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灌排双向立式泵装置内部水流压力脉动特性
被引量:
20
1
作者
杨帆
刘超
+1 位作者
汤方平
周济人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1年第4期316-321,共6页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研究灌排双向立式轴流泵装置内部压力脉动特性.在进水流道前端、导叶体出口和出水流道后端壁面上布置3个压力脉动测点.在额定转速为1 450 r/min时,对5个不同叶片安放角度下能量试验的压力脉动、叶片安放角为-4°...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研究灌排双向立式轴流泵装置内部压力脉动特性.在进水流道前端、导叶体出口和出水流道后端壁面上布置3个压力脉动测点.在额定转速为1 450 r/min时,对5个不同叶片安放角度下能量试验的压力脉动、叶片安放角为-4°时不同特征工况点空化试验的压力脉动,以及3种不同转速的压力脉动等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进水流道前端、出水流道后端和导叶体出口处的最大压力脉动相对幅值分别为0.22,1.10和1.20.在不同叶片安放角度时,进水流道前端和出水流道后端的压力脉动相对幅值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导叶体出口处的压力脉动相对幅值随流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其最小值出现在最优工况点对应的区域.在空化试验情况下,当泵装置进口压力降低至某一值后,导叶体出口处的压力脉动相对幅值开始增大.不同转速时,各测点的压力脉动相对幅值随扬程的变化趋势相同.在相同扬程时,进水流道前端和出水流道后端的压力脉动相对幅值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然而未发现导叶体出口处的压力脉动相对幅值与转速的变化有明显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轴流泵
双向泵装置
压力脉动
空化
性能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重整化群湍流模型的双向轴流泵出水结构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成立
刘超
+1 位作者
周济人
汤方平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5年第4期401-408,共8页
双向轴流泵装置是一种特殊的泵站形式.结合某泵站技术改造,运用三维湍流数值模拟技术对其出水结构进行研究.基于定常不可压流体的控制方程和重整化群湍流模型,应用SIMPLEC算法,数值模拟了X型双向流道泵装置三种出水结构方案内三维湍流流...
双向轴流泵装置是一种特殊的泵站形式.结合某泵站技术改造,运用三维湍流数值模拟技术对其出水结构进行研究.基于定常不可压流体的控制方程和重整化群湍流模型,应用SIMPLEC算法,数值模拟了X型双向流道泵装置三种出水结构方案内三维湍流流场.通过给出计算流速矢量分布图、流速等值线图,直观地显示了出水结构内水流流场情况.分析表明,设计控制参数不合理是导致出水结构内部流态较差的主要原因,不良流态引起水力损失增加.文中依据数值模拟结果,预测出水结构水力损失,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表明通过采用重整化群湍流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双向泵出水结构的水力性能.重整化群湍流模型在泵装置内特性数值模拟和外特性预测研究方面中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重整化群
湍流模型
双向
出水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向流道泵装置内三维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
23
3
作者
刘超
金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4-78,共5页
为了防止和消除双向流道泵装置进水流道内的漩涡和涡带,确保水泵机组的安全运行,在双向进水流道底部泵进口下方加设曲线导流墩。通过CFD软件对设导流墩的双向流道泵装置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泵装置内部的三维流动速度场,并预测了...
为了防止和消除双向流道泵装置进水流道内的漩涡和涡带,确保水泵机组的安全运行,在双向进水流道底部泵进口下方加设曲线导流墩。通过CFD软件对设导流墩的双向流道泵装置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泵装置内部的三维流动速度场,并预测了泵装置的性能。结合模型泵装置试验的内外特性,着重研究了双向进水流道的出口流速分布及其对泵装置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加设导流墩的双向进水流道出口断面流速分布较为均匀,流速均匀度达到93%,满足水泵运行的需要;装置性能良好,最优工况点的装置效率为68.89%。模型试验观测显示导流墩的设置有效地防止水泵进口下方涡带的产生,在各种试验工况下进水流道内均未发现涡带,水泵运转平稳无振动,可保证机组安全可靠运行。比较进水流道出口流速分布的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二者在总体结构上相近,数值模拟对泵装置性能预测结果在最优工况点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泵装置
进水流道
三维流动
导流墩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灌排双向立式泵装置内部水流压力脉动特性
被引量:
20
1
作者
杨帆
刘超
汤方平
周济人
机构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1年第4期316-32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9060)
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资助项目(BY2009138)
文摘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研究灌排双向立式轴流泵装置内部压力脉动特性.在进水流道前端、导叶体出口和出水流道后端壁面上布置3个压力脉动测点.在额定转速为1 450 r/min时,对5个不同叶片安放角度下能量试验的压力脉动、叶片安放角为-4°时不同特征工况点空化试验的压力脉动,以及3种不同转速的压力脉动等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进水流道前端、出水流道后端和导叶体出口处的最大压力脉动相对幅值分别为0.22,1.10和1.20.在不同叶片安放角度时,进水流道前端和出水流道后端的压力脉动相对幅值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导叶体出口处的压力脉动相对幅值随流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其最小值出现在最优工况点对应的区域.在空化试验情况下,当泵装置进口压力降低至某一值后,导叶体出口处的压力脉动相对幅值开始增大.不同转速时,各测点的压力脉动相对幅值随扬程的变化趋势相同.在相同扬程时,进水流道前端和出水流道后端的压力脉动相对幅值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然而未发现导叶体出口处的压力脉动相对幅值与转速的变化有明显的规律.
关键词
立式轴流泵
双向泵装置
压力脉动
空化
性能试验
Keywords
vertical
axial-flow
pump
reversible
pumping system
pressure
fluctuation
cavitation
performance
test
分类号
S277.9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TV675 [农业科学—农业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重整化群湍流模型的双向轴流泵出水结构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成立
刘超
周济人
汤方平
机构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5年第4期401-40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9045)
江苏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03KJB570162)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JS02038)
文摘
双向轴流泵装置是一种特殊的泵站形式.结合某泵站技术改造,运用三维湍流数值模拟技术对其出水结构进行研究.基于定常不可压流体的控制方程和重整化群湍流模型,应用SIMPLEC算法,数值模拟了X型双向流道泵装置三种出水结构方案内三维湍流流场.通过给出计算流速矢量分布图、流速等值线图,直观地显示了出水结构内水流流场情况.分析表明,设计控制参数不合理是导致出水结构内部流态较差的主要原因,不良流态引起水力损失增加.文中依据数值模拟结果,预测出水结构水力损失,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表明通过采用重整化群湍流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双向泵出水结构的水力性能.重整化群湍流模型在泵装置内特性数值模拟和外特性预测研究方面中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轴流泵
重整化群
湍流模型
双向
出水结构
Keywords
axial
flow
pump
renormalization
group
turbulence
model
reversible
pumping system
outlet
passage
分类号
TV131.4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向流道泵装置内三维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
23
3
作者
刘超
金燕
机构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4-7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9060)
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资助项目(BY2009138)
文摘
为了防止和消除双向流道泵装置进水流道内的漩涡和涡带,确保水泵机组的安全运行,在双向进水流道底部泵进口下方加设曲线导流墩。通过CFD软件对设导流墩的双向流道泵装置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泵装置内部的三维流动速度场,并预测了泵装置的性能。结合模型泵装置试验的内外特性,着重研究了双向进水流道的出口流速分布及其对泵装置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加设导流墩的双向进水流道出口断面流速分布较为均匀,流速均匀度达到93%,满足水泵运行的需要;装置性能良好,最优工况点的装置效率为68.89%。模型试验观测显示导流墩的设置有效地防止水泵进口下方涡带的产生,在各种试验工况下进水流道内均未发现涡带,水泵运转平稳无振动,可保证机组安全可靠运行。比较进水流道出口流速分布的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二者在总体结构上相近,数值模拟对泵装置性能预测结果在最优工况点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关键词
双向泵装置
进水流道
三维流动
导流墩
数值模拟
Keywords
Two-way
reversible
pumping system
,
Suction
passage,
Three
dimensional
flow,
Guidepier,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V131.4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灌排双向立式泵装置内部水流压力脉动特性
杨帆
刘超
汤方平
周济人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1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重整化群湍流模型的双向轴流泵出水结构研究
成立
刘超
周济人
汤方平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向流道泵装置内三维流动数值模拟
刘超
金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