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吉奥加玛在戏剧创作中对印第安传统文化的回归 被引量:11
1
作者 邹惠玲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8,共7页
回归印第安传统文化是贯穿当代美国印第安裔剧作家汉纳·吉奥加玛戏剧作品的主题。在戏剧创作中 ,吉奥加玛创造性地运用传统的印第安艺术手段 ,在当代舞台上赞颂印第安民族万事万物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表现印第安人遭受歧视、迫害的... 回归印第安传统文化是贯穿当代美国印第安裔剧作家汉纳·吉奥加玛戏剧作品的主题。在戏剧创作中 ,吉奥加玛创造性地运用传统的印第安艺术手段 ,在当代舞台上赞颂印第安民族万事万物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表现印第安人遭受歧视、迫害的历史与生存现状 ;与此同时 ,通过描写挣扎于生存困境之中的当代印第安人回归祖先文化、重新确立印第安信仰的过程 ,表达了印第安族裔群体认同印第安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戏剧创作 回归 戏剧作品 生存困境 体认 艺术手段 宇宙观 愿望 信仰
下载PDF
当代美国印第安小说的归家范式 被引量:11
2
作者 邹惠玲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09年第2期22-28,共7页
归家叙述是当代印第安英语小说的常见范式。这一范式为莫马迪在《黎明之屋》之中的首创,继而在韦尔奇和西尔科等人的作品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后来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印第安小说家们开始转而关注印第安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 归家叙述是当代印第安英语小说的常见范式。这一范式为莫马迪在《黎明之屋》之中的首创,继而在韦尔奇和西尔科等人的作品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后来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印第安小说家们开始转而关注印第安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妥协与交融,在他们笔下,"归家"范式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后殖民杂糅性,通过表现跨越中心与边缘界限的归家,以厄德里克为代表的新一代印第安作家传达出他们对印第安民族摆脱边缘化困境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印第安小说 归家范式 回归传统 杂糅性
下载PDF
《白鹿原》:回归传统的平庸 被引量:7
3
作者 袁盛勇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91-96,共6页
本文通过对于黄土坡塬上的精神哲学——“白鹿精魂”——及其理想人格范型的解读 ,从一个侧面论述了回归传统是《白鹿原》的文化本性。文章指出 ,《白鹿原》并没有提供富有现代人文价值的文化观念 ,并没有最大可能地开掘人物灵魂的深度 ... 本文通过对于黄土坡塬上的精神哲学——“白鹿精魂”——及其理想人格范型的解读 ,从一个侧面论述了回归传统是《白鹿原》的文化本性。文章指出 ,《白鹿原》并没有提供富有现代人文价值的文化观念 ,并没有最大可能地开掘人物灵魂的深度 ,它的成功在于以貌似丰厚沉静的鲁钝品性回应了九十年代文化民族主义的主潮。回归传统既成就了它 ,也埋葬了它。从这一角度言 ,《白鹿原》无疑是一部资质平庸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 文化批判 小说 陈忠实 文学评论 人物形象 白嘉轩形象 田小娥形象
下载PDF
论日本评论界对川端康成战后初期作品的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商雨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4-118,共5页
日本的川端康成研究大都认为川端康成的创作与现实有相当的距离甚至有脱离现实的倾向。正因为如此,对川端战后初期作品的评论在这“自明”的框架下,无论是论及他的“回归传统”还是“进入魔界”,都把它仅仅归结为川端康成“艺术”上的探... 日本的川端康成研究大都认为川端康成的创作与现实有相当的距离甚至有脱离现实的倾向。正因为如此,对川端战后初期作品的评论在这“自明”的框架下,无论是论及他的“回归传统”还是“进入魔界”,都把它仅仅归结为川端康成“艺术”上的探索,而不深入挖掘这一问题与日本的社会现实、即与日本战败的现实的关系。固然不同作家的创作在反映现实的程度上有别,但是任何一个作家都是现实当中的一员,他们的任何一个文本都处于一个复杂的关系网上,如果深入探讨川端战后初期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实际上川端康成战后初期的创作反映了他对战争以及战败的深刻的思考以及如何在破灭中寻求自救的苦心。而对川端作品中的这种深刻的思考及自救的苦心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只是看到川端战后初期作品中川端的哀愁与寻求再生的表象,应该说这是日本战后川端评论的一个盲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端康成 日本评论界 战败 再生 回归传统 魔界
下载PDF
哈佛课程体系改革考论:以美育类课程为例——哈佛通识教育(美育类)实地考察报告之二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毅 傅晓微 《美育学刊》 2011年第6期51-60,共10页
以领先世界的雄心和居安思危的警醒继承优秀传统,勇于自我否定,尊重批评意见,不断创新进取……是哈佛大学长盛不衰的保障之一。哈佛大学新课程改革既延续、回归传统,强调"自由教育"理念;又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资源。本轮课程... 以领先世界的雄心和居安思危的警醒继承优秀传统,勇于自我否定,尊重批评意见,不断创新进取……是哈佛大学长盛不衰的保障之一。哈佛大学新课程改革既延续、回归传统,强调"自由教育"理念;又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资源。本轮课程改革不受浮躁的理论的干扰,尊重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改革意见,以道、器结合的境界,贡献了培养"世界公民"的"适应新世纪的课程体系"。美育类课程作为哈佛新课程体系的缩影,从以"学科"为分类标准,到以"需要"为分类标准;从重理论研究方法,到重审美对象"是什么"和"为什么","连接"大学院墙内外、学生现在和未来,实现了从艺术教育到审美教育的跨越,旨在让学生认识每个人都是各自伟大传统的创造者,又是伟大传统的创造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传统 自我颠覆 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
下载PDF
“回归传统”不是语文课的出路——兼论传统语文教育的当代转换 被引量:4
6
作者 武玉鹏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2,共5页
有人提出语文课的出路在于回归传统,这种主张值得商榷。传统语文教育精华与糟粕共存,经验与教训同在,需要科学地取舍。当代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来解决,而不是通过回归传统来解决。传统语文教育的当代转换是... 有人提出语文课的出路在于回归传统,这种主张值得商榷。传统语文教育精华与糟粕共存,经验与教训同在,需要科学地取舍。当代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来解决,而不是通过回归传统来解决。传统语文教育的当代转换是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所谓传统语文教育的当代转换,即对有价值的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经验和方式方法等进行当代化改造,并与当代语文教育整合,使之成为当代语文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 传统语文教育 改革创新 回归传统 当代转换
下载PDF
启蒙的回归:张爱玲《五四遗事》中的男权问题
7
作者 王栋亮 陈珺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21-128,共8页
张爱玲作为具有独特生活经验的女性作家,形成了特有的“五四”叙事风格,《五四遗事》即是其中的代表,它主要揭示了启蒙先天带有的男权特质如何支撑男主人公从自由恋爱向传统家庭蜕变。女性建构与女性体验、思想启蒙与男权蜕变之间的张... 张爱玲作为具有独特生活经验的女性作家,形成了特有的“五四”叙事风格,《五四遗事》即是其中的代表,它主要揭示了启蒙先天带有的男权特质如何支撑男主人公从自由恋爱向传统家庭蜕变。女性建构与女性体验、思想启蒙与男权蜕变之间的张力是张爱玲据以言说“五四”的问题意识,所要表达的就是启蒙与传统的复杂缠扰,这是她塑造文本深刻内涵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启蒙 传统回归 张爱玲 《五四遗事》 性别特质
下载PDF
香港女性作家亦舒深切的女性关怀 被引量:3
8
作者 杨菲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年第9期84-87,共4页
香港女性作家亦舒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这些既现代又传统的女性形象向我们展示了香港女性在追求自己的生活和爱情的时候,无可奈何地陷于中国情感和传统与西方现代文明挑战的文化漩涡之中的人生图景,体现了亦舒对香港... 香港女性作家亦舒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这些既现代又传统的女性形象向我们展示了香港女性在追求自己的生活和爱情的时候,无可奈何地陷于中国情感和传统与西方现代文明挑战的文化漩涡之中的人生图景,体现了亦舒对香港女性生活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女性作家 亦舒 小说 女性形象 现代叛逆 传统回归 女性关怀 爱情
下载PDF
从“扑朔迷离”看古文立象尽意的言说方式——兼论现代古文解读方式的“西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扬尚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42-46,共5页
《木兰诗》"扑朔迷离"的现代解读众说纷纭,都因未能读出扑朔即扑击朔鼙的本义而陷入望文生训。根源何在?当与现代反传统而崇西洋的时代文化大潮之下,古文解读背离传统的既定意义诉求、文本语境诉求、文化话语诉求的解读方式,... 《木兰诗》"扑朔迷离"的现代解读众说纷纭,都因未能读出扑朔即扑击朔鼙的本义而陷入望文生训。根源何在?当与现代反传统而崇西洋的时代文化大潮之下,古文解读背离传统的既定意义诉求、文本语境诉求、文化话语诉求的解读方式,走向立足词句分析、立足词句的主导与中心意义、立足意义假设、归纳与演绎的"西化"解读方式不无关系。在追求民族文化创新的当下语境中,作为知识创新三维,基于横向共时性的文化外求与本位当下性的开拓创新,纵向历时性的传统传承也是无条件的选择,因此,古文解读方式的传统回归与中西会通也就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说方式 解读方式 西化 传统回归 中西会通
下载PDF
从文类看中国当代小说的回归传统 被引量:2
10
作者 梅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72,共5页
本文从文类角度探讨中国当代小说的回归传统现象,认为中国小说的主流属于俗文学,是韵散间杂的说唱文学传统,这形成了中国小说在文类上的异类混杂特点;从这个传统来看,中国当代小说虽然在言语体裁的混杂上有诸多尝试和实验,但真正能够贯... 本文从文类角度探讨中国当代小说的回归传统现象,认为中国小说的主流属于俗文学,是韵散间杂的说唱文学传统,这形成了中国小说在文类上的异类混杂特点;从这个传统来看,中国当代小说虽然在言语体裁的混杂上有诸多尝试和实验,但真正能够贯彻异类混杂的非同一性立场,吸纳日常的言语体裁进入小说,创造新的言语体裁的当代小说并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类 当代小说 回归传统 言语体裁
下载PDF
从反叛传统到回归传统——论余华《活着》对传统叙事的回归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诚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68-71,共4页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余华的写作风格大有改变,从前期具有强烈先锋特质的作品到后期转向写实的作品可以看出余华对传统的态度由反叛转到回归。从长篇小说《活着》的叙事方式入手可以看出余华回归传统的痕迹,以及其作品呈现出的一种...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余华的写作风格大有改变,从前期具有强烈先锋特质的作品到后期转向写实的作品可以看出余华对传统的态度由反叛转到回归。从长篇小说《活着》的叙事方式入手可以看出余华回归传统的痕迹,以及其作品呈现出的一种向民间倾斜的简朴、单纯、温和、沉重的叙述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活着》 反叛传统 回归传统
下载PDF
超越死亡的文学——从超越死亡的视角对川端文学的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商雨虹 孟庆枢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8年第5期123-128,F0003,共7页
对死亡的关注以及“超越死亡”的文学理念是一条时粗时细的线,贯穿了川端整个的文学创作。川端早期作品中对死亡的抵抗意识的流露、新感觉派时期的“万物一如、轮回转生”思想的提出、战争期间作品中对人类生命价值的纯粹的追求、战后... 对死亡的关注以及“超越死亡”的文学理念是一条时粗时细的线,贯穿了川端整个的文学创作。川端早期作品中对死亡的抵抗意识的流露、新感觉派时期的“万物一如、轮回转生”思想的提出、战争期间作品中对人类生命价值的纯粹的追求、战后的“回归传统”与“进入魔界”以及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对日本文化的宣扬,这一切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川端的“超越死亡”的文学理念。正是透过川端的这一文学理念,我们发现表面上对现实与人生毫不关心的川端文学,实际上对现实和人生乃至对社会有着强烈的关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死亡 纯粹 回归传统 进入魔界 民族美的创造
下载PDF
殷海光思想转变的“回归”论置疑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爱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108,共10页
殷海光的一生经历了从坚定地坚持逻辑经验论和自由主义到转而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相关研究应该以殷海光为中心,着重从其个性、道德情感、逻辑学家身份、病中文献资料以及林毓生、陈鼓应等人物进行考察。在其思想转变的原因中,殷海... 殷海光的一生经历了从坚定地坚持逻辑经验论和自由主义到转而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相关研究应该以殷海光为中心,着重从其个性、道德情感、逻辑学家身份、病中文献资料以及林毓生、陈鼓应等人物进行考察。在其思想转变的原因中,殷海光安身立命的中国传统和东方情调的赤子心灵是根本,逻辑经验论等西方文化的不尽人意既是刺激因素也是技术条件,其他人和事只是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以"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为问题讨论殷海光的思想转变,其实是沿袭"非西即中"或"中西融合"的俗套。殷海光思想的转变并不存在离开和"回归"的问题;也不能被意会为"回归",因为它无法"回归"为价值倾向;也不能说是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他只是从反传统主义者转变为非传统主义者。否定"回归"的观点,可以摆脱中西文化关系的俗套,跳出线性思想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海光 思想转变 回归传统 线性思想
原文传递
智慧美学:走向本心自然呈现的生命艺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昭第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5-40,共6页
智慧美学是在知识和技术基础上用智慧观察世界的又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命艺术,是对被亚里士多德尤其笛卡尔等人丢失了的古希腊美学、中国儒释道美学和古印度美学关注智慧精神而不是探索真理乃至概念范畴和知识谱系的美学传统的一种重新发... 智慧美学是在知识和技术基础上用智慧观察世界的又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命艺术,是对被亚里士多德尤其笛卡尔等人丢失了的古希腊美学、中国儒释道美学和古印度美学关注智慧精神而不是探索真理乃至概念范畴和知识谱系的美学传统的一种重新发现与自觉回归;是以发明平等不二本心及其所蕴含的自由、包容和平等的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解决偏执于二元论思维模式的西方美学所面临的鼠首两端、游移不定的诸多困惑和尴尬,及"美是难的"等美学难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是重新发现、提炼和总结包括中国乃至东方美学、西方美学在内的人类一切美学理论资源及其智慧,对真正勘破二元分别和取舍,赢得人类本心真如状态的自然呈现与事物本真状态的自行裸露的生活方式和生命艺术的表彰和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美学 回归传统 解决难题 呈现本心
下载PDF
在转换过程中的代价——谈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15
作者 宋燕平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5-7,共3页
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拒斥与西方文化的亲睐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变得异常艰难,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注意秩序建构,控制青少年思想弹性是使政治思想工作正常开展的有利途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青少年 秩序重构 回归传统
下载PDF
颠覆及颠覆之后——王朔小说再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柳应明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1-55,共5页
王朔的小说以颠覆为能事,它们颠覆了爱情、秩序以及一切传统的价值规范。这种颠覆有一定的警世意义;而其所依据的仍是中国传统的"痞"文化,因此,"痞子"最后只能重归传统。对这种荒诞人生状况的思考,才是王朔小说的... 王朔的小说以颠覆为能事,它们颠覆了爱情、秩序以及一切传统的价值规范。这种颠覆有一定的警世意义;而其所依据的仍是中国传统的"痞"文化,因此,"痞子"最后只能重归传统。对这种荒诞人生状况的思考,才是王朔小说的最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朔 小说 颠覆 爱情 秩序 重归传统 《空中小姐》 个性解放 《顽主》
下载PDF
蓝海文新古典主义诗学的核心及其“潜诗学”特征
17
作者 王志清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1-56,共6页
蓝海文以其深厚的国学根基及其在香港诗坛的巨擘地位,高举起新古典主义的旗帜。蓝海文的“新古典主义诗学”具有十分鲜明的“潜诗学”特征,即追求理性思辩与审美体验的一体,强化了美学上的体验性,强调人本意义上的道德理性或“价值理性... 蓝海文以其深厚的国学根基及其在香港诗坛的巨擘地位,高举起新古典主义的旗帜。蓝海文的“新古典主义诗学”具有十分鲜明的“潜诗学”特征,即追求理性思辩与审美体验的一体,强化了美学上的体验性,强调人本意义上的道德理性或“价值理性”,明显表现出经验性的理论话语和思维特征。其诗学的核心是“真”,他认为现代诗必须“归宗”与“归真”。这种以真为本位的诗学观,坚持的是“传统中心论”,而不是“西方中心论”,诗人出于积极事功的激情与视点,不平则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论以人文精神为灵魂的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和实践理性,表现出十分可贵的学术侠义精神、学术自信力和创新超越的学术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海文 新古典主义 “潜诗学” 归真 归宗
下载PDF
论谷崎润一郎作品的“臻美”追求及其特质
18
作者 王维雅 《商洛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6-29,共4页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宣扬一种世纪末的颓废思想,通常都无视思想、感情或精神而注重强调绝对官能主义,充满了光怪陆离的情节和绮丽的色彩。都是因为作家在西方唯美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对一种绝境般的"臻...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宣扬一种世纪末的颓废思想,通常都无视思想、感情或精神而注重强调绝对官能主义,充满了光怪陆离的情节和绮丽的色彩。都是因为作家在西方唯美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对一种绝境般的"臻美"的追求而形成。体现了谷崎作品既推崇西方唯美主义思想,又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文化中,是西方唯美追求与日本本土唯美传统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崎润一郎 臻美 官能美 古典美 回归传统
下载PDF
谈酒店设计理念的回归与超越——厦门悦华酒店设计的感悟 被引量:1
19
作者 兰文龙 《福建建筑》 2009年第7期30-32,共3页
结合厦门超白金五星级悦华酒店新楼设计,谈谈酒店设计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回归自然 回归乡土 回归传统 回归与超越
下载PDF
书籍装帧设计之美感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燕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42-144,共3页
书籍"美"的境界是"美"与"用"的和谐统一,是完美地展现书的内容,力求工艺手段的单纯;是超越个人世界的"真、善、美"。书的"五感"将人的触觉、听觉、味觉、重量感等都纳入了书籍的审... 书籍"美"的境界是"美"与"用"的和谐统一,是完美地展现书的内容,力求工艺手段的单纯;是超越个人世界的"真、善、美"。书的"五感"将人的触觉、听觉、味觉、重量感等都纳入了书籍的审美范畴。总之,一本美的书籍不仅要从外在形式上吸引和打动读者,同时还要经得"耐人寻味",使之"回味无穷",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籍装帧 最美书籍 封面设计 回归传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