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1,3-葡聚糖酶及其在植物抗真菌病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蔡应繁 叶鹏盛 +1 位作者 张利 赖家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78-81,共4页
β - 1,3-葡聚糖酶是植物抗真菌病的重要抗性物质之一 ,可由多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诱导产生。将外源 β - 1,3-葡聚糖酶基因导入植物 ,转基因植株显示出良好的抗真菌能力 ,是植物抗真菌病防治的有效新途径。研究表明 ,外源 β - 1,3... β - 1,3-葡聚糖酶是植物抗真菌病的重要抗性物质之一 ,可由多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诱导产生。将外源 β - 1,3-葡聚糖酶基因导入植物 ,转基因植株显示出良好的抗真菌能力 ,是植物抗真菌病防治的有效新途径。研究表明 ,外源 β - 1,3-葡聚糖酶与其它防卫蛋白具有协同作用。本文对 β - 1,3-葡聚糖酶的诱导 ,分类及其与病原真菌分泌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转基因研究及协同表达等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3-葡聚糖酶 植物 抗真菌 基因工程
下载PDF
几丁质酶基因在植物抗真菌病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梁美霞 李景富 +1 位作者 许向阳 张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4年第5期29-31,50,共4页
真菌病害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病害。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利用转几丁质酶基因等方法防治真菌病害已被广泛使用。本文从几丁质酶功能、生化特性、防治真菌病害的基础、植物几丁质酶的研究历史和进展以及今后关于几丁质酶的研究动向进... 真菌病害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病害。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利用转几丁质酶基因等方法防治真菌病害已被广泛使用。本文从几丁质酶功能、生化特性、防治真菌病害的基础、植物几丁质酶的研究历史和进展以及今后关于几丁质酶的研究动向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基因 植物 抗真菌病 基因工程 核糖体灭活蛋白
下载PDF
重症患者念珠菌菌种分布及卡泊芬净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方义 张静 +5 位作者 邹子俊 易修文 李伟超 周林 郑煜凯 何志捷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评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念珠菌菌种分布及卡泊芬净敏感性,以指导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1日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3d以上的所有成年重症患者的念珠菌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卡泊... 目的评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念珠菌菌种分布及卡泊芬净敏感性,以指导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1日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3d以上的所有成年重症患者的念珠菌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卡泊芬净敏感性检测采用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酵母菌液基稀释法(M27-A3)进行。结果共收集念珠菌菌株76株,白念珠菌37株,占48.7%。其次为热带念珠菌20株(26.3%)、近平滑念珠菌8株(10.5%)、光滑念珠菌8株(10.5%);克柔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各1株。绝大部分念珠菌菌株对卡泊芬净敏感,敏感率为94.7%。其中,分离到卡泊芬净耐药的光滑念珠菌1株、卡泊芬净中介的光滑念珠菌2株、白念珠菌1株。结论我院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念珠菌仍以白念珠菌最常见。非白念珠菌中热带念珠菌的比例较高。来自于重症患者的念珠菌对卡泊芬净仍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卡泊芬净 侵袭性真菌病 耐药性分析
下载PDF
黄瓜叶片中糖和木质素含量与霜霉病诱导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57
4
作者 骆桂芬 崔俊涛 +1 位作者 张莉 高郁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5-69,共5页
本研究采用已筛选出的诱导菌,进行茎部注射接种,活化植株的抗性潜能,增强抵抗黄瓜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f.sp.cucumerinum)侵染的能力。进一步测定和分析木质素、糖含量与诱... 本研究采用已筛选出的诱导菌,进行茎部注射接种,活化植株的抗性潜能,增强抵抗黄瓜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f.sp.cucumerinum)侵染的能力。进一步测定和分析木质素、糖含量与诱导抗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凡经诱导的植株,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和木质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未诱导叶片中的含量。诱导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为11.21%和10.66%;木质素含量分别为8.4%和7.8%;而对照株(未诱导)叶的可溶性总糖只有9.58%;木质素含量只有7%。试验结果表明,木质素和可溶性糖合成量的提高,是植物抗性潜能被激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霜霉病 诱导抗性 木质素 抗病育种
下载PDF
转基因改良植物抗真菌病害的策略及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郝转芳 毛雪 李润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11,共7页
随着近几年来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 ,一系列新的广谱持久性抗病基因已经被鉴定、克隆并应用于转基因改良抗病性的实践。概述目前植物抗真菌病害的基因工程策略及其研究进展 :(1)基于寄主 -病原菌相互识别和信号传导体系的基因工程策略 ;(2 )
关键词 植物基因工程 抗真菌病害 R基因 抗真菌蛋白 抗病基因
下载PDF
抗真菌药物作用靶点机理及新药研发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晓环 张朝晖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202,共10页
抗真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导致真菌耐药性的增加,影响了病人的康复甚至威胁生命。开发安全、高效、广谱的新型抗真菌药物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相应作用靶点。作用机理主要分为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与影响细胞膜功... 抗真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导致真菌耐药性的增加,影响了病人的康复甚至威胁生命。开发安全、高效、广谱的新型抗真菌药物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相应作用靶点。作用机理主要分为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与影响细胞膜功能2种),作用靶点(包括细胞壁中的β-葡聚糖合成酶、几丁质合成酶、甘露聚糖及其复合物等,和细胞膜中的脂类、麦角甾醇及其相关酶等)。针对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亟待提高速率的现状,本文综述了新型抗真菌药物的发现、发展途径及相关药物分析方法,从海洋资源的开发、中草药提取开发、常规方法的改进,到新兴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综合运用以上方法,结合微量、灵敏、快速药物分析技术,有望推动新型抗真菌药物研发的提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药物 真菌耐药性 作用机理 作用靶点 新药研发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天然抗菌产物 药物再利用
原文传递
综合医院侵袭性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罗东 詹佳欢 +2 位作者 陈嫱 徐建青 余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探究综合医院侵袭性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真菌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各科室送检的无菌部位标本,包括血液、胸腹水、脑脊液、导管尖端、脓液、穿刺液及其他手术中取得的... 目的探究综合医院侵袭性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真菌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各科室送检的无菌部位标本,包括血液、胸腹水、脑脊液、导管尖端、脓液、穿刺液及其他手术中取得的组织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共检出侵袭性感染真菌192株,来源病例以血流感染最常见(149/192,77.60%),其次为腹腔感染(20/192,10.40%)。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ICU)(107/192,55.70%)、血液科(14/192,7.29%)和消化科(14/192,7.29%)。检出菌株以白念珠菌(68/192,35.42%)和近平滑念珠菌(56/192,29.17%)最为常见。药敏分析显示念珠菌对氟康唑整体耐药率较高(5.20%),其中热带念珠菌耐药率最高,达11.10%。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仅仅出现个别耐药情况。结论ICU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发科室,需重点防范;除氟康唑外,研究中使用的其他抗真菌药物都可以用于血流感染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推荐使用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感染部位 真菌耐药
下载PDF
培养基含水量对平菇抗杂菌能力胞外PH值及生物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郑典元 邵世光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77-79,共3页
本实验证明 ,培养基含水量 70 %有利于提高菌丝的抗杂能力 ,有利于提高生物转化率 ,且胞外PH值下降最迅速。培养基含水量在 75 %以下时 ,含水量越高出菇潮次越多。培养基含水量过高过低都是影响杂菌污染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建议实际生... 本实验证明 ,培养基含水量 70 %有利于提高菌丝的抗杂能力 ,有利于提高生物转化率 ,且胞外PH值下降最迅速。培养基含水量在 75 %以下时 ,含水量越高出菇潮次越多。培养基含水量过高过低都是影响杂菌污染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建议实际生产中培养基含水量在 6 5 %— 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含水量 平菇 抗杂菌能力 生物转化率 PH值
下载PDF
耐铜菌株的筛选及其对铜的去除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谢丽坤 王景安 +1 位作者 宋正国 刘仲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0-674,共5页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铜污染红壤中分离得到2株耐铜真菌。对菌株的形态和ITS基因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株真菌分别为淡紫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最高可耐受铜浓度均为300 mg/L。在Cu2+...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铜污染红壤中分离得到2株耐铜真菌。对菌株的形态和ITS基因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株真菌分别为淡紫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最高可耐受铜浓度均为300 mg/L。在Cu2+质量浓度为10 mg/L的培养基中添加10 g/L湿菌,在pH 5、25℃、120 r/min条件下振荡吸附30 min后,P.lilacinus和A.terreus对Cu2+的吸附率分别达85.45%和87.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铜真菌 淡紫色拟青霉 土曲霉
下载PDF
Natural Resistance of Two Plantation Woods Populus × canadensis cv. an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to Decay Fungi and Termites
10
作者 XingJia-qi MomoharaIkuo OhmuraWakako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5年第1期36-39,共4页
Natural durability of two plantation woods, Chinese fir and I-214 poplar, was investigated thoroughly by three test- ing methods, namely an accelerated laboratory decay test, a fungus cellar test and a field test. Af... Natural durability of two plantation woods, Chinese fir and I-214 poplar, was investigated thoroughly by three test- ing methods, namely an accelerated laboratory decay test, a fungus cellar test and a field test. After the decay test using Postia pla- centa and Trametes versicolor, Chinese fir and the I-214 poplar showed 34% and 69% of mass loss,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ey should be classified as slightly durable and non-durable wood. This conclusion was confirmed by the fungus cellar test and the field test. Like the performance in the decay test, I-214 poplar showed no resistance to termites either in the laboratory or in the field, whereas Chinese fir would be classified as moderately resis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ation Chinese fir plantation I-214 poplar natural resistance to decay fungi and termit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