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_(13)形态在混凝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4
1
作者 胡承志 刘会娟 曲久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67-2471,共5页
从铝的水解形态转化角度考察了铝盐在高碱度和高有机物浓度水体中的混凝行为.结果表明,铝盐的混凝效能是与混凝过程中的Al13含量成正比.高投药量时氯化铝(AlCl3)既可以有效调节水体pH值叉能在混凝过程中原位水解产生较多的Al13形... 从铝的水解形态转化角度考察了铝盐在高碱度和高有机物浓度水体中的混凝行为.结果表明,铝盐的混凝效能是与混凝过程中的Al13含量成正比.高投药量时氯化铝(AlCl3)既可以有效调节水体pH值叉能在混凝过程中原位水解产生较多的Al13形态,因而混凝效能要高于聚合氯化铝(PACl).在铝盐混凝中,调节pH值到6~7之间可以控制铝形态分布从而达到提高混凝效能和减少残留铝的目的.在调节pH值强化混凝的方法中使用传统铝盐的效果要好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聚合氯化铝 残留铝 水处理
下载PDF
贵州黄壤铝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肖厚军 王正银 +1 位作者 何佳芳 苟久兰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44-1048,共5页
为摸清贵州黄壤铝形态特征,采用连续提取法分析了贵州黄壤铝的不同形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酸性黄壤中结晶态铝氢氧化物和原生、次生矿物态铝平均含量为68.67gkg-1,占总铝的97.58%;活性铝(包括交换态铝、吸附态羟基铝和有机络... 为摸清贵州黄壤铝形态特征,采用连续提取法分析了贵州黄壤铝的不同形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酸性黄壤中结晶态铝氢氧化物和原生、次生矿物态铝平均含量为68.67gkg-1,占总铝的97.58%;活性铝(包括交换态铝、吸附态羟基铝和有机络合态铝)平均含量为1.66gkg-1,仅占2.42%。在影响黄壤铝形态分布的土壤因子中,土壤类型对土壤交换态铝、吸附态羟基铝和剩余铝的影响排序为白鳝泥>黄泥土>黄砂泥土,对有机配合态铝为黄泥土>白鳝泥、黄砂泥土;母质对交换态铝和有机配合态铝的影响排序为砂页岩>白云岩>页岩>老风化壳,对吸附态羟基铝和剩余铝则为页岩>白云岩>砂页岩;交换态铝、吸附态羟基铝与土壤交换酸呈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70**和0.721**),有机络合态铝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r=0.668**),而与土壤交换酸呈极显著负相关(r=-0.7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铝形态 交换态铝 吸附态羟基铝 有机络合态铝 剩余铝
原文传递
聚硅硫酸铝混凝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高宝玉 刘总纲 +1 位作者 岳钦艳 刘美莲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30-36,共7页
以硫酸铝、水玻璃和铝酸钠为原料合成了具有不同B值和不同Si/Al摩尔比的聚硅硫酸铝 (PASS)混凝剂 .初步研究了这类混凝剂的合成反应过程和分子量分布 ,深入探讨了其除浊效果、残留铝浓度、除油效果和电泳特性 .实验表明 ,B值对产品中铝... 以硫酸铝、水玻璃和铝酸钠为原料合成了具有不同B值和不同Si/Al摩尔比的聚硅硫酸铝 (PASS)混凝剂 .初步研究了这类混凝剂的合成反应过程和分子量分布 ,深入探讨了其除浊效果、残留铝浓度、除油效果和电泳特性 .实验表明 ,B值对产品中铝的浓度影响较大 ,硅的存在可提高产品的聚合度 ;产品有较好的除浊、除油效果 ,尤其是对低浊度水除浊效果更佳 ;除浊后水中残留铝浓度较低 ;电泳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硫酸铝混凝剂(PASS) 合成 分子量分布 混凝效果与混凝机理 残留铝
下载PDF
Effects of humic acid on residual AI control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plants with orthophosphate addition 被引量:3
4
作者 Wendong WANG Hua LI +2 位作者 Zhenzhen DING Xiaochang WANG Rui LIU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70-476,共7页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humic acid (HA) on residual Al control in drinking water facilities that used orthophosphate ad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ding orthophosphate was an effective m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humic acid (HA) on residual Al control in drinking water facilities that used orthophosphate ad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ding orthophosphate w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residual Al control for the raw water without HA. When orthophosphate was added at 1.0 min before the addition ofpoly aluminum chloride (PAC1),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luble aluminum (Sol-AI) and total aluminum (Tot-Al) residue were 0.08 and 0.086 mg. L J, respectively; both were reduced by 46%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experiment. The presence of HA would notably increase the residual Al concentration. For the raw water with 5 mg-L^-1 of HA,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l-Al and Tot-Al increased from 0.136 and 0.174mg.L^-1 to 0.172 and 0.272 mg.L 1, respectively. For water with a HA concen- tration above 5 mg. L ^-1, orthophosphate was ineffective in the control of residual Al, though there were still parts of orthophosphate were removed in coagulation. The amounts of Al removal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olids freshly formed in coagulation. Similar to the raw water without HA, the best AI control was obtained with orthophosphate salt added at 1.0 min before PAC1. HA concentrations in the raw water, solution pH, and the orthophosphate dosage suitable for residual Al control by orthopbosphate precipitation were also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GULATION drinking water humic acid ORTHOPHOSPHATE residual al
原文传递
不同有机物对混凝过程和余铝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艳静 徐慧 +3 位作者 朱利军 王东升 段晋明 蒋云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60-2666,共7页
为了考察不同有机物对混凝过程的影响,针对腐殖酸(HA)和牛血清蛋白(BSA)2种有机物,研究了其在不同有机物含量(以DOC计),不同混凝剂(氯化铝(Al Cl3)、聚铝十三(Al13)),不同p H值条件下混凝实验沉后水的总铝(TA)、总溶铝(TDA)以及不同混... 为了考察不同有机物对混凝过程的影响,针对腐殖酸(HA)和牛血清蛋白(BSA)2种有机物,研究了其在不同有机物含量(以DOC计),不同混凝剂(氯化铝(Al Cl3)、聚铝十三(Al13)),不同p H值条件下混凝实验沉后水的总铝(TA)、总溶铝(TDA)以及不同混凝条件下形成的絮体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对沉后水中的余铝含量有重要的影响,在相同的混凝条件下腐殖酸体系产生较高的余铝。当使用Al Cl3做混凝剂时,对腐殖酸和蛋白质体系而言,沉后水余铝浓度均随DOC含量的升高而上升;而使用Al13作为混凝剂时,腐殖酸体系的混凝沉后水中的余铝随有机物含量的升高而升高。当p H值高于7.0,DOC浓度高于4.0 mg/L时,总溶铝占总铝的比例达到90%以上,此时p H值对溶解态余铝的含量无明显的影响。腐殖酸和蛋白质的混合体系与其任一单独体系相比,混凝过程中会形成具有较大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的絮体,且混合比接近1∶1时,混凝出水总溶铝达到最低。絮体的破碎与再生长受搅拌强度的影响较大,当破碎强度提高到100 r/min以上时,絮体粒径出现明显的下降。相比而言,Al Cl3形成的絮体拥有更大的强度因子,而Al13形成的絮体拥有更大的恢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牛血清蛋白 余铝 强度因子 恢复因子
原文传递
单体铝与纳米铝团簇絮凝剂的残余毒性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悦菡 田晨浩 冯成洪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35-1545,共11页
铝盐絮凝剂是国内外最常用的水处理和水环境修复药剂,一直以来对其残余毒性研究主要是从传统单体铝角度进行探索。残余铝的生物毒性与其赋存形态具有相关性。目前针对铝总量毒性的研究较多,但从形态角度对不同形态羟基铝尤其是纳米Al_(... 铝盐絮凝剂是国内外最常用的水处理和水环境修复药剂,一直以来对其残余毒性研究主要是从传统单体铝角度进行探索。残余铝的生物毒性与其赋存形态具有相关性。目前针对铝总量毒性的研究较多,但从形态角度对不同形态羟基铝尤其是纳米Al_(13)团簇毒性效应的研究相对缺乏,且已有研究结果存在争议。单体铝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纳米铝团簇,进一步增大残余铝的毒性效应复杂性。为此,本研究在调查铝残留途径和来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不同形态羟基铝(无机单体离子态Alm、纳米多核团簇态Al_(13))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分析残余铝的毒性效应特征和影响因素,为优化铝盐絮凝剂投加、残余铝控制标准修订和确保水生态环境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铝 纳米铝团簇 絮凝剂 毒性效应
下载PDF
炭/炭复合材料表面Mo-Si熔浆涂层中剩余Al对其1370℃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来忠红 方海涛 +3 位作者 左昕 全在昊 孟松鹤 朱景川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227,共6页
Si粉预涂层中添加Al能够有效阻止液态Si过度渗入C/C复合材料内部。实验考察Al添加剂对C/C复合材料表面Mo-Si熔浆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了Si预涂底层中Al添加量分别为6%和10%时,Mo-Si熔浆涂层C/C复合材料1370℃的氧化行为。借助... Si粉预涂层中添加Al能够有效阻止液态Si过度渗入C/C复合材料内部。实验考察Al添加剂对C/C复合材料表面Mo-Si熔浆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了Si预涂底层中Al添加量分别为6%和10%时,Mo-Si熔浆涂层C/C复合材料1370℃的氧化行为。借助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分析手段对比分析Al含量不同的两种涂层氧化前后的组织结构,探讨了过量Al添加对涂层C/C复合材料氧化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Al-Si预涂底层中Al含量达到10%时,Mo-Si熔浆涂层中出现了散布于MoSi2颗粒周围的剩余Al相;1370℃氧化过程中,含有剩余Al相的Mo-Si熔浆涂层C/C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迅速减弱。氧化过程中,涂层中剩余Al相向外扩散,在涂层内部留下相互连通的空洞,成为氧气扩散的通道,降低了涂层的氧阻挡能力;此外,剩余Al相在向外扩散过程中氧化生成含有Al2O3的疏松多孔的氧化层,不能有效阻止氧的扩散。这两个因素最终导致含有剩余Al相的涂层丧失防护能力,使得C/C复合材料基体氧化失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C复合材料 Mo-Si熔浆涂层 剩余al 氧化行为
下载PDF
铸钢中残铝的作用及其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爱琪 王生 +1 位作者 张之秀 郭剑仁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5-41,共7页
介绍了铸钢中残铝的行为,并通过大量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了钢中残铝对铸件的验收条件—纤维状断口及杆状晶断口评级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钢中残铝的最佳含量约为0.021%。控制铸钢中残铝可采用喂线工艺,喂线法比投入法加铝回收率... 介绍了铸钢中残铝的行为,并通过大量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了钢中残铝对铸件的验收条件—纤维状断口及杆状晶断口评级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钢中残铝的最佳含量约为0.021%。控制铸钢中残铝可采用喂线工艺,喂线法比投入法加铝回收率高,可节铝50%以上,并且吨钢可降低成本约6.23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钢 残铝 喂线法
全文增补中
TP347H管坯轧制开裂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声通 陈晋阳 罗通伟 《特钢技术》 CAS 2005年第1期7-15,共9页
对我公司TP347H管坯出现轧制开裂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和讨论了TP347H钢中[O]、[S]含量和添加微量元素B对轧制开裂的影响。调整VOD的脱氧制度使钢中残Al量增加、还原炉渣的碱度提高和SiCa的使用改变了钢中夹杂物的性质、形态,以及吹A... 对我公司TP347H管坯出现轧制开裂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和讨论了TP347H钢中[O]、[S]含量和添加微量元素B对轧制开裂的影响。调整VOD的脱氧制度使钢中残Al量增加、还原炉渣的碱度提高和SiCa的使用改变了钢中夹杂物的性质、形态,以及吹Ar保护浇注等措施的采取,降低了钢中[O]、[S]含量及夹杂物含量,提高了钢的纯净度,加微量元素B,进一步改善钢了的热塑性,解决TP347H管坯轧制开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347H管坯 [O]、[S]含量 脱氧制度 al 炉渣碱度 TP347H钢 开裂 轧制 工艺研究 管坯
下载PDF
管线钢用自保护药芯焊丝低温冲击韧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珍彪 姚润钢 郭纯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0,共5页
以BaF_2-Fe_2O_3-Al-Mg渣系自保护药芯焊丝为研究对象,通过冲击韧性试验,研究了残余Al、N及O质量分数对焊丝熔敷金属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借助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熔敷金属及其夹杂物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分析结果... 以BaF_2-Fe_2O_3-Al-Mg渣系自保护药芯焊丝为研究对象,通过冲击韧性试验,研究了残余Al、N及O质量分数对焊丝熔敷金属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借助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熔敷金属及其夹杂物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焊丝熔敷金属的低温冲击韧性随着残余Al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残余Al质量分数较低时,熔敷金属夹杂物以圆形的Al_2O_3为主,焊缝心部为细小的粒状贝氏体组织,低温冲击韧性较高。残余Al质量分数较高时,熔敷金属夹杂物以不规则多边形AlN为主,焊缝心部为粒状贝氏体和少量块状铁素体,低温冲击韧性较低。同时,合理控制焊丝中微量元素质量分数可有效提高熔敷金属的低温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保护药芯焊丝 残余铝质量分数 微量元素 低温韧性
下载PDF
管线钢用自保护药芯焊丝气孔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珍彪 姚润钢 郭纯 《焊接技术》 2015年第6期61-65,20,共5页
气孔敏感性是研究自保护药芯焊丝的关键。为改善自保护药芯焊丝的气孔敏感性,以Ba F2-Fe2O3-Al-Mg渣系自保护药芯焊丝为研究对象,通过气孔敏感性试验,研究了药芯组分对气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高的残余Al恶化韧性。低温韧性与夹杂... 气孔敏感性是研究自保护药芯焊丝的关键。为改善自保护药芯焊丝的气孔敏感性,以Ba F2-Fe2O3-Al-Mg渣系自保护药芯焊丝为研究对象,通过气孔敏感性试验,研究了药芯组分对气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高的残余Al恶化韧性。低温韧性与夹杂物的尺寸、残余Al含量、微合金化元素含量、焊缝中残余O与N含量等均有关系,最佳的O含量范围为:合理控制焊缝各微量元素含量可有效提高熔敷金属低温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保护药芯焊丝 残余铝含量 微量元素 气孔敏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