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肺炎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8
1
作者 张志强 马海英 +2 位作者 冯宪军 杨艳荣 郭悦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7-1299,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重症肺炎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病毒肺炎诊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8月医院救治的160例RICU重症肺炎合并重度ARD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重症肺炎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病毒肺炎诊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8月医院救治的160例RICU重症肺炎合并重度ARD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病死情况分为病死组109例与存活组51例,调查感染病原体分布,分析重症肺炎合并重度ARDS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并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0例重症肺炎合并重度ARDS患者,病死109例,病死率为68.13%;经病原学确诊H1N1 25例、柯萨奇病毒9例、巨细胞病毒8例;细菌感染39例,继发真菌感染23例,合并真菌感染16例;病死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7,P<0.05);病死组患者的R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8.95,P<0.05);病死组患者的氧合指数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P<0.05)。结论 RICU中重症肺炎合并重度ARDS有较高的病死率,其中患者的平均年龄、R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氧合指数与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病毒性肺炎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预后
原文传递
RICU多重耐药菌的耐药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2
2
作者 杨慧 向平超 +3 位作者 郭伟安 孙佳 宋丽萍 张硕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耐药情况,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收住RICU的79例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分析。同时在非多重耐药、多重耐药及泛耐药三组患者...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耐药情况,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收住RICU的79例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分析。同时在非多重耐药、多重耐药及泛耐药三组患者之间进行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分离出的129株病原菌中前三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4.0%)、金黄色葡萄球菌(22.5%)及鲍曼不动杆菌(15.5%);多重耐药菌72株,前三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8.9%)、铜绿假单胞菌(25.0%)及鲍曼不动杆菌(19.4%)。泛耐药菌29株,以铜绿假单胞菌(48.3%)及鲍曼不动杆菌(44.8%)为主。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入住RICU次数、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机械通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及合并糖尿病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高。患者入住RICU次数、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机械通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及合并糖尿病与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泛耐药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对住院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病情判断的有效性 被引量:41
3
作者 林俊宏 谢志伟 +1 位作者 何春卉 邓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235-123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评分)用于住院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情判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住院期间因病情加重需要转入ICU治疗的患者36例,取同时入院但不需要转ICU治疗的377例...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评分)用于住院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情判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住院期间因病情加重需要转入ICU治疗的患者36例,取同时入院但不需要转ICU治疗的377例作为对照,总病例413例。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个组:(1)非监护组302例(对照);(2)监护组75例(对照);(3)ICU组36例(病例)。记录非监护组、监护组人院时的PEWS评分,ICU组转入ICU12h前的PEWS评分。比较各组PEWS评分的差异,并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是ICU组10个月(4~13个月),监护组10个月(6~16个月),非监护组14个月(6~24个月),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3.59,P〈0.01)。3组患者PEWS评分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是ICU组6分(6~7分),监护组5分(4~5分),非监护组2分(1—2分),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255.641,P〈0.01)。患者需要增加监护的PEWS评分为3.5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95%CI:0.867—0.929,敏感度为0.907,特异度为0.893;患者需要转入ICU的PEWS评分为4.5分,ROC曲线下面积0.978,95%CI:0.964~0.992,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0.862。结论PEWS评分可以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和转入ICU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呼吸系统 住院患者 重症监护室
原文传递
ICU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 被引量:40
4
作者 王黎一 史利克 王悦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5-731,共7页
目的探讨在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否仍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单元。方法调查2017年8月-2018年8月某院本部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其中MDR-A... 目的探讨在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否仍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单元。方法调查2017年8月-2018年8月某院本部确诊为鲍曼不动杆菌(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其中MDR-AB感染患者为病例组,以性别、年龄±2岁作为匹配因素,采用1∶1个体匹配病例对照,并筛选同期非MDR-AB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再用logistic回归控制其他混杂因素,探讨ICU是否仍为MD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单元。同时调查同期ICU与普通病房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情况并比较。结果共有227例确诊为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其中MDR-AB感染66例,非MDR-AB感染161例。采用1∶1个体匹配后,对照组患者感染前二联抗菌药物使用日数、导尿管留置日数和中心静脉置管日数均高于病例组(均P<0.05);病例组患者感染前ICU入住率、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率和导尿管留置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和和留置导尿管是患者发生MD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检出的AB对头孢呋辛/舒巴坦的耐药率均>90%,对多粘菌素B的敏感率均为100%。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ICU(86.96%)高于普通病房(7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90.77%)也高于普通病房(8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是MDR-AB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场所,留置导尿管患者为MDR-AB感染的高发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下呼吸道感染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匹配 病例对照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呼吸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许钧 李慧 +4 位作者 文隆 胡琪 李科宇 刘萍 汤渝玲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呼吸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选择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80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呼吸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选择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80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吸氧、抗感染、机械通气以及补液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分别为(8.7±2.1) d、(8.0±1.6) d和(14.7±3.8) d,均明显短于常规组的(14.2±3.3) d、(13.4±3.1) d和(23.8±3.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呼吸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突出,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气道分泌物和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吸痰 灌洗 呼吸重症监护室 肺部感染 疗效
下载PDF
ICU患者感染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王惠姣 徐娇君 +3 位作者 陈小平 吴翡斐 何黎 叶旭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5-1237,1240,共4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肠道与呼吸道感染的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及基因,探讨ICU患者肺部感染与肠道细菌的关联,为ICU患者的呼吸道医院感染及控制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医院50例肺部感染患者,ICU住院患者...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肠道与呼吸道感染的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及基因,探讨ICU患者肺部感染与肠道细菌的关联,为ICU患者的呼吸道医院感染及控制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医院50例肺部感染患者,ICU住院患者粪便或肛拭子、痰液标本各50份,对送检标本使用ESBLs显色筛选平板及血平板培养基进行培养及多药耐药菌的筛选,经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多药耐药菌进行耐药性比较,用PCR检测常见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用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肛拭子检出肺炎克雷伯菌50株,其中产ESBLs及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分别22、6株,各占44.0%、12.0%;呼吸道标本中检出肺炎克雷伯菌38株,其中产ESBLs、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分别21、4株,各占55.3%、10.5%;肛拭子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对CTX-M、TEM、SHV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48.0%、44.0%、18.0%,呼吸道分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CTX-M、TEM、SHV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36.8%、44.7%、21.1%,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肠道及呼吸道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同源性分析发现同源性较高。结论医院ICU患者呼吸道与肠道分离肺炎克雷伯菌高度同源,且两者携带多药耐药基因存在较高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肠道 呼吸道 重症监护病房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血气分析动态变化规律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飞 李惠 郭彩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23-1127,共5页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血气分析的动态变化特点,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2008年5月—2009年12月收住院的8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血气分析的动态变化特点,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2008年5月—2009年12月收住院的8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每日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HCO3-,比较生存组(52例)与死亡组(31例)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异;以距入住RICU的时间(以天数表示)及分组为固定效应,患者编号为随机效应进行多水平线性模型分析,探讨血气分析指标随住院时间变化的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生存组观察期间pH均值为(7.45±0.09)、HCO3-为(25.3±4.4)mmol/L、PaCO2为(37.5±9.8)mm Hg;死亡组pH值为(7.39±0.11)、HCO3-为(22.8±7.2)mmol/L、PaCO2为(43.2±16.3)mm Hg;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除第8天外,两组在不同的时间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5天,两组pH均呈上升趋势;在最后3 d,生存组pH值超过7.45,水平相对稳定,无上升或下降趋势;而死亡组在最后3 d的pH值呈下降趋势,死亡之前pH值接近7.30。(3)在第4~8天,两组HCO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HCO3-基本是平稳的,波动幅度较小,有8 d维持在24~26 mmol/L之间,表现较为稳定;而死亡组HCO3-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由第1天的明显低于参考下限到第9天的高于参考值上限。(4)除第1天和第9天,两组PaCO2在不同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生存组PaCO2降低幅度大于死亡组,插管后的PaCO2低于死亡组,且以后一直比较稳定,在35~36 mm Hg,直到拔除气管插管后亦未见反跳;在插管后第6~9天,死亡组PaCO2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第9 d达到最高。结论存活患者在机械通气后酸碱平衡基本保持稳定;而死亡患者后期却出现明显的酸中毒。pH值在入住RICU后随时间变化明显;PaCO2和HCO3-在患者死亡当天出现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动脉血气分析 酸碱平衡
下载PDF
2014—2018年海南地区各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 被引量:23
8
作者 樊雯婧 蒙定武 +4 位作者 楼冬洁 陈海霞 陈健 欧万秋 鲜于舒铭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3-339,共7页
目的了解2014—2018年海南地区各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为降低海南地区医院感染发病率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2014、2016和2018年参与海南省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调查... 目的了解2014—2018年海南地区各级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为降低海南地区医院感染发病率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2014、2016和2018年参与海南省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6、2018年分别调查患者17497、18509、22705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88%~3.26%,呈下降趋势(P<0.001);三年共计感染部位1612例次,以下呼吸道感染(813例次,50.43%)和泌尿道感染(242例次,15.01%)为主;综合ICU是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22.46%~34.53%)。共检出病原菌892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64株,74.44%),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69株,18.95%)和大肠埃希菌(122株,13.68%),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占比最高(48株,5.38%)的革兰阳性菌。三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87%~34.95%,呈下降趋势(P=0.001)。结论尽管海南地区医院感染现患率有所下降,但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重点科室、部位、环节及高危人群的防控管理力度,逐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综合ICU 现患率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西维来司他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21
9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1 位作者 孙同文 张海涛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2年第1期9-13,共5页
西维来司他钠是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在我国快速上市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新药,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临床用药指南和规范。为规范西维来司他钠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业委员会... 西维来司他钠是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在我国快速上市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新药,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临床用药指南和规范。为规范西维来司他钠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众多重症医学、急诊医学、呼吸病学、临床药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共拟出5条建议,并经74名专家投票后制定本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西维来司他钠 专家共识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35例肝移植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勇强 刘懿禾 +4 位作者 孙丽莹 王东浩 王峪 曹书华 沈中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624-626,共3页
目的 调查肝移植受体在重症监护室 (ICU)期间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找出降低肺部感染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肝移植受体下呼吸道分离出的 2 77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结果 革兰阴性 (G- )菌占 6 6 .79% ,革兰阳性 (G+ ... 目的 调查肝移植受体在重症监护室 (ICU)期间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找出降低肺部感染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肝移植受体下呼吸道分离出的 2 77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结果 革兰阴性 (G- )菌占 6 6 .79% ,革兰阳性 (G+ )菌占 2 1.6 6 % ,真菌占 11.5 5 % ,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对绝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结论 合理、适当选用抗生素以及统一、整体管理对降低肝移植受体术后感染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呼吸ICU患者早期运动虚拟现实康复系统的设计与接受度评价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佳妮 张春艳 +2 位作者 贾燕瑞 师晨曦 肖倩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为满足不同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IntensiveCare Unit,RICU)患者个体化的康复方案需求,同时结合肢体运动和认知训练,以游戏的形式体现运动的娱乐性和可视化,同时还可以回顾既往运动轨迹,运动过程中的有目标导向性等特点,设计... 目的:为满足不同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IntensiveCare Unit,RICU)患者个体化的康复方案需求,同时结合肢体运动和认知训练,以游戏的形式体现运动的娱乐性和可视化,同时还可以回顾既往运动轨迹,运动过程中的有目标导向性等特点,设计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RICU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系统,并调查RICU患者对该系统的接受度。方法:由多学科团队共同设计,具有可基于不同肌力匹配最佳运动方案,运动与认知功能训练的有机整合,运动过程可视化及运动轨迹可动态显示和回顾性的功能。于2019年1—5月,使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55名具有此系统使用体验的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技术接受模型改编的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接受度。结果:55名RICU患者对该系统21个问题的接受度评分为(84.91±11.60)分,最高得分为105分。结论:本康复系统弥补了传统康复锻炼枯燥乏味的不足,可提高危重症患者主动运动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改善运动锻炼效果,患者对该系统的接受度较高,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ICU 早期运动 虚拟现实 接受度
下载PDF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病原菌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杨敬芳 王悦 焦青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40-1543,共4页
目的分析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并对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研究。方法对医院2005年1-12月收住RICU的全部患者进行调查监测,采用API细菌鉴定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K-B法药敏试验。结果265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 目的分析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并对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研究。方法对医院2005年1-12月收住RICU的全部患者进行调查监测,采用API细菌鉴定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K-B法药敏试验。结果265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4.34%,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占优势,分别占所有分离菌的28.68%、23.02%和5.66%;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占所有分离菌的4.53%,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100.00%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4.17%、50.70%和23.73%、37.93%;在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中,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应充分认识RICU患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重视病原学资料,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 危险因素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谢翠娥 尹凯 +2 位作者 何周文 桂庆军 沈元琼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G-杆菌在ICU病人下呼吸道感染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用API20E细菌鉴定系统对ICU送检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用ATBG-5药敏卡行20种抗感染药物的敏感试验。ESBLs检测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结果ICU下呼吸道感染G-杆菌中位于前6位... 目的探讨G-杆菌在ICU病人下呼吸道感染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用API20E细菌鉴定系统对ICU送检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用ATBG-5药敏卡行20种抗感染药物的敏感试验。ESBLs检测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结果ICU下呼吸道感染G-杆菌中位于前6位的菌株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复数菌感染率为24.2%。所有G-杆菌耐药率均高,产ESBLs者耐药率更高。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除对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天然耐药外,对大多数G-杆菌仍敏感。结论ICU下呼吸道感染的G-杆菌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医生应熟悉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杆菌 耐药性 呼吸道感染 抗菌药物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呼吸衰竭"一病一品"项目在呼吸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建霞 贾娜 +2 位作者 刘娜 丁炎明 王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 评价呼吸衰竭"一病一品"项目在呼吸监护室实施的效果.方法 以患者为中心,以循证护理为依据,以优质护理服务链为主线,在监护室制订和实施呼吸衰竭"一病一品"护理服务流程和方案,并观察项目实施前后,护士自评的护理能力和患者相... 目的 评价呼吸衰竭"一病一品"项目在呼吸监护室实施的效果.方法 以患者为中心,以循证护理为依据,以优质护理服务链为主线,在监护室制订和实施呼吸衰竭"一病一品"护理服务流程和方案,并观察项目实施前后,护士自评的护理能力和患者相关结局指标的变化.结果 项目实施后,护士自评的综合专业能力从(61.1±13.6)分提高到(84.2±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呼吸衰竭患者整体评估的完整性从51.7%提高到75.4%,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从5.86‰降低到2.09‰.结论 "一病一品"项目能提高护士能力和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呼吸监护室 护理质量 '一病一品'项目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在儿童呼吸衰竭中应用的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17
15
作者 庄士心 张晨美 +4 位作者 闫钢风 杨子浩 钱素云 刘春峰 陆国平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523-527,531,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大陆地区PICU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支持儿童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回顾2011年6月至2016年2月中国大陆地区三级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PICU应用ECMO支持... 目的分析中国大陆地区PICU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支持儿童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回顾2011年6月至2016年2月中国大陆地区三级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PICU应用ECMO支持因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导致的呼吸衰竭,且常规呼吸支持方式效果不佳患儿的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至2016年2月,共有来自4家医院的21例儿童呼吸衰竭患者接受ECMO治疗,平均年龄29.0(9.0,81.5)个月,平均体重12.0(9.0,20.8)蚝。原发病为重症肺炎7例(33%),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29%)。21例患儿中成功撤离ECMO12例(57%),出院存活率38%。患儿P/F比值均数为56.0(44.5,69.0)mmHg(1mmHg=0.133kPa)。ECMO治疗前0I值31.5(19.2,41.0),ECMO治疗24h后0I值6.2(3.8,14.9);患儿经ECMO治疗24h后血气分析P02、SaO:均有明显上升,PO:从ECMO前的49.5(40.4,61.9)mmHg升至65.0(42.6,120.5)mmHg,并且存活者上升水平显著高于死亡者[52.0(1.8,89.4)mmHg比8.2(-15.1,33.9)mmHg,P=0.036];Sa02从ECMO前的80%(70.35%,91.75%)升至98%(95.65%,100%),存活者sa02上升水平显著大于死亡者[23.5%(11.4%,27.1%)比4.3%(2.4%,23.8%),P=0.039]。ECMO的使用降低了呼吸机参数及平均气道压。ECMO平均治疗时间149(91.25,242)h,平均费用15.88(12.57,24.08)万元。VV置管模式存活率比VA置管模式高(3/3例比5/18例);ECMO前使用呼吸机时间越长,病死率越高,死亡组呼吸机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存活组[4.5(2.5,12.0)h比1.6(1.0,2.2)h,P=0.015]。ECMO并发症主要为出血,本次调查出血发生率为38%,血流感染发生率为9.5%。结论ECMO可以明显改善呼吸衰竭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体外膜肺氧合 JL童重症监护病房 临床应用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防治 被引量:15
16
作者 延峰 傅宜静 +2 位作者 骆文玲 崔蓉 王瑞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69-1372,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常见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并对首位病原菌的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月RICU诊断为VAP 43例患者所分离407株菌的分布、耐药性进行了回顾性调...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常见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并对首位病原菌的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月RICU诊断为VAP 43例患者所分离407株菌的分布、耐药性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并对呼吸科3年中7种抗菌药物的年用量与这些药物对VAP首位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7位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真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50.0%且逐年增加,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30.0%,耐药率较低依次为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对β-内酰胺类耐药率逐年降低;亚胺培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和用药频度(DDDs)呈显著正相关(r=1,P<0.0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的年用量与耐药率无相关性。结论在RICU中VAP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革兰阳性菌感染呈上升趋势,积极治疗原发病,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利于防治V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病原菌 耐药 抗菌药物用量
原文传递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非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特征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悦 张鲁涛 +1 位作者 史利克 刘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5-647,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 ICU)非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特征及耐药现状,为RICU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我院RICU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 ICU)非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特征及耐药现状,为RICU医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我院RICU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08株非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6株(66.11%,66/108)、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9株(26.85%,29/108),标本来源以痰标本为主104株(96.30%,104/108)。药敏结果显示,非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45%、29.63%和33.33%,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4.00%和28.57%。结论非铜绿假单胞菌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为主,感染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非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为高度和多重耐药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临床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 非铜绿假单胞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耐药性
下载PDF
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菌群分布及危险因子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周卫平 王江政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6期462-463,466,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及相关性危险因子,探讨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ICU 21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痰培养结果调查,统计下呼吸道感染率、菌群分布和危险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及相关性危险因子,探讨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ICU 21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痰培养结果调查,统计下呼吸道感染率、菌群分布和危险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65例,感染率为30.9%。感染致病菌较多的为革蓝氏阳性球菌,其次为革蓝氏阴性杆菌和白色念珠菌。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结论:对于引起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子如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和气管切开、胃管留置时间、体温、血糖,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可减低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重型颅脑外伤 重症监护病房 菌群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玉莲 卢晓娥 +2 位作者 方阳菊 郭剑 李连香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例气管切开前采集患者颈部皮肤,切开后第1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分别采集下呼吸道痰液、切口处、口腔、咽部、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吸引器引流管、呼吸机...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例气管切开前采集患者颈部皮肤,切开后第1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分别采集下呼吸道痰液、切口处、口腔、咽部、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吸引器引流管、呼吸机管道接口处、呼吸机湿化瓶、气管切开套管内及护理人员手部共12处,样本送细菌室检测及培养。采用Stata9.0统计应用软件对临床资料和检测结果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率95%,术后不同时间下呼吸道感染率不同(P〈0.01)。不同时间呼吸道病原菌分布与仪器管道、患者口腔、咽部、气管切口处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护理人员手部、空气、物体表面无明显相关。结论ICU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感染高发时间为术后10d以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除患者自身因素外,与以呼吸机为主的仪器管道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下呼吸道感染 重症监护室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萍珠 邓星奇 +2 位作者 周玲 邵小宁 黄岚 《天津护理》 2003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内17例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呼吸重症监护室36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17例,发生率为47...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内17例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呼吸重症监护室36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17例,发生率为47.22%,死亡4例,病死率23.52%。结论:积极做好呼吸重症监护室内常规护理的同时,应严格掌握有创机械通气指征,提倡早期无创机械通气及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是减少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护理 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