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瑞替普酶(派通欣)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38
1
作者 瑞替普酶(派通欣)Ⅱ期临床试验协作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瑞替普酶(派通欣)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01年11月-2002年5月,共有20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接受瑞替普酶或rt-PA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病死率、... 目的 对比观察瑞替普酶(派通欣)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01年11月-2002年5月,共有20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接受瑞替普酶或rt-PA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病死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溶栓后90min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TIMI 2级+TIMI 3级)瑞替普酶组为89.66%,rt-PA组为69.39%(P=0.0085)。35d时,瑞替普酶组的病死率为6.8%,rt-PA组的病死率为9.0%(P>0.05);脑出血发生率瑞替普酶组为0.97%,rt-PA组为3.00%(P>0.05);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瑞替普酶组为7.76%,rt-PA组为10.00%(P>0.05);冠状动脉再闭塞瑞替普酶组1.94%,rt-PA组4.00%(P>0.05)。结论 瑞替普酶(派通欣)为国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替普酶 派通欣 药物注射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有效性 安全性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急诊应用瑞替普酶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王建军 李志民 方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 在急诊科观察瑞替普酶(r-PA)、尿激酶(UK)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87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PA组和UK组,在急诊科分别给予r-PA和UK溶栓治疗,其中r-PA组41例,UK组46例,观察两组溶... 目的 在急诊科观察瑞替普酶(r-PA)、尿激酶(UK)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87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PA组和UK组,在急诊科分别给予r-PA和UK溶栓治疗,其中r-PA组41例,UK组46例,观察两组溶栓后相关冠状动脉再通率,急性期35 d内的死亡率、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 h内溶栓再通率r-PA组36例(87.8%),UK组30例(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急性期35 d内死亡率、缺血再发生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出血不良反应少于UK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UK相比,在急诊室给予AMI患者r-PA溶栓治疗,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更高,出血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替普酶 尿激酶 血栓溶解疗法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常规剂量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9
3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李田昌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常规剂量(10 U+10 U)瑞替普酶(派通欣)用于国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共有203例AMI患者入选本研究,随机接受常规剂量(10 U+10 U)瑞替普酶或阿替普酶(艾通立)溶栓治疗,观察急性期病死率、心肌梗死并发症... 目的对比观察常规剂量(10 U+10 U)瑞替普酶(派通欣)用于国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共有203例AMI患者入选本研究,随机接受常规剂量(10 U+10 U)瑞替普酶或阿替普酶(艾通立)溶栓治疗,观察急性期病死率、心肌梗死并发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35天时,瑞替普酶组死亡7例(6.80%),阿替普酶组死亡9例(9.00%)(P>0.05);瑞替普酶组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0.97%,阿替普酶组为4.00%(P>0.05);瑞替普酶组脑出血的发生率为0.97%,阿替普酶组为3.00%(P>0.05);瑞替普酶组有28例(27.18%)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其中与药物有关的23例(22.33%);阿替普酶组有23例(23.00%)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与药物有关的17例(17.00%)(P>0.05)。结论常规剂量(10 U+10 U)瑞替普酶可安全用于国人治疗A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瑞替普酶 阿替普酶 血栓溶解疗法
下载PDF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刘馨允 张优 +3 位作者 张华 赵洛沙 高传玉 胡大一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38-1142,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瑞替普酶与尿激酶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河南省34家医院参加本研究,35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符合入排标准入选,随机分组给予瑞替普酶(n=178)或尿激酶(n=178)溶栓... 目的对比观察瑞替普酶与尿激酶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河南省34家医院参加本研究,35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符合入排标准入选,随机分组给予瑞替普酶(n=178)或尿激酶(n=178)溶栓治疗。溶栓后通过监测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及心律变化判断溶栓再通率,并观察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出血事件采用全球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策略(GUSTO)分级。结果瑞替普酶组溶栓后2 h临床标准判断血管再通率为88.6%(156/176),尿激酶组为51.1%(91/178)(P〈0.001),瑞替普酶组血管再通时间较尿激酶组平均提早18 min(IC95%11-25)(P〈0.001)。瑞替普酶组溶栓后住院期间死亡率为0.6%(1/176),尿激酶组为3.4%(6/178)(P〉0.05)。瑞替普酶组与尿激酶组均无GUSTO严重出血事件发生,GUSTO中度出血率分别为1.7%(3/176)、0.0%(0/178)(P〉0.05);GUSTO轻度出血率分别为6.8%(12/176)、2.8%(5/178)(P〉0.05)。结论与尿激酶相比,瑞替普酶具有更高的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替普酶 尿激酶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溶栓
下载PDF
新型溶栓药物瑞替普酶 被引量:34
5
作者 黄震华 徐济民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06-308,共3页
瑞替普酶是人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一部份,在大肠杆菌中合成。与其他溶栓药物相比,瑞替普酶具有疗效显著,起效迅速,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关键词 瑞替普酶 溶栓 T-PA 新药 药理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第三代溶血栓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赵友春 赵淑梅 +1 位作者 王革 张长铠 《药学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72-75,共4页
简要介绍了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几种溶血栓药物 ,对 1~ 3代溶栓药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比较。并就第三代溶栓药的代表———瑞替普酶的国内外研究开发。
关键词 第三代溶血栓药物 研究进展 心脑血管病 瑞替普酶
下载PDF
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石根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109-2110,共2页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112例STE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6例,均经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静...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112例STE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6例,均经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静脉滴注,24h后改为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再通率、血管开通率、急性期并发症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再通率(87.5%vs83.9%)、血管再通率(76.8%vs75.0%)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9%vs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率、心源性休克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用于STEAMI再灌注治疗安全、有效、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肝素 低分子量 再灌注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8
作者 戴树人 李芝峰 +4 位作者 廖荣宏 李晓丽 高崇瀚 杨爽 陈紫君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720-2721,2724,共3页
目的观察常规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半剂量瑞替普酶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溶栓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瑞替普酶组(对照组,n=32)和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组(... 目的观察常规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半剂量瑞替普酶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溶栓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60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瑞替普酶组(对照组,n=32)和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组(观察组,n=28),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替罗非班联合半剂量瑞替普酶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溶栓效果较佳,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瑞替普酶 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并发症
下载PDF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9
作者 彭丽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7期55-56,共2页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和尿激酶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静脉溶栓方法的不同分为瑞替普酶组46例,尿激酶组42例,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2 h血管再通率、4周内出血率...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和尿激酶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静脉溶栓方法的不同分为瑞替普酶组46例,尿激酶组42例,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2 h血管再通率、4周内出血率、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2 h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6.96%和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普酶组溶栓4周内的出血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尿激酶组(8.69%、4.35%vs 14.29%、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与安全性优于尿激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替普酶 尿激酶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下载PDF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桑红斌 刘连友 张凯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0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r-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PA组64例,以瑞替普酶20Mu间隔30min分2次静脉推注;尿激酶组60例,以尿激酶150万U30min静脉滴注溶栓。比较两组的再通率、出血并发症的...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r-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PA组64例,以瑞替普酶20Mu间隔30min分2次静脉推注;尿激酶组60例,以尿激酶150万U30min静脉滴注溶栓。比较两组的再通率、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发病<6h、6~12h的开通率及总开通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A溶栓的疗效明显优于尿激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替普酶 尿激酶 心肌梗死
下载PDF
替格瑞洛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峥嵘 赵建业 +3 位作者 张宗林 石增成 张守文 魏延津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12-1417,共6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4年12月67例...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4年12月67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临床资料,将接受替格瑞洛联合瑞替普酶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n=32),接受氯吡格雷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治疗天数、血管再通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出血事件和呼吸困难发生率等。结果:溶栓后30,60,90和120 min研究组临床判断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60 min时研究组和对照组再通率分别为65.6%和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120 min时研究组和对照组再通率分别为93.8%和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12.50%和31.43%;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6.26%和11.43%;心源性死亡分别为3.13%和5.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U治疗天数分别为(4.53±1.48)和(5.26±1.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相当,研究组重度出血发生率9.38%,对照组未发生重度出血;对照组呼吸困难发生率6.25%,研究组未发生呼吸困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联合替格瑞洛治疗STEMI疗效显著,但可能会增加重度出血的风险,需要恰当选择适应证、扩大研究样本进一步证实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瑞替普酶 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氯吡格雷 阿替普酶
原文传递
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及凝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赵玉勤 何家富 +3 位作者 李彬 朱锐 吴校林 陶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496-1498,1502,共4页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及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治疗...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及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瑞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冠脉微循环相关指标差异、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Fb及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酶原(Fig)、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纤溶酶原活性(PLG)。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4、24小时ST段下降幅度、AUC大于对照组,QTd间期短于对照组,PI强于对照组,到达酶峰时间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24h观察组TT、PT、APTT、Fb长于对照组,血清D-D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Fig、AT-Ⅲ、PC和PL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能有效促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和凝血功能的改善,有利于缺血心肌血流供应的恢复,减少心肌损伤和梗死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 微循环 凝血状态 瑞替普酶 替罗非班
下载PDF
瑞替普酶、尿激酶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3
作者 隋守光 王世礼 +2 位作者 孙鹏 肖颖 施洪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uK)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ADVT)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8年12月-2012年5月对40例ADVT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2组均采用导管溶栓术(CDT),A组给予rPA每日20Mu,B组给...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uK)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ADVT)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8年12月-2012年5月对40例ADVT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2组均采用导管溶栓术(CDT),A组给予rPA每日20Mu,B组给予UK每日50万-60万U溶栓,同时加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的临床指标、过敏反应及出血并发症等。结果rPA组溶栓总有效率为100%,UK组总有效率为9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A溶栓起效迅速,较UK具有良好的时效性。两组的过敏反应及出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A和UK都是治疗ADVT疗效肯定、安全的溶栓药物,rPA溶栓起效迅速,较UK具有良好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瑞替普酶 尿激酶 导管溶栓
下载PDF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琼 闫建萍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和成本-效果比。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AMI 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溶栓,对照组给予尿激酶。观察两组溶栓后临床再...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和成本-效果比。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AMI 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溶栓,对照组给予尿激酶。观察两组溶栓后临床再通率、临床再通时间及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溶栓后临床再通率高于对照组,临床再通时间短于对照组,CK、CK-MB峰值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AMI效果好,不良事件少,且药物经济学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尿激酶 费用效益分析
下载PDF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15
作者 陈雪斌 马利平 +1 位作者 汪凤兰 王瑾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770-773,共4页
目的比较依诺肝素2种用法联合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1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r-PA1组(61例)和r-PA2组(60例)。r-PA1组患者溶栓前静脉推... 目的比较依诺肝素2种用法联合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1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r-PA1组(61例)和r-PA2组(60例)。r-PA1组患者溶栓前静脉推注30 mg依诺肝素负荷量,r-PA2组不给予静脉负荷量。选择同时期应用UK治疗的62例STEMI患者为UK组。比较3组患者溶栓90 min临床再通率及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3组患者发病24 h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发病7 d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r-PA1组和r-PA2组再通率均显著高于UK组(P<0.01);r-PA1组再通率显著高于r-PA2组(P<0.05)。3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A1组和r-PA2组血浆BNP水平、LVDD均显著低于UK组,LVEF显著高于UK组(P<0.05);r-PA1组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r-PA2组(P<0.05),r-PA1组和r-PA2组LV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A溶栓疗效明显优于UK;r-PA溶栓前静脉给予30 mg依诺肝素负荷量可明显提高再通率,从而更好地保护左心功能,且出血并发症无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替普酶 依诺肝素 尿激酶 急性心肌梗死 脑钠肽
下载PDF
急诊室内使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9
16
作者 陈晓辉 江慧琳 +6 位作者 林飒仪 田朝伟 李敏 杜雪梅 刘炳烦 李炳流 李燕屏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855-858,共4页
目的比较第三代静注溶栓药物瑞替普酶(rPA)和阿替普酶(rt-P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开放性临床研究方法,观察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急诊室内接受rPA或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M... 目的比较第三代静注溶栓药物瑞替普酶(rPA)和阿替普酶(rt-P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开放性临床研究方法,观察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急诊室内接受rPA或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共55例,其中rPA组24例,rt-PA组31例,观察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平均住院天数、心力衰竭及休克等并发症和出血不良反应。结果rPA和rt-PA组的再通率分别为87.50%和83.83%,(P〉0.05)。溶栓后30d内心力衰竭、休克及再梗死发生率两组相当,(P〉0.05);死亡率分别为8.33%(2例)和6.45%(2例),P〉0.05;轻度出血发生率分别66.66%和48.38%,P〉0.05;脑出血发生率为8.33%和9.68%,P〉0.05;住院天数分别为(10.74±6.49)d和(13.09±13.36)d,P〉0.05。结论瑞替普酶适合急诊室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 20 题名 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血清转氨酶的变化 中文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 血清转氨酶 相关性 中文摘要 目的比较急性大面积、次大面积、非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治疗前后以及不同药物、不同给药方式之间血清转氨酶的变化。方法将明确诊断为PTE的519例患者分为为大面积(54例)、次大面积(195例)、非大面积PTE(270例)。大面积、次大面积PTE患者采用溶栓治疗,非大面积PTE患者采用抗凝治疗。按中心随机方法,溶栓药物分别应用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凝药物分别为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结果(1)大面积PTE患者治疗前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4±33)IU/L、(88±40)IU/L]明显高于次大面积PTE[(52±21)IU/L、(43±18)IU/L]、非大面积PTE[(38±13)IU/L、(35±11)IU/L](P〈0.05);(2)非大面积PTE应用普通肝素患者治疗后7d血清ALT(84±39)IU/L明显高于应用低分子肝素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阿替普酶 溶栓治疗
原文传递
不同负荷量氯吡格雷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研 唐彦 裴建行 《血栓与止血学》 2012年第3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组于溶栓前阿司...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组于溶栓前阿司匹林300 mg嚼服;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B组和C组患者分别于溶栓前顿服负荷量氯吡格雷300 mg或600 mg。比较3组间临床特征、溶栓血管再通率、再梗死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A组的溶栓再通率为40%,显著低于B组的62%和C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再通率略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溶栓后再梗死率26%、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28%及心源性死亡率20%显著高于B组的6%、10%、4%和C组的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的溶栓后再梗死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及心源性死亡率略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的出血发生率依次为14%、16%和20%,组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前口服负荷量氯吡格雷能显著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这种受益随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其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负荷剂量 氯吡格雷 瑞替普酶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下载PDF
瑞替普酶治疗中危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海歌 王淑仙 +8 位作者 卢志南 严欣欣 吕子超 彭富华 吴艳 高鑫 华潞 荆志成 徐希奇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治疗中危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3至11月期间在阜外医院血栓中心住院且接受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中危急性肺栓塞患者10例。观察溶栓治疗后48 h患者生命体征、右心室内径、肺动脉压力以及重要血清...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治疗中危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3至11月期间在阜外医院血栓中心住院且接受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中危急性肺栓塞患者10例。观察溶栓治疗后48 h患者生命体征、右心室内径、肺动脉压力以及重要血清生化标记物的变化,并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溶栓疗效评价: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后48 h,超声心动图结果示入选患者右心室前后径平均值由基线的(27.9±3.8) mm缩小至(24.8±2.6) mm (P=0.03),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平均值由基线的(63.9±21.6) mmHg(1 mmHg=0.133 kPa)下降至(34.4±19.8) mmHg (P=0.02),心率和呼吸频率均较溶栓前明显下降(P均〈0.05),血压未见明显变化,血气分析提示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明显升高[氧分压由(65.2±14.3) mmHg升高至(80.0±9.6) mmHg, P=0.006;血氧饱和度由(90.8±3.5)%升高至(95.2 ±1.6)%, P=0.002],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升高(P〈0.05),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心肌肌钙蛋白I均明显下降(P均〈0.05)。随访3个月无患者发生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复发。(2)溶栓安全性评价:溶栓治疗即刻至7 d内,仅有1例患者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结束后即刻发生咯血(量约70 ml),给予人凝血酶原复合物300 U静脉泵入后停止。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有8例患者完成了溶栓治疗即刻至3个月的随访,均未发生大出血及死亡事件。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中危急性肺栓塞患者近期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治疗结果 瑞替普酶
原文传递
丁苯酞辅助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细胞凋亡因子、mR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鲍利改 董谦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辅助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及对细胞凋亡因子、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8例ACI,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探讨丁苯酞辅助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及对细胞凋亡因子、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8例ACI,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瑞替普酶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联合治疗,均治疗14 d。对比2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治疗14 d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细胞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sFASL)、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mRS评分及梗死灶体积。结果研究组治疗14 d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4 d后TT、APTT、PT、NO、Bcl-2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升高更明显(P<0.05)。2组治疗14 d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vWF、ET-1、sFASL、sFAS水平及NIHSS、mR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14 d后梗死灶体积均减小,且研究组减小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辅助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能改善ACI患者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状态与血管内皮功能,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缩小梗死灶体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而增强疗效、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丁苯酞 瑞替普酶 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B淋巴细胞瘤-2 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 改良Rankin量表
下载PDF
瑞替普酶溶栓成功后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耿巍 傅向华 +7 位作者 田祥 刘轶园 刘倩梅 孟海云 刘欣 李亭亭 李良 王培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10-314,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瑞替普酶溶栓成功后12 h内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24例急性STEMI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溶栓成功后随机分为早期介入治疗(E-PCI)组和择...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瑞替普酶溶栓成功后12 h内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24例急性STEMI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溶栓成功后随机分为早期介入治疗(E-PCI)组和择期介入治疗(S-PCI)组(各112例)。E-PCI组于分组后12 h内经桡动脉行PCI,S-PCI组于分组后1周经桡动脉行PCI。主要终点为住院期间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次要终点为12个月随访期内的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与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PCI组住院时间较S-PCI组明显缩短(P<0.001)。E-PCI组与S-PCI组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布、无复流的发生率、梗死相关血管分布及对比剂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PCI组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比例明显偏高(30.3%比10.7%,P=0.001)。E-PCI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4.5%比14.3%,P=0.022),两组住院期间再发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死亡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2个月随访期内累计的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再发心绞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根据TIMI分级标准记录到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EMI患者,如不能及时行直接PCI,则应用瑞替普酶溶栓后早期经桡动脉行PCI可明显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替普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 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