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学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7-137,共21页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当前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正呈现重构与分异的演变趋势。本文以上海为例,首先,分析了上海商品住宅的空间分异格局及成因;其次,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上海居住空间分异的态势;然后,探讨了城市居住空间分...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当前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正呈现重构与分异的演变趋势。本文以上海为例,首先,分析了上海商品住宅的空间分异格局及成因;其次,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上海居住空间分异的态势;然后,探讨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效应;最后,对当前中国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重构的演变态势进行一定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分异 演变态势 负社会外部性
下载PDF
基于ESDA的城市住宅地价时空分异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33
2
作者 任辉 吴群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0-765,共6页
通过对住宅地价样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运用GIS空间探索性分析(ESDA)技术对南京市2000-2009年住宅用地出让地价进行了空间特征分析,生成数字地价模型,探索住宅地价空间分布规律,并通过空间分析技术从微观区位层次来研究地价时空差异。研... 通过对住宅地价样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运用GIS空间探索性分析(ESDA)技术对南京市2000-2009年住宅用地出让地价进行了空间特征分析,生成数字地价模型,探索住宅地价空间分布规律,并通过空间分析技术从微观区位层次来研究地价时空差异。研究发现:南京市住宅地价呈现明显的单中心空间结构,并表现出点轴扩展模式;随着时间推移,南京市住宅地价空间结构不断反生变化,地价峰值中心开始向南、向东扩散;地铁快速交通、城市规划及环境等因素对地价时空变异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地价 时空分异 南京市 ESDA
原文传递
家庭背景如何影响教育获得:基于居住空间分异的视角 被引量:32
3
作者 方长春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8-126,共9页
大量经验研究表明,教育在中国人地位获得中的作用在加强,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来自家庭背景,或者说阶层背景的差异对人们的教育获得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家庭背景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教育获得的呢?通过对人们居住空间分异的分析可以发... 大量经验研究表明,教育在中国人地位获得中的作用在加强,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来自家庭背景,或者说阶层背景的差异对人们的教育获得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家庭背景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教育获得的呢?通过对人们居住空间分异的分析可以发现,家庭背景对人们教育获得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对教育资源的选择与争夺来实现,而这种选择和争夺又可以通过对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城市空间的竞争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背景 教育获得 居住空间 空间分异
下载PDF
乡村住宅空间分化与社区空间重构 被引量:22
4
作者 孙秀丽 马春东 唐建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0-44,共5页
研究了乡村住宅空间的分化动因、分化机理和发展趋势,发现:乡村社会分层和农户居住需求的复杂化使乡村住宅空间系统中各功能空间的性质和边界越来越清晰。住宅空间作为乡村区域空间的最小单元,其分化后的多种空间类型会影响整个乡村的... 研究了乡村住宅空间的分化动因、分化机理和发展趋势,发现:乡村社会分层和农户居住需求的复杂化使乡村住宅空间系统中各功能空间的性质和边界越来越清晰。住宅空间作为乡村区域空间的最小单元,其分化后的多种空间类型会影响整个乡村的空间形态。因此,基于不同空间结构要素与农户类型相匹配产生的住宅空间模式,针对乡村社区的城镇化特点,将乡村的居住点空间和社区空间进行重构,并提出若干乡村住宅的建设思路,为乡村住宅规划和社区规划的内涵式、服务式发展提出初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住宅空间 空间分化 空间模式 社区空间
下载PDF
南京居住空间分异的特征与模式研究——基于南京主城拆迁改造的透视 被引量:22
5
作者 袁雯 朱喜钢 马国强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5-69,共5页
城市居住空间的地域分异是城市社会分化最直接的体现。本文以城市的拆迁改造为独特的切入视角,以南京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调查获取了南京主城区所有街道近三年的拆迁改造数据,通过ArcGIS、SPSS等手段进行了数据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近年... 城市居住空间的地域分异是城市社会分化最直接的体现。本文以城市的拆迁改造为独特的切入视角,以南京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调查获取了南京主城区所有街道近三年的拆迁改造数据,通过ArcGIS、SPSS等手段进行了数据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近年来南京市主城区的居住空间分异模式进行了总结。文章认为,南京主城区的居住空间目前已呈现结构多元化的雏形,居住空间结构为"圈层"与"扇形"相混合模式,有从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迁改造 居住空间 分异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居住区位及居住空间分异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力 李雪铭 张建丽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48-1554,共7页
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居住区研究,家庭月收入、户主文化程度作为居住态评价因素,交通条件、区位、生活条件、自然环境作为居住势评价因素,构建居住生态位评价模型。该模型在对居住区评价时更好的体现居民因素,比先前区位评价方法更为全面... 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居住区研究,家庭月收入、户主文化程度作为居住态评价因素,交通条件、区位、生活条件、自然环境作为居住势评价因素,构建居住生态位评价模型。该模型在对居住区评价时更好的体现居民因素,比先前区位评价方法更为全面,能更好的解释由于居民因素变化而导致的居住区位变化。对大连建成区37个街道进行居住态、居住势、居住生态位评价,并以居住生态位为切入点,分析不同居住生态位等级的街道居住态及居住势状况,探究居住生态位、居住势、居住态空间分布规律及空间相互关系。进一步研究居住态,从居住态角度分析大连居住空间分异。最后得出结论为大连市居住生态位呈现以中心繁华城区为核心由中心向外围的环带状分布,居住态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高低值区域交错布局空间分布状况,大连市居住空间分异与居住生态位区位分布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居住区位 居住空间分异 居住态 居住势 大连
原文传递
居住空间分异及贫困阶层聚居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18
7
作者 单菁菁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23,共5页
居住空间分异特别是贫困阶层聚居是长期困扰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深刻变化,居住空间分异与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已初见端倪。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 居住空间分异特别是贫困阶层聚居是长期困扰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深刻变化,居住空间分异与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已初见端倪。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贫困阶层聚居的五大动因和社会影响,并运用系统理论,从收入分配、政策体制、城市规划、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应对策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 分异 隔离 极化 贫困阶层聚居
下载PDF
经济适用房运行机制下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公平——以武汉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祚 李江风 +1 位作者 刘艳中 黄琳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7-43,共7页
虽然居住空间分异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但是为了防止空间分异演变为社会分化或社会隔离必须加以控制。武汉市是全国最早开展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城市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规模,但是其建设速度仍然无法满足大量... 虽然居住空间分异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但是为了防止空间分异演变为社会分化或社会隔离必须加以控制。武汉市是全国最早开展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城市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规模,但是其建设速度仍然无法满足大量中低收入居民的需要。在供需不平衡的前提下,经济适用房运行机制的不完善,一方面造成经济适用房购房者在居住空间被动选择,并可能加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另一方面无法在居住空间选择上和满足弱势群体居住需求上体现社会公平。文章得出结论:在进一步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同时,必须建立完善和公平的经济适用房的运行机制,这样才能一方面控制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加剧,另一方面体现经济适用房存在的根本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适用房运行机制 居住空间分异 社会公平 武汉
下载PDF
影响北京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微观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长岐 王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4期403-407,412,共6页
近年来,在北京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社会阶层分化已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居住空间予以表征,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初见端倪.首先分析了北京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基本现状和特征,对影响北京居住空间分异的微观因素进行了研究,进而预见,这种分异现象将... 近年来,在北京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社会阶层分化已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居住空间予以表征,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初见端倪.首先分析了北京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基本现状和特征,对影响北京居住空间分异的微观因素进行了研究,进而预见,这种分异现象将随城市空间的扩展而日趋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 分异 空间扩展 北京
下载PDF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背景下青少年成长的邻里影响——以广州市鹭江村与逸景翠园为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孙瑜康 袁媛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6-764,共9页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现代城市社会阶层分化导致的普遍现象,西方许多研究证明这种特定人群集中居住的邻里会对其中的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本文以广州市鹭江村和逸景翠园社区为例进行对比研究,探究中国城市中不同邻里对居住在其...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现代城市社会阶层分化导致的普遍现象,西方许多研究证明这种特定人群集中居住的邻里会对其中的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本文以广州市鹭江村和逸景翠园社区为例进行对比研究,探究中国城市中不同邻里对居住在其中的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在此将邻里特征分为社会经济特征、家庭教育观念特征、同龄人交往特征、机构资源特征4个方面,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上述4个方面的邻里特征确实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影响,其中社会经济特征对青少年的学习成绩有影响,家庭教育观念特征影响青少年的教育表现与心理状态,同龄人交往特征则对青少年性格有重要影响,机构资源特征会影响青少年发展机会的获得。而邻里影响的作用机制可以用Jencks等的邻里机构资源模式和群体社会化模式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里影响 青少年成长 居住空间分异 机构资源 群体社会化
原文传递
开发区居住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调查 被引量:10
11
作者 冯健 项怡之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11,共13页
利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一手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开发区居住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开发区居住人口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外来人口已成为开发区后期居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开发区的住房类型构成呈现多样化特点,政... 利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一手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开发区居住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开发区居住人口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外来人口已成为开发区后期居住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开发区的住房类型构成呈现多样化特点,政策和住房户型原因是影响住宅分化的重要因素;开发区在收入和社会阶层方面存在居住分化现象,具体表现为高收入和低社会阶层两级分化的空间隔离;作为新兴的郊区社区,开发区居民维权意识强烈,但社区联系较弱;上班通勤距离仍是影响居民居住地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改善居住环境、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也是极重要的因素。最后,从居民、开发商、地方政府、企业、母城及周边区域等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的角度探讨了开发区居住空间的形成机制。当前,国内开发区大多面临从"产业功能地域"向综合型的"城市化功能地域"转型,但开发区既是"产业集聚区"又被作为"卧城"的复杂状况,也带来其居住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的复杂性。研究成果对于丰富城市居住空间理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居住空间 居住分异 郊区化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原文传递
基于GIS与MAS的保障房居住空间分异影响评价指标和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诸德律 张建坤 王效容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26,共5页
本文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应用到保障房居住环境空间,分析了保障房居住空间分异影响居民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选取了保障房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评价指标。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与MAS(多智能体),创新性地从... 本文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应用到保障房居住环境空间,分析了保障房居住空间分异影响居民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选取了保障房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评价指标。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与MAS(多智能体),创新性地从宏观实体和微观个体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保障房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评价方法。通过评价可以反映出问题的严重程度,为政府制定优化保障房居住环境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可以改善保障房居住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达到有利于城市和谐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房 居住空间分异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下载PDF
上海新移民居住、就业和活动空间分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曼雪 肖扬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78,共7页
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各群体的空间融合,是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居民活动空间的分异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不同类型空间分异的系统研究尚未展开。本文基于上海市2019年手机信令数据,在全市层面上探讨了... 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各群体的空间融合,是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居民活动空间的分异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不同类型空间分异的系统研究尚未展开。本文基于上海市2019年手机信令数据,在全市层面上探讨了新移民群体居住、就业和活动3种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模型探究其空间上的耦合性。结果发现:上海市新移民居住隔离最为严重,其次是就业隔离,而活动隔离相对温和。这3类隔离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建议从城市多中心和郊区社区15min生活圈两个维度优化上海的社会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移民 居住隔离 就业隔离 活动隔离 空间分异比较
下载PDF
居住空间分异对公园绿地空间格局的作用效应——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殷文彧 邵大伟 吴殿鸣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87,共7页
居住空间的扩张与重构对公园绿地格局的影响作用规律,是优良人居环境构建的基础。基于多源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以苏州为案例地探究居住空间分异对公园绿地空间格局的作用效应,重点揭示其尺度差异规律。结果表... 居住空间的扩张与重构对公园绿地格局的影响作用规律,是优良人居环境构建的基础。基于多源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以苏州为案例地探究居住空间分异对公园绿地空间格局的作用效应,重点揭示其尺度差异规律。结果表明:(1)两者均存在显著空间分异,且居住空间分异对公园绿地空间格局具有显著作用效应;(2)居住空间分异变量中,中心区位、商业设施、公交站点、住宅户数、出售房价等对公园绿地格局总体呈正向促进作用,居住用地面积、外部交通、医疗设施等总体呈负向抑制作用;(3)小微尺度公园绿地对住房属性敏感,中等尺度公园绿地受居住空间的周边配套、区位交通、社会经济属性影响较大,大尺度公园绿地则与居住空间的区位交通条件关联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分异 公园绿地格局 地理加权回归 尺度效应 苏州市
下载PDF
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异与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兼论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
15
作者 邵剑耀 赵震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考察高校扩招背景下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异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扩招带来的新增高层次和高质量高等教育机会主要掌握在城市中心地区群体手中;家庭资本...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考察高校扩招背景下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异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扩招带来的新增高层次和高质量高等教育机会主要掌握在城市中心地区群体手中;家庭资本更易作用于城市中心地区群体,家庭文化资本的影响最为明显;高校扩招改善了城市中心地区群体在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上的家庭资本差异,但加剧了城市边缘地区群体在专科教育机会获得上的家庭资本差异。为此,应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强化高等教育“善政”的精准性;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弥补城市低资本家庭子女的教育缺失;关注资源配置不均问题,促进城市内部各级各类教育在数量及质量上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扩招 高等教育机会获得 居住空间分异 城市空间 家庭背景
下载PDF
“方割”与“融合”:北魏洛阳城的社会空间研究
16
作者 李东泉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18,共8页
北魏在扩建都城平城时,为应对大规模移民的聚居问题,采用“方割”为名的规划建设方式,后在北魏洛阳城推行。“方割”的初衷是保证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隔离,但北魏洛阳城的社会空间却表现出“融合”趋势。目前规划史研究并未关注。根据历... 北魏在扩建都城平城时,为应对大规模移民的聚居问题,采用“方割”为名的规划建设方式,后在北魏洛阳城推行。“方割”的初衷是保证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隔离,但北魏洛阳城的社会空间却表现出“融合”趋势。目前规划史研究并未关注。根据历史文献,将北魏洛阳城的居民划分为胡汉士庶四个等级阶层,以《洛阳伽蓝记》为数据来源。研究发现,各城区都有不同程度的阶层混居;里坊间的阶层差异虽然高于城区间的差异,但里坊内也有民族、士庶、南北朝等不同社会阶层的混居现象。北魏洛阳城的社会空间在统一的“方割”底图上,总体上呈现出城区尺度的居住混合与里坊尺度的居住隔离相交织的结构特征。长期推行的汉化政策是主要原因;汉化政策又通过影响阶层认知和城市规划建设方式,进一步影响了社会融合。其中“方割”而成的里坊,以统一的形制对社会空间分异起到了消弭作用。研究能够丰富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建设史,并为认识城市规划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历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洛阳城 方割 社会分层 社会融合 里坊 居住空间分异
下载PDF
城市化背景下居住空间分异现象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夏宏玉 高燕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35-737,共3页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城市居民阶层分化的重要表现。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体现了各阶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其形成过程中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价...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城市居民阶层分化的重要表现。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体现了各阶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其形成过程中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人际互动的空间障碍,促进社会资源合理有序流动,实现城市空间的混合居住,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 分异 城市化
下载PDF
居住分异与社会分层的相互作用研究——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静宜 《城市观察》 2015年第5期98-107,共10页
通过对上海开埠以来居住空间的发展变迁与居住空间的获取机制进行梳理,提出居住空间的获取中存在准入机制、基本收获与附加收获等相互作用的因素,说明居住空间分异一直是社会分层情况的体现,而在今天,居住分异反过来加深了社会的分层,... 通过对上海开埠以来居住空间的发展变迁与居住空间的获取机制进行梳理,提出居住空间的获取中存在准入机制、基本收获与附加收获等相互作用的因素,说明居住空间分异一直是社会分层情况的体现,而在今天,居住分异反过来加深了社会的分层,原因在于准入机制与附加收获之间形成了封闭的联系,即主要的准入机制包括支付能力与户籍所有,都直接或间接受到作为附加收获的教育资源的获取的影响,因此未来的城市规划与城市政策制定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于在教育资源较为匮乏的情况下保障个人平等获取教育资源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 居住分异 社会分层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of Residential Land for Coastal Town: A Case Study of Dalian Jinshitan 被引量:3
19
作者 YANG Jun SUN Jing +2 位作者 ZHAO Hongdan XI Jianchao LI Xuem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4期566-576,共11页
Based on SPOT5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land use data in five time phases covering the period 1988–2012,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processes, and driving mechanisms affectin... Based on SPOT5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land use data in five time phases covering the period 1988–2012,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processes, and driving mechanisms affecting the residential land of the Jinshitan Tourist Resort were studied. The work included a combination of GIS technology, adoption of the differentiation index D, and the multi-group differentiation-measure model D(m). The results provided a basis for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From 1988 to 2012,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of th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first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The general residential, commercial residential and garden-house land-types all showed declining trends, of which the garden-house type presented the most intense volatility. 2) The overall background of th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land type w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a new residential land type, and the total area of residential land increased year by year,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overall residential conditions. The areas of the new residential land type showed growth, and were increasingly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coastal tourist resorts, transportation corridors, and scenic areas. 3) Government policy, social differentiation, market mechanisms, and individual choices(along with other factors) were mutually promoted, although still restrained. However, all of these factors interacted to constrain the developmental direction and the processes affecting tourism real estate in the Dalian Jinshitan Tourist Res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dential space differentiation differentiation degree residential conditions driving mechanism Dalian Jinshitan
下载PDF
德占时期(1897—1914)青岛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20
作者 吕绍勋 《城市学刊》 2023年第2期82-87,共6页
德占之前,青岛已经形成了以军事驻防为主、自然村落为辅、商业和航运空间逐渐衍生的格局,德占之后,原有的空间格局被迅速更替。从殖民当局最初的城市规划开始,青岛便被分为了欧人区和华人区,这种居住空间分异的理念贯穿如一,奠定了城市... 德占之前,青岛已经形成了以军事驻防为主、自然村落为辅、商业和航运空间逐渐衍生的格局,德占之后,原有的空间格局被迅速更替。从殖民当局最初的城市规划开始,青岛便被分为了欧人区和华人区,这种居住空间分异的理念贯穿如一,奠定了城市空间的基本格局。辛亥革命后,随着大批逊清贵族的到来,这种二分法才被逐渐打破。城市的空间格局,其实是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青岛居住空间分异现象背后,是种族、文化、阶层等的二元对立。在这种二元对立中,人们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形成身份认同。但随着实际情况的变迁,人们也不断调整着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占时期 青岛 居住空间分异 身份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