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尔沁沙质草地植物群落的放牧退化及其自然恢复过程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哈林 大黑俊哉 +3 位作者 李玉霖 左小安 黄刚 周瑞莲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9-235,共7页
为了了解不同放牧强度对我国北方沙质草地的影响及其封禁停牧后草地植被的自然恢复过程,我们于1992—2006年在科尔沁沙地开展了草地放牧和封育试验,分析研究了人类放牧活动对草地植被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程度退化草地恢复速度及其所受气... 为了了解不同放牧强度对我国北方沙质草地的影响及其封禁停牧后草地植被的自然恢复过程,我们于1992—2006年在科尔沁沙地开展了草地放牧和封育试验,分析研究了人类放牧活动对草地植被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程度退化草地恢复速度及其所受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科尔沁沙地,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草地植被受放牧影响的程度会加重,但只有持续重牧才会导致植被的严重退化,而且持续重牧对植被盖度、高度和草地生产力的危害程度要大于对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危害程度;中度放牧可以导致植被盖度、高度、生物量的轻度下降,但对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没有不良影响;对于退化草地而言,持续轻牧可促进植被的有效恢复;②封禁停牧以后,草地原受干扰程度不同,其恢复的相对速度也不同,表现为原草地退化越严重,其恢复速度相对越快,而且是植被高度、盖度、生物量的恢复速度要大于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频度的恢复速度;③草地植被的恢复演替明显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暖湿气候有利于植被的恢复,暖干气候对于植被的恢复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植物群落 放牧演变 自然恢复 过程
原文传递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 被引量:16
2
作者 魏媛 张金池 喻理飞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75,共5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表征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重要特征之一。笔者以贵州花江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生境、不同层次、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表征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重要特征之一。笔者以贵州花江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生境、不同层次、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中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存在较大差异。随着退化喀斯特植被的恢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明显上升,从大到小表现为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裸地阶段,反映出土壤质量在逐渐恢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特征在不同生境间从大到小主要表现为裸地和草本群落阶段为石沟、土面、石槽,灌木群落阶段和乔林阶段为石槽、土面、石沟;土壤剖面上均呈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根际和根外变化明显,表现为根际高于非根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喀斯特植被 恢复过程 土壤微生物 生物量碳
下载PDF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活性研究--以贵州花江地区为例 被引量:16
3
作者 魏媛 喻理飞 张金池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7,共5页
退化喀斯特植被的恢复机理一直是近年来土壤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通过分析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了贵州花江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内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表... 退化喀斯特植被的恢复机理一直是近年来土壤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通过分析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研究了贵州花江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内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存在较大差异。随着退化喀斯特植被的恢复,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三大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总数明显上升,表现为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裸地阶段,且细菌较真菌和放线菌相比占绝对优势,其在微生物总数中分别占95.95%,93.49%,92.32%和92.48%;各主要生理类群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且氨化细菌>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硝化细菌,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增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明显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P<0.01)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微生物是表征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重要特征之一,反映出随着退化喀斯特植被的恢复土壤质量也在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喀斯特植被 恢复过程 土壤微生物 贵州花江
下载PDF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生态肥力质量评价——以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魏媛 喻理飞 +1 位作者 张金池 俞元春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1-67,共7页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能够揭示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态影响效果的生物学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等微生物活性指标在评价土壤生物学肥力质量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氨化细菌数量、微生...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能够揭示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态影响效果的生物学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等微生物活性指标在评价土壤生物学肥力质量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氨化细菌数量、微生物熵、代谢熵等微生物活性指标在土壤生物学肥力评价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对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影响较小。利用土壤综合肥力指标值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阶段土壤生物学肥力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特征,均表现A层>B层的特点,这说明各恢复阶段的土壤生物学肥力具有随土壤层次加深而下降的变化趋势。同时,从裸地阶段→草本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由于土壤物质循环逐渐加快,微生物活性逐渐增强,土壤生物学肥力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喀斯特植被 恢复过程 土壤微生物指标 生态肥力 质量评价 贵州花江
下载PDF
植被恢复对土壤N、P积累转化及其耦合关系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方晰 陈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4-97,共14页
氮(N)、磷(P)是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的主要养分元素,且N、P循环间具有密切的耦合关系,系统地研究土壤N、P积累转化及其耦合关系随植被恢复的变化,准确揭示土壤N、P有效性及其供应能力随植被恢复的演变规律和机制,对促进退化森林... 氮(N)、磷(P)是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的主要养分元素,且N、P循环间具有密切的耦合关系,系统地研究土壤N、P积累转化及其耦合关系随植被恢复的变化,准确揭示土壤N、P有效性及其供应能力随植被恢复的演变规律和机制,对促进退化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制定科学有效的N、P管理措施,提高森林生产力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植被恢复过程土壤N、P积累转化,土壤N、P耦合与平衡关系的演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述,针对目前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土壤N、P各形态含量及其组成比例随植被恢复而变化,但由于植物生长规律、养分利用策略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土壤(包括微生物)N、P积累转化随植被恢复变化的研究结果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土壤N、P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施肥试验方面,有关随植被恢复土壤N、P积累转化过程中两者间相互作用的演变规律仍有待于深入研究;土壤N、P积累转化过程及其耦合关系受到植被因子(凋落物、根系及其分泌物)和土壤因子(理化性质、微生物)的影响。不同气候区、不同土壤类型森林生态系统P循环及其调控机制;随植被恢复和全球变化,土壤N、P限制格局是否发生改变,N、P耦合与平衡关系趋于加强或解耦;建立和完善有效预测N、P循环功能耦合的综合模型,特别是将N、P循环间的耦合关系与C循环功能联系起来的模型等不仅是当前森林土壤养分科学管理相关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也是未来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和管理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N、P积累 转化过程 耦合关系
下载PDF
基于E_(CPS)模型的青海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恢复评估 被引量:9
6
作者 毛旭锋 魏晓燕 +3 位作者 陈琼 刘峰贵 陶雅琴 张志法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0-771,共12页
恢复效果评估是湿地恢复工程评价以及湿地后续高效管理和利用的基础。以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为案例区,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过程-生态系统服务(ECPS)的评估体系,筛选与区域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的评价因子,采用样方调查、野外监... 恢复效果评估是湿地恢复工程评价以及湿地后续高效管理和利用的基础。以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为案例区,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系统过程-生态系统服务(ECPS)的评估体系,筛选与区域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的评价因子,采用样方调查、野外监测、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评估数据,从时空尺度评价湿地恢复区植被特征、水文过程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情况,并对影响湿地恢复的主要过程和因素展开分析和讨论。结果显示,湿地恢复的综合评价指数为41分,湿地恢复效果较好:①湿地恢复区植物增加了11种,而湿地植被的平均盖度也增加了35.5%,重点监测的三种优势湿地植物(芦苇、小香蒲和篦齿眼子菜)在单位面积上的平均生物量较参照区平均增加30.9%。②从生态过程指标来看,湿地恢复区TSIp(Total System Interflow of P)指数和FCIp(Finn Cycle Index of P)指数较参照区分别提升了37.2%和26.3%,说明湿地物质交换和循环过程有一定的改善。③从生态系统服务指标的变化来看,栖息地、土壤肥力、水质净化、大气调节、休闲娱乐服务分别增加了92.3%,50.9%,98.3%,73.8%和82.6%。④从湿地恢复的影响因素来看,湿地水深、水域面积、水温和底泥颗粒粒径大小与湿地植被恢复相关,并进一步影响湿地生态过程恢复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湿地 生态恢复 生态特征 生态过程 生态系统服务
原文传递
互花米草防治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7
作者 冯虹毓 张天歌 +7 位作者 赵晖 朱正杰 耿其芳 杨文 乔亚军 赵永强 夏露 安树青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5期2-6,12,共6页
文中综述了互花米草防治对滨海湿地生物和土壤以及对海岸带的影响。基于国内外关于互花米草及其防治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认为互花米草防治将有助于原生生态系统的恢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保护并改善丹顶鹤等鸟类的栖息环境,增... 文中综述了互花米草防治对滨海湿地生物和土壤以及对海岸带的影响。基于国内外关于互花米草及其防治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认为互花米草防治将有助于原生生态系统的恢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保护并改善丹顶鹤等鸟类的栖息环境,增加海岸侵蚀的风险,但目前研究仍存在不足和空白。当前互花米草防治工作持续时间短、防治面积广,建议根据不同的互花米草防治措施开展长期跟踪监测研究,并亟需廓清影响机理机制,为今后互花米草防治后的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防治 生态修复 生物地貌 生物多样性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下载PDF
Recovery of threatened plant species and their habitats in the biodiversity hotspot of the Southwest Australian Floristic Region
8
作者 Leonie Monks Sarah Barrett +7 位作者 Brett Beecham Margaret Byrne Alanna Chant David Coates J.Anne Cochrane Andrew Crawford Rebecca Dillon Colin Yates 《Plant Diversit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59-74,共16页
The Southwest Australian Floristic Region(SWAFR) is a global biodiversity hotspot with high plant diversity and endemism and a broad range of threatening processes. An outcome of this is a high proportion of rare and ... The Southwest Australian Floristic Region(SWAFR) is a global biodiversity hotspot with high plant diversity and endemism and a broad range of threatening processes. An outcome of this is a high proportion of rare and threatened plant species. Ongoing discovery and taxonomic description of new species, many of which are rare, increases the challenges for recovery of threatened species and prioritisation of conservation actions. Current conservation of this diverse flora is based on integrated and scientific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Here we present an overview of current approaches to the conservation of threatened flora in the SWAFR with a focus on active management through recovery and restoration that is integrated with targeted research. Key threats include disease, fragmentation, invasive weeds, altered fire regimes, grazing, altered hydro-ecology and climate change. We highlight the integrated approach to management of threats and recovery of species with four case studies of threatened flora recovery projects that illustrate the breadth of interventions ranging from In situ management to conservation reintroductions and restoration of threatened species habitats. Our review and case studies emphasise that despite the scale of the challenge, a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reats and their impacts enables effective conservation actions to arrest decline and enhance recovery of threatened species and habit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ATENED species Threatening processes Conservation RECOVERY restoration Biodiversity HOTSPOT
下载PDF
肉类加工机刀具制造与修复的新方法(英文)
9
作者 Rudik Felix Y\ Gutuev Magomed Sh\ Vorotnikov Igor L\ Murachtanova Ludmila I Pakharev Alexey V\ Kiselyov Alexey E (Department of Mechanisation of Crop Production Products Processing, Saratov State Agrarian University, Saratov, Russia)Rudik Felix Y\ Gut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2-295,共4页
关键词 刀具 肉类加工机 制造 修复
下载PDF
过程耦合与空间集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景观生态学认知 被引量:154
10
作者 彭建 吕丹娜 +3 位作者 董建权 刘焱序 刘前媛 李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共11页
新时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核心是整体保护与系统治理,强调生态保护修复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关联的系统性、协同性。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基于整体综合视角聚焦景观结构与功能演变及其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机理,重点关注过程耦合与... 新时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核心是整体保护与系统治理,强调生态保护修复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关联的系统性、协同性。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基于整体综合视角聚焦景观结构与功能演变及其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机理,重点关注过程耦合与空间集成。面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战略需求,景观生态学"格局与过程耦合—时空尺度—生态系统服务—景观可持续性"的研究路径能够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重要学科支撑;依据格局—过程互馈机理识别退化、受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基于景观多功能性权衡协调社会—生态需求并确定修复目标,应用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多层级修复网络体系,建立面向景观可持续性的多尺度级联福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景观生态学 过程耦合 空间集成
原文传递
河流生态修复的顶层设计思考 被引量:54
11
作者 林俊强 陈凯麒 +3 位作者 曹晓红 祁昌军 樊博 彭期冬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3-491,共9页
我国河流生态修复工作发展迅速,近年来已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但从宏观战略方面,仍然缺乏河流生态修复方面的专项顶层设计来指导具体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分析,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顶层设计思路,包括生态现状评价与胁... 我国河流生态修复工作发展迅速,近年来已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但从宏观战略方面,仍然缺乏河流生态修复方面的专项顶层设计来指导具体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分析,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顶层设计思路,包括生态现状评价与胁迫因子识别、生态修复基点和修复目标确定、生态修复规划制定、生态修复措施实施、修复后适宜性管理与技术推广等关键技术流程,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其中的技术要点和实施建议。该成果可为今后河流生态修复规划、修复工程实践以及修复后管理等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顶层设计 关键技术流程 适宜性管理
下载PDF
木荷马尾松人工林不同恢复阶段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程煜 洪伟 吴承祯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102,共6页
以空间代时间法,对中亚热带区域的木荷马尾松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以乔木种的重要值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群落划分为4个恢复阶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基本上逐渐增大,且乔木层相应的多样性指数均小... 以空间代时间法,对中亚热带区域的木荷马尾松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以乔木种的重要值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群落划分为4个恢复阶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基本上逐渐增大,且乔木层相应的多样性指数均小于灌木层的,而草本层的变化规律不明显.群落恢复时间最长、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第4阶段的Shannon-W 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仅为1.566、0.611、0.578(乔木层)和3.420、0.960、0.933(灌木层),远远低于其它同类天然次生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不同恢复阶段 木荷 马尾松 人工林
下载PDF
关于生态功能与管理的生物土壤结皮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戴黎聪 柯浔 +3 位作者 曹莹芳 张法伟 曹广民 李以康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29,共8页
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s)是由土壤中的低等植物、微生物和和土壤颗粒粘合形成的一种特殊复合体,广泛分布于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研究表明,BSCs主要由藻类、地衣、苔藓等自养生物和细菌、微小真菌等异养生物构成并... 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BSCs)是由土壤中的低等植物、微生物和和土壤颗粒粘合形成的一种特殊复合体,广泛分布于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研究表明,BSCs主要由藻类、地衣、苔藓等自养生物和细菌、微小真菌等异养生物构成并被誉为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师,对于沙地和荒漠碳、氮、磷等养分的固定以及土壤酶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调节土壤表层的水文过程(降水入渗、地表径流、蒸发等过程),进而影响地上植被种子萌发、幼苗存活及生长过程。BSCs的分类,一般依据BSCs中的优势物种和演替方向,可将结皮依次分为藻类结皮、地衣结皮及苔藓结皮3类;其形成、发育和结构、功能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干扰的影响,但关于BSCs的监测和管理研究甚少。本文结合比值植被指数(Simple Ratio Index)和归一化色素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方法,旨在对BSCs的形态类群进行科学监测,同时结合BSCs的恢复演替程度,重点阐述不同利用方式和强度下,生物结皮演替及其生态功能对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期探索可行的管理措施,为认识干旱半干旱区地表过程,促进退化生态系统修复进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土壤结皮 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师 水文过程 监测和管理
下载PDF
黄河口不同恢复阶段湿地土壤N_2O产生的不同过程及贡献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孙文广 孙志高 +2 位作者 甘卓亭 孙万龙 王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110-3119,共10页
采用时空替代法,选择黄河口生态恢复前后未恢复区(R0)、2007年恢复区(R2007)和2002年恢复区(R2002)的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态恢复工程对湿地土壤N2O产生不同过程与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不同恢复阶段湿地土壤N2O总产生量差异... 采用时空替代法,选择黄河口生态恢复前后未恢复区(R0)、2007年恢复区(R2007)和2002年恢复区(R2002)的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态恢复工程对湿地土壤N2O产生不同过程与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不同恢复阶段湿地土壤N2O总产生量差异明显,但总体均表现为N2O释放.恢复区湿地土壤的N2O产生量大于未恢复区.N2O的产生主要以硝化作用和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为主,而反硝化作用对N2O的产生有较大削弱作用,这与不同恢复阶段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非生物作用对N2O产生量贡献较大,这与黄河口为高活性铁区,Fe的还原作用关系密切.尽管黄河口不同恢复阶段湿地土壤N2O的产生是生物作用与非生物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由于非生物作用对N2O产生的影响较大,应受到特别关注.温度和水分对不同恢复阶段湿地土壤N2O产生过程的影响不尽一致,这与土壤微生物活性对温度和水分的响应差异有关.黄河口不同恢复阶段湿地土壤的N2O总产生量介于(0.37±0.08)~(9.75±7.64)nmol·(kg·h)-1,略高于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的N2O总产生量,但明显低于富氧森林土壤、草原土壤和闽江口短叶茳芏湿地的N2O总产生量.研究发现,黄河口生态恢复工程的长期实施明显促进了N2O的产生,因而下一步生态恢复工程应统筹考虑景观恢复与温室气体削弱这两方面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 芦苇湿地 硝化反硝化作用 非生物作用 黄河口
原文传递
退化高寒草甸关键生态属性对多途径恢复措施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光茹 李文清 +7 位作者 张法伟 崔骁勇 贺慧丹 杨永胜 祝景彬 王春雨 罗方林 李英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293-6303,共11页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植被类型,但退化态势较为严峻,严重威胁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战略地位。退化高寒草甸的复健是世界性难题,治理效果也因退化状态、恢复措施及气候环境而异。以春季休牧、秋季休牧、畜群结构优化、减畜轮牧、围栏...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植被类型,但退化态势较为严峻,严重威胁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战略地位。退化高寒草甸的复健是世界性难题,治理效果也因退化状态、恢复措施及气候环境而异。以春季休牧、秋季休牧、畜群结构优化、减畜轮牧、围栏封育及翻耕改建等典型多途径恢复措施下的退化高寒草甸为对象,系统探讨主要生态要素和生态功能的响应特征及潜在过程。结果表明,典型恢复措施下退化高寒草甸的植被生产力、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土壤饱和持水量等生态要素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而恢复效果与实施年限及恢复措施密切相关。围栏封育和翻耕改建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及饱和持水量随恢复年限均表现为对数饱和型的响应特征,退化高寒草甸固碳持水功能的基本恢复年限约为6-10年。春季休牧、秋季休牧、畜群结构优化、减畜轮牧、围栏封育等放牧管理恢复措施应适用于轻度退化至重度退化的高寒草甸,而翻耕改建则是极度退化高寒草甸的适宜治理措施。由于多途径恢复措施的关注目标不同,今后研究应集中在恢复措施的组合优化和综合评价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退化草甸 多途径恢复措施 关键生态属性 适宜恢复年限 生态过程
下载PDF
木荷马尾松林更新层种群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程煜 胡喜生 +2 位作者 洪伟 吴承祯 陈灿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0-225,共6页
以重要值作为各植物种群的数量特征,从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等数量指标上分析了中亚热带木荷马尾松林不同恢复类型群落更新层种群的生态位特征。群落结构简单,物种丰富度较低,大多数树种的生态位幅度较大,其中木荷的... 以重要值作为各植物种群的数量特征,从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等数量指标上分析了中亚热带木荷马尾松林不同恢复类型群落更新层种群的生态位特征。群落结构简单,物种丰富度较低,大多数树种的生态位幅度较大,其中木荷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对其它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也都较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趋势。这对于中亚热带营造针阔混交林和人工阔叶混交林的树种选择具有指导意义,也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中亚热带人工生态林群落演替、稳定性和结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不同恢复类型 更新层 木荷
下载PDF
详细规划层面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实施路径探索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崛 许立言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5,共7页
文章从用地权衡与生态过程回溯出发,分别对当前生态管控在建设开发和生态保护、控制要素与指标选取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回应,并在建立划定生态控制分区、构建分区管控导则与指标体系及发布生态保护与修复附加图则的实施路径方面进行了探... 文章从用地权衡与生态过程回溯出发,分别对当前生态管控在建设开发和生态保护、控制要素与指标选取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回应,并在建立划定生态控制分区、构建分区管控导则与指标体系及发布生态保护与修复附加图则的实施路径方面进行了探索,以促进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在详细规划层面的落地实施与精细化管理。其中,用地权衡以生态—建设兼容性矩阵与成本—效益分析为核心,为用地冲突的协调提供了理性依据;生态过程回溯强化了分区管控导则及指标与管控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减少了管控指标体系确立的主观性与无效性。此外,以“1+X”的形式发布生态保护与修复附加图则,使其既能弥补详细规划编制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不足,又能满足一般生态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在具体实施和监督管理方面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细规划 生态保护与修复 用地权衡 生态过程回溯 生态控制分区 管控导则与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不同恢复类型木荷马尾松林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煜 陈灿 +3 位作者 洪伟 吴承祯 杨细明 范海兰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448-452,共5页
应用5项聚集度指标对不同恢复类型木荷马尾松林乔、灌木层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恢复,一些地带性物种已侵入群落,但仅局限于部分样方内,群落目前处于中亚热带植被演替系列的前期,群落结构较脆... 应用5项聚集度指标对不同恢复类型木荷马尾松林乔、灌木层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恢复,一些地带性物种已侵入群落,但仅局限于部分样方内,群落目前处于中亚热带植被演替系列的前期,群落结构较脆弱.在乔木层中,只第一、三类型的木荷,第三类型的台湾相思及第四类型的青冈等种群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一致,都呈聚集分布,表现出一般的种群分布格局.马尾松和杉木则都呈均匀分布,保持着人工干扰的结果;灌木层中木荷幼苗幼树的M/x先升后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随着乔木层物种组成的改变,种间竞争加剧,生长环境条件的改变使木荷的聚集强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格局 不同恢复类型 木荷 聚集度指标
下载PDF
浅谈在水环境治理中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晓梁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第5期92-93,共2页
水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主要有生态浮床、底质改良、河道缓冲带、砾间接触氧化工程、人工湿地五项基本处理工艺,在设计水生态修复方案前首先掌握这些基本工艺的原理、步骤及优缺点,然后根据技术可行性、治理周期、土地规划用途和... 水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主要有生态浮床、底质改良、河道缓冲带、砾间接触氧化工程、人工湿地五项基本处理工艺,在设计水生态修复方案前首先掌握这些基本工艺的原理、步骤及优缺点,然后根据技术可行性、治理周期、土地规划用途和处理经济性等多种限制因素筛选基本处理工艺,按照"一河一策"的治理思路,结合流域的具体污染状况、技术可行性和工程实施难度来确定具体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 基本处理工艺
下载PDF
肉类加工机刀具制造与修复的新方法(英文)
20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2-295,共页
Manytoolssuchasboningknives,meatmincingmachinecrossknivesandgrates,cutterknivesthatarewidelyusednowadaysinmea... Manytoolssuchasboningknives,meatmincingmachinecrossknivesandgrates,cutterknivesthatarewidelyusednowadaysinmeatprocessingindustryhavelowsafetyindex.Inthisconnectionitbecamenecessarytoimprovecuttingtoolsbyincreasingtheir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 生产 修复 技术加工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