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对住院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病情判断的有效性 被引量:41
1
作者 林俊宏 谢志伟 +1 位作者 何春卉 邓力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235-123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评分)用于住院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情判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住院期间因病情加重需要转入ICU治疗的患者36例,取同时入院但不需要转ICU治疗的377例...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评分)用于住院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情判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住院期间因病情加重需要转入ICU治疗的患者36例,取同时入院但不需要转ICU治疗的377例作为对照,总病例413例。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个组:(1)非监护组302例(对照);(2)监护组75例(对照);(3)ICU组36例(病例)。记录非监护组、监护组人院时的PEWS评分,ICU组转入ICU12h前的PEWS评分。比较各组PEWS评分的差异,并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是ICU组10个月(4~13个月),监护组10个月(6~16个月),非监护组14个月(6~24个月),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3.59,P〈0.01)。3组患者PEWS评分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是ICU组6分(6~7分),监护组5分(4~5分),非监护组2分(1—2分),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255.641,P〈0.01)。患者需要增加监护的PEWS评分为3.5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98,95%CI:0.867—0.929,敏感度为0.907,特异度为0.893;患者需要转入ICU的PEWS评分为4.5分,ROC曲线下面积0.978,95%CI:0.964~0.992,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0.862。结论PEWS评分可以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和转入ICU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呼吸系统 住院患者 重症监护室
原文传递
ICU患者感染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王惠姣 徐娇君 +3 位作者 陈小平 吴翡斐 何黎 叶旭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5-1237,1240,共4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肠道与呼吸道感染的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及基因,探讨ICU患者肺部感染与肠道细菌的关联,为ICU患者的呼吸道医院感染及控制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医院50例肺部感染患者,ICU住院患者...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肠道与呼吸道感染的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及基因,探讨ICU患者肺部感染与肠道细菌的关联,为ICU患者的呼吸道医院感染及控制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医院50例肺部感染患者,ICU住院患者粪便或肛拭子、痰液标本各50份,对送检标本使用ESBLs显色筛选平板及血平板培养基进行培养及多药耐药菌的筛选,经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多药耐药菌进行耐药性比较,用PCR检测常见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用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肛拭子检出肺炎克雷伯菌50株,其中产ESBLs及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分别22、6株,各占44.0%、12.0%;呼吸道标本中检出肺炎克雷伯菌38株,其中产ESBLs、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分别21、4株,各占55.3%、10.5%;肛拭子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对CTX-M、TEM、SHV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48.0%、44.0%、18.0%,呼吸道分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CTX-M、TEM、SHV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36.8%、44.7%、21.1%,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肠道及呼吸道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同源性分析发现同源性较高。结论医院ICU患者呼吸道与肠道分离肺炎克雷伯菌高度同源,且两者携带多药耐药基因存在较高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肠道 呼吸道 重症监护病房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疗法在重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9
3
作者 朱文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6期65-68,共4页
目的分析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疗法在重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应城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重症CPH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51例和序贯... 目的分析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疗法在重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应城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重症CPH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51例和序贯组5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患者均行有创机械通气,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常规组患者继续行有创机械通气,而序贯组患者改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比较两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院内死亡率,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血浆脑钠肽(BNP)水平、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序贯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序贯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序贯组患者PaO_2、p H值高于常规组,PaCO_2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序贯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低于常规组,FEV_1、FVC大于对照组,FVC%pred高于常规组(P<0.05)。序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疗法在重症CPH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改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心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功能不全 序贯治疗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1995-2004年某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薇 贺蓓 +1 位作者 赵鸣武 姚婉贞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98-602,共5页
目的了解1995-2004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本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4年在本院RICU住院并使用机械通气的VAP患者137例,其中1995-1999年47例;200... 目的了解1995-2004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本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4年在本院RICU住院并使用机械通气的VAP患者137例,其中1995-1999年47例;2000-2004年90例。VAP的诊断符合以下标准:肺炎出现在气管插管48h后,影像学表现为新发现的或进展性浸润阴影,且至少有以下2种临床表现:(1)体温〉38.0℃或〈35.5℃;(2)白细胞〉10×10^9/L或〈4×10^9/L;(3)有脓性分泌物,同时细菌培养阳性(气管插管取标本)。使用SPSS11.5软件分析数据,定量资料用x±s表示,独立样本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x^2检验。对于各个统计变量采用logistie多元回归分析以确定特殊病原菌VAP的易患因素。结果(1)1995-2004年本院RICU中VAP总发病率为17.9%(137/765);1995-1999年47例,平均发病率为16.2%(3.1%~29.8%);2000—2004年90例,平均发病率为19.6%(12.4%-27.7%)。(2)1995-1999年检出的病原菌中居前4位的分别为嗜麦芽黄窄食单胞菌(15株,23.4%)、铜绿假单胞菌(12株,18.8%)、阴沟肠杆菌(8株,12.5%)及鲍曼不动杆菌(7株,10.9%)。2000-2004年居前4位的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40株,34.2%)、铜绿假单胞菌(32株。27.4%)、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20.5%)及嗜麦芽黄窄食单胞菌(8株,6.8%)。1995-1999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株(2/64,3.1%),均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000-2004年2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21株(21/117,17.9%)为MRSA。(3)1995-1999年中心静脉置管11例(11/47,23.4%),2000-2004年为45例(45/90,50.0%);雾化吸入时间分别为(46±55)和(28±30)d;使用二代头孢类抗生素为12例(12/47,25.5%)和7例(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监护病房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ICU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永海 王新存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5期2309-2311,共3页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ICU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100例,并按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机械通气,观...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ICU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100例,并按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机械通气,观察组使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病死率、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结果、心律和肺动脉压、B型尿钠肽(BNP)、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再插管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及心率、肺动脉压水平与观察组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ET和Ang-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机 机械 肺心病 呼吸功能不全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改良俯卧位在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赵阳 王双 +2 位作者 李玲 侯铭 李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12期1057-1062,共6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改良俯卧位在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ICU 2021年7月-2022年8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正...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改良俯卧位在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ICU 2021年7月-2022年8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改良俯卧位方法,观察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改良俯卧位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开始前(T0)、治疗30 min后(T1)、治疗24 h后(T2)、治疗48 h后(T3)及治疗结束(T4)的呼吸功能指标、血气指标、气管插管率、住院情况、治疗整体舒适度(VAS评分)、呼吸困难评分(Borg量表)及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T1时间点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P(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高于对照组,T4时间点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Sa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辅助通气治疗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改良俯卧位维持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气管插管率、ICU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气管插管率、ICU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Borg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时间点对照组整体舒适度评分高于T0时间点,Borg评分低于T0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例数、损伤部位发生总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改良俯卧位可改善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氧合,提升体位维持时间及舒适度,降低辅助通气时长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无创机械通气 改良俯卧位 呼吸衰竭 重症监护室 重症护理
下载PDF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呼吸内科及ICU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磊 孙昀 +4 位作者 杨进 姚梦醒 胡昆 赵卉 陆友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6-529,共4页
目的对呼吸内科及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需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实施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PDT)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0例危重症患者实施PDT,同期行传统气管切开术(TST)患者150例。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PDT组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对呼吸内科及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需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实施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PDT)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0例危重症患者实施PDT,同期行传统气管切开术(TST)患者150例。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PDT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优于T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难易度及围手术期并发症,PDT组显著低于TST组(P<0.05)。结论 PDT在呼吸内科及ICU中应用安全、高效、简单易行,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 呼吸内科 ICU
下载PDF
目标性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淑琴 彭鑫 焦丽娜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10期1458-1461,共4页
目的 探讨目标性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医护人员相关业务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ICU的80例住院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 目的 探讨目标性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医护人员相关业务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ICU的80例住院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目标性集束化护理干预及强化呼吸道管理;均持续干预至患者转出ICU或死亡。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时间、ICU住院时间;评价两组护理质量;随机抽取参与目标性集束化护理的医护人员10名在开展前后进行业务水平考核,观察其业务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00%、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25.00%(P<0.05);肺部感染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参与目标性集束化护理的医护人员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在开展后均有提高(P<0.05,P<0.01)。结论 目标性集束化护理能更好提升ICU整体护理质量,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患者肺部感染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性集束化护理 呼吸道管理 重症监护室 预防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炎添 熊燕 +4 位作者 苏雪棠 谭雪萍 廖隆祥 杨慧敏 陈青龙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9期1684-1686,1690,共4页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β-内酰胺酶基因和耐消毒剂磺胺复合物基因(qacE△1-sull)的耐药性,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分离出的39株MDR-AB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耐药基因,并...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β-内酰胺酶基因和耐消毒剂磺胺复合物基因(qacE△1-sull)的耐药性,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分离出的39株MDR-AB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方法检测耐药基因,并且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39株MDR-AB中28株碳青霉烯酶-23(OXA-23)阳性(71.8%),OXA-51阳性39株(100%),青霉素酶(TEM)阳性7株(17.9%),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阳性6株(15.4%),丝氨酸酶(PER)阳性5株(12.8%),头孢菌素酶(AmpC)阳性23株(59.0%),qacE△1-sull阳性39株(100%)。OXA-23和AmpC同时阳性17株(43.6%)。OXA-24,OXA-58,内膜蛋白酶-1(IMP-1),IMP-4,波形蛋白酶(VIM-2)和产巯基变量型(SHV)均未检出。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分离出来的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克洛、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均>90%,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为100%。结论本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内MDR-AB主要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为OXA-23和AmpC,根据其院内感染特征,为控制其传播,临床应加强有效的监测和隔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呼吸监护病房 鲍氏不动杆菌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2015—2017年北京怀柔医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田占红 白洋 +2 位作者 李勇 王瑜君 李世家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探究2015—2017年北京怀柔医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及有效控制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北京怀柔医院RICU住院治疗的发生感染的860例患者的... 目的探究2015—2017年北京怀柔医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及有效控制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北京怀柔医院RICU住院治疗的发生感染的860例患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及药敏结果,探讨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状况。结果共分离出3 800株病原菌,主要来源于痰液(63.34%)。其中革兰阳性菌926株,占24.37%,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2 482株,占65.31%,主要以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真菌392株,占10.32%,主要以白假丝酵母为主。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如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等耐药率低,对多黏菌素E高度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仅对多黏菌素E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E和头孢哌酮耐药率低;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均较高,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庆大霉素等)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北京怀柔医院RICU感染性疾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耐药情况较严重。定期监测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状况及其耐药性对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呼吸科 重症监护病房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间质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原因及机械通气治疗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苏瑾 代华平 +3 位作者 班承钧 叶俏 詹庆元 王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99-803,共5页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原因以及机械通气治疗的价值。方法收集1998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问入住北京朝阳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IL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就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原因以及机械通气治疗的价值。方法收集1998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问入住北京朝阳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IL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就患者的临床特征、呼吸衰竭原因、RICU治疗、预后及死亡原因等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入选47例患者,男29例,女18例,中位年龄67岁。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依次为呼吸道感染(18例,38.3%)、呼吸道感染+ILD加重(15例,31.9%)、肺栓塞(8例,17.0%)、ILD急件加重(5例,10.6%)和心力衰竭(1例,2.1%),RICU病死率分别为55.6%(10/18)、73.3%(11/15)、5/8、4/5和1/1。入住RICU之初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者31例,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者16例,病死率分别为54.8%和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4,P=0.025)。全组患者的RICU病死率为66.0%(31/47),住院病死率为70.2%(33/47)。结论呼吸道感染、肺栓塞和ILD急性加重是ILD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并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对ILD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可能优于有创通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间质性 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 人工 呼吸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急诊危重监护室呼吸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国平 张华 +1 位作者 刘博 刘艳华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2-85,共4页
目的急诊危重监护室呼吸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根据患者最后是否死亡,分成成功组和病死组。成功组36例,病死组60例。均经口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目的急诊危重监护室呼吸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根据患者最后是否死亡,分成成功组和病死组。成功组36例,病死组60例。均经口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通气模式:CAV+PEEP、同步间断压迫性通气(SIMV)+呼气末正压(PEEP)。PEEP值:510cmH2O(1cmH2O=0.098kPa)。其余按急性脑出血常规治疗:对症治疗、营养液细胞、降低颅内压、脱水治疗。并观察两组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值,动脉血气变化。结果成功组和病死组通气前后的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值、动脉血气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与病死组患者通气前、通气后指标分别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危重监护室呼吸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具有一定的作用,且患者通气前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气明显影响患者的成功率。但对于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抢救时,应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急性脑出血 呼吸机 危重监护室
原文传递
呼吸肌训练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获得性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晶 曹梅 +1 位作者 张晓燕 王海燕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 探讨呼吸肌训练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获得性肌无力患者的临床干预作用。方法 前瞻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ICU机械通气获得性肌无力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 目的 探讨呼吸肌训练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获得性肌无力患者的临床干预作用。方法 前瞻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ICU机械通气获得性肌无力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呼吸肌训练,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脱机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用力肺活量(FVC)、FEVl/FVC、肌力评定量表(MRC)评分、Barthel指数(MBI)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 两组脱机拔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MRC、MBI、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呼吸肌训练干预能明显提高ICU机械通气获得性肌无力患者肺功能,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改善患者肌力水平及日常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肌训练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获得性肌无力
下载PDF
Adverse Respiratory Events Increase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Stay in China:A 2-year Retrospective Matched Cohort Study 被引量:8
14
作者 Shang-kun LIU Gang CHEN +2 位作者 Bi YAN Jiao HUANG Hui XU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19年第2期325-329,共5页
Despite growing attention to patients,safety worldwide,no data were available on the impact of adverse respiratory events(AREs)on post-anesthesia care and post-operation care in China.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occurren... Despite growing attention to patients,safety worldwide,no data were available on the impact of adverse respiratory events(AREs)on post-anesthesia care and post-operation care in China.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occurrence of AREs,the impact of AREs on length of stay(LOS)in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and postoperative time in hospital,and PACU cost and in patient healthcare costs.A retrospective,matched-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by prospectively collecting the data of 159 AREs in PACU during 2016-2017 in an university hospital in China.Records were reviewed by pre-trained,qualified nurses and/or anesthesiologists.The incidence and the impact of AREs were analyzed.The LOS in PACU and postoperative time in hospital and the costs in PACU and inpatient healthcare costs were also obtained.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53 AREs involving 156 patients.Hypoxia(n=141,55.73%)and respiratory depression(n=70,27.67%)were the most common AREs.Measurement data including body mass index(BMI)(22.85±4.36 vs.22.32±3.83),duration of procedure(138.47±77.33 min vs.137.44±72.33 min),duration of anesthesia(176.35±82.66 min vs.174.61±78.08 min),LOS(16.53±10.65 days vs.16.57±9.56 days),inpatient healthcare costs($9465.57±9416.33 vs.$8166.51±5762.01),and postoperative LOS(11.26±8.77 days vs.11.9±8.30 days)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ARE and matched groups(P<0.05).Duration(81.65±54.79 min vs.38.89±26.09 min)and costs($31.99±17.80 vs.$18.72±8.39)in PACU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ARE group from those in matched group(P<0.001).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prolonged stay in PACU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RE group than in matched group(18.59%vs.1.28%),with an odds ratio(after matching)of 17.58(95%CI=4.11 to 75.10;P<0.001).The AREs that occurred during th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eriod in PACU increased the incidence rate of prolonged stay,delayed the PACU stay,and increased the costs in PACU,resulting in the need of higher levels of postoperative care than anticipated,but the postoperative LOS and inpa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ERSE respiratory EVENTS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POSTOPERATIVE coniplications
下载PDF
基于专病干预的循证实践护理预防呼吸科ICU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的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磊 高帅 安君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9期3599-3603,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专病干预的循证实践护理措施预防呼吸科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ICU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循证组,各6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循证组接受... 目的分析基于专病干预的循证实践护理措施预防呼吸科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失禁性皮炎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ICU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循证组,各6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循证组接受基于专病干预的循证实践护理措施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至转入普通病房。比较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ICU治疗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ICU谵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血气指标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呼吸频率(RR)]。结果循证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和VAP、ICU谵妄、DVT总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PaO_(2)水平较干预前提高,且循证组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PaCO_(2)、RR水平较干预前降低,且循证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专病干预的循证实践护理措施用于呼吸科ICU患者护理干预中,可降低失禁性皮炎、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气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病干预 循证实践护理措施 呼吸科 重症监护室 失禁性皮炎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对ICU呼吸肌无力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防治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詹以安 钱克俭 +5 位作者 王联群 曾振国 刘芬 朱峰 聂成 夏亮 《江西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在ICU呼吸肌无力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防治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将重症肌无力危象、高位截瘫、急性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脊髓炎等呼吸肌无力患者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并早期...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在ICU呼吸肌无力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防治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将重症肌无力危象、高位截瘫、急性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脊髓炎等呼吸肌无力患者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并早期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对照组19例,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血气分析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后半小时血气分析结果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在治疗后半小时血气分析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25%,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57.9%,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防治ICU呼吸肌无力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中可发挥积极、有效、安全的作用,可有效地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肌无力 呼吸机相关肺炎 纤维支气管镜 重症医学科
下载PDF
某医院近5年呼吸科普通病房和RICU病房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差异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牛瑞超 罗百灵 +2 位作者 张立 李玉屏 胡成平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3期28-34,共7页
目的了解我院近5年呼吸科普通病房和呼吸重症监护(RICU)病房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病原体的变迁、分布及药敏差异。方法对呼吸病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菌(或支纤镜吸取分泌物)培养阳性标本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出菌株共1814株... 目的了解我院近5年呼吸科普通病房和呼吸重症监护(RICU)病房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病原体的变迁、分布及药敏差异。方法对呼吸病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菌(或支纤镜吸取分泌物)培养阳性标本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出菌株共1814株,普通病房771株,RICU病房1043株;普通病房5个年份革兰阳性菌所占的比率依次为:5.68%、3.57%、5.30%、7.43%、7.77%,RICU病房5个年份革兰阳性菌所占的比率依次为:9.05%、12.29%、8.44%、13.18%、11.36%;普通病房5个年份肺炎链球菌所占革兰阳性菌的比率依次为:23.08%、50%、57.16%、81.82%、0;RICU病房5个年份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革兰阳性菌的比率依次为:38.89%、59.09%、52.63%、55.18%、64.00%;普通病房5个年份铜绿假单胞菌所占革兰阴性菌的比率依次为:18.98%、31.49%、24.80%、18.98%、17.37%,鲍曼不动杆菌所占革兰阴性菌的比率依次为:5.09%、18.52%、10.40%、13.14%、33.68%,RICU病房5个年份铜绿假单胞菌所占革兰阴性菌的比率依次为:28.18%、30.58%、27.18%、18.85%、22.05%,鲍曼不动杆菌所占革兰阴性菌的比率依次为:11.60%、28.03%、26.70%、40.31%、55.39%。药敏显示,肺炎链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敏感率均较高,敏感率均在7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氯霉素(敏感率为79.01%)、强力霉素(敏感率为73.53%)、复方新诺明(敏感率为68.45%)的敏感性较好;铜绿假单胞菌仅对美罗培南(敏感率为86.36%)、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为84.27%)、阿米卡星(敏感率为79.04%)有较高的敏感率;鲍曼不动杆菌仅对阿米卡星(敏感率为83.58%)、左氧氟沙星(敏感率为77.02%)、美罗培南(敏感率为68.42%)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呼吸科普通病房革兰阳性菌感染中以肺炎链球菌为主,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敏感;RICU病房革兰阳性菌感染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大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下呼吸道 药物敏感性 抗菌药物 RICU病房
原文传递
Latest developments in early diagnosis and specific treatment of severe influenza infection
18
作者 Francisco Valenzuela-Sánchez Blanca Valenzuela-Méndez +1 位作者 Juan Francisco Rodríguez-Gutiérrez Ángel Estella 《Journal of Intensive Medicine》 CSCD 2024年第2期160-174,共15页
Influenza pandemics are unpredictable recurrent events with global health,economic,and social consequences.The objective of this review is to provide an update on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early diagnosis and specifi... Influenza pandemics are unpredictable recurrent events with global health,economic,and social consequences.The objective of this review is to provide an update on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early diagnosis and specific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and its complications,particularly with regard to respiratory organ failure.Despite advances in treatment,the rate of mortalit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remains approximately 30%.Therefore,early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ly severe viral pneumonia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optimize treatment in these patients.The pathogenesis of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depends on viral virulence and host response.Thus,in some patients,it is associated with an excessive systemic response mediated by an authentic cytokine storm.This process leads to severe primary pneumonia and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Initial prognosticatio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based on comorbidities,vital signs,and biomarkers(e.g.,procalcitonin,ferritin,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mid-regional proadrenomedullin,and lactate)is important.Identification of these biomarkers on admission may facilitate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to determine early admission to the hospital 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These decisions are reached considering pathophysiological circumstan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a poor prognosis(e.g.,bacterial co-infection,hyperinflammation,immune paralysis,severe endothelial damage,organ dysfunction,and septic shock).Moreover,early implementation is important to increase treatment efficacy.Based on a limited level of evidence,all current guidelines recommend using oseltamivir in this setting.The possibility of drug resistance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Alternative options include other antiviral drugs and combination therapies with monoclonal antibodies.Importantly,it is not recommended to use corticosteroids in the initial treatment of these patients.Furthermore,the implementation of supportive measures for respiratory failure is essential.Current recommendations are limited,heterogeneous,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UENZA PANDEMIC respiratory failu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tensive care unit admission
原文传递
呼吸监护室开展6S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喜梅 程哲 单莎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34期4459-4462,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监护室开展6S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监护室21名护士,以及2017年7月开展6S管理模式前后本科分别收治的204、2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6S管理模式前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开展6... 目的探讨呼吸监护室开展6S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监护室21名护士,以及2017年7月开展6S管理模式前后本科分别收治的204、2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6S管理模式前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开展6S管理模式后,针对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6项内容,制定并落实现场管理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护士安全意识、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21名护士安全意识量表得分(46.38±2.99)分,工作满意度量表得分(69.43±7.10)分,均高于干预前的(40.76±2.21)、(62.19±6.06)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得分(85.57±11.27)分,高于干预前的(79.31±11.82)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管道脱出、约束不良的发生例数均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S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呼吸监护室护理管理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管理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呼吸监护室
原文传递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对策 被引量:6
20
作者 秦爱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3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究呼吸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患者发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择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本院ICU病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并发生VAP的80... 目的探究呼吸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患者发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择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本院ICU病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并发生VAP的80例呼吸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并给予不同护理措施:研究组40例患者行集束化护理;对照组4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祛痰率为95.00%,机械通气时间为(6.54±1.05)d,ICU入住时间为(9.08±2.23)d;对照组祛痰率为77.50%,机械通气时间为(11.34±2.35)d,ICU入住时间为(15.92±3.77)d,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在呼吸重症ICU病房中为VAP患者实行集束化护理,可以增强祛痰效果,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入住时间,使患者更快地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护理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