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法解释方法与人权保障的实现——从类推解释、扩张解释、限制解释谈起 被引量:13
1
作者 彭辅顺 《政法论丛》 2007年第1期38-43,共6页
无论是刑法类推解释、扩张解释还是限制解释,都不是在刑法规定的字面意义上所进行的解释,不能保障国民的预测可能性,因而均应当区分为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扩张解释、限制解释和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扩张解释、限制解释。前者... 无论是刑法类推解释、扩张解释还是限制解释,都不是在刑法规定的字面意义上所进行的解释,不能保障国民的预测可能性,因而均应当区分为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扩张解释、限制解释和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扩张解释、限制解释。前者有利于人权保障,应当允许;而后者不利于人权保障,应当禁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推解释 扩张解释 限制解释 人权保障 实现
下载PDF
“入户抢劫”量刑合理化的路径 被引量:4
2
作者 武晓雯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7-140,共14页
针对"入户抢劫"的法定刑过重以及量刑畸重的现象,大多数刑法学者选择的路径是通过对构成要件进行限制解释来限缩"入户抢劫"的成立范围,从而达到量刑合理化的目的。但是,过度的限制解释所产生的弊端是相当明显的。建... 针对"入户抢劫"的法定刑过重以及量刑畸重的现象,大多数刑法学者选择的路径是通过对构成要件进行限制解释来限缩"入户抢劫"的成立范围,从而达到量刑合理化的目的。但是,过度的限制解释所产生的弊端是相当明显的。建议:一是提倡法官注重法定刑的分配,对单纯的"入户抢劫"行为只能分配"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而不能分配"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从而使"入户抢劫"的法定最高刑受到限制;二是提倡以积极的态度合理适用我国《刑法》中有关减轻处罚的制度,从而解决"入户抢劫"的法定最低刑过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户抢劫” 限制解释 法定刑分配 减轻处罚
原文传递
国际投资仲裁中适用“保护伞条款”之冲突与解决——以仲裁庭阐释条款的态度为线索 被引量:4
3
作者 丁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76,共6页
投资者基于同一事实形成条约请求权和契约请求权。不同的请求权使仲裁庭适用"保护伞条款"通常面临模糊与明确两类请求权的方法矛盾并存、扩大与限制的解释选择共济。剖析"保护伞条款"典型案例,表明仲裁庭合理限制&q... 投资者基于同一事实形成条约请求权和契约请求权。不同的请求权使仲裁庭适用"保护伞条款"通常面临模糊与明确两类请求权的方法矛盾并存、扩大与限制的解释选择共济。剖析"保护伞条款"典型案例,表明仲裁庭合理限制"保护伞条款"之必要,而限制解释则要通过减少多重程序实现。合理限制方能兼顾效率与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约请求权 契约请求权 保护伞条款 限制解释
下载PDF
容器隐喻、套件隐喻及相关的语法现象——词语同现限制的认知解释和计算分析 被引量:39
4
作者 袁毓林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5-208,共14页
本文以"满"、"全"等词语在用法和意义上的差别为例,说明怎样从隐喻的角度分析语言表达中词语的同现限制问题,建议把隐喻分析提升到意象图式的抽象水平,藉此把语言的认知解释转换成算法规则和形式表示,从而实现认知... 本文以"满"、"全"等词语在用法和意义上的差别为例,说明怎样从隐喻的角度分析语言表达中词语的同现限制问题,建议把隐喻分析提升到意象图式的抽象水平,藉此把语言的认知解释转换成算法规则和形式表示,从而实现认知和计算的统一。文章分为六个部分:§1讨论"满+NP"和"全+NP"在形式和意义上的不平行性;§2用容器隐喻来分析跟"满"相关的表达,用套件隐喻来分析跟"全"相关的表达;§3用意象图式的概念来讨论不同的容器隐喻表达的心理表征问题;§4用容器隐喻和套件隐喻的中和来解释"满"、"全"跟"一"的交替关系;§5用配偶图式和平分图式的对立,来解释古代汉语中"双"和"两"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差别;§6讨论怎样从隐喻表达的图式解剖走向其语义的形式表示和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隐喻 套件隐喻 同现限制 意象图式 汉语
原文传递
以刑制罪司法逻辑的功能探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运锋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84,共7页
与传统的罪刑关系不同,以刑制罪的司法逻辑在实践上具有独特的功能,这对于法治建设的推动与司法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刑制罪司法模式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弥补传统司法模式的不足;有利于贯彻刑事政策;有利于体现... 与传统的罪刑关系不同,以刑制罪的司法逻辑在实践上具有独特的功能,这对于法治建设的推动与司法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刑制罪司法模式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弥补传统司法模式的不足;有利于贯彻刑事政策;有利于体现刑法的谦抑性;有利于构建刑法实质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刑制罪 司法模式 刑事政策 刑法谦抑性 实质解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