流变边界层,其间传导与对流共同作用来传递热量.流变边界层厚度主要由软流圈黏性系数(η)控制,而受固体岩石圈厚度及热状态影响很小.随着η从1×1021Pa·s降低至1×1019Pa·s,流变边界层也随之减薄,流变边界层的厚度与lg(η)成正比.流变边界层的存在是造成热岩石圈与地震岩石圈厚度差异的重要因素.全球典型克拉通岩石圈的对比结果表明,地震岩石圈厚度普遍大于热岩石圈厚度,二者的差异多数在70~90km,很好地验证了流变边界层的存在.研究发现二者的差异在华北克拉通自西向东逐渐减小:由西部鄂尔多斯的约80km减少至渤海湾盆地的约20km.反映出华北克拉通岩石圈下部流变边界层厚度自西向东减薄,意味着软流圈黏性系数自西向东逐渐降低.这可能与中生代太平洋俯冲脱水形成的低黏大地幔楔有关,从一侧面印证了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边界层 热岩石圈 地震岩石圈 软流圈黏性系数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中国陆地热岩石圈厚度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陈超强 何丽娟 +1 位作者 焉力文 武金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54-3063,共10页
依靠最新的中国大地热流数据、精细的地壳分层结构,通过求解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获得各个热流测量点对应的热岩石圈厚度,通过克里金插值法绘制中国陆地热岩石圈厚度分布等值线图.计算结果表明,中国陆地各构造区的热岩石圈厚度差异较大,... 依靠最新的中国大地热流数据、精细的地壳分层结构,通过求解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获得各个热流测量点对应的热岩石圈厚度,通过克里金插值法绘制中国陆地热岩石圈厚度分布等值线图.计算结果表明,中国陆地各构造区的热岩石圈厚度差异较大,稳定的克拉通地区最厚,可达200 km以上,造山系次之,多在100~200 km之间,破坏的克拉通地区岩石圈最薄,可以低于100 km.通过对比三大克拉通地区的热岩石圈厚度和地震岩石圈厚度,得出了四点认识:(1)塔里木克拉通西部、中上扬子克拉通、华北克拉通西部以及南华北基本保留了稳定的克拉通巨厚岩石圈特征,而华北克拉通东部的渤海湾盆地、下扬子克拉通以及塔里木克拉通东南部则发生了大规模的减薄;(2)华北克拉通西部从鄂尔多斯向东北的银川—河套凹陷及向东南的汾渭凹陷的岩石圈厚度和流变边界层厚度逐渐变薄,主要受控于地幔对流强度的增强;(3)华北克拉通东部的南华北依然保持稳定,而渤海湾的岩石圈厚度减薄显著,体现了华北克拉通破坏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4)扬子克拉通自西向东岩石圈厚度和流变边界层厚度逐渐变薄,可能受控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华北克拉通东部经历了相似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岩石圈 地震岩石圈 流变边界层 克拉通
下载PDF
陕西关中盆地地热资源及壳幔温度结构的地球物理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健 董淼 +2 位作者 王蓓羽 艾依飞 方桂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0-163,共14页
陕西关中盆地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是中国典型的隐伏型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区。为研究关中盆地中、低温地热系统形成机理,认识深部热源条件,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分析了该区壳幔温度结构。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居里面平均深度为25.0 km,莫霍面... 陕西关中盆地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是中国典型的隐伏型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区。为研究关中盆地中、低温地热系统形成机理,认识深部热源条件,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分析了该区壳幔温度结构。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居里面平均深度为25.0 km,莫霍面平均深度为36.6 km,地壳平均地温梯度为22.60℃·km-1,咸礼断阶、西安凹陷、固市凹陷地壳地温梯度高于平均值,是地热地质条件较好的构造分区。咸阳、西安之下,上地幔存在向南下倾的高温带,咸阳北侧约175 km深度是一个温度大于1500℃的高温区;其上,莫霍面、居里面上隆,形成高温基底,加热沉积地层中的地下水。富平、渭南之间,上地幔存在“下沉”低温区,低温区北、南两侧约175 km深度分别对应温度大于1450℃的高温区;高温区之上,莫霍面、居里面上隆,形成聚热中心,为地表地热资源提供稳定热源条件。总体上,关中盆地新生代潜水受莫霍面、居里面上隆带入的地幔热量传导加热,热物质随莫霍面、居里面向上抬升,是盆地中、低温地热田的深部热源。上地幔流变边界层控制研究区重要的构造活动,此边界层受周缘构造带不同动力作用,在重力均衡调整过程中,导致深大断裂活动,进而引起地壳深、浅部水体沿断裂带热对流,形成带状分布热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地球物理分析 莫霍面 居里面 地壳温度 地震剪切波 流变边界层 上地幔热结构 关中盆地
下载PDF
地热学岩石圈厚度计算方法综述 被引量:4
4
作者 焦亚先 李文正 +1 位作者 阙永泉 邱楠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23-129,共7页
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体现了长时间尺度上的岩石圈热学作用,可以反映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介绍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的计算方法,探讨了这种方法的参数选取和影响因素,并对比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与其他类型岩石圈厚度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 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体现了长时间尺度上的岩石圈热学作用,可以反映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介绍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的计算方法,探讨了这种方法的参数选取和影响因素,并对比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与其他类型岩石圈厚度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的计算结果受地壳分层结构、岩石生热率、岩石热导率以及地表热流的影响;地质历史时期内的地壳分层结构要结合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得出;地表热流较低(42mW·m-2)时,岩石圈地幔生热率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非常显著,岩石圈地幔生热率变化0.02μW·m-3,地热学岩石圈厚度计算结果最高变化40km,岩石圈地幔热导率每变化0.2W·(m·K)-1,地热学岩石圈厚度变化15km;地表热流为60mW·m-2时,岩石圈地幔生热率每变化0.02μW·m-3,地热学岩石圈厚度变化3km,岩石圈地幔热导率每变化0.2W·(m·K)-1,地热学岩石圈厚度变化5km;地表热流增高1mW·m-2,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约增加3km;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与岩石学、地震学岩石圈厚度略有差异,其差异取决于流变边界层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厚度 地热学 地表热流 热导率 生热率 地壳分层结构 流变边界层
下载PDF
毛细管束流变模型内壁粘附力的测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刚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5,60,共4页
所研制的毛细管束流变仪可应用于很低的流速条件下(u=0.2cm·s-1)、牛顿流体通过内径200~530μm毛细管内壁的粘附力(Fw)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流体在微米级毛细管流动过程中,内壁表面上的粘附力对流动阻力的影响是很大的.在不同条件... 所研制的毛细管束流变仪可应用于很低的流速条件下(u=0.2cm·s-1)、牛顿流体通过内径200~530μm毛细管内壁的粘附力(Fw)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流体在微米级毛细管流动过程中,内壁表面上的粘附力对流动阻力的影响是很大的.在不同条件下,粘附力的变化趋势不同,由实测数据按边界层理论讨论了流体流速(u)、毛细管内径(D)、毛细管长度(L)、实验温度(T)和流体粘度(η)对粘附力的影响,实验条件基本符合化学驱油的工艺条件,所以其结果对化学驱油机理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束 流变模型 牛顿流体 化学驱油 边界层
下载PDF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of fibers and rheological property in fiber suspensions flowing in a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6
作者 Jian Zhong Lin Ke Sun Weifeng Zhang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43-250,共8页
A model relating the translational and rotational transport of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 (ODF) of fibers to the gradient of mean ODF and the dispersion coefficients is proposed to derive the mean equation fo... A model relating the translational and rotational transport of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 (ODF) of fibers to the gradient of mean ODF and the dispersion coefficients is proposed to derive the mean equation for the ODE Then the ODF of fibers is predicted by numerically solving the mean equation for the ODF together with the equations of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flow. Finally the shear stress and first normal stress difference of fiber suspensions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ome of which agree with the available relevant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most fibers tend to orient to the flow direction. The fiber aspect ratio and Reynolds number have significant and negligible effects on the orientation dis- tribution of fibers, respectively. The additional normal stres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fibers is anisotropic. The shear stress of fiber suspension is larger than that of Newtonian solvent, and the first normal stress difference is much less than the shear stress. Both the additional shear stress and the first normal stress difference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the fiber concentration and decreasing fiber aspect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ulent fiber suspensions Fiber orientation rheological property boundary layer Numericalsimulation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电性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40
7
作者 程顺有 张国伟 李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0-397,共8页
秦岭造山带三维电性结构特征的详细研究结果 ,结合其他多种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分析发现 ,自中新生代以来 ,尤其是晚近时期华北和扬子两地块向秦岭造山带持续陆内俯冲过程中 ,由于南秦岭岩石圈向北挤入作用 ,秦岭造山带的后陆冲断褶带和... 秦岭造山带三维电性结构特征的详细研究结果 ,结合其他多种地球物理和地质资料分析发现 ,自中新生代以来 ,尤其是晚近时期华北和扬子两地块向秦岭造山带持续陆内俯冲过程中 ,由于南秦岭岩石圈向北挤入作用 ,秦岭造山带的后陆冲断褶带和北秦岭厚皮叠瓦逆冲带 ,现今处于岩石圈叠置加厚与拆沉作用的初始期 ;与之相反 ,南秦岭正在经历拆沉 -底侵的物质再循环作用 ,佛坪一带可能发育新的地幔柱 ;此外 ,在造山带北、南深部边界与内部不同岩石圈块体之间还伴随强烈的不同性质的走滑作用和物质侧向传输 .最后探讨了秦岭造山带构造拆沉与巨厚岩石圈并存以及走滑构造作用等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动力学 岩石圈 电性结构 水平流变边界层 低阻层 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地震面波与重力联合成像分析苏拉威西周缘壳幔热-流变学结构
8
作者 姜程浩 张健 +3 位作者 李志伟 郝天珧 董淼 方桂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61-2972,共12页
苏拉威西岛位于苏拉威西海、班达海之间,是研究海陆耦合、俯冲后撤等地球动力学问题的重要地区.本文利用这一地区24台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地震面波和背景噪声数据中提取出的面波频散数据和来自卫星的重力异常数据,开展了地震面波与重... 苏拉威西岛位于苏拉威西海、班达海之间,是研究海陆耦合、俯冲后撤等地球动力学问题的重要地区.本文利用这一地区24台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地震面波和背景噪声数据中提取出的面波频散数据和来自卫星的重力异常数据,开展了地震面波与重力联合层析成像反演,获得了苏拉威西周缘地区深至240 km深度的三维VS速度模型.基于三维波速模型,本文利用热-流变学方法,计算了该区岩石圈底界的热流变学边界层厚度、黏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苏拉威西岛岩石圈流变边界层东南厚、西北薄,这可能导致新生代苏拉威西岛在陆壳碎块位移与重组过程中,岛东支的东部北向速率最大,岛北支西部北向速率次之;(2)北苏拉威西海沟俯冲后撤板片上覆地壳对应S波波速低值异常区,可能代表了富含流体的软弱板片,推测苏拉威西俯冲带是一个慢速俯冲带,且后撤过程不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拉威西岛 面波与重力联合成像 热流变边界层 海陆耦合 俯冲后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